《臨死前的嚴監生》教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品讀中感受到嚴監生吝嗇的形象。
2、揣摩作者語言表達的特點,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描寫人物的方法。
3、推薦名著,體悟描寫人物的方法,并引導學生將其運用到寫作當中。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體會作家抓住人物動作、神態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方法:創設情境法、朗讀感悟法
學習方法:小組合作式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著名作家魯迅先生曾在《中國小說史略》中,這樣評價這本書:“說部中乃始有足稱諷刺之書,可以謂之為絕響”。這部被稱為“諷刺小說絕響”的著作就是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出示課件,配樂簡介作者及著作。
2、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去認識吳敬梓筆下的一位人物,看老師板書:嚴監生(強調讀音“監”為四聲),什么是監生?你對嚴監生有什么了解?
3、出示嚴監生資料:在你印象中,有錢人在臨終前都會做些什么?那臨死前的嚴監生又是怎么做的呢?板書并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悟
1、教師范讀,正音。
2、你認為嚴監生是一個怎樣的人?(板書:吝嗇)
三、創設情境,巧設懸念,體會三“急”
1、如此吝嗇的嚴監生在臨死前是怎樣做的呢?課文從哪到哪是寫臨死前的嚴監生?
(1)那前面的6句話可以去掉嗎?為什么?(學生小組討論)
(2)學生匯報:這幾句話是寫嚴監生病重,不能去掉。
(3)學生自讀:從哪看出他的病越來越重?(穿梭、管莊的家人等)用一個成語來形容此時的嚴監生?(奄奄一息、生命垂危、危在旦息……)
(4)指導朗讀:指名讀,學生評價,教師引導。師生合作讀:師引,生齊讀。
2、過渡:病得三天都說不了一句話的嚴監生在臨死前有什么表現的?畫出描寫嚴監生的句子。
(1)學生匯報,課件出示
(2)自讀這五句話:你從這五句話中可以體會出臨死前的嚴監生的心情如何?一個字!(板書:急)
(3)是什么讓他這么著急?課件出示(生匯報,師板書:動作、兩個指頭)
(4)原來嚴監生給家人出了一道謎題,這兩個指頭代表了什么意思呢?家人猜了幾次?(四次)除了最后一次猜對之外,其余幾次都令嚴監生心急如焚?(板書:三)
3、小組學習:兩人一組對讀,邊讀邊體會:親人們為什么這樣猜?從哪看出嚴監生著急?
4、分組匯報:
(1)一急:指名兩人對讀,親友們為什么這樣猜?(人之常情)從哪體會出他著急?(搖頭)想象當時他的心理,他是怎樣的搖頭?(失望、生氣)帶著這種語氣再讀。師生合作讀:一名學生讀大侄子的話,其他學生讀嚴監生的動作,老師讀“嚴監生喉嚨里痰……總不得斷氣”。
(2)二急:指名兩人對讀,親友們為什么這樣猜?(他平時就非常吝嗇)從哪體會出他著急?(引導學生邊做動作邊讀)要是此時嚴監生能說話,他會說什么?請學生寫一寫,并朗讀。再讀體會(無奈、心急如焚)師生合作讀。
(3)三急:指名兩人對讀,親友們為什么這樣猜?(補充兩位舅爺的材料)從哪體會出他著急?他為什么閉著眼,他在想什么?請兩組學生賽讀。師生合作讀。
5、請學生閉目想象:在三“急”中給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些情景?學生匯報。這些句子都有一個共同之處?(都是嚴監生的動作、神態描寫)這也是我們這節課的學習重點,學會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來刻畫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