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之都維也納》導學案
三、金手指
表達方法提示:狀物要按照一定的順序
學了課文,我們充分領略了作為音樂之都的維也納,驚嘆于國家歌劇院的規模之宏偉壯觀。
課文在介紹國家歌劇院時,按照由內到外,由舞臺到兩邊,再到樓上包廂,大廳頂上的順序,依次介紹,詳略有致,使我們對國家歌劇院布局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了解,內容雖多,卻一點也不覺得雜亂。如果把順序打亂,那給人的感覺就亂七八糟。這就是說介紹事物時,要按照一定的順序,或由外到內,或由上到下,或由內到外,由下到上序。
下面有兩段話,讀一讀,看看你覺得哪一段好?
(1)一進校園,一陣陣清香撲鼻而來,一座花壇出現在我們眼前,花壇里的鮮花張開了笑臉,美麗的蝴蝶在旁邊飛舞。這時,我想:我們就是這些花朵,使我們茁壯成長的是辛勤的園丁——老師,老師用心血和汗水哺育我們這些花朵。在花壇的后面立著高高的旗桿,鮮艷的國旗迎風飄揚。北邊是我們寬敞明亮的四層教學樓。西邊,有小弟弟和小妹妹喜歡玩的滑梯。東邊,有鍛煉身體的器材,還有籃球場。操場四周有高大的楊樹,矮小的黃楊。校園一片生機勃勃。
(2)一進校園,一陣陣清香撲鼻而來,一座花壇出現在我們眼前,花壇里的鮮花張開了笑臉,美麗的蝴蝶在旁邊飛舞。這時,我想:我們就是這些花朵,使我們茁壯成長的是辛勤的園丁——老師,老師用心血和汗水哺育我們這些花朵。西邊,有小弟弟和小妹妹喜歡玩的滑梯。東邊,有鍛煉身體的器材,還有籃球場。操場四周有高大的楊樹,矮小的黃楊。花壇的后面立著高高的旗桿,鮮艷的國旗迎風飄揚。北邊是我們寬敞明亮的四層教學樓。校園一片生機勃勃。
是不是覺得第一段比第二段好,第一段比第二段寫得自然、有序?這是為什么?
對,這是因為第一段是按照“花壇”——“花壇后面”——“北面”——“西面”——“東面”的順序,由中心向四周有序的進行描寫;而第二段則是雜亂無章,沒有一個清晰的順序,讀來讓人摸不著頭緒。
看來呀,習作時把握好順序還真不能馬虎。總之,按照一定的順序去構思習作,我們的習作就會讓人覺得舒服、清楚,有條理。
四、益智園
創新與實踐
讀一讀課文第五自然段,仿照著寫一個介紹一座建筑物的片段,如學校的教室、禮堂,家里的臥室等等。
(提示: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順序,或從上到下,從下到上,或者從整體到局部,局部到整體等等。) 附:
課文練習4提示
(1)搖籃:這里說維也納曾經是那些著名音樂家青年時代生活、學習的地方。
(2)摻和:這里是說樂聲如花草的芬芳一樣沁人心脾。
課文練習5提示
課文從三方面具體敘述了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五、萬花筒
相關資料
1、音樂之城——維也納
奧地利首都維也納,位于多瑙河南岸、阿爾卑斯山北麓的小盆地中,城市依山傍水,綠蔭環繞,景色秀麗,自然環境十分優美,被稱為“多瑙河的女神”。
維也納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名城。18世紀以來成為歐洲古典音樂的中心,華爾茲舞曲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