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五年級下冊口語交際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3.遷移實踐策略
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課堂教學是主渠道,但這還很不夠,還要把課內的習得遷移運用到學生的生活實踐中去,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提高。生活就是口語交際的內容,口語交際就是生活的工具,日常生活中的口語交際活動幾乎天天都有。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將訓練由課內延伸到課外,引導學生走向社會,到生活實踐中去進行口語交際的鍛煉。具體做法如下:一是在其他課堂上教師要有意識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平時課堂上師生之間的對話、學生之間活動交流都是很好的交際實踐,教師要有意識地進行引導遷移,讓學生增強對象意識,努力提高自己的口語交際水平。二是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如模擬在“旅游”活動中當小導游,向“游客”介紹學校和各地的風土人情、景物;模擬在“購物商場”活動中當售貨員,向“顧客”推介商品……這些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活動,必然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幫助。三是在各種社會交往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①考察活動:如組織學生參觀、訪問、調查等活動;②服務活動:如組織慰問、做好事等活動;③聯歡活動:如與其他學校小朋友聯歡等。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得到培養和發展。
口語交際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活動,必須通過大量實踐鍛煉才能內化為能力。口語交際教學不能只局限于語文課堂,還應滲透于各學科、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在動態的、生活化、實用化的氛圍中進行口語交際,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因此,教學中要安排大量時間,并注意采取多種形式,特別是那些讓全班學生都能參與的形式,以提供盡可能多的機會讓每個學生參與其間,在動態的口語交際實踐中反復經歷,提高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和語言表達的規范性、條理性,逐步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和交際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