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 > 埃及的金字塔教學設計(精選14篇)

埃及的金字塔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2-12-02

埃及的金字塔教學設計(精選14篇)

埃及的金字塔教學設計 篇1

  一、教材分析:

  《埃及的金字塔》是蘇教版第十冊第14課,這是一篇說明文。課文著重介紹了埃及金字塔的外觀宏偉、結構精巧的特點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辦法,熱情謳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

  教學目標:

  1、走進文本,細細咀嚼感知金字塔工程宏偉、精巧的特點。體會作者是如何將金字塔宏偉、精巧的特點寫具體生動的。

  2、憑借語言文字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3、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深入語言文字,體會作者是如何將金字塔工程雄偉、精巧的特點寫具體生動的。

  二、教法與學法:

  本文是說明文,學生興趣不濃。為了讓學生喜歡,學好。我借助多媒體,采用了自主探究學習與傳統語文課堂的講讀法相結合的方法,設計了新穎的教學過程,使學生愛學、樂學、會學,樂于合作,積極探究,深入感悟,學習得到了深化。

  1、創設情境,個性閱讀。

  情感具有情景性,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積極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使學生身臨其境地去體驗和感悟。例如在教學金字塔的結構精巧的特點時,可以讓學生欣賞金字塔的圖片,在美妙絕倫的圖片面前,學生贊嘆之情油然而生,在這樣的情境中,再品讀文中相關的語句,感悟金字塔結構的精巧,水到渠成,個性閱讀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2、巧妙利用,突破難點。

  利用多媒體也能解決課文的難點,如學生對于金字塔壘石頭的方法不能夠理解,我讓兩名學生在電腦上通過畫圖演示壘石的方法,(其他同學在紙上畫)然后讓這兩名學生向其他同學解說過程,自然就解決了這點。不僅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而且對課文的理解也更直觀了。

  3、扎實訓練,培養素養。

  課文是從外形宏偉、結構精巧和它的建造三方面來說明金字塔的,結構清晰,我利用多媒體相機出示重點句,通過讀讀、講講、議議,讓學生了解列數字、作比較等說明方法,知道胡夫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體會作者這樣寫的好處,真正落實語文的工具性。

  4、課外延升,促進發展。

  了解完金字塔讓學生交流課外收集的有關世界文化遺產的信息,并說說作者運用的方法。這樣使大多數學生獲取了更多的信息,也鍛煉了學生收集信息后的理解加工的能力以及向別人表述的能力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巧妙導入。

  1、(出示金字塔圖片)你會用文中哪些詞來形容它?

  2、讀好這些詞。解釋:傲對碧空

  過渡:是啊,埃及金字塔憑什么傲對碧空。今天這一節課,讓我們走進它,解決這個問題,有信心嗎?

  (設計意圖:利用網絡環境顯示精美的圖片,讓學生欣賞圖片,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激起探索的興趣。)

  (二)重點切入,整體感知。

  1、出示學習要求:快速地讀課文3—5小節,抓住文中一句關鍵句,再從這個關鍵句中找出重點詞語來回答這個問題。

  2、學生回答,出示過渡句。齊讀

  師:這句話中你找到埃及金字塔傲對碧空的原因了嗎?(板書宏偉、精巧、建造)

  3、小結:這句關鍵句是過渡句,它將上下文有機地連接了起來。通過這句過渡句我們知道了埃及金字塔能傲對碧空的原因。讓我們在來讀一讀這句過渡句。

  (三)精讀感悟,體會寫法。

  過渡:埃及的金字塔很多,文章不可能一一向我們介紹,作者想了什么辦法?(板書:舉例子)舉了哪個例子?接下來讓我們走進胡夫金字塔,真切地感受它的宏偉與精巧。

  1、出示學習要求:仔細讀第三自然段,思考:你從哪些字詞句中感受到了埃及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說說作者是如何寫的?

  2、學生自主感悟探究。

  3、組織交流,引導想象,指導朗讀,加深理解。(隨學生交流相機出示)

  重點句:

  a“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當于40層高的摩天大廈。”

  (1)學生交流。

  (2)師小結說明方法,相機板書:列數字、作比較

  (3)把埃及的金字塔與家鄉的陽山作回比較感受它的高。

  (3)小結:這么高的金字塔屹立在眼前,實在太宏偉了。

  b“塔身由230萬塊巨石砌成,這些石塊平均每塊重2.5噸。有人估計,如果將這座金字塔的石塊鋪成一條三分之一米寬的道路,可以繞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車裝運,需要60萬個車皮。”

  (1)學生交流。

  (2)師小結說明方法。

  (3)算一算,說一說(出示題目:算一算:1、這些巨石如果用一列擁有30節車皮的火車來運,大約要拉多少趟?2、僅這一座胡夫金字塔所需要的石料有多重?說一說:塔身由230萬塊巨石砌成,這些石塊平均每塊重2.5噸。我估計,如果____________;如果___________。)

  (3)指導朗讀

  c、“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很緊密,幾千年過去了,這些石塊的接縫處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

  (1)學生交流。

  (2)看圖,了解金字塔結構的精巧,小結說明方法(板書:語言描述)

  (3)指導朗讀

  5、小結:作者用了一系列的說明方法,使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埃及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讓我們再一起來感受一下金字塔的獨特魅力吧!(引讀)

  (設計意圖:以多媒體為輔助,學生能看到直觀的文字資料以及相關的圖片,加深印象,能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感悟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

  (四)自主探究,突破難點。

  過渡:如此宏偉而精巧的埃及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來的呢?接下來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它的建造方法。

  1、明確學習要求:默讀課文4、5小節,找一找文中具體介紹了哪兩種建造方法?

  2、指名回答

  3、感受當時的場面,學生畫圖演示并向同桌解說過程。

  4、小結

  6、過渡:聽了同學的講解,看了生動的畫面,此時的你想說些什么?因此文章結尾也說——我想它更是全人類的驕傲,是全世界人民的文化遺產。讓我們懷著崇敬與驕傲來贊美一下吧!(齊讀最后一節)

  (設計意圖:利用“畫圖”程序讓學生演示在建造金字塔的過程中壘石的情況,學生很清楚地了解這一過程,解決理解上的難點。)

  五、課外延伸,豐富積累。

  過渡:在世界文化遺產中,除了埃及金字塔,你還知道哪些?在課外閱讀活動中老師已經布置大家去收集這方面的資料了,今天都帶來了嗎?趕快拿出來,告訴大家你收集到了哪些世界文化遺產?

  1、指名說

  2、明確要求:把收集到的資料自己先讀一讀,理一理,想一想你介紹的這項世界文化遺產的特點是什么?作者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的來描述的?

  3、學生自讀資料

  4、指名上臺交流

  5、小結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使大多數學生獲取更多的信息。鍛煉學生收集信息后的理解加工的能力以及向別人表述的能力。)

  六、總結課文,深化情感。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研究,我們不但知道了埃及金字塔傲對碧空的原因,而且真切地感受到了它的特點與古埃及人民的勤勞與智慧。其實剛才同學們介紹的這些世界文化遺產也都有自己的特點,讓我們去讀書,去了解,去探究吧,你肯定會有更多的發現。

  宏偉   舉例子

  列數字

  板書:埃及的金字塔  精巧   作比較

  (智慧的結晶)      語言描述

  建造

埃及的金字塔教學設計 篇2

  教材分析:

  《埃及的金字塔》是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說明文。同《秦兵馬俑》《音樂之都維也納》同屬第四單元。課文著重介紹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狀及其建筑歷史,寫出了其外觀宏偉、結構精巧的特點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辦法,熱情謳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

  認知目標: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從文章的語言文字中感受埃及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體會古埃及人民的勤勞與智慧。學習課文的說明方法。

  情感目標:反復朗讀語言文字,感受埃及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體會古埃及人民的勤勞與智慧,悟出人類能夠創造一切奇跡的真理。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語段,通過重點詞句的品味,了解埃及金字塔建造過程與方法,感受埃及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體會埃及勞動人民建造金字塔付出的艱辛與表現出的智慧。

  教學難點

  通過教師引導學習,懂得作者是怎樣寫工程的“宏偉”與“精巧”的,體會這樣寫的好處,學習課文說明的方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卡片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認知目標: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初步理解課文內容,理清課文脈絡,感受埃及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

  1.直接揭示課題:埃及的金字塔

  2.題目告訴我們什么?

  (1)課文重點介紹的是“金字塔”。(學生讀題目,突出“金字塔”)

  (2)金字塔不光埃及有,其他地方也有,比如美洲有著名的墨西哥太陽金字塔,但本課介紹的是埃及的金字塔。(學生再次讀題目,突出“埃及的”)

  同樣的詞組,朗讀時強調的對象不同,表達的意思也就不同了。

  3.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埃及的金字塔在哪里?它為什么叫金字塔?埃及的金字塔有什么特點?是怎樣建造起來的?)

  4.通過課前的預習,你了解了什么?

  5.關于金字塔,我們不妨先先來看看這樣一則小資料(出示資料)。

  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埃及金字塔的哪些內容?

  二、學生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讀通句子。

  2.朗讀課文中的生字詞語。

  埃及 墳墓 尸體 輪廓 砌合

  舉世聞名 摩天大廈  巍然屹立

  角錐形 矗立

  3.我們剛剛學過了一篇同樣介紹古跡的文章,課文是按總——分——總的結構順序來寫的。默讀課文,看看本文的結構與《秦兵馬俑》有什么相似之處。

  根據學生的交流,板書:總  分  總

  4.男女生分別朗讀課文第一和最后一個自然段,說說這兩段主要講了什么。

  板書:概況  意義

  5.開火車朗讀2-5自然段,概括分哪幾個方面來介紹埃及的金字塔的。(方法:逐段概括,然后歸納)(板書:特點  建造)

  6.根據板書,梳理課文的脈絡。

  三、學習課文第一部分,感受埃及金字塔的氣勢。

  埃及的金字塔被列為世界七大奇跡之首,真是舉世聞名。(出示詞語“舉世聞名”,再說幾個意思相近的詞語)

  1.“舉世聞名”的埃及金字塔在哪里? 它的外觀、姿態如何?指名朗讀第一段。

  2.課件出示圖片,看圖品味文字。

  (1)引讀位置句。 “金黃色的沙漠”是埃及金字塔的背景。

  (2)在介紹金字塔的外觀時,課文中用一個詞語來講——“角錐形”,(課件出示“圓錐形”)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用一句話來介紹:“底座是四方形的,愈往上愈小,最后成為尖頂。”這就是“角錐形”。

  (3)在描寫金字塔的氣勢時用了“巍然屹立,傲對碧空”展示了金字塔不凡的氣勢。

  出示詞語卡片  巍然屹立  傲對碧空  

  說說對這兩個詞語的理解,讀好詞語。

  3.朗讀課文第一段。

  四、學習課文第二段,體會埃及金字塔的特點。

  引讀第二自然段。

  學習第三自然段

  1.出示句子1:古埃及各個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開羅近郊的胡夫金字塔。

  引讀,點擊“70多座”,從這個數據中你了解了什么?

