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版五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案1
(4)美讀第三段,注意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朗讀的感情由輕柔,逐步激越,力爭達到入情入境的朗讀效果。
3自由讀課文第四段。
(1)理解“石隙”“激蕩”“前竄后縮”等詞語。
(2)引導學生讀出涌在石塊間的潮水所具有的歡騰、調皮的情趣,體會其“有味”。
4回顧小結以上三段的內容。
(1)課文這三段分別寫了從哪三個不同角度看到的海?看到的景象具有什么不同特點?(讓學生簡述。)
(2)不同時間、不同角度看海,會產生不同感受。那么,讀了以上內容,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說說。
(3)學生在班上交流自己收集的關于海潮的圖片或資料,說說自己的感受。
四、回歸全文,體會作者感情
1讀課文第一段。體會總起句在文章結構上的作用。
2學習課文最后兩段,體會作者對大海的贊美。
五、完成以下作業
(1)鞏固識字,指導書寫。
(2)抄寫自己喜歡的好詞佳句。
附:板書設計
看海從山上望輕柔
在沙灘上看洶涌
看潮水在石塊間有趣
第二課:古詩兩首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在語言環境中懂得每個生字的意思,學會寫這些字。
2能在理解詩句意思的基礎上,想象詩句所描繪的美景,受到美好景致的感染。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知道同題可以寫出不同內容的詩的常識。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詩的文字想象畫面,讀出詩歌展示的美景和自己的喜悅之情。
教學準備
反映古詩美景的教學掛圖。(學習課外收集杜甫、王安石生平資料。)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開啟學生想象思維的大門
1同學們,以前我們已經通過課內課外接觸了不少古詩,這些古詩語言簡潔,節奏明快,富于感情,膾炙人口,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畫面。讀到“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我們的頭腦中就會展開一幅美景:兩岸青山相對聳立,江水與天相接的遠處,一葉孤舟從太陽旁邊緩緩飄移過來。
2請同學們自己回憶曾經讀背過的古詩,口中吟誦詩句,頭腦中想象詩所描寫的畫面。
3抽2~3名學生背古詩句。再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詩句所展示的畫面。
二、學習本課第一首詩《江畔獨步尋花》
1出示課題《江畔獨步尋花》。
2教師范讀這首詩,不認識的字要借助字典注意讀正確。
3 重點解決“倚yǐ”的讀音。注意“簇”字的讀音。
4讀誦這首詩。
5理解本詩意思。
(1)解題:這首詩是杜甫于公元760年在成都時所作。同學們收集了杜甫的相關生平,能在班上將`你收集的資料交流交流嗎?
(2)學生交流杜甫生平資料。
(3)教師歸納介紹:杜甫在經歷了“安史之亂”后來到了成都,建起草堂,有了自己的住所,感到十分欣慰。春暖花開,他獨自沿江散步,看到江畔的美麗景色,寫下了《江畔獨步尋花》這首詩。題目中的“江”,指成都的錦江,“尋花”是賞花的意思。
(4)理解詩的第一、二行。
①學生借助注釋,理解“黃師塔”、“江水東”。
②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敘述詩的一、二行所描寫的景象。
③教師歸納小結這兩行詩的大意:在黃師塔前,錦江水向東流去,和煦的春光加上暖烘烘的微風,讓人感覺困倦。 (5)理解本詩的三、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