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毛主席在花山》教學設計
4、默讀第三件事,思考:毛主席說了什么?他是怎么做的?毛主席的言行說明了什么?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毛主席關心群眾生活,密切聯(lián)系群眾。)受到了什么教育?
板書:密切聯(lián)系群眾
設計意圖:
這是略讀課文,老師不能越俎代庖,要更多地引導學生研讀課文,尤其是研讀課文中的關鍵句段,通過與文本的對話,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同時,在設計中要注意梯度,把難點段落作為重點,把非難點段落簡略帶過。也要把語文基本功訓練中的字詞關放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
四、自主練讀,積累感悟
1、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有感情的朗讀,也可以小組分角色朗讀,再一次體會課文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2、瀏覽全文,看看作者那些內容寫得詳細,哪些內容寫得簡略。這樣安排材料的好處是什么?
3、本文在寫人時,注意抓住了人物的什么來寫?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設計意圖:語文學習,一要側重讀,二要側重練筆。從讀中學寫,先讀好課文再練習寫作,是符合認知規(guī)律的。因此,挖掘教材中的延伸因素,是活用教材的良好做法。
五、學法遷移,由讀到寫
仿照課文的寫法,寫自己最熟悉的一個人,要突出他某個方面的品質。寫作前,要先確定反映這個人物哪個方面的品質,再通過兩件事或三件事去寫這個人,要抓住能突出這個人物的精神品質的語言來寫。
設計意圖:學以致用,舉一反三,是教學取得實效的重要保證。在學了文本之后,趁熱打鐵,立即安排這樣的訓練,學生在興趣盎然中既有好的收獲,又鞏固了對課文的學習和理解。
板書設計
請鄉(xiāng)親們來碾米——關心群眾生活
毛主席在花山請鄉(xiāng)親們來喝茶——不搞特殊化
幫鄉(xiāng)親們推碾子——密切聯(lián)系群眾
設計意圖:板書的設計要體現(xiàn)“三略”,即:文章的文路、教師的教路和學生的學路。這個板書,文字簡短,既總結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又符合“三路”的要求,還比較對稱,有美感。
本文內容淺顯,語言平實,沒有華麗雕琢之嫌,又因為是略讀課文,所以不要用兩課時去完成(作文時間可安排在外),也不要把課文咬得太爛太細,要讓學生在整體把握的前提下,有側重的進行學習,即在讀懂課文重點語句的同時,重點做寫人方法的引導。這樣才能變引導學生讀書為對學生進行能力的訓練,這才是我們追求的有效的語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