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竇桂梅的心寬天地寬--萍水緣
正是有了她以及那些欣賞我的師長朋友,我才覺得自己是一名有激情,有思想的特級教師。我才找到了自己獨特的存在。我才真正體會到了名師的自我擔當。當然,這種自我不是自大。人的欲望是無限的,再豐厚的收入,以及足夠高的職位,只要有,人還會要求更多。然而,只要教師是愛我的,能讓我和他們一起研究課堂教學的魅力,我就心滿意足了。這是我的心里話。今年算起來,我已經走過20多年的教育教學研究生活。人生有幾個20年?還有十多年,我也退休,回首往事的時候,我不應該因為自己曾經的稀里糊涂而后悔難過,也曾像曹老師一樣,和教師們一起專心地研課,討課,究課——酸甜苦辣盡嘗其中,那是多么的幸福和甜蜜的回味。
于是,我給自己定下一條規矩,那就是堅守講臺。正如一位老者感悟的那樣,既然是一輩子立足講臺,而不是舞臺,我就不能戴上面具,不能唱別人編的唱詞,我要面對自己的學生,自己的徒弟以及年輕教師們說真話,說心里話,說經過自己思考的話,當然也應該對自己說負責任的話。這樣想來,曹老師在一次會議上印發給我們的,帶有她個人幾十年感悟的——“博學、慎言、多思”越發有分量。
面對當下的教育現狀,我常常苦惱——辛苦和無奈,但更多的還是內心的矛盾、傍徨,甚至失望和憤怒。有時,我一邊憧憬和追尋著理想的教育,一邊又不得不面對甚而干著那世俗的偽教育。不過,面對現實,我們必須堅守課堂的真實,學會如何“慎言”,不是“婆婆媽媽”的“是是非非”,而是“大膽想象,小心求證”的科研態度,力所能及帶領教師走出一條具有附小特色的校本教研的特色。
現在社會上經常講的執行力,就是把事情做好的能力。如何把事情做成,事業做好?就要調動、整合自己和別人的資源,創造機會,其實就是領導力。個人以為,領導力就是影響力,沒有權利但一定要有影響力。權利是外部賦予的,而威信是發自內心的。威信就是影響力,影響力就會變成執行力。這幾年正是學著曹老師的樣子這么實施執行力的。
“改變態度、享受過程、學會感恩”
一次在雙榆樹中心一小聽課,午間休息的時候,談論起“活著”的話題。曹校長告誡我,一定要勞逸結合地工作:我們可能會無法控制一些事情,但,我們無論如何不能無法控制自己。她一再告誡我們這些年輕的干部:人要活得真實自然,不要為名所累。真實的世界由真實的現象組成,而不是由假的浮夸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