  2.現在我們一起去參觀了解排名“世界七大奇跡”之首,并且是唯一完整保存至今的奇跡--胡夫金字塔。學生輕聲朗讀第三段,想想胡夫金字塔是怎么樣的,你會用什么詞形容?

  3.指名交流。課文中用用哪兩個詞語來概括胡夫金字塔的特點?(板書:宏偉  精巧)

  4.課文哪些地方具體說明了金字塔 “宏偉”而又“精巧”?默讀,分別用直線和波浪線畫出來。

  5.交流

  出示句子2: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當于40層高的摩天大廈。繞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

  (1)生朗讀,什么是“摩天大廈”?讀了這句話,你感覺到胡夫金字塔有什么特點?(金字塔之高大)

  (2)比較句子

  這座金字塔很高。(不具體,無法讓人感受它的高)

  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列了數據,但我們還是不能想象出146米多有多高。)

  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當于40層高的摩天大廈。(作者為了把金字塔的高體現出了,不光列舉了具體的數字,還用我們熟悉的事物作比較,使得遙遠而又陌生的金字塔離我們近了,有一種觸手可及的感覺。這些說明方法值得我們學習。(副板書:列數字、作比較)

  (3)朗讀,強調金字塔之高。

  出示句子3:塔身由230萬塊巨石砌成,這些石塊平均每塊重2.5噸。有人估計,如果將這座金字塔的石塊鋪成一條三分之一米寬的道路,可以繞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車裝運,需要60萬個車皮。”

  句子中的這些數據,又說明了什么?(體會巨石之多,巨石之沉,工程之浩大。)

  讓學生算一算:僅一座胡夫金字塔需的石料有多少重?如果讓一列擁有30個車皮的火車裝運,需要拉多少次?

  6.小結,過渡:課文第二段用列數字、作比較方法,寫塔之高大,巨石之多,工程之浩大。從而說明了胡夫金字塔的宏偉。一般來說,宏偉就難得精巧,精巧就難得宏偉。但是胡夫金字塔不僅宏偉,而且“精巧”。課文中哪些句子說明金字塔的“精巧”?

  7.出示句子4: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很緊密,幾千年過去了,這些石塊的接縫處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

  (1)句子中哪些詞語突出了“精巧”?(因為磨得很平整、砌合得很緊密,才會很堅固,成為世界七大奇跡中唯一完整保存至今的古建筑)

  (2)用了什么樣的說明方法?

  (3)教師介紹:每一塊石塊都磨得那樣平整,砌得那么嚴密。要知道那可是在四五千年前的古埃及,勞動工具相當簡陋,人們用的都是相當原始的青銅器或石器等工具,要打磨平一塊石頭已是非常困難的,現在他們要把350萬塊石頭都打磨得平整,要花費多少時間,付出多少心血啊。所以,修建金字塔是一件異常艱苦,異常浩繁的工程,它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所以書上這樣告訴我們—

  8.出示句子5:為了建造這座金字塔,經常有10萬人在烈日曝曬下干活兒。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時間。

  引讀這兩句,你又從中讀出了什么?

  9.小結:古埃及的勞動人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用無數血汗才筑起了一座座宏偉精巧的金字塔。金字塔是埃及人民的驕傲。讓我們一起來表達自己對埃及人民的崇敬之情。

  10.感情朗讀第3自然段。

  第二課時

  認知目標: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金字塔是怎樣建造的。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設問的作用。。

  情感目標:反復朗讀語言文字,體會古埃及人民的勤勞與智慧,悟出人類能夠創造一切奇跡的真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古埃及的勞動人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用無數血汗才筑起了一座座宏偉精巧的金字塔。金字塔是埃及人民的驕傲。讓我們一起來表達自己對埃及人民的崇敬之情。感情朗讀第3自然段。

  過渡:如此宏偉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樣建造起來的呢?

  二、學習第三段

  1.默讀,思考上述問題。適時指點第4節寫運石方法,第5節寫壘石方法。

  2.小組討論:他們想出的方法科學巧妙嗎?動手演示運石、壘石方法。

  3.集體交流,當眾演示。

  4.課文這兩個自然段在寫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體會設問的作用.(自然過渡,提示各段的主要內容)

  5.引讀。表現方法的巧妙,表達自己的佩服之情。

  6.小結:課文二、三段,主要了胡夫金字塔的特點和建造。埃及有70多座金字塔,它們的特點和建造方法是差不多的,所以課文只舉了胡夫金字塔這個例子加以說明,這是舉例子的說明方法(板書:舉例子)。我們學過的哪些課文也采用了這種方法?

  三、講讀第四段

  過渡:同學們,浩瀚的沙漠中,寸草不生,人連生存都不容易。但是在埃及卻樹立起了這一座座氣勢宏偉,結構精巧的金字塔。站在這巧奪天工的金字塔面前,不知你有什么話想說?

  1.指名說。(出示課件:讀一讀阿拉伯人的話)

  2.金字塔不愧為埃及的象征,是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讓我們懷著無比自豪的感情一起朗讀課文的最后一段。(板書:智慧的結晶)

  3.整體回歸: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

  四、總結課文

  課文主要向我們介紹了埃及金字塔的外觀宏偉、構造精巧,它們不愧為埃及的象征,是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此時,老師想說:不僅古埃及人民是充滿智慧的,我們中國人民也是如此。從長城到圓明園;從對月宮嫦娥的遐想到神五、神六登上月球,這些似乎不可能的事情,我們都做到了。同學們,請大家記住:奇跡永遠是人類創造的!

  板書:      14 埃及的金字塔

  總    概況  舉世聞名

  分    特點   宏偉           舉例子

  精巧           列數字

  作比較

  總    意義  智慧的結晶

埃及的金字塔教學設計 篇3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工程宏偉、精巧的特點及作者描寫的方法。

  3、從本課語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同學們,今天我們共同學習一篇課文,請大家看老師寫課題。

  【板書:埃及的金字塔】

  誰來讀課題?齊讀一遍。

  2、【出示:金字塔遠景圖】這就是舉世聞名的埃及金字塔,它是世界八大奇跡之一。面對舉世聞名的金字塔你想知道些什么?

  師適機引導:金字塔是什么時候建的?

  (為什么叫金字塔?)你想知道金字塔名字的由來【板書:由來】

  (為什么要建金字塔?)你想知道金字塔這個建筑的由來;

  (金字塔是怎么建起來的?)你想知道它的建造方法;【板書:建造】

  (金字塔是什么樣子的?)想知道什么樣的,就要抓住它的特點;【板書:特點】

  金字塔在埃及的什么地方?【板書:地理位置】

  (金字塔為什么這么有名呢?)是啊,它一定有什么特別之處,它有什么特點呢?【板書:特點】

  (金字塔有多高啊?)多高?多大?這些都屬于金字塔的特點,還想知道它的特點。【板書:特點】

  師適時板書:地理位置 由來 特點 建造方法

  這些都是我們所要了解的,課文中是否介紹了這些方面呢?還會介紹什么呢?我們一起來讀書吧!

  二、初讀課文:

  1、我們已經預習了課文,一起來看看課文中的生詞。誰來讀一讀?

  哪些字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廈、廓、曝)

  【點擊變紅】 正形:“砌”為什么是石字旁呢?它和雙人旁的徹可不一樣哦!

  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些詞語。

  2、指名6人分段讀課文。其他同學思考,課文的哪些自然段介紹了這些方面,除此之外還介紹了什么呢?

  3、交流:有沒有介紹金字塔的由來?在哪一小節?(2)

  寫金字塔的特點主要是哪一小節?(3)

  建造方法是哪小節介紹的?(4、5)

  我們看最后一小節,介紹了什么?這些都是它的意義。【板書:6:意義】

  第一小節介紹了什么?介紹了它的概貌。【板書:1:概貌】

  第一小節除了介紹地理位置還介紹了什么呢?這些是它的概貌。

  三、精讀第一段

  1、【出示:金字塔近景圖】這就是“巍然屹立”、“傲對碧空”的金字塔。好好讀這兩個詞,感覺到了什么?(雄偉壯觀、宏偉、氣勢非凡)

  2、“金黃色的沙漠”是金字塔的背景,“巨大的角錐形”是金字塔的外觀,“巍然屹立,傲對碧空”展示了金字塔不凡的氣勢,這就是舉世聞名的埃及金字塔。

  齊讀第一自然段。

  過渡:這樣一座巍然屹立、傲對碧空、舉世聞名的金字塔是怎樣由來的?

  四、精讀第二段

  1、默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思考金字塔這個建筑的由來和它名字的由來。

  2、金字塔是怎樣由來的?(它們是用來埋葬法老的墳墓,就相當于我們古代皇帝的陵園,一定是建造得非常講究。)還有嗎?(因為它們外形輪廓像漢字的“金”,所以叫金字塔。)這些就是金字塔的由來。

  3、埃及的金字塔有哪些特點呢?第三小節是以胡夫金字塔為例來介紹金字塔的【板書:舉例子】,默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思考:金字塔有哪些特點?你是從哪些語句感受到的?用筆畫一畫,并寫一寫感受。

  交流:宏偉高大

  金字塔有哪些特點,你是從哪些語句感受到的?【板書:宏偉】(你還從哪里感受到了它們的宏偉?)

  1、高: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當于40層高的摩天大廈。

  【出示句子】你是怎么感受到的?【板書:高】學生交流,并請他讀一讀。

  146米,從這個數字感受到了高,【板書:列數字】再和四十層高的摩天大樓來作比較。【板書:作比較】感受就更形象真切了。還有誰想說?我們的這棟教學樓是4層,胡夫金字塔是我們教學樓的10倍,有兩個中心大酒店這么高。誰來讀讀這句話?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感受他的高。

  (如果第一個學生已經說得跟好了,那么他讀過之后,點評一下他的讀,然后再請一個人讀。)

  還有什么特點?

  2、大:繞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千米的路程。

  你是怎么體會到的?【板書:大】從繞一周,要走一千米感受到了金字塔占地面積之大。

  3、重:塔身由230萬塊巨石砌成,這些石塊平均每塊重2.5噸。

  怎么感受到的?每塊就重達2.5噸,像這么重的石塊有多少?

  【出示句子】230萬塊,你能想象出來有多少嗎?我們都想象不出來,所以作者接下來又寫道——你來讀,有人估計,如果將這座金字塔的石塊鋪成一條三分之一米寬的道路,可繞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車裝運,需要60萬個車皮。

  (如果學生先講到下一句師引導:如果一列火車有60個車皮的話要拉一萬趟,這么多石塊到底有多少塊?有多重呢?出示句子齊讀。比較兩段話:在這句話里作者已經告訴我們石塊有230萬塊,每塊重2.5噸了,為什么還要寫這樣的一段話呢?哦,這樣寫使句子更加具體了。)

  誰來讀一讀這段話?感受一下金字塔的厚重,體會作者寫法的妙處,指名讀。

  4、多:【出示句子】 古埃及各個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開羅近郊的胡夫金字塔。

  這么多高大厚重的金字塔,它們穿越千年,矗立在起伏的黃沙之中,巍然屹立、傲對碧空,真是宏偉壯觀呀。

  齊讀寫宏偉的句子。

  交流:精巧

  金字塔除了宏偉之外還有什么特點?

