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和鵝》教學設計
(生可能抓住第5自然段的句子,體會鵝的[神氣])
課件出示:[孩子們大喊一聲,……鵝要咬死我了]
(體會到鵝的霸道、神氣、囂張)
師:你能試著讀出鵝的神氣、霸道嗎?
師:你還抓住那些詞語,體會到什么?
(體會到我得狼狽不堪,)你能試著讀出來嗎?
師:誰能完整地把這段話讀給大家聽?即把鵝的神氣、霸道,又把我的狼狽讀出來,其他同學閉眼傾聽,在你的眼前浮現了怎樣的畫面?
師:為什么會這樣呢?
(因為,從鵝的角度看人,它把人看得比它小)
師:在你的想象中,由這只神氣的、霸道的、囂張的鵝,你想到了什么?
(想到那些自以為強大的人的形象)生活給了我們觀察的機會,書籍給了我們思考的空間,我們要學以致用)
師:當這只鵝,這些人出現在我們面前時,我們該怎樣做?心甘情愿的被欺負嗎?金奎叔怎么說的?(那咱們可不大英)
師:好,我們來看看金奎叔面對這只鵝時是怎么不答應的?
[課件出示:他飛快的走了過來,……逃命了。]
師:自由讀一讀,從這些句子中,找一找描寫鵝的詞語,你體會到什么?
(掙脫,連飛帶跳,落等詞,生動再現了老雄鵝害怕的樣子。
師:你能有感情地讀出來嗎?指名讀
師:從金奎叔的表現中,你體會到什么?
(在強者面前不畏懼)
師:是啊,正如金奎叔所說,“憑這點來欺負人,那咱們可不答應。”
[課件出示: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確實比它強啊。]
師:因為從鵝的角度出發,(生)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師:但從人的角度出發,(生)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啊!
同樣的道理:[課件出示: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大,可我們確實比它弱啊。]
師:從牛的角度出發,(生)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大,師:但從人的角度出發,(生)可我們實在比它弱啊!
師:此刻,你得到了什么啟發?你能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嗎?
師總結:[再次出示金奎叔的話]
作者從金奎叔的話中得到了啟迪,直到現在,仍記者金奎叔的話,其實他是記住了生命與生命之間的平等,生命應該互相尊重,不論他是強者還是弱者。(修改板書:牛鵝)
師:我們都應平等地對待,不存在欺負與害怕,只要我們時時換角度看問題,想問題,這樣,你曾經討厭的同學是否也變得可愛了許多?你曾經反感的父母的嘮叨是否也親切了許多?
正如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處理問題,就會有不同的結果。
課后反思、分析:
在教學過程中,我以圖片引入,抓住人們對牛和鵝的看法,“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這句話,通過前后對待牛和鵝的態度變化,來引出金奎叔的話,從金奎叔的話中,引申出課文相對應的內容,抓住重點詞句來理解,通篇采用學生自主讀文,抓重點詞句體會,教師適時引導的方法來學習,由于教學思路清晰,學生學起來輕松愉快,學生在讀文、品句中享受了分析、探討的快樂。紛紛提出了個人的不同見解,并能從文中的重點詞句、前后的變化,不同的角度來分析理解文中所揭示的道理,即:從不同角度看問題,所得結果不同。”并進到學生從學文中總結道理,運用到處理身邊的事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