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倫•凱勒》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營造情境。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9課《海倫·凱勒》,這就是海倫﹒凱勒,一位傳奇女子 !一位與命運抗爭的英雄(課件出示)讓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再次呼喚這個名字──生齊讀:海倫·凱勒。
2、通過上節課學習,你能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一下課文的主要內容嗎?生說
師板書:生病——奮斗——奉獻
3、誰來說說海倫凱勒給你留下的初步印象?生說,師板書:不屈不撓
這節課咱們來繼續學習課文,通過細讀文本,深入體會海倫凱勒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并感悟作者是如何寫的。
二、品讀語言,感悟形象。
(一)走進海倫凱勒一生中最痛苦最不幸的時光。
1、默讀課文第一節,說說從中你讀懂了什么。
(課件出示課文第一節)
交流所得:重點抓。“天哪,誰能……一歲半的娃娃呀!”(對海倫的同情、擔心)
“傾訴”是什么意思,理解嗎? “不能,也不能” 想想該如何讀好這一節?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
過渡:才一歲半的小海倫就要面對無邊無際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命運看似已經無情地拋棄了她,殘忍地把她禁閉在孤獨的世界里?墒聦嵣虾悇P勒卻“看”到了這個世界,并用動人的筆調描繪著她心中“看到”的世界。。請同學們齊讀第五自然段。
課件出示第五節文字
1.海倫看到的是怎樣的世界?(美麗、玫瑰園、花瓣)【板書:“看”到美妙的世界】【課件出示】我們一起用動聽的聲音來朗讀。
2.這是她真正看到的嗎?雙引號里邊的這個“看”字你怎么理解?這里雙引號的作用是什么呢?同學們,你認為,是什么讓海倫看到了如此美妙的世界?【知識】
(二)感悟“不屈不撓”。
【過渡】從面對黑暗沉寂到看到美妙的世界,海倫靠什么走過了這條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的道路,F在讓你用一個詞來概括,你會想到什么詞?學生交流。
我注意到這個詞,大家請看【板書】——不屈不撓,我們一起來讀兩遍,怎么來理解這個詞?
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用波浪線畫出能幫助我們理解“不屈不撓”這個詞的句子,透過語言想象當時的情景,并在句子旁寫寫你的感受。
1.如饑似渴地學習。
【課件出示】她不分晝夜,像一塊干燥的海綿吮吸著知識的甘霖。她拼命摸讀盲文,不停地書寫單詞和句子。她是這樣地如饑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頭都摸出了血。
① 說說你的閱讀感受。
② 句子中哪些詞語引起了你的關注?【根據學生回答,相繼紅色強調:不分晝夜 吮吸 拼命 不停地 如饑似渴 摸出了血】這些詞突出了海倫的不屈不撓。
③ “如饑似渴”什么意思?(如同饑餓的人需要食物,口渴的人需要水)海倫凱勒此時最需要的是什么?(知識)作者還把海倫比作了什么?生動形象地突出了什么?(對知識的渴求十分強烈)讀著句子,我相信你眼前會浮現出海倫渴求知識的情景。
④【師預設】寒氣逼人,親人圍爐,海倫卻獨自坐在書桌前摸讀盲文;陽春三月,同伴嬉春,海倫卻獨自坐在書桌前摸讀盲文。
⑤【師語言點撥】也許這是一個早晨,太陽還沒有升起,可是你看到海倫已在做什么?她是怎么做的?夜很深很深了,萬物進入夢鄉,海倫還是在干什么,你看到了嗎?連手指頭都摸出了血,血在一滴滴落在書上,海倫忍住疼痛,她還在……同學們,來說說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