  1、【出示句子】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契合的很緊密……插不進去。

  2、你是怎么感受到的?【板書:精巧】

  3、“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刀片”點紅】。刀片多薄多鋒利啊,可見石塊與石塊之間的縫隙是多么的小。當你再把“幾千年”【“幾千年”點紅】和“刀片”聯系到一起的時候,你又有了怎樣的感受?(金字塔的結構精巧令人嘆為觀止,不愧為八大奇跡之一。埃及人民真是太了不起了。……)

  4、激情: “幾千年”啊,相當于從我國的夏王朝一直到現在,在漫長的歲月里,肆虐的風沙啃噬著它們,它們卻依然砌合的那么緊密,你瞧——(一生讀)

  歲月的長河吞噬了多少人類文明,保存至今也恐怕千瘡百孔、甚至只是遺跡, 而它穿越千年還是那樣精巧無比。——(一生讀),我們一起讀。

  5、【出示最后兩句話】讀讀這兩句話,關注一下這兩個詞,你體會到什么?(時間長、人力多)

  為什么這么多人,這么長的時間來建造這座金字塔?

  如果不宏偉,怎會耗費這么多的人力,如果不精巧,又怎會花費30年的時間!

  面對這些宏偉精巧的金字塔,你想說些什么?

  它們是古埃及勞動人民用血汗和智慧凝結而成啊,怎么不舉世聞名呢!這就是——(生讀題)。

  6、體會寫法的妙:作者在介紹金字塔特點的時候,用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的方法和生動的語言讓我們形象真切的感受到了金字塔的宏偉精巧。

  7、細心的同學讀書時會發現,課文中有一句話概括了金字塔的這一特點?有沒有找到?

  這句話在這里起什么作用?(承上啟下)哪一句是對上文的概括?后半句就是為了引起下文。

  如此宏偉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樣建造起來的呢?我們下節課再來討論。

  板書設計: 14、埃及的金字塔

  1、地理位置、概貌 2由來 多 舉例子

  3特點 宏偉 高 列數字

  4-5建造方法 重 作比較

  6意義 大

  精巧

埃及的金字塔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說明文的一般特點。感受金字塔的特點及埃及人民的勤勞智慧,掌握有關說明方法。

  3、激發學生對古代文化遺產的熱愛及對古埃及人民的熱愛之情。

  4、培養學生朗讀和收集資料的習慣。

  教學重點:了解金字塔的外形特點及構造,感受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教學難點:作者是怎樣把金字塔的特點寫具體的。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直接引入。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繼續學習埃及的金字塔。通過上節課對第一、第二自然段的學習,老師相信大家對金字塔一定有所了解,現在老師可要考考大家:

  1、為什么把這些建筑物稱為金字塔?

  2、這些金字塔又有什么作用呢?

  3、你能用這兩段中學過的詞語來形容金字塔嗎?

  二、讀中感悟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

  (出示金字塔)師:古埃及各個王朝共修建了70多個金字塔,最大的就是胡夫金字塔!課文第幾自然段為我們詳細介紹胡夫金字塔?

  師: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胡夫金字塔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書:宏偉、精巧。)請學生默讀這個自然段,用橫線畫出描寫宏偉的句子。用波浪線畫出描寫精巧的句子。

  1、感受胡夫金字塔的“宏偉”。(板書:高、大、多)

  2、體會金字塔的“精巧”。(板書:平、緊)

  小結:同學們,在整個自然段中,作者主要運用了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三種說明方法準確、形象、生動的讓我們感受到了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

  讓我們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再次去感受一下這種宏偉和精巧。

  三、金字塔的建造。

  如此宏偉而又精巧的金字塔又是怎樣建成的呢?

  1、學生猜想

  過渡:同學們都很聰明,設想了很多方法。古埃及人民是不是也像我們那么聰明呢?關于這個問題老師也找了一些資料,請看視頻:

  2、播放視頻。

  a:師:看來同學們真是了不起,幾千年前埃及人民想到的方法,你們小小年紀也想到了。那么課文是怎樣為我們介紹埃及金字塔的建造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四、五自然段,畫出相關的句子。

  b:師生交流(板書:運、壘)

  c:此時此刻你想對埃及人民說句什么話?

  四、教師小結

  師:正因為埃及人民的智慧才有了今天宏偉而又精巧的金字塔。讓我們深情地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學生齊讀)

  五、拓展:

  (1)關于金字塔還有很多值得探討的問題,同學們想不想試試?

  (2)出示課后練習,查一查:

  1、這么重這么大的石塊是怎么磨平的?

  2、法老們的棺墓又是怎樣搬到金字塔里的呢?

  五、板書設計:

  14、埃及的金字塔

  智慧

  說明方法:

  宏偉精巧列數字

  多、大、高平、密作比較

  運壘舉例子

埃及的金字塔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課文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與智慧。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詞。

  3、引導學生深入語言文字,體會金字塔工程雄偉、精巧的特點。

  4、了解課文列數據、做比較等說明方法,并體會這些方法的作用。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深入語言文字,體會金字塔工程雄偉、精巧的特點。

  教學準備:學生搜集各種埃及金字塔的圖片。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情趣

  1、同學們知道四大文明古國嗎?

  板書:古埃及、印度、巴比倫、中國

  勤勞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國人民創造了令人驚嘆的偉大文明。說到中國,人們必然會想到舉世聞名的建筑“萬里長城”。說到埃及,人們又必然會想到同樣舉世聞名的建筑“金字塔”。

  2、說說你了解的金字塔。

  3、板書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金字塔。

  二、初讀課文、疏通詞句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要求:

  (1)劃出生字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讀通句子,難讀的多讀幾遍;

  (3)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4)劃出不懂的詞語和句子。

  2、檢查自學效果

  (1)學生匯報自己勾畫的生字詞,朗讀。

  (2)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共同討論交流解決。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想一想各自然段說了什么?

  2、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介紹了有關金字塔的哪些內容?

  3、給課文分段

  四、激發興趣、鼓勵質疑

  1、欣賞埃及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金字塔。

  2、師:古老神秘的埃及大地,撲朔迷離的金字塔建筑,同學們讀了課文有什么疑問?或者還想了解什么?

  學生自由質疑,教師引導整理質疑問題

  五、作業:讀熟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巧妙導入。

  1、(出示金字塔圖片)你會用文中哪些詞來形容它?

  2、讀好這些詞。“傲對碧空”是什么意思?

  過渡:是啊,埃及金字塔憑什么“傲對碧空”。今天這一節課,讓我們走進它,解決這個問題,有信心嗎?

  二、重點切入,整體感知。

  1、學生快速地讀課文3—5小節,找出過渡句, 并找出這句話中的重點詞語。

  2、出示過渡句“如此宏偉而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樣建造起來的呢?”

  學生自讀這句話。

  啟發:這句話中你找到埃及金字塔傲對碧空的原因了嗎?(板書宏偉、精巧)

  3、小結:這句關鍵句是過渡句,它將上下文有機地連接了起來。通過這句過渡句我們知道了埃及金字塔能傲對碧空的原因。讓我們在來讀一讀這句過渡句。

  三、精讀感悟,體會寫法。

  過渡:埃及的金字塔很多,文章不可能一一向我們介紹,作者想了什么辦法?(板書:舉例子)舉了哪個例子?接下來讓我們走進胡夫金字塔,真切地感受它的宏偉與精巧。

  1、出示學習要求:仔細讀第三自然段,思考:你從哪些字詞句中感受到了埃及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說說作者是如何寫的?

  2、學生自主感悟探究。

  3、組織交流,引導想象,指導朗讀,加深理解。(學生交流、相機出示重點句)

  a“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當于40層高的摩天大廈。”

  (1)學生交流。

  (2)師小結說明方法,相機板書:列數字、作比較

  (3)把埃及的金字塔與海安建工大廈作比較感受它的高。

  (4 )小結:這么高的金字塔屹立在眼前,實在太宏偉了。

  b“塔身由230萬塊巨石砌成,這些石塊平均每塊重2.5噸。有人估計,如果將這座金字塔的石塊鋪成一條三分之一米寬的道路,可以繞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車裝運,需要60萬個車皮。”

  (1)學生交流。

  (2)師小結說明方法,相機板書:列數字、作比較

  (3)算一算,說一說(出示題目:算一算:1、這些巨石如果用一列擁有30節車皮的火車來運,大約要拉多少趟?2、僅這一座胡夫金字塔所需要的石料有多重?說一說:塔身由230萬塊巨石砌成,這些石塊平均每塊重2.5噸。我估計,如果____________;如果___________。)

  (3)指導朗讀。

  c、“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很緊密,幾千年過去了,這些石塊的接縫處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

  (1)學生交流。

  (2 )指導朗讀

  4、小結:作者用了一系列的說明方法,使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埃及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讓我們再一起來感受一下金字塔的獨特魅力吧!(引讀)

  四、自主探究,突破難點。

  過渡:如此宏偉而精巧的埃及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來的呢?接下來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它的建造方法。

  1、明確學習要求:默讀課文4、5小節,找一找文中具體介紹了哪兩種建造方法?

  2、指名回答

  3、感受當時的場面,學生畫圖演示并向同桌解說過程。

  4、小結

  6、過渡:聽了同學的講解,看了生動的畫面,此時的你想說些什么?因此文章結尾也說——我想它更是全人類的驕傲,是全世界人民的文化遺產。讓我們懷著崇敬與驕傲來贊美一下吧!(齊讀最后一節)

  五、課外延伸,豐富積累。

  過渡:在世界文化遺產中,除了埃及金字塔,你還知道哪些?在課外閱讀活動中老師已經布置大家去收集這方面的資料了,今天都帶來了嗎?趕快拿出來,告訴大家你收集到了哪些世界文化遺產?

  1、指名說

  2、明確要求:把收集到的資料自己先讀一讀,理一理,想一想你介紹的這項世界文化遺產的特點是什么?作者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的來描述的?

