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發憤 寫《史記》(第二課時實錄)
師:(圖畫,音樂)同學們,知道今天學習哪課嗎?生:司馬遷發憤寫史記
師:課文讀了嗎?讀了幾遍?
生:三遍,五遍,十遍……
師:讀了這么多遍的課文,有沒有回頭想過,什么叫“發憤”?
生:(舉手,未及發言)
師:先不要急著發言,一起讀!(課題為:司馬遷 寫史記)
師:再讀!(課題為:司馬遷發憤寫史記——“發憤”變得粗、大、斜、紅,并伴一聲摔碎玻璃的聲響)
師:不用舉手,憑你的直覺說。
生:發憤就是很堅決。
生:發憤就是很努力。
生:發憤就是決心做好一件事情。
生:發憤就是一定要完史記。
……
師:(指投影)看到這里的“發憤”了嗎?這樣寫是想表達我對它的理解,你想上來寫嗎?請。
生:(陸續有4個學生上黑板,根據各自的理解,寫出“發憤”)
師:(指 “發憤”)意志堅定地讀。
生:齊讀“發憤”
師:態度堅決地讀。
生:齊讀“發憤”
師:義無返顧地讀。
生:齊讀“發憤”
師:不顧一切地讀。
生:齊讀“發憤”
師:面對司馬遷的“發憤”,我們不禁要問……你們想問什么?
生:司馬遷為什么要發憤寫《史記》?
生:司馬遷是怎樣發憤寫《史記》的?
生:發憤的結果是什么?
師:《史記》在我國的歷史上有什么樣的價值?
(相機板書三個“?”。)
師:是的,知道了這些,我們對司馬遷這個人,對司馬遷發憤寫史記這件事,對司馬遷發憤寫出的這部著作,就會有更深的了解。
師:司馬遷為什么要“發憤”寫《史記》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到有關內容,用一句話告訴我們。
生:受黃河文化的影響。
生:受父親的影響。
生:他想記錄2600年的歷史。
生:他牢記父親臨終囑托。
師:(出示父親說的話。)這就是父親臨終的囑托。同學們,用心去讀讀父親的話吧,想想父子分別的情形,掂掂臨終臨終囑托的份量。(自由讀)
師:同學們,當你用心去讀的時候,你就會看到一幅幅畫面。你看,僅一個“臨終之時”,就會讓我們想到許多許多……昏暗的油燈下,父親躺在病榻上,他老人家已經……。同學們,他老人家怎么樣了啊?
生:他老人家已經奄奄一息了。
生:他老人家已經快要死了。
生:他人家已經快要不行了。
生:他老家已經氣喘吁吁了。
師:這就是父親臨終之時的情形啊,你們再去讀這段話,特別關注畫橫線的部分。
(學生自由輕聲讀)
師:孩子們,你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呀?
生:我看到父親拉著兒子的手,淚流滿面的說著話。
生:我聽到父親對兒子說,我死之后……
生:我覺得,這是父親最大的心愿,所以他要兒子千萬不要忘記。
師:同學們,把你的感受讀出來。(指讀)
生:讀。
師:淚流滿面,拉著兒子的手說。從中我們聽到了什么,失望?絕望?這里也有著父親滿心的……
生:希望啊。
生:讀。
師: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書啊。這是父親一輩子的愿望,現在成了他最后的愿望。
生:讀。
師:千萬不要忘記啊。孩子們,不要以為父親只是了自己。他想告訴我們,記住了歷史,就是記住了
我們的祖宗,記住了我們民族的根。人不能沒有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