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之都維也納》導學案
一、導航臺
課文主要內容及全文思路導讀
維也納,聽說過嗎?它是奧地利的首都,是一座山清水秀、風景如畫的城市。美麗、藍色的多瑙河穿市而過,給這座城市增添另一番雅致。維也納最獨特的地方,就是它的音樂。難怪人們稱它為音樂之都。想去了解音樂之都維也納嗎?讀一讀《音樂之都維也納》,一定會讓你有不小的收獲。
課文《音樂之都維也納》主要向我們介紹了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的淵源,表達了作者對音樂之都的贊美與向往。
再讀一讀課文,看一看課文哪幾個自然段講述了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的原因?課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現在你能給課文劃分段落了嗎?
全文共有六個自然段,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自然段為第一部分,介紹“音樂之都”的地理位置。
第二至四自然段為第二部分,從三個方面具體敘述了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的原因:“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東西搖籃。”“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第五至六自然段為第三部分,介紹維也納國家歌劇院代表宏偉壯觀以及在世界上的影響。
課文第二、三部分是重點,它們充分說明了維也納是音樂之都及其在世界樂壇上的影響。
二、精品屋
課文精彩片段欣賞
維也納是美的。它的音樂氛圍、底蘊,更讓人驚嘆,讓我們走近它,細細地去領略、品味。
課文精彩片段(一)
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人們在漫步時,隨時可以聽到那優雅輕快的華爾茲圓舞曲。夏天的夜晚,公園里還舉行露天音樂演奏會,悠揚的樂聲摻和著花草的芬芳,在晚風中飄溢、回蕩。維也納的許多家庭有著室內演奏的傳統,尤其在合家歡樂的時候,總要演奏一番,優美的曲調傳遍街頭巷尾。更有趣的是在舉行集會、慶典甚至政府會議時,會前會后也都要奏一曲古典音樂,這幾乎成了習慣。
【欣賞】
在一個隨時都能聽到音樂的城市中,置身于音樂般的空氣中,樂聲和花草的芬芳,怎能不讓我們陶醉。樂曲的演奏成了維也納市民不可缺少的一項活動,就像空氣、水是人的必需品一樣。說“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是不足為奇的。
課文精彩片段(二)
在維也納,歌劇院、音樂廳星羅棋布,其中以創建于1869年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最為著名,被稱為“世界歌劇院中心”。它造型美觀大方,色彩和諧,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藝術品。它的觀眾席有1642個座位,567個站位。樂池可以容納一個110人的樂隊。舞臺的總面積達1500平方米,配備有現代化的照明設備。劇院內部金碧輝煌。正廳兩邊的金色墻壁前,豎立著16尊大理石雕的音樂女神像。樓上兩翼包廂后的金色大門口,放置著歷代音樂大師的金色胸像。大廳頂上金色鏤花梁柱間,畫著音樂女神的彩像。在巨大的吊燈照射下,到處金光閃閃。
【欣賞】
讀著這一段,我們仿佛來到了維也納,走進了國家歌劇院,充分領略了它的與眾不同,氣勢不凡。課文是怎么進行描寫的呢?
課文先簡單介紹了國家歌劇院創建的時間,點明其歷史之悠久,然后詳細介紹它的宏偉壯觀。詳略有致。在介紹它的宏偉壯觀時,按照從外到內,即從造型到結構設施的順序來描述。
課文用詞簡潔有力,準確地展現了國家歌劇院的規模之宏偉,內部之金碧輝煌。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音樂對于維也納的重要,維也納不能沒有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