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之都維也納》導學案
3、詞語提示
生涯:本課指生活。
陳列:本課指整齊有序地將文物、標本排放在顯目的地方。
摻和:混合。
飄溢:向外飄散。
星羅棋布:像群星那樣羅列,像棋子那樣分布,形容數量多,分布廣。羅:羅列。布:分布。
金碧輝煌:形容色彩明艷,耀人眼目。
北麓:北邊的山腳。
4、讀了課文,我們知道了維也納是世界著名的音樂之都,其實世界上還有不少的城市像維也納一樣,有著自己鮮明的特色。你們想知道嗎?請看——
對稱的古都——北京
古老的北京城是一座對稱的城市。它以故宮為中心,從永定門、前門、天安門、午門、神武門、景山到地安門、鐘樓、鼓樓和安定門,組成了一條中軸線。東四、西四等南北平行的大街,同一條條東西、向的胡同縱橫交錯,分列在中軸線的兩旁。因為對稱,北京的道路也就很好辨認。許多象征封建時代帝王權力的重要建筑,也都整齊對稱地分布在中軸線的周圍。如明、清兩代帝王祭天祭地的天壇和地壇,筑在軸線的南北兩端的東側;天安門的東邊,有著皇室的太廟(現已經改建為勞動人民文化宮),它的西邊,都是祭神祈谷的社稷壇(現在已辟為中山公園)。這種對稱的格局在故宮的宮殿建筑上表現得尤為明顯。紫禁城內部,不僅殿堂建筑此起彼落,互相對應,甚至連道旁的石獸石欄,城邊的角樓,屋脊上的雕刻,也都成雙配對,相映成趣。整齊對稱,構成了北京城市建筑上獨特風格和宏偉的氣勢,給人以穩重、博大、端莊的感覺。
現在的北京市,有10個區,9個縣,面積1600平方公里。它是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市內高樓林立,車水馬龍,非常繁華。北京的現代建筑,在布局上雖已不像過去那樣恪守對稱的陳規,但市政建設還是考慮到我國的傳統風格。例如,以紫禁城為中心的環城地鐵、二環路、三環路、四環路、五環路等,都是對稱的。古老的北京城的中軸線及起長線,正為被改建成南接京鄭公路、北經亞運村,直達燕山奇峰的現代化中軸路。在世界上所有的城市中,北京仍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對稱的城市。
世界佛教之都——曼谷
泰國有“黃袍佛國”的稱號,全國有90%以上的人口信仰佛教。它的首都曼谷,是世界上佛寺最多的地方,有大小400多個佛教寺院。漫步城中,映入眼簾的是巍峨的佛塔,紅頂的寺院,紅、綠、黃相間的泰式魚脊形屋頂的廟宇,充滿了神秘的東方情調。每天早晨,全城香煙裊裊,鐘聲悠悠,磬聲清脆動聽,誦經之身個不絕于耳。寺廟里的和尚、尼姑在街上慢慢行走,逐家化緣,成為曼谷街頭特有的景觀。
曼谷不僅以寺院僧尼眾多、寺院遍布而被“佛教之都”,而且事實上也確實為佛都:擁有32個成員國的世界佛教徒聯誼會的總部就設在這里。
霧都——倫敦
倫敦也是世界著名的“霧都”。這里五天中就有一個是霧天,這里的霧常常彌漫不散,連續好幾天,空中都是充滿了白茫茫的小水滴。泰晤士河兩岸的尖頂教堂,高層建筑都被掩蓋起來,只剩下一些空中樓閣。大霧也給市民帶來了麻煩。1952年12月5日發生的有一次大霧,延續了4天多,家庭取暖中排出的煤煙,被濃霧籠罩著,久久不散。白天猶如黑夜,市區交通停頓,居民感到胸悶,呼吸困難,白廳街的大理石建筑遭到腐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