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實錄
一、導入
1、最近我們語文課和音樂課組成了一個教學單元,走近古典音樂。同學們認識了許多古典音樂家,欣賞了不少古典樂曲。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音樂之都維也納》,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在維也納,出現(xiàn)了許多著名的音樂家。他們在維也納創(chuàng)作了許多優(yōu)美的音樂作品,因此在那時,形成了一個“歐洲古典音樂流派”,因此,維也納也被稱為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2、這節(jié)課,我們再次跟著作者,走進維也納,感受維也納。
二、自讀課文
1、自己讀一讀課文的第三小節(jié)。
想到維也納去看一看嗎?(播放錄像:金色大廳、音樂噴泉、雕塑、)背景音樂:藍色多瑙河
同學們都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來到維也納街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音樂家的大理石石像。
·王宮的草坪上的巨大的音樂符號裝飾。
·我還看見了有許多街道、公園、禮堂都用音樂家的名字命名。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維也納高大的樓房和建筑。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藍色的多瑙河。
走進維也納大街,我們可以看到許多金色的雕塑。你們知道是誰嗎?
(約翰·施特勞斯、莫扎特)
能不能給大家描述一下,你來到莫扎特的雕像前,他是什么姿態(tài)?什么神態(tài)?周圍有些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莫扎特似乎還在為我們人類譜寫優(yōu)美的歌曲。
·他可能還在練習沒有完成的樂曲。
·他仰望著藍天,似乎在聆聽著優(yōu)美的旋律。
·他仿佛看著周圍優(yōu)美的景色,迸發(fā)出靈感,又寫出了一些優(yōu)美的樂曲。
·這時候他一定在心中默默地回想著這首曲子的旋律。
有一位詩人看到莫扎特的雕像,寫下了這樣一首詩。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出示:瞧!在郁郁蔥蔥的樹影中,一位意氣風發(fā)的藝術家正目視前方,挺直腰桿,揮舞著手筆。他就是維也納的驕子——莫扎特。無數(shù)快樂的小天使簇擁在他的身旁,是陶醉在他美妙的樂曲之中,還是為他噴薄而出的創(chuàng)作靈感所折服?
覺得這段話寫得怎么樣?
·十分有詩意,而且十分恰當。
指導讀好這段話。指名讀。
莫扎特很早就表現(xiàn)出極高的音樂天賦,被稱為“音樂神童”,這段話,不僅表現(xiàn)出雕塑的姿態(tài),而且展開了豐富的聯(lián)想。
女生配樂齊讀。
其實,剛才大家看到,在維也納街頭,以及那些風格獨特的建筑還有很多。可以說,這些雕塑和建筑就是維也納凝固的音樂。而那些噴泉則是靈動的音樂。剛才同學們說到,很多街道、禮堂都是音樂家的名字命名的。我們說,維也納是用音樂作裝飾材料的。
板書:音樂裝飾
讓我們一起把課文的第三小節(jié)讀好。
學生齊讀。
來到維也納,就要走進人們的生活。板書:音樂生活
走進他們的生活,我們發(fā)現(xiàn),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指名讀第4小節(jié)。
走進維也納人的生活,你最想到哪兒去了解他們?這樣,請大家伴隨著音樂,走進人們的生活,邊聽,邊想:你仿佛來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
出示:我來到了——,——;我來到了——,——;我又來到了——,——……
·我走到街頭,一聽那些街頭藝人彈奏古典音樂。聽到了悠揚的音樂聲。
·我補充,那些藝人如癡如醉的彈奏著,仿佛他們已經(jīng)融入這音樂殿堂。
·我來到了他們的家庭,看到了他們在歡樂的時候,總要演奏一首古典音樂,我也加入了他們。
·我來到了街心公園,看到了成群結隊的人,聽到了舒緩起伏的音樂。我深深感到了那濃濃的音樂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