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認識綠線內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借具體語言材料,體會彭德懷與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4、結合課文內容說出“它融進了北進的滾滾鐵流,融進了宣傳鼓動員的竹板聲里”等句子的含義。
學習重點:引導學生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彭德懷與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學習難點:結合課文內容說出“它融進了北進的滾滾鐵流,融進了宣傳鼓動員的竹板聲里”等句子的含義。
教學流程:
第(一) 課時
學習目標: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并進行分段,概括段意。
一、談話導人課題
1.今天我們學習的是紅軍長征途中發生的事。板書課題:14彭德懷的大黑騾子)
2、簡介彭德懷。
彭德懷,1898年出生湖南湘潭縣,與毛澤東是同鄉。據他自述,小時“家貧如洗”,只讀過短期私塾。因母亡父病,和祖母及兩個弟弟討過飯,因不愿受欺負經常不去而挨餓。
1916年,彭德懷參加湘軍,六年后因路見不平殺了惡霸,逃離部隊入湘軍講武堂。1928年,彭德懷秘密加入共產黨,7月間他以團長身份奉命到湖南平江鎮壓農民,卻乘機發動起義,將所部改為紅五軍,并擔任軍長。之后,他隨毛澤東進入中央蘇區,在反“圍剿”和長征中戰功卓著。到達陜北后,他任紅一方面軍司令員。
3、引導思考:彭德懷和大黑騾子之間發生了什么樣的故事?
二、揭示課題,初步感知課文。
1、這篇課文,就和彭德懷有關,補充課題,生齊讀。(“騾”是生字,“馬”字旁說明和馬有關,騾是馬和驢的后代。)
2、彭德懷與他的大黑騾子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故事呢?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自由大聲朗讀課文。注意要讀準確每一個字,讀通順每一句話。
3、學生概括課文大意。
4、同學們,記得德國著名詩人歌德曾經說過:“聰明的人用兩只眼睛看書,一只眼睛看到書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文字背后蘊涵的感情。現在就請同學們帶上這樣一雙眼睛快速瀏覽課文,看看這篇文章背后蘊涵的是怎樣一種感情。
5、生回答:彭德懷愛他的大黑騾子,彭德懷愛他的戰士。
三、自主學習,精讀感悟
1、過渡:這樣一份深深的“愛”滲透在課文的字里行間,現在請同學們再次潛心默讀課文,畫出彭德懷愛大黑騾子的句子,或許他的一個動作、一句話語、一個表情都傳達了一份愛意。
2、交流 :彭德懷愛大黑騾子的句子。(根據回答隨機出示)
a、 有時彭德懷撫摸著大黑騾子念叨著:“你太辛苦了,連一點料都吃不上。”說著,就把自己的干糧分出一些,悄悄地塞進大黑騾子的嘴里,一直看著它吃完。
(1)生匯報,談感受。
(2)再讀這段文字,你覺得哪些詞語特別強烈地刺激著你的神經?(生交流)
(3)師隨機問:你曾經被“撫摸“過嗎?談談你的感受。再結合句子說說理解。
(4)生匯報,談感受,體會家人間的親情,指導讀好這句話。
(5)小結:這是流淌在細微之處的愛,同學們,這就是細節!(出示:細節)世界上,最令人感動的,不是高山,不是大海,而是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