  3、學生自讀資料。

  4、指名上臺交流。

  5、小結 。

  六、總結課文,深化情感。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研究,我們不但知道了埃及金字塔傲對碧空的原因,而且真切地感受到了它的特點與古埃及人民的勤勞與智慧。其實剛才同學們介紹的這些世界文化遺產也都有自己的特點,讓我們去讀書,去了解,去探究吧,你肯定會有更多的發現。

埃及的金字塔教學設計 篇6

  第二課時

  一、整體回顧,前后勾連,遷移學法。

  1.整體回顧:上節課我們已初讀課文,通過抓三句話(出示《埃及的金字塔》三句話),了解了課文的表達順序,總分總的結構。尤其是抓住過渡句的幾個關鍵詞把握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即介紹了埃及金字塔的宏偉、精巧以及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

  2. 前后勾連:還記得剛學過的《秦兵馬俑》一課的三句話嗎?(出示《秦兵馬俑》三句話。)同樣是總分總的結構,主要介紹了秦兵馬俑規模宏大以及兵馬俑類型眾多、個性鮮明這兩個方面的內容。

  3.遷移學法:同學們,閱讀一般說明性文章,首先就要理清說明順序,這樣你將很快的抓住文章的要點,感知文章的主要內容。這是高年級學生應有【掌握】的閱讀說明性文章的方法和能力。同時,學會前后勾連著去思考,也不失為一種巧妙的學習方法。今天,我們就繼續用這種前后勾連的方法來學習《埃及的金字塔》這篇說明文。

  二、聚焦重點,用心品讀,領悟說明方法之效果,感受說明語言之特色。

  師:課文的第三自然段就主要介紹了埃及的金字塔宏偉而又精巧。請同學們認真默讀課文的第3自然段,靜心地思考,你從那些地方感受到了金字塔這一工程的宏偉與精巧?作者又用了哪些方法來介紹的呢?

  (一) 說明方法。(出示第三自然段)

  古埃及各個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開羅近郊的胡夫金字塔。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當于40層高的摩天大廈。繞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萬塊巨石砌成,這些石塊平均每塊重2.5噸。有人估計,如果將這座金字塔的石塊鋪成一條三分之一米寬的道路,可繞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車裝運,需要60萬個車皮。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很緊密,幾千年過去了,這些石塊的接縫處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為了建造這座金字塔,經常有10萬人在烈日曝曬下干活兒。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時間。

  從數字入手:

  1. 品味數字。

  解讀:共有70多座---數量之多;

  高146米多,40層高---塔身之高;

  走1千米——想想我們學校的操場一圈多少米?金字塔的一周可是操場的5倍呢!——規模之大;

  230萬塊、2.5噸——每塊相當于50公斤重的50個小胖墩的體重之和,一頭巨象之重;總重量達684.8萬噸、地球一周、60萬個(從海南排到漠北)”—— 巨石數量之多,重量之大;

  10萬人,30年時間——人數之多,時間之久。

  預設一:學生直接說從數字中感受到金字塔的宏偉。當即點紅一長串數字。

  師:具體說說,哪些數字讓你體會到它的宏偉?在讀到這些數字的時候,你最強烈的感受是什么?讓學生結合相關數字談感受。相機朗讀點評。

  ★  師:學生交流完后。是的,作者就是運用了這一長串具體的數字,讓我們從金字塔數量

  之多、塔身之高、巨石重量之大、數量之多、建造時間之久等多角度感受了金字塔建筑的宏偉,工程的浩大。(板書:列數字)

  預設二:學生從某個帶有數字的句子入手談。比如“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當于40層高的摩天大廈。”

  ※“146米,40層”這兩個數字讓你體會到的是金字塔塔身之高。

  ※能形容一下你看到摩天大廈的感受嗎?(高聳入云,抬頭望不見頂)

  師:看,作者把金字塔和我們熟悉的大廈一作比較,就讓我們形象、真切地感受到了金字塔的宏偉高大。

  ※現在你的腦海中屹立起了這樣一個高大宏偉的建筑了嗎?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你們看到的這個金字塔。(師點:巍然屹立、傲對碧空)

  ※能通過你的朗讀讓我們感受到金字塔的宏偉高大嗎?(指名朗讀,教師適當點評)

  師:其他數字又讓你從哪個角度感受到金字塔的宏偉呢?讓學生結合其他相關數字談感受。相機朗讀點評。

  ※能把你的這種驚嘆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嗎?能把這些帶有數字的語句讀好嗎?

  ※我聽出了你的驚嘆!你的表情也充分的告訴了我們你的感受!

  ★師:學生交流完后,教師點紅一長串數字。是的,作者就是運用了這一長串具體的數字,

  讓我們從金字塔數量之多、塔身之高、巨石重量之大、數量之多、建造時間之久等多角度

  感受了金字塔建筑的宏偉,工程的浩大。(板書:列數字)

  2.比較閱讀:如果去掉這些數字,這樣介紹可以嗎?為什么?(出示改過的較為籠統的語段)

  師:所以說恰當的運用“列數字”的方法能準確的凸顯事物的特點,使事物形象更為鮮明,也更具說服力。

  3.勾連前文:還記得《秦兵馬俑》中介紹規模宏大的一段文字嗎?作者用了哪些方法來表現規模宏大? 兩文比較著讀一讀,說一說。(出示并列的兩段文字)(板書:比較)

  列數字(面積大,數量多,規模宏大,印象深刻);

  作比較(和熟悉的事物作比,具體形象,更為真切);

  舉例子(一號坑,最大的金字塔,都是最有代表性的,也最具說服力的)。

  4.方法小結:說明文往往會采用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這類常見的說明方法。我們在閱讀的時候就要注意去發現這些方法,前后勾連著學習,收獲會更多。

  (二) 說明語言(出示第三自然段)

  古埃及各個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開羅近郊的胡夫金字塔。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當于40層高的摩天大廈。繞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萬塊巨石砌成,這些石塊平均每塊重2.5噸。有人估計,如果將這座金字塔的石塊鋪成一條三分之一米寬的道路,可繞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車裝運,需要60萬個車皮。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很緊密,幾千年過去了,這些石塊的接縫處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為了建造這座金字塔,經常有10萬人在烈日曝曬下干活兒。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時間。

  師:繼續回歸這段介紹金字塔宏偉與精巧的文字,再讀讀,在語言上給你什么感覺?

  1. 品味語言。

  還是讓我們來品一品其中的幾句話吧。

  ▲ “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當于40層高的摩天大廈。”

  “金色的沙漠中,那古老的金字塔呵,遠遠望去,它像沙海中的一座座金山,巍然屹立,傲對碧空,一幅多么開闊而雄偉的畫卷啊!”

  師:讀讀這句話,你有什么感覺?(形象、抒情,語言優美)

  師:再讀讀課文中的這句話,有什么不同?

  146米、40層高————簡潔樸實,真切【實】可信,有現場感【更真切】。

  小結:對,這就是說明文語言的特色,簡潔樸實,沒有太多的情感色彩和濃烈的語言,往往很公正客觀。

  ▲“繞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

  “北壁底邊長230.253米,南壁底邊長2305454米,東壁底邊長230.391米,西壁底邊長230.357米。”(資料介紹)

  師:這一句具體寫胡夫金字塔底邊周長之長。為什么不具體寫四條底邊的長度呢?查閱資料得知,胡夫金字塔四條底邊的長度各不相同:北壁底邊長230.253米,南壁底邊長2305454米,東壁底邊長230.391米,西壁底邊長230.357米。

  是的,一一列出顯得累贅而無必要。這也正體現了說明文的語言簡潔平實的特點。

  ▲ “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很緊密,幾千年過去了,石塊的接縫處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

  (1)師:請你們自己再讀一讀這句話,你讀出了什么?(建筑的精巧細密)

  當時每一塊巨石都磨得是多么的――,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是多么的――,緊密到了――的程度。“鋒利” 這讓我想到了一個詞語:天衣無縫

  (2)師: “幾千年”在向我們訴說著什么呢?(環境惡劣、風沙肆虐、侵蝕剝落、地震摧毀——巍然屹立、傲對碧空、千年不倒)“幾千年”【此處總結歷經千年――依然連……】。

  師:你覺得這個工程怎樣?(精巧、了不起、奇跡)

  ※  這僅僅是勞動的累積,技術的精巧嗎?更蘊涵著什么?(古埃及人民高度的智慧、才能)

  (板書:智慧)

  (3)師:那么,去掉“鋒利”、“幾千年”這些詞語,你覺得可不可以呢?

  小結:“鋒利、幾千年”高度科學、準確的反映金字塔建筑的精巧,乃至蘊涵的智慧。說明性文章用詞就要講究科學準確。

  2.勾連前文:《埃及的金字塔》和《秦兵馬俑》在說明方法上有很多相同之處,那么在說明方法和語言上有什么不同嗎?比較著讀一讀,說一說。(出示并列的兩段文字)

  《秦兵馬俑》:語言生動精美,四字短語,短促有力,語言富有節奏,聯想豐富,兵馬俑惟妙惟肖。將軍俑(威風凜凜、神態自若)(武士俑:英勇無畏,斗志昂揚)——個性鮮明

  《埃及的金字塔》:語言簡潔、平實又不失準確。——宏偉、精巧的建筑特點

  3.語言小結:用生動精美的語言展現兵馬俑個性的鮮明,用質樸平實,簡潔準確的語言介紹金字塔建筑的宏偉精巧。可見,介紹不同的事物,根據不同的需要,文章的語言風格就是不一樣的。

  三、探究建造,感悟智慧,再次體會語言特色。(出示第四、五自然段)

  1.快速瀏覽,你覺得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方法怎樣?“科學”(智慧)

  抓運輸、壘石:——從木撬運石;修路平整;沒有最基本的建筑設施;堆起土坡;傾斜運石;移走土山等內容中引導學生一方面體會金字塔建造之工程浩大,所需的巨大的人力、物力和勞力,另一方面緊扣“科學的方法”五個字充分感悟蘊含其中的古埃及人民無比豐富的、乃至不可思議的聰明智慧。包括引導學生適時的引入課外資料,豐富這種感受。

  師:  ①你是個聰明的孩子,不光讀懂了這項工程的龐大,而且還讀懂了其中凝聚著古埃及人民的智慧。

  ②你的發言讓我們對古埃及人民精妙的設計更加贊嘆不已。

  ③ 通過你的資料介紹,我們進一步感受到了古埃及人民的智慧。

  ④學會收集資料并靈活運用到學習中,看來這真是一種好方法。

  ⑤聯系上下文去讀書,我們的閱讀感受就會更豐富。

  2.這兩段話同樣也寫得很簡潔、樸實,讓我們一讀就明白了建造的過程和蘊含的智慧。

  注意到這里的“據說”這個詞語了嗎?“據說”是什么意思? (眾多說法中的一種,而且這些說法也沒有確切的定論。)

  能不能去掉?(不能。如果將未經證實的推想寫成確實存在的事實,未免武斷,令人難以信服。所以這樣的表達反而讓語言更加科學準確。)

  2.及時回應關照全文:其實在本文還有不少這種看似不確切,卻充分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嚴謹準確的用詞。能找到嗎?讀一讀。

  “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當于40層高的摩天大廈。”

  “繞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

  “如果將這座金字塔的石塊鋪成一條三分之一米寬的道路,可繞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車裝運,需要60萬個車皮。”

