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子李》教學反思
本文教學的重點之一是“刷子李”的技藝高超在哪里。教學的時候先放手讓學生自由讀,自由劃有關句子,然后再交流。
生1:我從第6自然段“每一面墻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連一個芝麻大小的粉點也沒發現”中“每一面”看出墻有好幾面的,曹小三不放過任何一面尋找落下的白點,都沒有。
看到學生拎出了這一句重點句,我就順勢讓大家都先看這一句,并提出要求:還能從中讀到什么?
生2:我從“搜索”看出他是很仔細地找,不是隨意地看一下,他仔細尋找,也找不出芝麻大小的粉點,芝麻是很小的,幾乎看不到的,可還是找不到,說明刷子李的技藝實在是高超。
生3:我還從“一個”、“也沒發現”看出真的沒有粉點,看出技藝高超。
沒有劃出來的學生也根據起立學生的指點,劃出了句子的重點句子,接著先讓學生自己試著讀一讀,然后請學生起來讀,發現有的學生突出“一個”朗讀,有的學生突出“芝麻大小”朗讀,但效果都不錯,最后全班運用這兩種不同的讀法齊讀,讓朗讀更加有滋有味。
在教學“只見師傅的手臂悠然擺來,悠然擺去,如同伴著鼓點,和著琴音”時,學生說:“他不覺得刷墻是苦力活,他把這活當作一項藝術的創作。”
我馬上表揚了她很會用詞,接下來的手舉得更多了,有的說:“他刷墻擺來擺去,很有節奏。”有的說:“本來刷子打到墻上聲音很難聽的,但在他那‘啪啪’聲很清脆,很動聽。”有的說:“粉刷的顏色特別白,特別亮,特別干凈,而且他刷兩條下來不會重復,也不會有縫隙空開,太了不起了。”
今天的課堂氣氛濃厚,學生說得津津有味,文章描寫的情景雖然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較遠,但語言幽默風趣、簡單易懂,令學生喜歡,學生也就很容易抓住字詞咀嚼其中的韻味,讓學更加有趣,讓學生更加快樂。
課文《刷子李》語言樸素,具有濃郁的“天津”風味,并且幽默傳神,極富表現力,無論是人物語言,還是敘述語言,均情趣盎然,簡潔傳神。 本文細節描寫對于塑造人物個性起到了重要作用。作者在塑造主人公形象的時候,就注重了細節描寫。這是課文在寫法上的一個顯著的特點。文中“刷子李”的黑衣黑褲,刷墻時嫻熟的動作,還有那個讓人吃了一驚的白點等細節描寫都使“刷子李”這個人物活了,神了。為了烘托人物的形象,文中也采用了對比的手法:“刷子李”大膽的“承諾”,充滿自信,豪氣千丈,同時又心細如發,對于小徒弟細微的內心活動體察入微。而曹小三開始聽說師傅有手絕活時,“半信半疑”;師傅刷墻時,“最關心的還是身上到底有沒有白點”;看見師傅身上出現白點時,以為師傅“名氣有詐”。這樣把曹小三對師傅“半信半疑”的態度和主人公“藝高膽大”的自信進行對比,充分表達了作者對“刷子李”這個具有超凡技藝的“奇人”由衷的贊嘆.
本文教學的重點之一是“刷子李”的技藝高超在哪里。教學的時候先放手讓學生自由讀,自由劃有關句子,然后再交流。
生1:我從第6自然段“每一面墻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連一個芝麻大小的粉點也沒發現”中“每一面”看出墻有好幾面的,曹小三不放過任何一面尋找落下的白點,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