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金蟬脫殼 表格式教案附教后反思
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自然段。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激發學生觀察周圍的事物的興趣。教學重難點: 了解金蟬脫殼的過程。教學過程教學環節達成目標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復習。 復習鞏固課文主要內容。上節課,我們學習了《7.金蟬脫殼》。今天我們接著來學習。交流蟬的資料。二、略讀第一段。 朗讀了解叔叔們的話激發了“我”揭秘“金蟬脫殼”的決心。1.指名讀第1-2自然段。 2.出示:“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 3.哪件事“神奇有趣”? 出示句子,指導朗讀。 ① 指名朗讀。 ②說說你的理解。 4.齊讀第1-2自然段。 1、個別朗讀。2、齊讀出示的句子。3、理解后讀好這句話:“夜幕降臨,蟬蟲就從土里鉆出來,偷偷地爬到樹桿上,脫掉它身上的舊衣,換上華麗的新裝。”4、朗讀感悟。 三、精讀第二段 通過朗讀、品味,理解課文內容,感悟“金蟬脫殼”的生動有趣和動作配合的自然協調。 1.默讀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寫的? 2、在金蟬脫殼的過程中,你認為哪種情景最神奇動人? 3、全班交流。(1)學生自由朗讀第3自然段,思考:這一段可分幾個小塊?理由是什么?朗讀體會“我”的情感。(2)教師示范朗讀,學生一邊聽,一邊畫出自然段的主要內容。按背→頭→腳→尾的順序,邊讀邊想象金蟬脫殼的過程,說說閱讀的感受。(3)金蟬脫殼后又有哪些變化?最讓你驚奇的是什么?(翅膀“只有一點點”—“很快蓋住身子”,顏色“每顫動一次”,就“由淺而深地變化一次”。)指導朗讀,讀出自己的感受。(4)指名朗讀課文第6自然段,想想這一段寫出了什么? 4、有感情地朗讀第二段。 5、背誦第四、五自然段。1、默讀后交流:脫殼前(3)→ 脫殼中(4)→脫殼后(5) 2、小組學習。先將有關的語句圈畫出來讀一讀,再與同學們交流一下閱讀感受。 3、交流。(1)讀后回答:先交代時間、天氣及菜園景色;再寫金蟬的出現及活動情況;最后寫“我”是怎樣做的。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2)抓住關鍵詞語“抽搐”、“裂開”、“極淡的綠色”、“深綠色”、“慢慢地活動”、“抖動”、“伸著”、“仰”、“撲”、“抓”、“抽”等來體會蟬背、頭、眼睛、腳、蟬尾分別脫殼的情景。(3)朗讀課文第5自然段,體會變化之奇特,感悟作者的驚喜。(4)朗讀體會作者的感情。 4、朗讀第二段。 5、練習背誦,個別背誦。四、略讀第三段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7自然段,體會蟬兒、蟬殼的美,感悟“我”心里的“美”。1、自讀最后一段。“我”是怎么辦的?2、想想“我再一次仔細地看著蟬兒”,看到了什么? 3、總結全文: 你看,作者對蟬的觀察是多么的細致入微呀。 1、學生讀后交流。(再一次仔細地看)2、練讀。3、學習本文,對于我們寫作有什么啟發?五、布置作業。1.感情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自然段。2、小練筆:觀察一種小動物,并寫下來。板書設計: 脫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