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第十冊全冊教案2
(1)學生質疑。老師圈出重點詞語,“委婉連綿”、“升騰跌宕”,“舒緩而又起伏”,“恬靜而又激蕩”。師問:想用什么方法來加深體會?
(2)播放配音朗讀的磁帶。在配音朗讀中體會“委婉連綿”“升騰跌宕”等詞語的意境以及旋律中的思想感情。
4、開展朗讀比賽
(1)師:同學們,通過剛才的聽讀欣賞,你對這段文字的理解是否更加深刻了。下面開展一次朗讀比賽,全班分四個組,每組推薦一名朗讀高手,看哪一組能奪冠軍。
(2)各組推薦一名同學到講臺上。
(3)師:除了四位選手外,其它的同學都是評委。都有權發表你的觀點。為了提高本次比賽的質量,讓選手朗讀得更好,讓評委點評得更好,我建議大家各自先好好地再朗讀一遍,以作好賽前的充分準備。全體學生自讀自練。
(4)四位選手依次朗讀,并依次評價,最后評選出冠軍,對其余三位也給予鼓勵。最后再讓冠軍者談談獲勝的經驗。
5、同學們,從這段文字中我們體會到了樂曲的旋律以及旋律中包含的思想感情,這樣,本課的主要問題也解決了。(擦掉課題旁的“?”)這段文字寫得好不好?想不想把它背下來。老師暫且用“|”把它分成三部分,你只要背誦其中的一部分就可以了。其中第三部分內容最長,也最難背,不知有哪些同學敢選擇第三部分來背。
(1)熟讀試背。
(2)指名背誦。
三、遷移寫話
1、師:同學們,第一課剛上課時,王老師讓大家聽了一小段《二泉映月》二胡曲,并且憑直覺談了感受,通過學習了課文,現在再來聽聽這首《二泉映月》的曲子,你一定會談出很多的感想。阿炳把對人生的體驗和追求通過樂曲告訴了我們,此時你想給阿炳說些什么?請把想說的話寫下來。
2、交流,老師點評、修改。
四、課外作業
1、背誦4、5自然段。
2、在觀察的基礎上完成練習4。
板書設計:
9.二泉映月
中秋夜 二泉 月光 流水
想到……聽到……傾吐……
10.鄭和遠航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歸納課文主要內容,初步懂得詳寫、略寫的作用。
4.通過學習感受以鄭和為代表的中國古代人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激發學生振興中華的情懷。
教學重點:
教育學生學習鄭和為代表的中國古代人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課文,激發學生振興中華的情懷。教學準備:錄音機、投影儀。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學習生字新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掛圖 課件 朗讀資料 生字新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都知道哥倫布在1492年發現了新大陸,可你們知道嗎?我國早在明代就有一位著
名的航海家,第一次下西洋的時間比哥倫布早了八十多年!它的名字叫鄭和。
2.揭示課題,質疑。
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是以這位航海英雄為主人公的。
補充板書:26 鄭和遠航
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呢?(鄭和是什么樣的人?鄭和遠航到底有多“遠”?遠航途中發生了哪些事情?
二、初讀課文
1.同學們帶著剛才的問題自讀課文,試著從課文中找找答案。(學生讀書,教師巡視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