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的啟示》第二課時說課稿
①用學習李時珍的方法小組合作學習愛迪生、齊白石部分,填學習卡。
人 物
理 想
成 功 秘 訣( 詞 語 )
取 得 成 就
②、學生填表、交流匯報。
(3)從填好的學習卡中找出成功人士取得成功的共同點?體會“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水滴精神。
(4)評價激勵:同學們在剛才的學習的過程當中,也做到了目標專一、持之以恒,像這樣下去,我們還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5)把你知道的有“滴水穿石精神”的故事講給大家聽聽。
(6)課件出示馬克思和貝多芬的故事進行交流。
(7)配樂朗讀第三自然段,學生邊看、邊聽邊體會。
(8)課件出示并學習反問句: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業的人,在前進的道路上,不都是靠這種“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塊塊“頑石”,最終取得成功的嗎?(要求:理解“滴穿” 、“頑石”、“滴水穿石”的精神,用自己的話說說句子的意思。)
(《語文課程標準》積極提倡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五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在學習完第一個例子后,讓學生自學其他兩個例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借助媒體,利用課前收集的資料通過讀、找、交流、討論、對比等學習活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銘記啟示,感情升華。
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業的人,在前進的道路上,都是靠著這種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才攻克各種困難,最終取得成功的。所以我們要銘記“滴水穿石”給予我們的啟示: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夠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課件出示)
1、理解“銘記”,讀讀背背。
2、帶著對偉人和水滴敬佩的心情,齊讀全文。
3、進行思想教育:我們要做水滴那樣的人還是雨水那樣的人呢?再讀第5自然段。
(《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語文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學習運用語文的能力,還應著眼于對學生的思想教育,通過有感情地讀背,讓學生更進一步體會滴水穿石的精神,學做水滴那樣的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四)課外延伸,學以致用。
1、前面我們學習了三位名人的故事。現在請大家結合本文的學習,談談自已想怎樣做?聯系實際課后寫一篇讀后感。
2、課后搜集有“滴水穿石”精神的名人名言、故事等和大家交流。
(這個環節充分體現了語文教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系,突出閱讀教學與習作之間的內在聯系。體現閱讀教學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理念。繼續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