  3.勾連前文:《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一文也有相關的語句。(出示)

  “也許是持續了數億年的彗星和隕石風暴,給兄弟倆送去了最初的水。”

  “與地球一樣,火星上的水可能還有另外一種來源。”

  “水是生命的源泉,看來在火星上生命的希望已十分渺茫。”

  “然而,科學家推測,彗星地表下面仍然可能有水。”

  師:這就是說明文語言表意嚴密準確之處。

  五.遷移學法,拓展延伸。

  同學們,本單元的下面一篇課文是第16課《音樂之都維也納》,這也是一篇說明文。維也納有什么特點,作者又用了哪些方法?語言上有些什么特色?下節課繼續運用這樣的方法去學習,相信你會有更多收獲和發現。

  板書:                   15.埃及的金字塔

  勾連                  智慧                   列數字      簡潔

  作比較

  比較           宏偉           精巧           舉例子      準確

  備注:整體板書以金字塔板畫為背景,金黃色主調;其余文字白色;“智慧“二字紅色。

埃及的金字塔教學設計 篇7

  教材簡析: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說明文。課文著重介紹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狀及其建筑歷史,寫出了外觀宏偉、結構精巧的特點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辦法,熱情謳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整篇課文條理清楚,語言平實,描寫細致。但對我們這兒的小學生來說,缺乏學習的興趣,缺乏知識的鏈接,缺乏與文本的共鳴。為了讓學生喜歡,學好。我設計了新穎的教學過程,使學生愛學、樂學、會學,樂于合作,積極探究,深入感悟,學習得到了深化。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體會金字塔宏大、精巧的特點,學習作者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

  過程與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中體會、感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與智慧,懂得尊重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

  教學重點:目標1

  教學難點:目標3

  教訓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孩子們,我們偉大的祖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有許許多多的名勝古跡。當你面對著外國游客時,我們這些小導游會向他們介紹哪些地方呢?

  自由說,你們知道的還真不少。出示圖片(萬里長城、秦秦兵馬俑、北京故宮)。

  如果此時,我們來到埃及,你猜,那里的小朋友會向我們介紹什么?你想不想了解?

  好,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非洲沙漠,到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那神秘的金字塔——板題:埃及的金字塔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出示金字塔圖片,看到了嗎?金字塔是什么樣子的?(巨大的角錐形建筑)

  2、此時,站在金字塔腳下,你最想了解什么呢?(金字塔的位置、做什么用?怎樣建成的?--------)

  3、帶著你的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待會兒和大家交流。

  4、看到你們自信滿滿的樣子,老師就知道你收獲一定不小,誰來說一說?

  預設:(1)金字塔的位置(2)金字塔的作用(3)金字塔名字的由來(4)金字塔的數量(5)金字塔的特點(6)金字塔的方法--------相機板書:宏偉、精巧。

  三、再讀課文,領悟方法。

  1、同學們讀書可真認真、仔細,了解了這么多關于金字塔的知識,老師太為你們高興了!哪位同學能告訴老師,除了這些知識之外,你有沒有學到什么方法?

  預設:2、生:說明方法,師:在哪個段落中?再讀課文第3段,看看你從哪些語句中學到了哪些說明方法?

  預設:2、生:沉默 師:再讀課文,看看你能從哪個段落中學到一些方法?生:第3段中,說明方法。再讀第3段,看看從哪些句子中學到了哪些說明方法?

  3、交流

  預設:1)古埃及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開羅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舉例子、列數字  )

  a、是啊,古埃及各個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作者能不能一個一個介紹給我們呢?作者就想了個辦法,以最大的胡夫金字塔為例來給我們介紹金字塔。

  b、出示圖片,欣賞胡夫金字塔

  2)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等于40層高的摩天大廈(列數字、作比較)

  a、課件出示這句話,自由朗讀,你從這句話中讀懂了什么?(高)

  b、作者給了一個具體的數字,(146米多),究竟有多高呢?相當與40層高的摩天大廈(手勢:一層、兩層------二十層、三十層、四十層,仿佛與天相接,太高了!)

  c、如果去掉后部分,你認為如何?

  看來,作比較的用處還真大,能讓我們更真切、更形象、生動地感受到金字塔的高。

  3)、繞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多米的路程。塔身由230萬塊巨石砌成,這些石塊平均每塊重2.5噸。(列數字)

  a、從這句話中,我們又能體會到什么?(石頭:大、多、重)

  4)通過這些說明方法,讓我們深刻領會到了金字塔的氣勢宏偉。  這就是運用這些方法的好處。

  5、學到怎么多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作比較、列數字,考考你會不會學以致用?

  出示幻燈片   交流

  四、細讀課文,挖掘情感。

  孩子們,你的收獲大嗎?了解了知識,學到了方法,收獲還不夠大,我們還要走進這些語言文字的背后,去感受它所蘊藏的情感。

  1、趕快細讀課文,可以合作學習,你從哪些語句中能體會到怎樣的情感?

  2、交流:

  預設:a、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很緊密,幾千年過去了,這些石塊的接縫處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出示課件(資料、圖片)

  b、為了建造這座金字塔,經常有10萬人在烈日曝曬下干活兒。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的時間。

  體會到建造金字塔的艱辛,花費的心血與汗水。

  c、當時沒有起重機,怎樣把這么多巨大的石塊壘起來呢?

  古埃及人民的勤勞與智慧。

  五、總結課文,升華情感。

  1、是啊!孩子們,在那遙遠的古代,沒有起重機,沒有汽車,沒有任何先進的設備,有的只是埃及人民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他們硬是靠自己的智慧與汗水、淚水,甚至是血水,砌成了這一座座人間奇跡。四五前年過去了,金字塔依然矗立在起伏的黃沙之中。

  (出示圖片)站在金字塔的面前,摸著這一塊塊巨石,想到勤勞智慧的埃及人民,你一定有許多的話想說。   板:勤勞、智慧。

  2、說的真好,阿拉伯人有一句話,時間能改變一切,就是改變不了金字塔。(出示圖片)金字塔不僅僅是古埃及人民智慧與血汗的結晶,更是全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像這樣的世界文化遺產還有很多,課前我們所談到的(------)

  我們在欣賞的同時,一定要保護好它們,讓它們成為一個又一個的永恒。

  板書設計:埃及的金字塔

  宏偉    勤勞

  精巧    智慧

埃及的金字塔教學設計 篇8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通過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4、正確理解課文,懂得作者是怎樣寫工程的“宏偉”與“精巧”的,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教學重點及難點: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第三自然段這樣寫的好處。

  教學時間:2教時

  第一教時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理清課文脈絡,初步了解課文內容,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4、學習第一段,圖文結合,整體感受埃及金字塔的高大、宏偉。

  教學重點:1、理清課文脈絡,初步了解課文內容,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教學難點:理解文中一些詞語,以及金字塔為什么成為七大奇跡之一?

  預習提綱:

  1、自學課文:自學課文(1)讀文、質疑、批注;(2)抄詞組詞、解詞;(3)讀文、分段、概括段意。

  2、收集有關埃及金字塔的材料。

  教學流程:讀題解題,了解學情——讀文,檢查字詞掌握——讀文理清脈絡——學習第一段。

  教學步驟:

  一、 讀題解題,了解學情[微軟用戶1] 。

  1、讀題,請學生介紹“埃及”、“金字塔”?(教師介紹東方的“四大文明古國”)

  2、第一次看到課題,你想到了些什么?通過自學你又知道了些什么?又產生了哪些新的問題?

  3、學生齊讀課題。

  二、讀文,檢查字詞掌握。

  1、同桌共同放聲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好難讀的句子。

  2、指讀課文,幫助正音。出示生字,讀,注意音形。

  3.找出含有下列詞語的句子讀一讀,說說這些詞的意思。

  傲對碧空摩天大廈巍然屹立

  4、讀習題3中詞語,選擇其中幾個說詞語說一段話[微軟用戶2] 。

  三、讀文理清脈絡。

  1、默讀,思考: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同桌討論給課文分段。

  2、集體討論。

  第一段:(1自然段)金字塔的地理位置。

  第二段:(2—3自然段)金字塔的用途、名稱的由來及構造。

  第三段:(4—5自然段)金字塔是怎樣建造起來的。

  第一段:(6自然段)金字塔是古埃及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

  四、學習第一段。

  1、自讀第一自然段,想象這一段語言在你腦海中勾畫了怎樣一幅畫面。生描述。看圖感受。再自讀,指讀,齊讀。

  2、.理解“巍然屹立”、“傲對碧空”、“角錐形”的意思。

  五、作業。

  1、朗讀課文,預習下文。

  2、選擇三個自己新理解的詞語,將意思寫下來.

  3、選擇習題3中幾個詞寫一段話。[微軟用戶3]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走進文本,細細咀嚼,感受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體會作者是如何將金字塔宏偉、精巧的特點寫具體生動的。

  2、了解金字塔的建造過程,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懂得尊重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  3、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深入語言文字,體會作者是如何將金字塔工程雄偉、精巧的特點寫具體生動的。

  教學準備:學生:收集埃及金字塔的資料;教師:課件

  教學過程:

  一.檢查導入,激發興趣。

  1.上節課我們一起去了這趟探秘之旅的第二站——埃及的金字塔,走近金字塔,撩開了她的神秘面紗。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組與金字塔相關的詞語。

  出示詞語:宏偉  精巧  輪廓  智慧  結晶  巍然屹立  傲對碧空 烈日曝曬  舉世聞名  摩天大廈

  生讀,齊讀。

  2.你能用上一、兩個詞語說一句話描繪你印象中的金字塔嗎?(相機板書:宏偉、精巧)

  3.現在這座金字塔矗立在起伏的黃沙之中已經有四五千年的歷史了。(出示句子引讀)

  生讀:它們是埃及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質疑。(板書:智慧的結晶建造)

  4.是啊,為什么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呢?(板書:?)如此宏偉而精巧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呢?這節課讓我們一起繼續探秘,瞻仰金字塔的宏偉精巧,贊嘆埃及人民的偉大智慧。

  二、感受金字塔的外觀宏偉、結構精巧。  

  孩子們,現在我們就站在胡夫金字塔下。讓我們仰望這座金字塔,手摸巨石感受金字塔的宏偉精巧。自由朗讀第三節,用橫線畫出寫金字塔外觀宏偉的句子,用波浪線畫出寫結構精巧的句子。想想課文是怎樣寫具體宏偉精巧的,請寫出你的獨特感受。

  (一)金字塔的外觀宏偉  

  1、指名讀外觀宏偉的句子。(投影出示)

  2、討論交流具體感受外觀的宏偉。

  塔高:“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當于40層高的摩天大廈。”

  預設(如果我把這句話改成:這座金字塔很高很高。和原文相比,哪句話的表達效果好?)

