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禮貌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感知說理性文章的表達方法,嘗試從生活中選擇事例,并結合事例說說禮貌待人的好處!
一、復習導入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課文的開頭作者由古訓引出這樣一個話題,齊讀§1。也就是提出論點!
2、課文的結尾總結全文,即總結論點,照應開篇,點明中心。讓我們一起重溫一下齊讀§5!
3、為了論證自己的這一觀點,作者選取了三個富有代表性的事例來說明了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好處的。哪三個事例呢?
4、今天這節課我們就重點來學習作者是如何寫好這三件事,從而說明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好處!
二、精讀2——4小節
1、現在讓我們來看看《說岳全傳》上問路的故事。牛皋是怎樣問路的,,結果如何。岳飛又是怎樣問路的。請同學們自由讀讀課文第二節,邊讀邊批注!
a、牛皋是怎樣問路的,指名讀。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齊讀。讀了這句話,你覺得牛皋是怎樣的一個人?從哪些詞語體會到的?(動作、語言)
誰能把他的傲慢無禮和粗俗讀出來。指名讀。讓我們學著他的樣子一起來讀一讀!
我們從牛皋的動作、語言體會到了牛皋是一個傲慢無禮、語言粗俗的人。如果你是老者,你會怎么想怎么做?
是的老者和同學們所想的一樣:生讀“老人不但沒有——冒失鬼”
b岳飛問到路了嗎?為什么?從哪里看出岳飛是一個有禮的人?
現在,我們來比較一下岳飛和牛皋同樣是問路,為什么結果卻不相同呢?
2、牛皋的無禮,使老人對他非常討厭。岳飛的有禮,使老人耐心地給他指路,兩人不同的表現,不同的結果。而這兩種情況我們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
3、現在,我們在一起來讀讀這段課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寫好第一個事例的!
{先舉例,后議論。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來寫}
4、請同學們快速瀏覽3——4小節,看看他們的寫法是不是和第一個 故事一樣?
(先舉例,后議論。)
5、接下來老師要請同學們自己默讀課文3——4小節乘車和理發這兩個故事,也像剛才一樣,看看他們發生了什么事,各自有什么態度,結果怎樣,體會到了什么?
6、交流:發生了什么事?
a.他們各自有什么樣的態度,說了什么?結果怎樣?
小朋友的態度是,連忙抬起腳,說:對不起; 女青年的態度是微笑著,說沒關系,結果:一場紛爭避免了!
b.你從中體會以了什么?
c.
7、大家的回答都很好,看來,禮貌待人可以在人與人之間架起一座理解的橋梁,減少相互間的矛盾。
8、現在我們來看理發這件事中,兩個人的表現,朱:為什么會從原來的深感不安到后來的“深愛感動”? 自談周總理的話。
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說說理由 。 (尊重、安慰)寬容
9、可見,文雅、和氣、寬容的語言,不但….修改。{生讀}
三、總結寫法!
1、請同學把畫出的每個事例的議論部分讀一讀,思考這些議論部分能不能任意跟隨在每個事例之后。(有針對性地議論)
2、所選事例有什么代表性:(打擾別人時要有禮貌 自己做錯了事要有禮貌 別人做錯了事要有禮貌)(古人 今人 偉人 凡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