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第二課時課堂教學實錄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伊索寓言》里的三則故事,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其中一則寓言的主要內容?(生敘述故事)
師:請對照插圖默讀課文,思考文中哪些詞語或句子是具體描寫這幅插圖的?
生讀文思考問題。
生1:“他邊走邊回過頭來說:‘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生2:“葡萄架上,垂下幾串成熟的葡萄。”
師:狐貍本來是“想盡和各種辦法去夠葡萄”,結果卻沒夠到,心里本來是非常沮喪的,為什么還說:“這些葡萄是酸的,不好吃。”呢?
生: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自己安慰自己,其實是自欺欺人。
師:能帶著你對這兩段的理解讀出狐貍的這種心情嗎?
生練習感情讀文。
指名讀。
生評:陳磊把狐貍“白費勁”后的“無望”心情讀得很好,但狐貍說的那句自我安慰的話讀得感情不夠到位。
師:你聽得真仔細,評得更精彩。大家齊讀課文最后一句話,思考這句話在課文中有什么作用呢?
生:這句話在課文里起畫龍點睛的作用。
師:誰能聯系生活實際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呢?
生:上次我違反了紀律組長訓我,我非常不服氣,心想:“哼!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個組長嗎?”其實我心里一直想當個組長,甚至還有當班長的野心呢!
生:有次老師夸劉怡然的畫畫得漂亮,還說劉怡然成了我們班的大畫家了。我當時心里想:“不就是幾幅畫嗎?有什么了不起?有還不愿畫呢!”其實我對畫畫根本就一竅不通。
師:同學們都能直言不諱自己曾有過“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經歷,那么學過這則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嗎?請把你的感想寫在課文的后面吧。
(生寫話)
師:聽過《狼來了》的故事嗎?
生:聽過!
師:誰能來給大家說說《狼來了》的故事?
指名生敘述故事。
師:故事敘述的這么精彩,看來下面這則《牧童和狼》你都不用學了。(板書課題),默讀這則故事,思考牧童兩次喊“狼來了”村民們反應有什么不同?牧童看到村民們的樣子他的兩次的反應又是怎樣的?
(生默讀課文)
生:牧童喊“狼來了”是抱著游戲、玩笑的心態裝出緊張的樣子喊的,村民們“驚慌失措”趕來營救,可牧童的表現是非常得意的。
師:通過哪個詞你讀出了牧童的得意?
生:“哈哈大笑”。
師:牧童第二次叫喊呢?
生:牧童第二次叫喊“狼來了”是狼真的來了,這時他的心情非常緊張,而且是“驚慌失措”。而村民們被牧童騙怕了,以為他還是在惡作劇,所以村民們的表現是無動于衷的。
師:哪位同學愿意讀一讀這兩段?尤其要讀出牧童喊兩次“狼來了”前后不同的心態。
指名讀文。
生:我感覺韓家盛表情非常好,讀牧童第二次喊“狼來了”把牧童的緊張求救的語氣讀得非常到位。
師:你評的更到位,可以是一位評論家了。生活中你有過這樣的經歷或見過、聽過類似的例子嗎?
生:在我很小的時候很愛喝飲料,于是爸爸就把我喝過的飲料瓶裝上水,騙我說是飲料,我一喝才發現自己上當了。以后爸爸再給我哪怕真的是飲料我也不信他的了。
生:我兩次日記沒寫,告訴老師說忘在家里了,老師就信了我。可當我把日記本交上后,老師發現我原來是拖拉作業沒寫,于是有一次,我的作業真的忘在家里了,可說什么老師就是不相信,還是罰我重寫了。通過這次事件以后,我再也不敢說謊話了。
師:是呀!我們任何時候都要做一個講誠信的人,如果一貫使用欺騙的手段對待別人,人們就會對你缺失了誠信。即使你說的是真話也沒人能相信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