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發憤寫《史記》
快速閱讀后交流感受
出示“司馬遷悲憤交加,幾次想血濺墻頭,了此殘生。”讀出司馬遷的悲痛和憤慨。
過渡:但后來司馬遷的想法是“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寫完這部史書!”司馬遷的內心為什么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
生交流:因為他不想死得比鴻毛還輕,他想死得比泰山還要重,死得有價值,所以他要發憤寫《史記》。
師引導:這幾句話你都讀懂了,概括得也好,你真了不起!其他同學有沒有讀懂呢?理解泰山和鴻毛。(泰山:古人把泰山當作最高的山,當作高山的代表。常用來比喻極敬仰的人或極為重大的事;鴻毛:輕微,不足道)現在透過司馬遷的這段話你能不能想到他要怎么樣?他要做什么?
生交流:他要死得比泰山還要重大,還要有價值;他要成就一番事業,他要有所作為,他要給后人留下點什么;他要建功立業,他要活出生命的價值;他要活下去,他要寫完《史記》,而且決心很大。
3師配樂:司馬遷,黃河的水養育了他,英雄的故事鞭策著他,父親臨終囑托時時提醒著他,要建功立業,活出生命的價值的信念牢牢地支撐著他,所以他要發憤寫作。讓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這段話,電腦出示,他想:“人總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輕于鴻毛。我如果就這樣死了,不是比鴻毛還輕嗎?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寫完這部史書!”
導讀:女同學,請讀出一個對天發誓的司馬遷——男同學,請讀出一個把屈辱埋在心里暗暗下決心的司馬遷——全體同學,請讀出一個在逆境中不屈不撓的司馬遷——
過渡:司馬遷用自己的行動作出了最好的回答——電腦出示插圖和“想到這里,他盡力……隸字。
電腦出示第四自然段:出示:司馬遷發憤寫作,用了整整13年時間,終于完成了一部52萬字的輝煌巨著——《史記》。這部全無古人的著作,幾乎耗盡了他畢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寫成的。齊讀
四、一用第四自然段,扣“發憤寫作”,學習體會司馬遷他是怎樣發憤寫《史記》的?
1、關于司馬遷是怎樣編寫《史記》的?課文中還有一處寫到了,是這樣一句話電腦出示, “司馬遷牢記父親的囑托,每天忙著研讀歷史文獻,整理父親……資料。”指名讀。
2、引導:整整13年發憤寫作,可文中寫得太簡略了,留給我們想象的空間太大了,下面就請同學們展開豐富的想象,在下面選擇一組畫面,想象描述司馬遷是怎樣發憤寫作的。寫好的,自己練著讀,讀出司馬遷的堅強,讀出我們對他的深深敬佩之情。
清晨,涼氣襲人,當人們 ,他已經 。
中午,烈日當空,當人們 ,他仍然 。
晚上,月黑風高,當人們 ,他依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