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恩難忘——課堂教學實錄
劉紹棠 簡介
劉紹棠,河北通縣人,生于1936年2月。他幼年成材,13歲開始發表作品,20歲成為中國作家協會最年輕的會員,被譽為中國文壇的“神童作家”。長篇小說《京門臉子》獲北京優秀長篇小說獎。《敬柳亭說書》獲首屆中國大眾文學獎。《蒲柳人家》獲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多部中、短篇小說被譯成英、法、德、俄、日、西班牙、泰國、孟加拉、阿爾巴尼亞文出版。1991年獲國務院頒發的“為我國文化藝術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專家證書。曾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生對劉紹棠取得的成就不斷發出贊嘆)
師:你還想說什么嗎?
生:劉紹棠能取得這樣的成就也許和田老師是分不開的,正是因為田老師講了這么多的故事,才使他對文學這么感興趣。
生:是田老師為我的成功鋪平了道路。
生:是田老師帶我進入了文學的殿堂。
……
師: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劉紹棠給自己的這篇文章原來取什么題目?
生:《老師領進門》。
師:什么意思?
生:是老師為他打開了知識的大門。
生:是老師領他進入了文學這扇大門。
……
師:所以,想起田老師,想起田老師的故事,那是感激、是幸福,更是四十年來不能忘記的田老師的教誨之恩!你能再讀讀這句話嗎?
生(齊讀):我在田老師那兒學習四年,聽了上千個故事,這些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我。
(音樂起)
師:這就是田老師,一個把自己的一片心血化成個個故事,點點春雨的老師,一個讓我終身難忘的老師。四十年后,我回到了家鄉,在村邊遇到了老師,望著白發蒼蒼,恩重如山的老師,我會做些什么,說些什么,想些什么呢?讀讀課文的八九自然段。
(生自由讀)
(指名讀)
師:此時的我已是快五十歲的人了,而且已經是個大作家了,為什么還行小學生一樣的禮?
生:在我心目中,老師的教誨之恩是永遠也忘不了的。見到老師,非常感激,所以恭恭敬敬地行禮。
生:在我的心中,小時候田老師我的老師,長大了田老師還是我的老師。
師:中國有句古話:一日為師――
生:終身為父!
生:田老師對我的教誨之恩我永遠記在心中,我永遠尊敬老師。
師: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兩小節,感受我對老師深深的敬意。
(配樂朗讀)
三、拓展閱讀
師:同學們,每個的成長都離不開老師的辛勤勞動,“十年樹木,百年樹木”提醒我們永遠都不要忘記老師的教誨之恩。因此,許多人用他們的筆述說著對老師的尊敬和想念。昨天給大家的兩篇文章讀了嗎?
師:請選擇其中的一篇,瀏覽一下,看看哪一位老師的做法感動了你。
(生瀏覽文章)
生:我很喜歡冰心的老師t女士,她是個很細心的老師,看到我考試考得不好,就來關心我,還細細地問我的過去。
生:我喜歡潘老師,我曾經很膽小,是在老師的鼓勵下,才一點點的膽大起來。
生:t女士為學生補課,不要報酬。我覺得這個老師品德高尚。
生:潘老師教我怎么做人,我犯了錯誤以后,他能嚴厲地批評我。
師:鼓勵是愛,批評教育也是愛!
生:t女士是那樣的溫柔。她為我補課,每天一小時,補了整整一個學期。而且不收禮物,她為的只是幫助學生,讓學生成績更好,這樣的老師多了不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