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學反思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學反思
俗話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好課更是上出來的。只有上了才會發(fā)現(xiàn)不足,才有改進的可能。
在這次備課的過程中,我就深有體會。匆匆忙忙把教案定稿后,我在二班進行了一次試教,請同年級及有經(jīng)驗的老師來看課并指導。她們給我提了眾多的寶貴意見,我采納了。自己覺得從中受到了很多啟發(fā)。在此,我要謝謝她們對我的幫助。
在本課教學中我首先抓住“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這句贊嘆,提出貫穿全文的大問題,引導學生去研讀課文,通過朗讀去想象奇麗的景色,通過想象,欣賞感受奇麗的景色,通過朗讀去理解體會德國這個民族的奇特,然后再上升到理性的東西,理解“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使學生從中受到啟發(fā),由所收獲。
然而,在這堂課中還存在著一些遺憾,還有很多的地方需要改進如:雖然教案設(shè)計好了,但教師對課件的熟悉程度不夠,導致在上課的過程中出了問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品味“景色奇麗”時應該先讓學生想象德國街頭的景色,之后馬上讓學生欣賞圖片。使學生逐步進入課文所描繪的情境,有了切實的感受再來讀,學生一定會讀得更好。然而在本堂課中,課件出了一點問題,打斷了學生的理解思路。雖然學生也理解到了,也讀了,但總是感覺欠缺那么一點點。
有人說,課堂是一門充滿遺憾的藝術(shù)。每節(jié)課后,我總要回頭想想,簡單反思一下,正視并剖析自己的不足。每逢此時,我總會告訴自己,這不是妄自菲薄,這是在經(jīng)歷中成長——痛并快樂著……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學反思
本周二接到任務,下周二和五小搞一個“一課同上”活動,讓我代表學校去上一節(jié)語文課。由于時間的倉促,這幾天來忙得找時間看教材,查資料,還要做課件……就是忙。今天我用本班學生來試講,效果還可以,領(lǐng)導同意我的教學路子。我對今天的教學反思如下:
一、自己的語言還不沒有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沒有行云流水般的自然與灑脫。有些過度的語言還不是很熟練,有些牽強。對學生說的話,我的評價性語言不夠準,不夠活。沒有適時地將學生的心靈喚起,適時地激勵和喚醒學生的求知欲。我想我應該豐富自己的內(nèi)涵,不斷的學習、讀書,積累自己的語言。還要傾聽學生的回答,尊重學生、理解學生。用寬廣的胸懷和博愛去引導學生的思想。
二、自己的教學體態(tài)語還不夠大方。自己愿意做臉部小動作,調(diào)皮可愛那種,但對我來說就是有點傻。就是不夠老練,沒有那種隨意、自信、大氣、果斷、揮灑自如的教學風采。
三、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目的一定要明確、正確。不要把孩子引導有“崇洋媚外”的思想,應該讓孩子和文本對話的同時,和教師的對話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感受德國的美麗不僅是花還有心靈,學著去做“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中國公民。真正體會系羨林寫這篇文章的目的。這真的更要求我掌握好方向,在充滿動感的課堂上,需要我的心靈時動起來,時靜下來。
四、今天自己表現(xiàn)的還是不錯的,比較親切、和藹。學生積極性很高,發(fā)言也很精彩到位。自己的教學設(shè)計比較適和自己和學生,條理清晰,抓住文章中“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展開分析。學生感受語言、品讀語言、感悟內(nèi)涵,在朗讀中感知文章,感受作者的心理和心情,在朗讀中感受語言的美麗和寫作特點,在朗讀中積累語言,在朗讀中與文本和作者產(chǎn)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