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朋端陽》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會用回答幾個問題,把答案連起來的方法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2、能把總分形式的兩種句式進行改換
3、感愛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懂得一心想使祖國富強、一心為人民做好事的人,必將受到人民的敬仰。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感受節日的歡快氣氛;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感悟為國富強,為人民做好事,必將受到人民的敬仰。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
上節課,大家和羅老師一起學習了第18課,誰來回顧一下,這篇課文都寫了誰,分別干些什么?(請同學說一說板書)
姑娘們縫香袋
婦女們包粽子
小伙子們賽龍舟
老人們講故事
二、細讀3—7自然段
導入:好,那課文是怎樣把這些內容寫具體的呢?我們這節課題還要進一步研究,我想這樣好不好,大家先和羅老師一起學習其中的一塊,然后由大家和同桌,前后桌,或者和自己比較好的伙伴一起按老師和你們一起學習的方法自學,好不好?
。ㄒ唬⿲W習第五自然段,歸納學法
那大家說,我們先學哪一塊呢?(由學生自己選,最后確定其中一塊內容。)
1、那我們就學習第5段吧,先請一位同學讀這一段,其他同學思考:作者是怎樣把這塊內容寫具體的,你覺得哪些句子寫得比較好?
句子1:江河里排著一條條雕飾得酷似游龍的船,船舷兩邊整齊地坐著準備一顯身手的小伙子。他們穿著彩衣,扎著彩巾,雙手握著木槳。
句子2:號令一響,幾十支槳隨著船首大鼓的敲擊聲“嘩嘩”劃動,龍舟像箭一般飛快駛去。岸上鑼鼓喧天,彩旗飛舞,熱鬧極了。
你覺得這句子好在哪里?(理由:用比喻的方法把船像游龍寫得很形像生動;場面描寫得緊張熱鬧,氣氛熱烈,扣人心弦)
你講得很好,但你能不能把它讀好呢?
評:好在哪?(a.都沒有聽出來,那麻煩你再給大家讀一遍。b.再說不出,請你自己說一說為什么要這樣讀。)試著感情朗讀(齊讀)
2、好,這一塊內容的學習先告一段落,大家回想一下,剛才的學習方法。(一找,二說,三讀)板書
。ǘ⿲W法遷移,自學其它三部分內容
1、那同學們就用這種方法和自己的同桌,前后桌或者和自己較好的伙伴一起學習其它三塊內容。學后試完成作業本4兩題。(自學開始)
2、反饋
(1)姑娘們縫香袋作者是怎樣把它寫具體的,你認為哪些句子寫得好,為什么?
句子1:香袋的式樣很多,有雞心形的、虎頭形的、菱角形的、辣椒形的,下面垂著五顏六色的流蘇。
句子2:孩子們把香袋掛在衣襟上,鮮艷奪目,好像五彩的云霞。
。ㄏ愦氖綐佣;顏色鮮艷而美麗;先總后分的寫法)
那我們還能不能用分總的句式說一說?
這樣的香袋喜歡嗎?你能用讀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嗎?
評:怎么樣,……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姑娘們能編出這樣令人喜歡的香袋,她們確實很——“心靈手巧”
。2)姑娘們的香袋縫得令人喜歡,那婦女們的粽子包得怎么樣,課文是怎樣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