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地花香-我眼中的竇桂梅
“盡管環境并不都讓你滿意,盡管教育并不完美,盡管眼下是漫長無邊的嚴寒,但,讀書,就能為你溶化冰雪,溫暖心房。如此,你會感嘆:有書的冬天不再冷。”(摘自竇桂梅《有書的冬天不再冷》)“歲月可以使我們的容顏變老,但教育的生命活力應該使自己的激情和思想永遠年輕。”
是的,有書的冬天不再冷!讀到這些,我忽然明白了,竇桂梅為什么不老的原因,原來“讀書是女人最好的美容妙方。”
3、對教育理想的執著
竇桂梅老師曾這樣說過:我唯一的愿望就是當一名真正的教師,站在講臺上,站在孩子們的笑臉中間。因為理想,竇桂梅才得以孜孜以求。理想是動力,動力是責任,作為教師,首先要對自己負責。竇桂梅這樣說道:“在別人看來,我是個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替補隊員,很沒名,也很沒勁,但自我感覺良好,我把自己當成了全能的主力隊員。---我是教一科,愛一科,鉆研一科,綜合業務素質不斷提高”。有了這樣的思想,才造就了竇桂梅這樣的名師。
在《激情與思想——我永遠的追求》的專題演講上,竇桂梅的演講更令人深思。她說:“理:就是理性;想:就是思考;把‘理’和‘想’加起來,就有了理性的思考,那就是理想的課堂。理想的課堂或許永遠都不能實現,但追求理想的課堂卻能使我們無限趨近于她,使理想的課堂成為現實課堂的‘極限’。”多好的詮釋,她是竇老師對“理想”的獨特解讀。“對于教材,教師應該有鉆進去的力量,又要有飛出來的底氣。”如果沒有豐富的理論知識,沒有精湛的業務能力,一句話,沒有厚實的功底,怎么可能有如此深刻的理解?
讀著竇桂梅的文字,感受著她的思想,體悟著語文教學的魅力,有一種說不出的快感,被她不老的激情,永恒的思想深深地吸引著、感染著、潤澤著,同時內心也在忍受著痛苦的煎熬,一種對自己深深的自責纏繞著我。自己也從教將近20年,我到底做了些什么呢?這么多年的時光里,有多少時間是在讀書中度過的?有多少時間是在認真鉆研教材中度過的?曾經捧起過名著,那是在參加大專和本科的考試階段;也經常在燈下“奮筆疾書”,那是為了應付領導的備課檢查。我們抱怨工作忙,抱怨身體累,竇桂梅不忙不累嗎?即將參加名師班學習培訓了,我想到了自己今后的路到底該怎么走,我能學到名師的什么?我想如果工作只是謀生的工具,那工作帶給我們的只有痛苦;如果把工作當作是一項事業來經營,那帶給我們的就是享受與樂趣!很多情況下,名師給了我們壓力的同時,也給了我們動力。我們不一定能夠成為名師,但是,我們沒有理由不去做名師曾經做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