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第九冊全冊教材分析(蘇教版)
1.習作的目的性更加明確。一、二學段關注學生習作興趣的培養,在此基礎上,第三學段明確了習作的目的: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將興趣轉化、提升為學生的自我需求,密切了習作與學生生活和成長的關系,進一步激發學生的習作欲望和熱情。
2.習作的內容和形式有所變化。第二學段要求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寫簡單的書信和便條。第三學段提出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學寫讀書筆記和常見的應用文。
3.在“觀察和積累”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第二學段“留心周圍事物”的基礎上,第三學段提出“養成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4.在表達方面提出具體要求。一、二學年段為了降低習作難度,培養自信心,在表達上除了“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使用冒號、引號”之外,沒有提更高的要求。經過幾年的訓練,學生具備了初步的表達能力。在此基礎上,第三學段在表達方面提出具體明確的要求:內容具體,感情真實;根據習作內容的需要,分段表述;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另外,在習作速度上提出要求:40分鐘內完成不少于400字的習作。
把握年級段要求,體現循序漸進,實現穩步提高是蘇教版國標本五年級上冊習作教材的編寫宗旨。
習作教材內容簡介: 1.寫印象深刻的一位老師; 2.寫一種動物; 3.寫一篇以“秋天的樹葉”為主題的習作; 4.(對親人、老師或朋友)說說自己的心里話;5.寫一件親身經歷的事; 6.想象事情結果,把連環畫補充完整,再寫下來; 7.寫寫自己的體驗或感受。
每個單元練習分成“語文與生活”、“誦讀與積累”(“誦讀與欣賞 ”或“誦讀與感悟”)、“寫好鋼筆字”、“口語交際”、“學寫毛筆字”等幾個板塊。 1.字、詞、句訓練方面,以“語文與生活”為題,安排了背誦古詩、積累歇后語、了解朝代順序。 2.誦讀與積累方面,分別從“誦讀與感悟、誦讀與欣賞、誦讀與積累”這樣不同角度安排了散文、寓言、古今詩歌等。3.口語交際方面的內容包括學會請教、畫畫說說、學會拒絕、小小新聞發布會、設計公益用語、健康小顧問、水滸故事擂臺賽等。
口語交際”提出了如下的要求: (1)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 (2)樂于參與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 (3)聽他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并能簡要轉述。 (4)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適中。 (5)能夠根據交流的對象和場合,稍做準備,做簡單的發言。 (6)在交流中注意語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語言。
根據“口語交際”的學年段要求,編制了以下七個內容: (1)學會請教別人。想想在下面幾種場合應該怎樣向別人請教。先說一說,再分角色表演。 (2)畫畫說說。通過合理的想象,補畫第二幅圖,然后將四幅圖的意思連貫地講給同學們聽。 (3)學會拒絕。當別人對你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者讓你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時,你應該學會拒絕。 (4)小小新聞發布會。通過看電視、聽廣播或了解周圍發生的事,搜集一兩條有價值的新聞,在班級組織的“小小新聞發布會”上講給同學聽。 (5)設計一條公益用語。試著設計一條公益用語,并說說你是怎么想到這樣設計的。 (6)健康小顧問。請你針對班級同學的情況,搜集資料,當一回健康小顧問,介紹有關健康小常識,并接受同學的咨詢。(7)《水滸》故事擂臺賽。請你準備一段《水滸傳》故事,當眾講一講、比一比,看誰講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