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版五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案3
三、設疑品詩句,寓意躍紙上
1.教師設疑問難。詩的題目是《觀書有感》,可是……詩中連個書字都沒有,全寫的是池塘和池塘中的水,我看詩題不如改成《觀塘有感》,你們同意嗎?
2.發揮想象,理解釋疑。詩人身處何地?在做什么?(當時詩人在讀書,有一個地方看不明白,看到了池塘邊的景色后恍然大悟,就寫下了《觀書有感》這首詩。)看到了什么景色?(看到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天光和云影倒映在水面上,在水中閃耀浮動。源源不斷的活水流進池塘,所以池塘里的水才這么清。)恍然大悟,悟到了什么?(詩人是想說明一個道理,要想知識淵博,就必須多讀書。要像源頭活水不斷充實。)
四、 想象促朗讀,寄情于詩間
1. 師:同學們閉上眼睛,聽老師朗誦一遍這首詩,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 學生結合對詩的理解復述。
3. 師:讓我們邊想著這美麗的景象,邊吟誦這首詩。
五、 話鋒一扭轉,現代話神奇一句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讓美的境界和讀書融合,讓我們再去感受書的神奇。
1. 初讀課文,思考問題——為什么說書是神奇的?
2. 自主交流,體會書的神奇,談一談你對每一小節詩的理解。
3. 激發對讀書的熱愛之情。
4. 有感情地朗讀。
六、 對比詩中意,悟出真道理
1. 談談學了這兩首詩的感受。
2. 有感情地朗讀。
3. 背誦《觀書有感》。
附:板書設計詩兩首觀書有感神奇的書
宋朱熹美狄金森
共同點:寫書
不同點:前者古詩,后者現代詩,各自感受也不盡相同。
積累與運用(四)
教學目標
1. 了解形容詞重疊后的表達作用,積累描寫人物外貌、心理、情感的四字詞語。
2. 體會人物外貌描寫的作用,在習作中自覺運用外貌描寫的方法,寫出人物的性格特點。
3. 能把自己喜歡的書推薦給同學們,做到態度自然大方,語言清楚流暢。
4. 鞏固邊讀邊批寫的讀書方法,逐漸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教學準備
搜集優秀的外貌描寫片斷、搜集讀書的名言警句。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溫故知新
1.同桌對比讀這三組句子,糾正字音。
2.自己讀一讀,想一想,這些帶點詞語有什么規律和特點,談談你的發現。(詞語重疊后,所表達的意思加深了。)
3.試著說一說類似的句子。
4.男女生對比齊讀三組句子。小結:是呀,“認真”“恭敬”“痛快”重疊后變為“認認真真”“恭恭敬敬”“痛痛快快”讓整句話在表達意思上程度加深,起到強調的作用,在我們平時說話和寫作時,正確地運用疊詞,就會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二、 語海拾貝
1.學生自主讀詞語,不理解的通過查字典,與同伴討論解決。
2.說說每組詞的共同特點和各組的特點。(共性是描寫人物的詞語。特點:第一組是描寫神態;第二組是描寫人物心理感受;第三組是描寫人物的情感。)
3.用多種方式記住這些詞語(搶讀、開火車讀、齊讀等),盡量讀熟。游戲:我說你對。(老師或同學說詞語的前面兩個字,其余生說后兩字。)
4.你知道哪些這類的詞語,根據每組的特點說詞語。可以小組搜集整理,集體展示。
三、 互動平臺
教師:剛才我們在語海拾貝中積累了不少描寫人物神態、心理、情感的詞語,接下來我們要與郝思、于藍一起走進互動平臺,共同探討你印象最深的外貌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