  指導學生抓住數字感受塔的宏偉。指導讀出驚嘆。這種方法就是列數字。(板書:列數字)

  指導抓住詞語“摩天大廈”,先了解摩在字典里的三種解釋(大屏幕出示)摩:1、摩擦;2、接近;3、研究、切磋。你認為在這里應該選第幾種解釋?(第二種)那摩天大廈這個詞的意思呢?(快要接近天的大樓)更準確的表達(形容大樓非常高),接著可以讓學生聯系教學大樓的層數,具體感受金字塔相當于幾個教學大樓那么高,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了大樓的高度。像這樣的說明方法就叫作比較。(板書:作比較)

  是啊,為了把金字塔的高表現出來,作者不光列舉了具體的數字,還用我們熟悉的事物作比較,使遙遠而陌生的金字塔離我們近了,有了一種觸手可及的感覺,像這樣的方法就叫列數字,作比較,讓我們再讀這句話,感受這樣寫的妙處。(齊讀)

  周長:繞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出示課件)

  金字塔四邊的邊長大概是多少米?面積大概是62500平方米,這相當于11 個我們學校的操場。(老師這兒也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石塊:塔身由230萬塊巨石砌成……需要60萬個車皮。

  同學們,本身冷冰冰的數字,卻讓我們感受了金字塔的宏偉,這就是列數字這種方法的魅力。課文中還有這樣的例子嗎?

  出示題目:算一算:(1)、這些巨石如果用一列擁有30節車皮的火車來運,大約要拉多少趟?(2)、僅這一座胡夫金字塔所需要的石料有多重?

  問:作者為什么要加上這些說明,而不直接說石塊有多少有多重呢?這樣寫對我們讀者有什么幫助?(更加清楚地了解石塊的多石塊的重,這種說明方法還是——作比較列數字,是為了突出說明石塊的重量數量,感知石塊的多)

  這組組數字令我們驚嘆,[微軟用戶4] 能把你的驚嘆背后的宏偉讀出來嗎?指導朗讀

  (二)金字塔的結構精巧  

  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很緊密,幾千年過去了……插不進去。(出示句子)

  (1)學生交流。

  當時古埃及人民生產力水平低下,能使用的工具只有石塊,他們就用石塊和石塊摩擦,要磨平一塊重2.5噸的石塊需要多長時間,花費多少精力啊!“幾千年過去了……”這些巨石可說是“飽經風霜”他們飽經了雨水的沖刷,風霜的洗禮,承受住地震的破壞,戰爭的硝煙……這些石塊的接縫處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我們怎不驚嘆她的精巧呢。

  (2)指導朗讀:體會歷史悠久,精巧,艱辛,浩大 。  齊讀:感受精巧

  (3)看圖,了解金字塔結構的精巧,小結說明方法(板書:語言描述)[微軟用戶5]

  剛才我們一起研讀了胡夫金字塔的宏偉、精巧,為什么作者只向我們介紹胡夫金字塔呢?因為胡夫金字塔最大,最有代表性。這種以胡夫金字塔為典型介紹埃及金字塔的方法就叫舉例子。(板書:舉例子)

  三、了解金字塔的建造過程、感受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過渡:下面我們看一段胡夫金字塔的視頻,進一步感受她的宏偉精巧。游人無不驚嘆:如此宏偉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樣建起來的呢?剛才讀的是——這句話的作用是——承上啟下。閱讀第四——五自然段,孩子們讓我們繼續探秘金字塔的建造之謎。

  1、明確學習要求:默讀課文4、5小節,思考:在沒有現代工具的條件下,“230萬塊巨石”是怎樣運過來的,又是怎樣砌到“146米多”的高度的呢?你又有怎樣獨特的感受呢?

  讓學生讀讀、議議、擺擺、畫畫。感受埃及人民的勤勞、聰明。

  2、感受當時的場面,學生畫圖演示并向同桌解說過程。

  3、小結是不是唯一的造法,還有沒有其他的說法?你從哪兒知道?“據說”這就是說明文用詞的準確性。還有什么的方法呢?你會有怎樣的推想呢?課后我們思考一下。

  4、這么多的巨石磨平、運石,并且壘到146米多,需要怎樣的人力,又需要怎樣的心血啊。

  出示:“為了建造這座金字塔,經常有10萬人在烈日曝曬下干活兒。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時間。”

  抓住“曝曬”理解勞動的艱辛。抓住“10萬人”“30年”讓學生體會這是埃及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心血的結晶。

  四、總結升華,豐富情感。

  1、出示:“現在,這些金字塔矗立在……結晶。”

  抓住“矗立”理解千萬年屹立不倒——讓我們懷著崇敬與驕傲來贊美一下吧!(齊讀)

  2、真情告白: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微軟用戶6] 當你真的來到金字塔前,我相信同學們一定有很多的話要說,把你想說的寫下來吧。  

  這些金字塔矗立在黃沙中,成了一道永恒的風景,這是一部悲壯雄渾的史詩,這是古埃及人智慧的見證。提到埃及人們就會想到金字塔,提到中國人們就會想到長城。這是人類的聰明才智。讓我們帶著對人類文化遺產的尊重朗讀最后一段。

  (齊讀最后一節)

  五、課外延伸,豐富積累。

  過渡:除了書上的金字塔知識,你還想了解哪些金字塔之謎?讓我們去讀書,去了解,去探究吧,你肯定會有更多的發現。

  閱讀推薦:老師推薦兩本書《金字塔未解之謎》、《金字塔神秘與真實》

  課外作業:

  1、閱讀相關書籍,網絡搜索相關資料,出“探秘之旅——埃及金字塔”第二期手抄報

  2、收集我國長城的資料,用上今天學到的說明方法寫一個片段介紹一下長城。

  教學反思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語文課程標準》中也特意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對于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應加以鼓勵”。我在上《埃及金字塔》這課時,注意突出這一理念。

  《埃及的金字塔》這篇課文著重介紹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埃及金字塔的形狀及其建筑歷史;主要寫出了它的外觀宏偉、結構精巧的特點以及建造金字塔所用的辦法,熱情謳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

  我在課堂上重點抓住了“宏偉”和“精巧”。從第三小節對胡夫金字塔的介紹中感受金字塔的宏偉和精巧。這一部分課文用了多種說明方法來表現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在教學的過程中,我還注意聯系學生身邊的實際來幫助學生理解,例如,講到埃及金字塔的高時,我讓學生聯系我們上海金茂大廈的高度,通過比較,學生理解埃及金字塔的高大就比較容易了。

  [微軟用戶1]復習:秦兵馬俑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今天我們要去埃及看看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金字塔。

  [微軟用戶2]“巍然屹立”、“傲對碧空”等詞表現了金字塔的高大。你還知道哪些描寫建筑物物的四字詞語?請寫出幾個來。

  [微軟用戶3]照樣子,寫詞語。

  例:“金”字塔 字臉

  字胡 字長蛇陣

  例:丹鳳眼

  眉  鼻  嘴

  [微軟用戶4]從“70多座”可以看出,從“146米多、40層”等可以看出,從“10萬人、30年”可以看出,從“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可以看出。

  [微軟用戶5]學習這段話介紹事物的說明方法,完成填空。

  暑假里,我們一家人去爬山。來到山腳下,看到巍峨的青山,我不由得贊嘆:“這山可真高啊,。”(列數字的說明方法)爸爸摸著我的小腦袋說:“是呀,的確是高,(——)。”(用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媽媽笑著說:“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我看這山呀,!”(用形象描述的說明方法)

  [微軟用戶6]課文學完了,說說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

埃及的金字塔教學設計 篇9

  之一

  佚名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組織學生自學生字詞,理解詞意,允許留有疑難

  2、指導學生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引導學生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初步體會金字塔的雄偉與神秘

  4、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鼓勵對課文內容進行質疑

  『教學重點』

  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積極鼓勵提出質疑

  『教學準備』

  專題學習網頁

  『教學過程 』

  一、談話導入  、激發情趣

  1、同學們知道四大文明古國嗎?

  板書:古埃及、印度、巴比倫、中國

  勤勞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國人民創造了令人驚嘆的偉大文明。說到中國,人們必然會想到舉世聞名的建筑“萬里長城”。說到埃及,人們又必然會想到同樣舉世聞名的建筑“金字塔”。

  2、板書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

  3、誰能練習我們看過的電影、電視或讀過的書籍,說說你了解的埃及

  4、簡單介紹埃及(瀏覽專題學習網頁“簡介埃及”部分)

  二、初讀課文、疏通詞句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要求:(1)劃出生字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讀通句子,難讀的多讀幾遍

  (3)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4)劃出不懂的詞語和句子

  2、檢查自學效果

  (1)學生匯報自己勾畫的生字詞,學生朗讀

  (2)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共同討論交流解決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想一想各自然段說了什么?

  2、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介紹了有關金字塔的哪些內容?

  3、給課文分段

  四、激發興趣、鼓勵質疑

  1、欣賞埃及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金字塔(專題學習網頁“金字塔王國”部分)

  2、師:古老神秘的埃及大地,撲朔迷離的金字塔建筑,同學們讀了課文有什么疑問?或者還想了解什么?

  學生自由質疑

  教師引導整理質疑問題

  五、作業 

  讀熟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引導學生深入語言文字,體會金字塔工程雄偉、精巧的特點

  2、學習作者描寫的方法,嘗試練筆

  3、引導從課文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與智慧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引導深入語言文字,體會金字塔的雄偉精巧,感受埃及人民的勤勞智慧

  『教學準備』

  專題學習網頁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1、“舉世聞名”這個詞語是什么意思?

  2、為什么說舉世聞名的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

埃及的金字塔教學設計 篇10

  之二

  佚名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工程宏偉、精巧的特點及作者描寫的方法。

  3、從本課語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投影片、掛圖。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激發興趣

  1、中國的首都是北京,在北京可以看到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你們可知道,埃及的首都在哪里?埃及又有什么名勝呢?

  2、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埃及的金字塔)

  3、埃及的金字塔在哪里?它為什么叫“金字塔”,怎樣建造起來的?我們學了這篇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指導,疏通詞句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認清字形,讀通句子,一邊讀,一邊畫出生字。

  (2)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3)寫出不懂的詞語和句子。

  2、查自讀效果。

  (1)學生匯報自己勾畫的生字詞,教師用投影儀映示,學生朗讀。

  (2)指出下列詞語所在的句子,輕聲朗讀,重點領會。

  埋葬:掩埋尸體。輪廓:物體的外緣線條。

  精巧:精細巧妙。 結晶:比喻珍貴的成果。

  摩天大廈:指高聳入云的大樓。

  (3)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師生當場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

  (4)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并思考每個自然段說了什么?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思考:

  (1)金字塔在哪里?

  (2)金字塔的外觀有什么特點?

  (3)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來的?

  (4)為什么叫“金字塔”?

