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的夢》課堂教學實錄
一.導 入:師:課前板畫一粒種子,提問:這是什么?
生:種子。(板書:種子)
師:今天的語文課我們就圍繞種子展開話題。
生1:種子是植物生命的起源
生2:每一顆種子都有著巨大的力量
生3:種子經歷發芽、開花、結果的生命過程。
……
師:同學們各有自己的獨特見解,老師再給你一個字:板書“夢”,你再接著談。
生1:我會說夢的成語:夜長夢多、夢筆生花、夢寐以求、如夢初醒……
生2:每個人都會做夢,有美好的夢,也有可怕的夢。
生3: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懷有一個遠大的夢想,并努力實現它。
……
師:是呀,凡是有生命的東西,都有自己的夢,一粒小小的種子也不例外。(在“種子”與“夢”之間補充板書“的”字。)
齊讀課題——種子的夢!
二.教學過程
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寫作背景
師:本文作者是——
生:柯巖。(板書)
師:對于這位女作家,你了解多少?
生1:柯巖,是當代女詩人、作家。
生2:“柯巖”是筆名。柯,小樹;巖,石頭;柯巖,長在巖石中的樹,形容很堅強。
生3:柯巖曾被定為“黑幫、反動權威”,被關了起來。她很堅強。
師:是的,《種子的夢》是苛巖寫于“文化大革命”后期,噩夢將結束,光明即將到來的時候,柯巖用“種子的夢”為題,抒發了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祖國新生的寄托。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想不想大聲地朗讀這位堅強女作家的詩?
生:想!
師:來,挺直腰板兒,端起書來,大聲地讀!同時把自己認為能讀得很自信的句子畫下來。
生讀……
師:你認為自己哪句話讀得自信?起來有滋有味地讀讀。
生自由選擇自己認為讀得不錯的段落有滋有味地朗讀。因為只是初步感受了課文,學生對語感,語速可能掌握得不是很到位,讀得可能不是很完美,但教師應該予以肯定和鼓勵。
師:讀書,你們賦予了這些靜靜的文字以生命力。
深入感受詩歌
師:同學們,凡是有生命力的事物都是有靈魂的,我們深入詩的靈魂去體會,愿意嗎?
生:愿意。
師:讀詩,我們是在和一位堅強女作家的心靈對話,是嗎?
生:是。
師:好,靜靜的讀詩,把你最有感觸的文字作上標記。
學生自己讀詩,把自己有感受的句子劃下來。
交流學習
生1:第一小節有比喻句:“冰冷冰冷的世紀”——是比喻漫長而寒冷的冬季。“一條小小的沉默的魚”——是比喻這一粒種子。
生2:還用了擬人的寫法,比如:沉默、潛身這樣的詞語。
生3:我覺得這一小節應該用比較輕松一點的語氣來讀。
師:是呀。魚兒在等待春天到來,冰雪融化,這一粒小小的種子是在等待——春天到來,發芽開花!(板書:等待)
師:經歷了一個漫長而又寒冷的冬季,這是怎樣的一種期待,又是怎樣的一種渴望呀!你能讀出種子的期待與渴望嗎?
生1讀第一小節。
師:細心同學有沒有發現這一小節在文字表述上有什么特點?
生:有詞語重復的現象:“冰冷冰冷,褐色褐色,潛身在潛身在……”師:去掉重復,只保留一個你讀讀試試?
生讀。
生1:我感覺不好,讀著不通順。
生2:我感覺去掉一個詞,我自己讀不出感情來了。
師:是呀,詞語重復一次,表達感情更強烈,更細膩,就好象一個球,拋出去又反彈回來,欲斷還續……
生再一次集體有感情的朗讀第一小節。
師:是呀,小小的種子憩睡在大地母親的懷里,它在等待春回大地,它的等待是“安靜”的,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