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的啟示教學設計
(2)說說作者受到了怎樣的啟示?結合學生回答出示:目標專一而不 ,持之以恒而不 ,就一定能夠 。
(3)指導學生朗讀并背誦這句話。
三、鞏固延伸
1、讀了這篇課文,你領悟了什么道理,作者在說明道理的方法上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2、你還知道哪些能說明滴水穿石精神的事例?
四、課堂小結
讓學生說說本節課的收獲?
五、布置作業
利用讀書,上網等渠道搜集能證明滴水穿石道理的事例。
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設計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開放了教學內容,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中獲取知識形成能力。
一、大膽采用了源于探究性學習的問題教學法,在課堂學生的問題生成和解決過程中達成三維教學目標,促進了學習方式的改變。
二、尊重孩子的個性,尊重孩子的情感體驗是這節課的亮點。在朗讀時讓學生喜歡讀哪段話就讀那段話。喜歡和誰交流就和誰交流。
語文課堂是學生放飛心靈的天空,是個性飛揚的綠地,也是培養學生多方面能力的主要陣地,所以教師要利用這片“風水寶地”改變傳統語文課堂,激活學生的思維。
教材分析
《滴水穿石的啟示》這篇課文,寫的是作者由太極洞內“滴水穿石”這一自然現象而引起的聯想,并列舉了古今中外名人取得成功的實例,說明了具有水滴石穿的精神,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這是一篇精讀課文,篇幅短小,層次清楚,不但適合朗讀,而且是典型的隨感例文。重點是讓學生理解“滴水穿石”現象給人們的啟示,難點是學習受一件事物的啟發而悟出一定的道理的寫作方法。
學生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取向,所以能夠比較容易地理解課文內容,從中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所以可以將本課的訓練重點設在朗讀培養良好的語感和語言積累上。在學習形式上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設計意圖
這是一篇由見到自然現象而引起作者的感想,進而說明道理的課文。是一篇精讀課文,考慮到文章的特點,我分布設計了幾個教學程序,首先通過演示實驗調動學生思維,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形式,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滲透寫作方法的指導。再通過讀一讀,議一議合作學習的方法了解文章的內容,明白要說明的道理。通過自由讀,抓住點詞語讀,情境導讀,比賽讀等方式,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朗讀和積累能力。通過組內交流,師生交流等合作交流形式讓學生充分發表見解。為了讓他們有更深的體會我還安排了查找事例的課外作業,將知識由課內向課外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