  (5)為什么說“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

  2、根據上面的問題,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埃及金字塔所處的地理及概貌。

  第二段(第2、3自然段):介紹埃及金字塔的外觀和結構的特點。

  第三段(第4、5自然段):介紹這樣宏偉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來的。

  第四段(第6自然段):點明埃及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和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果。

  3、根據段意,指名試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4、小結。

  四、指導書寫

  1、投影映示生字。

  2、指導學生注意字各部分的比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學生臨寫。

  4、師生評價。

  5、強化練習。

  五、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課后習題3)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舉世聞名”這個詞是什么意思?

  2、為什么說埃及的金字塔是舉世聞名的?

  (從結構、建造等方面簡單地加以敘述)

  二、講讀第一段

  1、輕聲朗讀課文第1自然段,回答:

  (1)“舉世聞名”的金字塔在哪里?

  (2)“舉世聞名”的金字塔外觀如何?

  2、看圖,品味文字。

  (引導學生從“金黃色的沙漠”是埃及金字塔的背景,“巨大的角錐形”是金字塔的外觀,“巍然屹立,傲對碧空”展示了金字塔不凡的氣勢。這就是舉世聞名的埃及金字塔。)

  3、朗讀課文第一段。

  三、講讀第二段

  1、默讀課文第2、3自然段,思考:

  (1)金字塔的外形具有什么獨特之處?

  (2)以胡夫金字塔為例,作者具體寫出了這一工程的哪些特點?

  2、指名回答金字塔的外形有什么獨特之處。

  (1)金字塔為什么叫“金字塔”?

  (2)第2自然段寫金字塔的外觀是否和前面的“角錐形”一致?

  (3)朗讀第2自然段的第4、5兩句話。

  3、輕聲朗讀第3自然段,回答:胡夫金字塔具有哪些特點?

  (1)胡夫金字塔外觀上具有哪些特點?(高大、重)

  (2)胡夫金字塔在結構上具有哪些特點?(平整、緊密)

  4、理解重點句子,體會課文是怎樣描寫金字塔的外觀宏偉與精巧?

  (1) 投影映示句子:

  “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

  “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很緊密。”

  (2)指名讀這兩句話。

  第①句是用什么方法來說明胡夫金字塔很高?(列數字)但146米究竟有多高呢?同學們想象得出嗎?第②句也是如此,究竟是怎樣的平整與緊密呢?我們看課文是怎樣具體描述的。

  (3)投影映示:

  按課文內容填空:

  A、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 )。

  B、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很緊密,( )。

  (4)邊讀邊想,補充后的句子與前面出示的句子相比,好在哪里?

  (用打比方、作比較、舉例子等方法,把我們與遙遠的金字塔拉近了距離,對金字塔的宏偉和精巧有了更深的了解)

  5、小結說明方法。

  為了說明胡夫金字塔外形宏偉、結構精巧的特點,作者運用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的方法。默讀課文第2、3自然段,找出用上述說明方法的句子。

  指名讀有關句子。

  6、指導朗讀第二段。

  四、講讀第三段

  1、默讀課文第4、5自然段,思考:這一段課文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2、討論回答這一段中的兩個設問句。

  (1)投影映示,指讀兩個設問句。

  ①如此宏偉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樣建造起來的呢?

  ②開始砌金字塔了,當時沒有起重機,怎樣把這么多巨大的石塊壘起來呢?

  (2)輕聲讀課文,回答上述兩個問句。

  (3)朗讀課文第4、5自然段。

  3、小結。

  建造金字塔是一項非常浩繁的工程,花費的心血和汗水是無法計算的,僅從古埃及人運石頭、壘石塊這兩件事,就足以表現埃及人的勤勞和智慧。

  五、練寫片斷

  運用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的手法,寫一個片斷,介紹校內的雪松,要寫出雪松的特點。

  第三課時

  一、講讀第四段

  1、默讀課文,思考:最后一個自然段寫了什么內容?

  2、最后一段內容與前文有什么關系?

  為什么說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

  ┌───────────────────────┐

  ①為了建造這座金字塔,經常有10萬人在烈日曝曬下干活兒。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時間。

  ②勤勞而聰明的埃及人想出了許多科學的方法。

  └───────────────────────┘

  3、總結課文。

  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布置作業 

  閱讀有關埃及金字塔的課外書。

埃及的金字塔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學習、理解課文內容,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和感悟埃及金字塔工程的“宏偉”和“精巧”,以及科學的修建過程。

  3、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教學重點:了解和感悟埃及金字塔工程的“宏偉”和“精巧”,以及科學的修建過程。

  教學難點: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程序:

  一、談話導入、激發情趣

  1、出示烈士陵園塔和海會寺雙塔等各種各樣的塔,過渡到“金”字,再過渡到金字塔。

  2、板書并交流課題

  說一說從題目中你最想知道什么?(學生交流問題)

  二、朗讀課文,感悟重點

  1、自主朗讀課文。

  師:同學們想了解的問題還不少,請帶著自己的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看誰在讀課文的過程中解決了自己的問題。

  2、學生交流,自主釋疑。

  說一說通過朗讀,你解決了哪些問題:

  (1)第一段交流。(播放課件)讓學生用第一段中的詞語來描繪你所看到的金字塔。

  (2)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宏偉、精巧和科學建造

  3、找出過渡句,體會其作用。(承上啟下)

  4、學習“宏偉和精巧”部分。

  (1)課文哪部分是寫金字塔“宏偉而精巧的”?(第3自然段)

  (2)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句子寫宏偉,哪些句子寫精巧?

  (3)學生匯報:教師指導朗讀

  a、高146米多,相當與40層高的摩天大廈,

  指導朗讀:我們的教學樓只有四層,你想一想,當你站在比樓高出十倍的40層大廈下看這座大廈的樓頂的時候,你怎樣看?你會怎么想?同樣,站在胡夫金字塔下呢?把它的高讀出來,把你的驚嘆表達出來。

  b、繞一周走一公里:體會到到金字塔底面積很大,用數學來說明;

  c、230萬塊,平均每塊2.5噸,石頭之多,石頭之重,三分之一米寬的石路,可以繞地球一圈,要六十萬個車皮,如果把這些車皮連起來,也快要繞地球一圈了,把你的不可思議,驚訝不已表達出來。)

  d、砌合得很緊密,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是怎樣結合的?(將石塊打磨得十分平整,然后疊放在一起,中間沒用任何水泥類粘結物。這樣堆砌起來的金字塔牢固嗎?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

  你知道嗎?為了保證金字塔永遠不倒,古埃及人沒用一顆釘子,沒用一根木料。因為釘子時間長了會生銹,木料時間長了會腐朽。整座金字塔都是用這些巨石構建的。)

  e、經常10萬人,30年:我們駕嶺鄉約有3萬人,你想想十萬人是多少?據記載,當年,每3個月便換一批人,每批十萬,估計一下整整30年,要多少人?聯系上文說說為什么要用這么多人呢?)

  讓我們再來讀一讀第3自然段,再來感受一下金字塔的宏偉和精巧。

  5、學習“建造過程”,感受埃及人民的智慧。

  過渡:如此這么多這么重的石塊,這么宏偉這么精巧的金字塔,古埃及人民是如何建造的呢?請同學們讀讀課文第4、5自然段。

  (1)學生交流匯報:

  運石料——修土坡——移土坡

  感情朗讀

  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動手畫一畫。

  讀完這一段,你想說什么,想對古代埃及人民說什么?

  三、學習首尾,體會情感

  過渡:讓我們來看看人們是怎樣評價金字塔的?請讀最后一段。

  1、感受詞語(矗立、起伏的黃沙、四、五千年,)解決“傲對碧空”的問題。

  2、思考:為什么說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學生討論)

  3、再讀最后一句,體會埃及人民的聰明與智慧。

  四、課堂拓展延伸。

  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這也是埃及作為四大文明古國(古代埃及、古代巴比倫、古代中國、古代印度)之一的重要原因;由于金字塔的宏偉和精巧,以及它建造過程的艱難與埃及人民的聰明、智慧,它被列為世界八大奇跡之首是當之無愧的。

  課后探究:(課件)

  (1)古代埃及、古代巴比倫、古代中國、古代印度為什么被稱為文明古國?

  (2)查找“世界八大奇跡” 的相關資料。

  (3)小秘密:金字塔里存放著法老的尸體——木乃伊,你知道木乃伊是怎么回事嗎?

  五、總結升華。

  我們今天不僅了解了金字塔的外形和結構特點,而且更感受了古代埃及人民的聰明和智慧,相信你們通過努力學習,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將來可以在月球或者太空中建造比金字塔更宏偉更精巧的建筑。

  附:板書設計

  宏偉而精巧

  埃及的金字塔                智慧的結晶

  科學建造

埃及的金字塔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工程宏偉、精巧的特點及作者描寫的方法。

  3、從本課語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第2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導入:前一課中,我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了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兵馬俑”。今天,再讓我們來共同認識和了解另一“世界奇跡”——《14.埃及的金字塔》。(齊讀課題)

  2、誰能聯系我們看過的電影、電視或讀過的課外書,說說你所知道的一些金字塔情況?

  二.學習感悟第一自然段

  1、(出示課件一:金字塔遠景圖)

  這就是雄偉壯麗的埃及金字塔。仔細觀察圖畫,誰能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金字塔?

  2、課文是怎樣介紹的呢?請一位同學朗讀第一自然段,想一想:從這一自然段中你讀懂了什么?

  (①第一句交代了埃及金字塔所處的位置。“一座座”說明了什么?——數量多;“巨大”說明了——金字塔給人的印象是雄偉的;“角錐形”寫出了——金字塔的形狀。

  ②第二句寫出了金字塔的高大氣勢。什么叫“傲對碧空”——金字塔直指碧空的非凡氣勢。

  ③第三句:什么叫“舉世聞名”?(板書:舉世聞名)“舉世聞名”說明了什么?——金字塔在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地位。誰能用“舉世聞名”說一句話。)

  3、(出示課件二:第一自然段課文內容)

  齊讀,感受金字塔數量的眾多,外觀的奇特,氣勢的非凡,地位的崇高。

  三.學習感悟第二自然段

  1、如此氣勢宏偉的金字塔有什么作用呢?為什么叫金字塔呢?請一位同學朗讀第二自然段。

  2、指名說一說。

  四.學習感悟第三自然段

  1、古埃及各個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文中無法一一給大家介紹,課文給我們介紹的是一座最有代表性也是最大的一座金字塔,它就是——胡夫金字塔。

  2、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可以用哪兩個詞來概括金字塔的特點?(板書:宏偉精巧)

  (提示大家:從第四自然段中找一找并畫出這兩個詞。)

  3、你能用課文中的句子說說它的宏偉表現在什么地方嗎?

  (①塔身之高;②周邊之長;③石塊之巨;④數量之多;⑤人數之眾;⑥時間之長。)

  4、這里,課文用了哪些方法來說明金字塔的宏偉?

  (①作比較;②列數據。)

  用這些說明方法有什么好處?

