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的啟示 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教學目標:
1、在對課文重點詞句的品讀中,感悟“滴水穿石”精神的內涵。
2、拓展延伸,積累語言,深化理解“滴水穿石”精神。
教學重點:指導朗讀在對課文重點詞句的品讀中,感悟“滴水穿石”精神的內涵。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滴水穿石的啟示
二、教學第一、二自然段。
1、指導看圖。
(1)圖上畫的是什么?
(2)課文中是怎樣介紹這塊石頭的?
2、分析奇觀形成的原因。
(1)石頭正中間的小洞是哪位大力士的杰作?
(2)小水滴能滴穿石頭,這可能嗎?這是事實。小水滴是如何滴穿石頭的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第一、二兩個自然段,劃出有關的詞、句讀讀。
“原來在這塊石頭的上方,有水滴接連不斷地從巖縫中滴落下來,而且總是滴在同一個地方。幾百年過去了,幾千年、幾萬年過去了……水滴鍥而不舍,日雕月琢,終于滴穿了石塊,成為今天太極洞的一大奇觀。”
(1)指名讀。
(2)品味關鍵詞。
a小水滴的力量是很小的,請默讀這段話,找出關鍵詞,說明小水滴是怎樣用微弱的力量滴穿堅硬的石頭的?
b品味“接連不斷”可以換一個意思相近的詞(連續不斷)。很好,水滴滴下來,連續滴在石頭的一個地方,有多長時間?
(幾百年過去了,幾千年、幾萬年過去了……)
這就是“鍥而不舍、日雕月琢”的意思。
c你認為這是怎樣的小水滴?(堅強的、頑強的、令人敬佩的……)
d指導朗讀。(是呀,多么堅強、多么頑強、多么令人敬佩的小水滴呀,同學們能不能把這句話讀好)
三、教學第四自然段。
1、大家想過沒有,水滴能把石頭滴穿,那我們常見的雨水能嗎?請大家默讀第四自然段。說說你的看法
。
2、交流匯報
(指名讀、指名說)
3、由此可見,小水滴具有怎樣的精神?(板書:目標專一 持之以恒)
4、出示:“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塊滴穿。”(集體朗讀)
5、(過渡)滴水穿石難吧!但終于還是滴穿了,水滴的精神怎不令人敬佩呢!是的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人,他們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終于取得了偉大的成就。
四、教學第三自然段。
1、教師邊敘述邊出示課文掛圖。
文中列舉了三個事例(出示:李時珍、愛迪生、齊白石圖)
2、圖中這些名人有中國的、有外國的;有現代的,有古代的,能不能用一個詞說說?(古今中外)文中列舉的三個事例極具有代表性(都是名人),因此,我們以后為了說明一個道理、一個觀點,列舉的事例一定要具有代表性、典型性。
3、認真讀一讀這部分內容。
⑴請選擇其中的一個例子,先說說你最敬佩誰,再抓住關鍵的詞句說說你敬佩他的原因。
⑵學生交流。
a李時珍
“他翻山越嶺,走遍了大半個中國,訪名醫,嘗藥草,經過二十幾年的不懈努力,終于寫成了藥學巨著
《本草綱目》。”
ⅰ品味關鍵詞。翻山越嶺、二十幾年的不懈努力
師:同學們可以想象一下,李時珍翻山越嶺中會遇到什么困難?
(野獸攻擊、強盜打劫、受凍挨餓……)
師:指導朗讀。(體會李時珍翻山越嶺的艱難和對他取得巨大成就的敬佩)
師:經過幾十年的不懈能力,終于寫成了藥學巨著《本草綱目》,這是一種什么精神?(滴水穿石的精神、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