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教學設計及反思
《望月》教學設計及反思
張家港市后塍小學 王麗
一、創設情境復習導入
1、俗話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可是今天的月亮卻是十七圓,昨天晚上你觀察到的月亮是什么樣子的呢?
2、是呀,古今中外多少人被這月光深深吸引,這節課讓我們跟隨著名作家趙麗宏一起來到甲板上,好好賞賞這江上的月亮。出示課題:望月
3、來,一齊美美地讀一讀課題。(讀不好,深情地讀)
二、自主探究,研讀課文
1、下面請同學們輕聲讀第1、2小節,看看作者眼中的月亮是怎樣的?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月亮很美。
師:那么你從哪些詞語或句子感受到月亮的美?
生:美在安詳(指名讀)
師: “安詳”一般形容什么?(小孩靜靜地睡著,特別安詳)(老人在陽光下閑適地坐著,給人的感覺特別安詳,而這里,把月光比作可愛的小孩,比作慈祥的老人,這份安詳,你能讀出來嗎?)我再請一個同學來讀一讀。(聽了你的朗讀,我仿佛又感受到月亮就如同一位溫柔、無私的母親一樣,把清輝灑向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這份博愛,你能讀出來嗎?)
師:我們一起來讀。
師:你還能從哪些詞語或句子感受到月亮的美?
(2)“月光灑落在……千點萬點晶瑩閃爍的光斑在跳動”
師:你能把你的感受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嗎?
生讀。
師:我聽出來了,你讀的時候特別關注了“千點萬點”“晶瑩閃爍”讓我們感覺到了被月光照亮的江面,流動的江水中,有千點萬點晶瑩閃爍的光斑在跳動的美感,我們一起來感受。(齊讀)
(3)“江兩岸……鍍上了一層銀色的花邊……”
師:你能把“隱隱約約”品一品嗎?
師:是呀,月亮往往帶給人朦朦朧朧的美感,這里有一個“鍍”字吸引了王老師的眼球,你覺得這個“鍍”字用在這妙在何處?(妙在這個“鍍”字突出了月光均勻地灑在物體上而且還能閃閃反光)
師:是呀,月亮像裝飾品一樣,吐灑著它的清輝,為大地鍍上了一層銀色的花邊,讓我們連起來讀好這兩句話。
師:這里有個省略號,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省略了……(被月光照射下的美景)
師:是呀作者用一個省略號給我們留下了無限想象的空間,這段文字帶給我們這么多美的感受,誰能完整地把這段文字美美地讀王老師給你配上音樂。
師:相信你的朗讀讓我們在座的各位仿佛身臨其境,這么美的文字愿意把它記下來嗎?我們一起來,師引讀。
三、感受詩中的月景
1、過渡:剛才我們一起去領略了作者眼中的月亮,讓我們接下來讀3-12小節,思考一下這一部分寫的是什么中的月。(板書)
(學生朗讀)
師:讀懂了嗎?
生:懂了。
師:我們暫不討論這個問題。先找同學來分角色讀讀“對詩”這一部分。
師:這兩位同學讀得不錯。可是文中是背詩呀,我們這兩位同學是在背嗎?
生:不是的。是在讀詩。
師:給同學們兩分鐘時間,能不能把這六句詩背下來,進行對詩。
生試背。
師:可以了嗎?誰愿意來挑戰一下自己?
師:兩位同學能對詩了。可是文中是像我們這兩位同學這樣嗎?比如說位置、表情、語氣。誰再來。我給你們配上音樂。
師:對得不錯,下面哪位同學愿意和老師來對。
師:好,我們一起來吧。
師:是不是就這幾句呢?(不是)從哪看出?(省略號)除了省略號還有哪一句話告訴我們,聯系上下文。
“寫月亮的詩多如繁星,他眼睛一眨就是一句。”那么此時此刻,你覺得小男孩是個怎樣的人?(聰明好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