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s版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教學設計及介紹
(6)全班一起有感情地朗讀前面的四句話。
5、向爺爺訴苦,哀求爺爺將他接走,是他給爺爺寫信的主要內容,除此之外還寫了什么?(介紹了在莫斯科所見的情況,從介紹中我們了解到莫斯科是富人的天下,窮人的地
獄。)
6、小結:寫信就應該這樣寫,就是寫自己的生活。凡卡將自己的心里話、自己的美好心愿,連同自己所見的情況告訴了爺爺。
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可以將信中的“我”第一人稱換成“凡卡”或“他”第三人稱了。對比一下哪種表達方式好?為什么?(寫信使用的是第一人稱“我”,這種方式表
達得親切、可信、真實。第三人稱的寫法遠不如這種寫信的方式效果好。)
把凡卡給爺爺寫的這封信讀一讀。讀出凡卡學徒生活的痛苦以及迫切希望爺爺接他回去的心情。(有感情地讀書)
7、默讀回憶的部分,思考:凡卡在寫信過程中都回憶了什么?為什么會想起這些?
(第一次回憶了爺爺守夜的情形和鄉村冬夜的景色。第二次回憶了與爺爺砍圣誕樹的情景。想到爺爺,突出了凡卡對爺爺的思念;回憶冬夜的景色,說明冬夜充滿了快活、歡
樂的氣氛,這與凡卡的學徒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說明凡卡思念爺爺,思念家鄉的一切;回憶了爺爺砍圣誕樹可以看出爺爺在農村的生活很貧苦,但在凡卡的回憶里是那樣的美
好、快樂、有趣,說明凡卡在莫斯科生活的孤單與凄涼。)
8、本文不僅把人和人、事和事進行了對比,還在哪些方面進行了對比?
(還把景和景進行了對比。)
小結:插敘對比寫法的好處。
三、布置作業: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完成相關練習。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第三部分,進一步體會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2.領悟文章結尾的表達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指名朗讀上節課的學習中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二、學習結尾部分,體會含義。
1.自由朗讀寫信后的內容,把描寫凡卡動作、神態的詞句劃上記號,體會他的內心活動。
2出示幻燈片(描寫凡卡寄信的句子),全班齊讀,引導學生從“只穿著襯衫”、“跑到街上去了”這些帶點的詞語中體會他當時的急切心情。
3.出示幻燈片(凡卡做夢的畫面及相關的句子),引導學生從“懷著甜蜜的希望”中體會他寄信以后的內心活動。
4.凡卡的信爺爺能收到嗎?為什幺?
小結:凡卡甜蜜是希望只是一個無法實現的夢,他還得在莫斯科痛苦地生活下去,這就更讓我們體會到凡卡命運的悲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