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第十冊全冊教案2
3、列舉我國著名的書法家
1) 你知道哪些著名的書法家?
2) 同學之間展開競賽,看誰知道的多?
各自在紙片上寫一寫書法家的名字,評選出最熟悉書法家的優(yōu)秀者。
3) 優(yōu)勝者說說自己所知道的書法家的故事。
如:王羲之父子、歐陽修、黃庭堅、顏真卿等。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誦讀與積累
1、出示與鄭和有關(guān)的“準韻文”。
2、學生練習流利朗讀12個詞語。
要求:讀準字音,嘗試理解詞語
3、聯(lián)系《鄭和遠航》這篇課文,說說你所理解的詞語意思。
參考注釋如下:
講和通好:指相互和解,并建立友好的關(guān)系。
五湖四海:泛指世界各地或全國各地。
振臂一呼:振:揮動。揮動手臂,一聲號召。
絡(luò)繹于途:絡(luò)繹,往來不斷,前后相繼。形容沿途過往的人馬車船不斷。
觀風問俗:指觀察了解風俗人情。
互通有無:用自己有的去交換自己沒有的。指相互交換。
心悅誠服:心里喜悅而真誠佩服。
二、寫好鋼筆字
1、出示:鄭和遠航,規(guī)模之大,時間之長……也開闊了中國人的眼界。
2、指名朗讀。
3、說說如何寫好橫線上的字。
注意:
1)寫單個字,要觀察字的間架結(jié)構(gòu),觀察的主要參照不再是“格子”,而是字的筆畫與筆畫,偏旁與偏旁之間的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
2)寫一行字,還要講究字與字之間的穿插、避讓和布局。
4、讀貼,書空,交流寫好字的訣竅。
5、 指定時間內(nèi)獨立描紅,臨貼。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口語交際:我來說一說
1、讀一讀口語交際的題目要求。
2、歸納所列話題:
1) 同學過生日,要不要送禮物?
2) 爸爸媽媽要我們星期天參加補習班,我們要不要參加?
3) 廣告上說的,我們該不該相信?
3、生活中,我們常遇到一些問題,有時甚至常讓我們陷入兩難的境地,你還遭遇過什么問題?
4、學生再舉例,教師繼續(xù)羅列于黑板。
5、你對哪個話題最有看法,請你來發(fā)表你的看法。
6、 學生四人小組討論,推選代表,寫下同學的看法。
7、 代表心里“編”寫提綱,試著有條理地表達自己以及同學們的看法。
8、 教師及時指導(dǎo):
1) 恰當?shù)攸c撥,使討論逐漸深入。
2) 充分尊重學生意見,只要言之有理,都給予肯定。
3) 鼓勵不善發(fā)言的大膽表達自己觀點。
二、學寫毛筆字
1、出示:土、牛
2、說說這兩個字的間架結(jié)構(gòu)。
3、教師示范:
土:第一筆橫要短而輕柔,長度約為第三筆橫的二分之一。第二筆豎要正直有力,敢于冒尖。第三筆橫要舒展穩(wěn)健。整個字的造型猶如一個“正三角形”。
牛:撇要粗短如牛角,豎要中直如“牛脊”,字的重心在橫中線之上。長橫和直豎猶如正方形的兩條“對角線”。
4、學生欣賞中國方塊字的幾何造型美。
5、學生臨寫。教師指導(dǎo)。
13、秦兵馬俑
文本解讀:
《秦兵馬俑》是一篇狀物類散文,生動地描繪了秦兵馬俑規(guī)模宏大、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特點。要想學生憑借課文的語言材料來感受中國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好像有點難度。而因特網(wǎng)給了我們很大的便利,學生可通過集音、形、色于一體的專題網(wǎng)站來感悟課文。
教學構(gòu)想:
本課的教學,可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學時,為了避免枯燥的講解,可先讓學生充分瀏覽專題網(wǎng)站中的內(nèi)容,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課文的語言,領(lǐng)悟課文的特點。課堂上可采用“分組交流、代表發(fā)言、組員補充、感情朗讀”的自主合作學習方式進行教學,主要是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另外一點是,這課的教學還應(yīng)比較注重讀,“以讀代講,以講促讀”,以讓學生把自己對課文的感悟通過聲情并茂的誦讀表現(xiàn)出來,使學生受到情的感染和美的陶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