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教學實錄及評析
〖評析〗
前面我說過,語文學習是一種感性體驗的過程,李老師在朗讀指導方面過多傾向于技巧的傳授而非情感的激發。就如這句話的指導,我想,并不能用朗讀的速度來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讀法可以多樣,最重要的是讀出內涵,讀出感想。從這幾個立刻當中,我們感受到的是母親超負荷的工作量,母親為家,為兒投入了自己的所有時間和精力。而梁曉聲看著我的母親,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他的情感呢?我想,跟母親一定大不相同。那是一種深深的內疚,深重的悲哀,沉重的負擔。帶著這樣的心情,我們可能讓學生讀成上課時那樣嗎?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越讀越快,越讀越熱火朝天,不禁讓我想到了社會主義建設時那股爭分奪秒的狂熱勁。這跟文本的情感基調是符合的嗎?
誠然,教師對文本的解讀也是個體的,不能完全強加給學生。正因如此,我建議讓學生在產生自己體驗的基礎上,個性化地朗讀,而非“讀得快一點”。更不用教師示范讀。
t:是呀,剛才我們從母親的這些外貌當中,體會到了母親是那么的瘦弱,那么的疲憊,還有龜裂的手指那么的忙碌。那母親的語言呢?同學們找到了是嗎?哪些語言?
s:……
t:連說話都很快。我們來讀好嗎?我來讀母親,同學們和我一起來對話好嗎?17~25段。
(師生對讀。)
t:還從哪里,還有母親的語言嗎?
s:我挺高興他…
t:還有什么地方?
s:你這孩子……
t:請同學們讀讀這三句話,母親的愛最多的蘊涵在哪句話當中?是哪句?
s:我覺得是這句“我挺高興…”
t:真不錯,那你能把這句話讀讀嗎?
s:第三句……
t:不是買書,媽才舍不得給他買書,買書的時候就舍得了。還有母親說──把這句話好好地說一說
(幻燈片出示“我挺高興……”)
t:誰愿意當當母親,把這句話說說?(生讀)
t:你為什么這么讀?
s:母親在這個地方應該是很高興的。
t:為什么高興呀?
s:因為能增長知識,母親覺得很高興。
t:從這句話當中我們就能感受到母親對我的愛,雖然母親很瘦弱,但她卻說──
雖然母親是那么疲憊,那么辛苦地賺錢,但她卻說──
雖然母親工作那么辛勞,連手指都龜裂了,但她卻說──
雖然母親是那么忙碌,為了養活一家人那么辛勞工作,但她卻說──
〖評析〗
對集中描寫我跟母親對話的這一部分,可以采取沈大安老師的建議,作者本可以一句話表達完的意思,卻說得結結巴巴,與此對比的是母親說話的干脆,可以采取師生對話的方式簡單帶過。如果可以模擬當時車房里的情景的話,比如加上背景音效,也許會更好。
五、體會母愛
t:是呀,正如作者梁曉聲自己所說,這是我今生今世聽到的最美的聲音,這是母親給我的一股無窮的力量,這是滋潤我生命的清澈的甘泉,母親的這句話時時在我心頭蕩漾,時時在我耳邊回響,時時給我力量,催我奮進。終于我成了大作家,從母親給我錢買書的過程中,作者體會到了母親對我的深情了嗎?
s:體會到了。
t:從哪些地方知道的?
s:那一天,我第一次發現…應該是個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