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
這時,只有一名學生,不只是來晚了還是什么別的原因,總之,沒來得及靠到近前。正當他站在那兒不知如何是好時,他看到勞倫斯·金的夫人被冷落一旁,于是就走上前去和她打招呼。他并沒有作自我介紹,也沒有打聽面試的內容,而是問她對上海的感覺。就在勞倫斯·金被圍得水泄不通,不知如何招架時,他們兩人在大廳的一角卻聊得非常投機。這名學生在30名候選人中成績不是最好的,可是,最后被選中了。這件事在中國曾引起不小的震動。有的說,他太幸運了;有的說,他太有計謀了;還有地說,勞倫斯·金簡直是個傀儡。
然而,不論世人如何看待這件事,在這個世界上有這么一種現象,誰也無法否定和忽視,那就是:當捷徑上人滿為患時,不妨繞點彎路,這樣也許能更快地到達目的地。
讀了此文,你又有什么感想?請自由發表見解。
3、無論是作者的親身經歷,還是我們身邊的故事,都告訴我們一個哲理:無論干什么,要想獲得成功,達到目的,解決問題,這一切都需要什么?(樂觀的態度、實踐的勇氣、力量、指揮……)
4、是啊,這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一種使你通往成功的思維方式。出示(齊讀)
成功,源自于我們始終懷揣著希望出發的百倍信心;
成功,源自于我們身陷困境敢于挑戰自我的勇氣;
成功,源自于“走另一條路試試”所產生的靈感和智慧!
通往成功的路不止一條,
假如一條走不通,
千萬不能灰心,
要有去走另一條路的信心和勇氣。
另一條路也許不那么直接,
但幾經周折,
相信還是能夠到達你想要去的地方。
五、讀寫結合——確立人生態度。
1、快速瀏覽,體會交流作者值得我們借鑒的寫作方法。
(1)首尾照應。文章開頭結尾君點明“通往光的路不止一條”這句話,遙相呼應;中間敘述事例時,也緊緊圍繞這句話展開,中心明確。
(2)文章選材恰當。作者在結尾寫道:“父親的教導讓我一生受用不盡”,可以想象“我”在父親教導的啟發下,戰勝困難,找到通往成功的路的例子會很多,而文章只舉了兩個例子。作者為什么選擇這兩個例子?引導學生從中體會到選材要恰當、要典型。
(3)表達詳略得當。課文敘述兩個粒子的時候,詳略處理得特別好:前一個例子詳寫,后一個例子略寫,只側重于寫實裝如期開幕時的情景和人們的反應,文字不多,卻足以說明作者的成功。
2、小練筆:平時,你最喜歡哪句名言或哪句話?這句話對你有什么啟示?請仿照本文的構篇方式,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選取一兩件典型的事例,寫一寫這句話對自己的幫助和影響。
板書設計: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
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止一種
打開成功大門的鑰匙不止一條把
到達目的的路徑不止一條
……
難句解析:
①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生活也是這樣。假如你發現走這條路不能到達目的地的話,就可以走另外一條路試試。
這是父親帶女兒登上教堂塔頂后對女兒說的話。前一句,是父親設法讓女兒看到的事實──條條道路通羅馬;后一句是父親道出了他之所以要把女兒帶上高高的塔頂,俯瞰全城的真正用意。這兩句話看似直白,卻含義深刻。意思是當一條路走不通的時候,千萬不能灰心,首先要有決定去走另一條路的信心和勇氣,這不僅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也是一種辯證的思維方式。另一條路也許不那么直接,但幾經周折,還是能夠到達你想要去的地方;而且還完全有可能找到比原先更快地到達目的地的捷徑。要是因為一條路不通,你不再去走第二條,那么你就永遠到達不了目的地。人就是在此路不通,走彼路;彼路不通,再走另一彼路的不斷探索中逐步接近目標,走向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