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的夢》教學實錄
課前談話
(待主持人介紹后)師向學生介紹自己的網名---幽竹,并讓學生說說各自的網名,再由網名聊到筆名,讓學生談談什么是筆名及所知道的筆名。
師:(課件出示夢筆生花之圖,引出柯巖這一筆名。)畫面中間有一塊大巖石,巖石上有一棵小樹,“柯”就是“一棵小樹”(邊說邊寫出“柯巖”兩個字,讓學生讀)。有一位作家就以“柯巖”作為自己的筆名。(出示柯巖的圖片)照片上這位慈祥的老人就是柯巖。(課件出示柯巖這一筆名的有關資料,教師予以解說。)看來,不論是姓名,還是網名,或是筆名,這其中的學問還真不小呢!
感受:課前的談話為學習新課做了很好的鋪墊。讓學生對作者筆名有了較深的了解。
板塊一 反復吟誦 品位語言美
師: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柯巖筆下的《種子的夢》。(師板書課題)來,讀。(手勢示意讀課題。)生讀。
師:這是一個甜蜜的夢。再讀。(生讀,帶點甜蜜的感覺了。)
師:這是一個美好的夢。再讀。(生讀)
師:猜一猜,種子有一個什么夢想呢?
生:種子它可能想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生:它可能會尋找自由。
生:它可能想開出鮮艷的花朵。
生:它希望沖出土層,見到陽光。
師:非常好。這到底是不是像我們猜得這樣呢?快去讀一讀詩歌吧!請同學們讀準字音,讀通詩句,然后,再找一找每行詩句的最后一個字,看看它們大部分的字在讀音上有什么共同的特點?開始吧,同學們!
(生讀,開始齊讀了,老師提醒學生按自己的節奏讀。學生讀時,教師側耳傾聽,巡視指導。頓時,課堂上書生瑯瑯。)
師:同學們瑯瑯的讀書聲真好聽,咱們讀完了課文,相信生字也會讀了。
(隨機在大屏幕上出現生詞:潛身憩睡 孕育 吮吸 積攢 絮語 妒嫉 盟誓 釀造 師依次指了三名學生來讀。學生讀得很正確。)
師:剛才我提的第二個問題有沒有答案了?
生:每節的最后一個字是押韻的。
師:押韻的,你發現了,哪個再來補充補充?
生:每節的最后一個字韻母都相同。
師:大部分字韻母都相同,都是什么韻母呢?
生:都是i。
師:這就是詩歌的一種韻律美。(師板書“韻律”二字),下面讓我們選擇其中的一個小節來美美地讀一讀,體會這種詩歌的韻律美。(大屏幕出示詩歌第三節,讓學生讀。)
板塊二 創設情境 領悟意境美
師:來看,讀起來,是不是瑯瑯上口。接下來,老師有一個問題,(教師隨手板書“身”字)種子的身在何處?
生:種子的身在褐色褐色的土地里。
師:在褐色褐色的土地里,藏在土層下。(板書“土層”)請學們聽老師朗讀詩歌的第一小節。大家閉上眼睛,邊聽邊在腦海里展開豐富的想象,看看你眼前能看到了什么?
(師深情地配樂朗讀,生閉目傾聽,想象)
感受:教師深情地朗讀,不僅讓所有的學生折服,也深深打動了聽課的每一位老師。
師:你剛才仿佛看見了什么?
生:我看見了種子孤苦無依的樣子。
師:孤苦無依的樣子,你看到了種子的寂寞。
生:我看到了種子身處的環境。
師:是怎樣的?
生:是一個非常寒冷,褐色褐色的土層里。
生:我看到了在白雪皚皚的冬天,有一顆種子孤獨地被埋在褐色褐色的土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