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版五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案1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們都有過五彩斑斕的童年。作為孩童,我們也一定有過淘氣的愜意,有過冒失的懺悔。那充滿童真童趣的往事,回憶起來,是那么富有天真爛漫的色彩。今天,我們就帶著這童年的天真與稚趣,跟著作家馮驥才一齊去捅馬蜂窩好嗎?(板書課題“捅馬蜂窩”,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理清文章條理
1學生初讀課文,把生字、新詞勾畫出來,借助字典讀準字音,理解新詞的意思。
2教師出示生字新詞,抽學生認讀,相機正音。(捅馬蜂窩、糾纏、褂子、搗毀、痊愈、沉甸甸、驚魂稍定、粘上去)提示學生:形容詞“沉甸甸”中的疊詞,一般應該讀成陰平,念作chén diān diān。糾纏的“纏”字,注意不要少寫右邊頭上的一點。
3理解詞意。
馬蜂:學名胡蜂,昆蟲,頭胸部褐色,有黃色斑紋,腹部深黃色,中間有黑色橫紋,尾部有毒刺。以花蜜和蟲類為食物。
糾纏:繞在一起。
搗毀:砸壞、擊垮。
4學生再讀課文,達到讀通讀順的程度。教師相機檢查指導,對拗口的句子,要多讀幾遍。
5快速瀏覽全文,想一想:文章敘寫捅馬蜂窩的故事,先寫了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了什么?是按什么樣的順序來記敘的?(作者先寫了兒時捅馬蜂窩的起因、經過、結果,再寫我對馬蜂特性的認識和感受。全文是按事情的發展順序記敘的。)
三、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教師:這篇課文的1~7段,寫了“我”捅馬蜂窩的經過;8~11段,寫了“我”對馬蜂性格特點的認識和對捅馬蜂窩的懺悔態度;第12段,表達“我”盼望馬蜂重建家園的愿望。
1學習課文1~7段。
(1)學生自由讀1~7段,想一想哪些內容給你印象最深,用筆作上記號。
(2)學生匯報交流自讀所得。體會以下句子:“這里,最壯觀的要數爺爺窗檐下的馬蜂窩了。很像倒垂的一只大蓮蓬,無數金黃色的馬蜂爬進爬出,飛來飛去,不知忙什么。”(交代了馬蜂窩的位置、體積、開頭及馬蜂家族的“人口眾多”。)“爺爺不敢開窗,怕它們中間哪個冒失鬼一頭闖進來。”(暗示馬蜂窩給爺爺生活帶來的極大不便。)
(3)分角色朗讀爺爺奶奶的對話。(進一步感悟馬蜂窩給爺爺奶奶生活帶來的不便,點明了捅馬蜂窩的原因。)
(4)重點研讀第6段。
①抽生讀第6段,思考“我”捅馬蜂選在什么時間進行。(在爺爺午睡的當兒,不想讓大人知曉,可見其幼稚。)
②“我”作了哪些準備?理解相關動詞。“悄悄溜”“脫下褂子蒙住頭頂”“遮蓋”“只露”“接綁”“約定”“開門”“關門”(讓學生仔細品讀第六段,想象這些動詞傳神地表達出“我”既想捅馬蜂窩,又有些害怕的孩童心理,讀好第6段。)
(5)重點研讀第7段。
①請學生自由朗讀第7段,邊讀勾畫自己感受最深的語句。
②交流勾畫的語句,體會捅馬蜂窩的具體細節和緊張氣氛,學習把文章寫具體的描寫方法。感受細節描寫的語句:“一些受驚的馬蜂轟地飛起來。”寫出了馬蜂數量多,飛起來的聲音及氣勢讓人吃驚。“只聽‘嗵’,一個沉甸甸的東西掉下來,跟著一團黃色的飛蟲騰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門那邊跑。”從聲音、情態、顏色方面,寫出了捅掉馬蜂窩的具體情況,從“扔掉”“跑”等動詞,寫出了緊張,突破性。“我一回頭,只見一只馬蜂徑直而兇猛地朝我撲來,好像一架燃料耗盡、決心相撞的戰斗機。”從這只馬蜂的動作,寫出了它不顧一切的氣勢,從“決心相撞”寫出了馬蜂拼死一搏的決心。(以上重點詞語,要引導學生細讀,邊讀邊想象當時的動作、神態,理解細節描寫對于生動形象地展示情境的作用,學習把文章寫具體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