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教學設計
你能用一個關聯詞來說說為什么課文把火星稱為地球的“孿生兄弟”嗎?
(因為……,所以人們把火星稱為……。)還可以怎么說?(人們之所以把火星稱為……,是因為……。)
3、說得非常好。我們再來看課題。齊讀課題。
現在你能說說“孿生兄弟”上為什么用引號?( 相似 表示特殊含義。)
課題中的破折號表示什么?(表示解釋說明)
4、過渡:火星和地球如此相似,好比一對“孿生兄弟”,科學家們也由此推測——火星也和地球一樣有水和生命存在。那么這種推測有沒有依據呢?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輕聲讀讀第二自然段,談談自己的想法。這種推測是有依據的。
(1)“科學家研究分析了火星的照片資料,發現……”
(出示火星河床圖片)這就是火星河床的照片資料。誰愿意看著照片向大家介紹一下。
指名朗讀第一句。
(2)“2004年3月以后,人們通過……鉆孔分析,進一步證實……。”
看來科學家的推測是有依據的,大膽的想象推測離不開科學嚴密的研究認證。
2、我們一起來讀讀第二自然段。(齊讀)
三、學習第三至五自然段
1、看來,火星上確實曾經有過水的存在。那么,火星上的水是從哪里來的呢?自由讀讀3-5自然段,找找答案。用“——”畫出
2、指名說。課件出示。
也許是持續了數億年的彗星和隕石風暴,給兄弟倆送去了最初的水。
與地球一樣,火星上的水可能還有另外一種來源。在兄弟倆誕生之初,水的成分就已經潛藏在一些礦物中了。
3、這兩句話中的“也許”、“可能”又說明了什么?
(這些都是科學家們的推測。)
4、哪個自然段講了彗星和隕石風暴?
指名讀第3自然段。
“家常便飯”是什么意思?(很平常、經常發生)
我們可以用什么詞語來替換它?(習以為常、十分尋常、普普通通)
那你覺得用“家常便飯”和“習以為常、十分尋常、普普通通”哪個更好?
(“家常便飯”通俗易懂,更加形象。)
這一段中還有哪些詞能說明當時太陽系內大大小小的碎片彼此碰撞是家常便飯?
(“經常、突如其來、無數、四處”)
5、火星上的水還有什么來源?從宇宙飛船拍攝的火星照片看,上面有——,河床上布滿了——。看著這些照片,我們仿佛可以聽到——。
讀著這段文字,你眼前仿佛出現了什么?請寫一寫,也可以選用老師提供的詞語:
濁浪滾滾、奔騰咆哮、排山倒海、一瀉千里……
指名讀寫的話。
四、學習七、八 自然段
1、地球上的水留了下來,而且孕育出來生命;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的還多,為什么沒能留住呢?自由讀7、8自然段
2、指名說。 用自己的話說
3、水是生命的源泉,地球上的生命得以生生不息;火星的表面留不住水,那么肯定就不存在生命了。你認為呢?科學家又是怎么認為的呢?引導讀句理解“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