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小學語文第十冊第二單元教案
4、先同位交流,圍繞誠實、善良、堅強、勇敢等主題談,
5、自告奮勇上臺談,可以圍繞著名的童話或者《課外閱讀》、以及前面學過的課文中的內容談自己的體會。
6、歸納交流模式:簡單介紹主要內容,總結感受到的人物的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情操。
四、拓展延伸
1、課文中用了哪些事物和書作比,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2、創作“我的詩”。
師:中國自古就是一個泱泱的詩歌大國,我們所處的時代中生活是多么廣闊,只要我們擁有一雙慧眼,(板書:睜大你的眼睛,以心發現心),那么,書不僅僅是戰艦,是坐騎,還會是什么?展開你想象的翅膀,把你對書的感情書法出來吧。
你想到你的詩了嗎?趕快寫下來。(學生寫詩)
小組內交流自己仿寫的詩句,互相推敲、斟酌,修改詩句
作業設計:
1、把口語交際的內容寫在小作文本上。
2、預習《憶讀書》搜集相關的資料。
板書設計:
口語交際——書籍中人類靈魂的美麗
主要內容 道德品質
誠實、善良、堅強、勇敢……
課后反思:
憶讀書
教材分析
這是冰心老人的一篇關于如何讀書的文章,內容簡單扼要,又明白淺顯。這可以借此來引導學生如何學習和如何閱讀課外書籍。學習本文可以結合課文中所提到的各部書以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
教學目標
整體感受,把握課文記敘的主要內容。聯系自己平時的讀書實際,加深對讀書的認識。將自己收集的有關“書籍”和“書”的名言拿出來交流。概括事例,理清記敘的順序。隨班就讀生能較熟練地掌握本課的生字詞語,并能大體了解課文的意思。
教學重點難點
深入理解"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的意義,聯系生活實際,交流讀書經驗與啟示。
教學構想
本文中的一些詞句對學生來說比較生癖,學生較難理解,因此在學習本課之前加強學生的朗讀,引導學生理解這些詞語,以及課文中所涉及的知識性問題;然后引導學生理清課文的脈絡,理解課文的內容,深切的感受到書對我們的影響。
教學準備:電腦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由冰心的一首小詩引入:
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本詩通過比喻揭示:成功來自艱辛的奮斗的道理。(激勵青年努力學習,艱苦奮斗。)
二、課前預習。要求如下:
1、讀準音,在文中圈畫應積累的詞語,查詞典,正音、釋義。
2、讀順課文,能夠流暢、清晰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大意,并畫出不同時期的不同書本帶給作者的影響。
三、檢查預習情況
1、同桌或前后桌的兩位同學為一組,讀通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