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竇桂梅《為生命奠基》有感--張麗娟
……
用愛心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
最優秀的教師必定是充滿愛心的人道主義者。蘇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學》一文中說,“一個好教師意味著什么?首先意味著他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為一個好人,善于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的快樂和悲傷,了解孩子的心靈”。教育是愛,愛就是教育。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業,世界上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嗎?作為教師,最可貴的是能夠保持高尚的人道主義精神。擁有愛心,是一個教師走向成熟和成功的事業“護照”,如果說教師的人格力量是一種無窮的榜樣力量,那么教師的愛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陶行知先生說得好,“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正是教師無私奉獻愛心的典范。所有學生,無論是智商高的還是智商低的,無論是家庭條件好的還是家庭條件差的,無論是安靜聽話的還是調皮搗蛋的,都十分需要老師的關愛。老師的愛與尊重是照亮學生心靈窗戶的盞盞燭光。愛學生,并不意味著姑息、遷就學生的缺點。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但如果我們師愛蕩漾,愛滿天下,我們的教育事業一定會更加成功!
總之,教師是教育事業和人類精神生命的重要創造者,這項工作所面對的是成長中的、充滿生命活力的青少年,教師若把“人的培育”而不是把“知識的傳遞”看作是教育的終極目標,把學生生命中探索的欲望燃燒起來,創造的潛能開發出來,讓他們擁有一個充滿信心、勇于開拓發展的積極人生,樹立為中華的偉大復興而奮斗的高遠志向,才是當代中國教育特有的歷史使命和社會價值。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我們的事業是常青的。教師的生命在學生身上延續,教師的價值在學生身上體現。作為一名真正的教師,是在用生命在歌唱,用生命在實踐。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正是我們衡中教師的縮影,我只是學校最普通的一員,許多老師都是我學習的榜樣。讓我們為生命奠基,為教育事業的明天而奮斗!
【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