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夢圓飛天(表格式教案)
5 夢圓飛天課題5 夢圓飛天課型新授課本課題教時數: 3 本教時為第 1 教時 備課日期 2 月 20 日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學會本課6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熟悉課文,質疑問難。教學重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熟讀通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設計教學內容師生活動六度體現一、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 三、交流感悟 四、安排寫字練習 五、練習布置 板書設計 1、教師導入課題,簡介“神舟”5號發射成功的有關情況。2、播放神舟5號發射錄像。3、師生談感受。 1、課文是如何記錄這一激動人心的歷史性時刻的?2、布置學生自讀課文。3、提出要求:(1) 保持良好的讀書姿勢,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2) 讀準生字新詞,根據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詞的意思。(3) 把課文讀通讀順,遇到難讀的句子或者長句多讀幾遍,并把不懂的或有疑問的地方做上記號。(4) 邊讀邊思考:課文描寫了哪些激動人心的場面?是如何描寫的?4、檢查學生自讀情況。(1) 按自然段讀課文。(2) 布置其他同學認真聽。(3) 正音:“澎、控”是后鼻音,“乳、執”是翹舌音。5、布置學生默讀課文,找出自己最喜歡的部分反復朗讀。 1、聽寫部分詞語。2、安排學生代表上臺朗讀課文,簡單賞析課文。3、質疑問難:(1) 哪些場面給你的印象最深?(2) 你對課文中的詞語或句子有什么獨到的見解?(3) 教師給予解答。(補充資料 )a俄羅斯塔斯社在今日頭條顯著位置,報道了中國“神舟”五號發射的消息。稱:“38歲的中國人楊利偉是第431位進入太空的地球人,并且是第一個中國公民。”b 航天員在太空失重環境中,吃飯有幾種吃法。一種是坐著不動,像在地面上就餐一樣,自己把食物往嘴里送。另一種吃法是把要吃的一口大小的食物塊放在半空中,食物在空間不動,人飛過去用嘴湊上去咬住它。吃飯的時候要閉著嘴吃,千萬不能叫食物殘渣漏到嘴外邊去,否則食物渣子會在空中飄浮不落,很難清除,如果自己或同伴把它吸到鼻子里就不好辦了。 1、指導寫習字冊。2、教師巡回指導。 1、熟讀課文,準備在課堂上朗讀。2、思考:課文按什么順序記敘,可以分幾個部分? 5 夢圓飛天送行----發射----問候----夢圓 面對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就要求教師要采取靈活的方式進行授課。教學有法、教無定法。為使每節課都有新鮮感,我們在自學中力求運用多種方法, 精心設計出趣味性的問題 ,從多方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語文課要常教常新,教學方法很重要,學生也會從中受到啟示,也會從不同的角度來自學,以適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課外知識的介紹,拓展了學生的視野,為下一步的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層。 教 案 (序號 2 )課題5 夢圓飛天課型新授課本課題教時數: 3 本教時為第 2 教時 備課日期 2 月 20 日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精讀感悟。2、憑借具體的語言文字感受氛圍,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去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3、通過學習,解決遺留的問題。教學重難點憑借具體的語言文字感受氛圍,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去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設計教學內容師生活動六度體現一、復習導入 二、精讀感悟 三、合作探究 四、課堂練習、 板書設計1、聽寫詞語。2、指名朗讀課文,指出優缺點,教師進行現場指導。3、師生共同復習第一課時內容。 1、簡單指導,理清課文脈絡。(1)點名事件發生的時間。 (2)重點寫人們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為“神舟5號”送行時的激動人心的場面。 (3)寫發射的場面扣人心弦。 (4)寫楊利偉在太空中問候大家。(5)點名了此次發射飛船的重大意義。2、朗讀1自然段。強調這是一個不尋常的日子。3、朗讀2-5自然段。 感受人們為神舟5號送行場面的熱烈。在送行的人中,有“與宇航員朝夕相處的教練、專家”,有“手舉鮮花的少先隊員”,他們“人人臉上寫滿了喜悅與自豪”。朗讀時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通過朗讀把當時的氣氛表達出來。 師生朗讀,體會喜悅心情。 通過“身著乳白色航天服”,“面向五星紅旗肅然佇立”等語句,指導學生體會楊利偉嚴肅莊重的神情。 指導學生讀好“總指揮長同志,我奉命執行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準備完畢,待命出征,請指示”這句話,體會楊利偉同志出征前的堅定意志和必勝信心。4、指導朗讀感悟“發射”情節。 指導讀好“隨著發射時間一秒一秒地逼近,人們的心弦都繃得緊緊的,似乎可以聽見自己急促的呼吸聲”一句想象當時的進展氣氛。 反復讓學生演練“十、九、八……點火……起飛……” 讀出現場特有的氣氛。 點名讀,分角色讀。 播放發射錄像,激發學生想象力。 再指導朗讀,注意展開想象,讀出氣勢。 “一片歡騰,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澎湃的激qing……”這句話朗讀時要讀出節奏感,讀出內在的一層比一層更強烈的人的感情。5、指導朗讀楊利偉的話。(1) 請學生讀第三部分。(2)楊利偉的話有兩處。第一處是當飛船運行到第七圈,距地面343千米時,楊利偉神情地向地球發回的問候。“向世界全國人民問好!……”讀這段話時,注意指導學生體會楊利偉當時的激動和難以抑制的豪邁之情。(3)請男同學和女同學輪流朗讀。(4)請小組中朗讀得最好的同學到臺上朗讀。 1、老師提問:在神舟5號”飛船發射的過程中,哪些場面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布置小組合作探究。3、指導方法:(1)再讀課文,進行系統思考。(2)默讀課文,自己在文中畫出相關句子。(3)在小組中進行討論,說出自己的感觸。(4)開展互動,朗讀自己最感動的部分。4、全班交流。1、朗讀練習。2、把自己搜集的有關太空知識的圖片和資料進行交流。 5 夢圓飛天送行----發射----問候----夢圓 多年以來,在語文朗讀的教與學中都存在著不同程度達到弱化現象,教師在課堂上過多注重講解、分析,而齊讀、個人讀、分角色讀、小組讀被忽視或減少,學生讀課文時,破詞、破句現象時有發生,往往課文已經學習結束,而學生讀課文卻還結結巴巴,即使要求背誦的文章也僅僅是唱書式的背下來,更談不上聲情并茂的投入。所以,我們設計的這些朗讀環節,對培養學生的朗讀和感悟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是新—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點之—,其主要目標就是要改變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學生被動接受、反復操練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充分自主的探究學習過程中“獲得知識和能力、情感和態度的發展,特別是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發展”。 授課日期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