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奇松》教學案(第二課時)
三、利用媒體 以實引虛 放飛想象課文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話勾勒了黃山松的千姿百態。這一處正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想象能力的切口。我利用課件展示了幾種姿態不一的黃山松。學生在和諧、充滿美感的教學氛圍中欣賞著一幅幅的奇松圖,會想象出更多不同姿態的松樹形象,極大豐富了課文內容。我隨即用語言激勵學生放飛想象,補充在省略號處。此時學生揚起了想象的風帆,開啟了思維的閘門,情緒高昂。課堂教學達到了“任情感激蕩,任思維涌動,任想象飛翔”的高潮。 六、教學準備: 《黃山奇松》課件七、教學過程:教學活動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策略與評價 課前互動: 課中學文: 一、引入情境,欣賞美。 1、 練說激情: 2、 明確任務: 二、品詞析句,領悟美。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 1、師敘過度。 2、快速朗讀。 邊讀邊思考作者描寫了黃山的哪些名松? 3、再讀課文,邊讀邊畫自己喜歡的名松? 4、交流體會。 5、欣賞黃山奇松的自然風光。 6、配音朗讀。 7、積累、內化、表達。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