  (形象、具體可感,讓人易于感受到它的宏偉。)

  5、金字塔不但宏偉,而且精巧。劃出說明金字塔精巧的句子,再讀一讀。

  6、指名讀。這句話中的哪些詞語突出地表現了金字塔的精巧?把這些詞語圈出來。

  7、(出示課件三:表現金字塔結構精巧的這句話)

  齊讀,體會一下金字塔的精巧。

  五.學習感悟第四、五自然段

  1、請同學們默讀四、五自然段,劃出這兩段中的兩個設問句,想一想:從這兩個設問句中,你讀懂了什么?

  (第一個設問句提示了四五自然段所寫的內容,是這兩段的中心句。第二個設問句提示了第五自然段所說明的內容。)

  2、金字塔是怎樣建造起來的呢?作者具體介紹了哪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運石塊;一是壘石塊。)(板書:運石壘石)

  3、如此又大又重的石塊,如何運得動,又是如何壘起來的呢?請大家快速讀一讀四、五自然段,思考好以后,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4、指名說一說。

  5、設疑。想一想:你能肯定古埃及人一定是用這種辦法壘石塊的嗎?(不一定)

  你從文中哪個詞可以看出來?(據說) 作者為什么用“據說”?

  (因為這個砌塔的方法,只是后人根據當時可能擁有的工具推測、想象出來的辦法之一,還不能完全確定一定是這種辦法,所以課文稱“據說”。)

  6、我想,勤勞而聰明的古埃及人民也許是用別的更為巧妙的辦法去壘石塊的吧!有興趣的同學,課后也可以查閱資料、開動腦筋,去思索這更為巧妙的辦法。

  六.學習感悟第六自然段

  1、讓我們帶著贊美之情齊讀第六自然段。

  2、想一想:這一自然段有幾句話?你從中分別讀懂了什么?

  (第一句話與課文開頭第一自然段一、二、三句話相照應;第二句話表達了對古埃及人的贊美之情。)(板書:四五千年)

  七.總結全文

  1、為什么說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快速默讀全文。

  (出示課件四:①為了建造這座金字塔,經常有10萬人在烈日曝曬下干活兒。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時間。②勤勞而聰明的埃及人想出了許多科學的方法。)

  2、總結:這篇課文給我們介紹了金字塔外觀宏偉、結構精巧的特點,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特別方法,歌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板書:智慧的結晶)

  3、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至今仍有許多懸念尚未解開,請同學們看一組圖片來感受一下。

  (出示課件五:埃及金字塔懸念投影片)

  4、正是金字塔有許多像這樣的懸念,因此,有人說金字塔是外星人做的,你相信嗎?同學們,讓我們勤奮學習,掌握更多的科學知識,也許,有一天你會成為一名優秀的考古學家為我們揭開這些懸念。那么,老師和我們五(3)班同學會因你而感到無限自豪!

  八.作業

  閱讀有關埃及金字塔的課外書。

  九.板書設計

  14. 埃及的金字塔

  舉世聞名 

  宏偉精巧        智慧的結晶

  運石壘石 

  四五千年

  埃及的金字塔(pyramids)建于45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即國王)和王后的陵墓。陵墓是用巨大石塊修砌成的方錐形建筑,因形似漢字“金”字,故譯作“金字塔”。埃及迄今已發現大大小小的金字塔110座,大多建于埃及古王朝時期。在埃及已發現的金字塔中,最大最有名的是位于開羅西南面的吉薩高地上的祖孫三代金字塔。它們是大金字塔(也稱胡夫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和門卡烏拉金字塔,與其周圍眾多的小金字塔形成金字塔群,為埃及金字塔建筑藝術的頂峰。

  大金字塔是埃及現存規模最大的金字塔,被喻為“世界古代七大奇觀之一”。它建于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胡夫統治時期(約公元前2670年),原高146.59米,因頂端剝落,現高136.5米,塔的4個斜面正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塔基呈正方形,每邊長約230多米,占地面積5.29萬平方米。塔身由230萬塊巨石組成,它們大小不一,分別重達1.5噸至160噸,平均重約2.5噸。據考證,為建成大金字塔,一共動用了10萬人花了20年時間

  第二大金字塔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約公元前2575年至公元前2465年)的第四位法老海夫拉的陵墓,因此被稱為海夫拉金字塔,塔高143.5米。舉世聞名的獅身人面像便緊挨著海夫拉金字塔,據傳人面是海夫拉的模擬像。長期以來,由于該金字塔內的濕度過大、通風較差,墓室內部的墻壁出現裂縫。1992年,海夫拉金字塔又經歷了一次強度為5.4級的地震,受到了部分損壞。此后經過兩年多的全面修繕,于2001年7月重新開放。

  門卡烏拉金字塔的底邊邊長108.5米,塔高66.5米。1839年,一名英國探險家首次打開這座金字塔,在墓室中發現一具花崗巖石棺及法老木乃伊。但裝運這些文物的船只在返回英國途中遭遇意外,石棺和木乃伊都沉入大西洋

  1993年初,考古學家在吉薩省的金字塔區考察時,意外地發現了一個規模龐大的古墓群,里面共有160多個古墓,墓里的象形文字記錄了金字塔修建時的情況。墓壁上有繪畫,生動地展現了金字塔修建時的情況。這群古墓造型多樣,用料不一。有的墓如金字塔形狀,有的呈圓形拱狀,有的是長方形平頂斜坡式造型。用料主要有3種:土磚、玄武巖和花崗石。為了進一步研究新發現的古墓,埃及文化部成立了一個科研小組,有關金字塔建造者之謎將會進一步被揭開。1996年7月,埃及又決定開放位于開羅以南約35公里的達舒爾的4座金字塔。

  這4座金字塔中有兩座是為古埃及第四王朝的法老薩夫羅建造的,距今近4600年,其中的一座造型獨特,被稱為“彎曲金字塔”或“折角金字塔”,其底部為邊長188米的正方形,高約98米。它的奇特之處在于它的每面具有兩個坡度。考古學家發現,古埃及人在施工時,先以54度的傾角修建,到一定高度后,又改為以43度的傾角繼續向上建造,直至完工。這樣金字塔的四面看起來便是彎曲的。為薩夫羅國王所建造的另一座金字塔所用的建筑材料為顏色發紅的石灰石,因此被稱為“紅色金字塔”。1996年8月,埃及考古工作者在開羅西南吉薩金字塔群附近清理門卡烏拉金字塔底座時,偶然發現兩尊罕見的拉美西斯二世石像,這是在金字塔高地首次發現與拉美西斯二世有關的文物。

  新發現的兩尊石像位于第三座大金字塔門卡烏拉金字塔旁,它們被雕刻在同一塊石頭上,高3.5米、重約4噸。其中一尊反映了拉美西斯二世的真面目,另一尊則集拉美西斯二世和荷拉·烏赫梯神像于一體。 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第19王朝著名法老(約公元前1304-前1237年)

  吉薩金字塔屬于埃及古王國(公元前3200-前2270年)時期的文物,而拉美西斯二世則生活在埃及新王國(公元前1560-前1100年)時代。考古專家認為這一重要發現可能有助于人們揭示金字塔地區更多秘密。

  近十年來,參觀金字塔的大量游人使金字塔內部濕度不斷上升、化學物質增加,從而損害了金字塔的牢固性。為了更好保護金字塔這一珍貴古跡,1995年4月,埃及政府宣布1995年為保護金字塔年。

  埃及金字塔是從早期的王陵馬斯塔巴墓發展開來的。建筑金字塔的歷史從第三王朝到第十三王朝,跨越了10個朝代。金字塔閃耀著古埃及人民智慧和力量的光芒。直到今天,規模宏大、建筑神奇、氣勢雄偉的金字塔依然給人留下許多未解之謎。神秘的埃及金字塔吸引許多科學家、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前往探究,也吸引世界各地的無數游客前去觀光游覽 。

埃及的金字塔教學設計 篇13

  課題 15埃及金字塔 教學時間 第(1 )課時 學目 1、組織學生自學生字詞,理解詞意,允許留有疑難 2、指導學生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積極鼓勵提出質疑 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積極鼓勵提出質疑   評價 入目 一、談話導入、激發情趣

  1、同學們知道四大文明古國嗎?(古埃及、印度、巴比倫、中國)勤勞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國人民創造了令人驚嘆的偉大文明。說到中國,人們必然會想到舉世聞名的建筑“萬里長城”。說到埃及,人們又必然會想到同樣舉世聞名的建筑“金字塔”。 師評 導自 二、初讀課文、疏通詞句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要求: (1)劃出生字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讀通句子,難讀的多讀幾遍

  (3)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4)劃出不懂的詞語和句子 互評 作探 三、檢查自學效果

  1、學生匯報自己勾畫的生字詞,學生朗讀

  2、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共同討論交流解決 師評 互評 饋精 四、激發興趣、鼓勵質疑

  1、欣賞埃及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金字塔 2、古老神秘的埃及大地,撲朔迷離的金字塔建筑,同學們讀了課文有什么疑問?或者還想了解什么?

  學生自由質疑

  教師引導整理質疑問題 師評 習拓 五、作業 熟讀課文 師評 互評   課題 15埃及金字塔 教學時間 第(2)課時 學目 1、引導學生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初步體會金字塔的雄偉與神秘 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鼓勵對課文內容進行質疑 從本課語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工程宏偉、精巧的特點及作者描寫的方法。   評價 入目 一、復習導入

  1、“舉世聞名”這個詞是什么意思?

  2、為什么說埃及的金字塔是舉世聞名的? 師評 導自 二、學習課文 1、學習2、3自然段 (1)自讀課文2、3自然段,想想你從中知道了些什么。 (2)交流金字塔有什么作用?名字是怎么來的?   互評 作探 三、最大的金字塔是哪一座? 重點討論胡夫金字塔的特點。(高大宏偉、做工精巧) 作者是怎樣把這些特點告訴大家的呢?(用列數字、作比較等說明方法。) 這樣寫有什么好處?(使事物特點更加形象,加深讀者對它的印象。)讀課文,體會列數字、作比較等說明方法及這樣寫作用。 師評 互評 饋精 四、講讀4、5自然段

  1、默讀課文第4、5自然段,思考:這一段課文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2、討論回答這一段中的兩個設問句。

  (1)如此宏偉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樣建造起來的呢?

  (2)開始砌金字塔了,當時沒有起重機,怎樣把這么多巨大的石塊壘起來呢?

  (3)輕聲讀課文,回答上述兩個問句。

  (4)朗讀課文第4、5自然段。 師評 習拓 五、最后一段內容與前文有什么關系?

  為什么說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 總結課文。

  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師評 互評  

埃及的金字塔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目標:  

  1.品讀課文,感受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體會作者是怎樣寫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的。

  2.了解金字塔的建造過程,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設計理念: 

  分小組合作探究專題,師點撥指導

  教學過程:

  一.檢查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起初讀了課文,走近埃及,遠遠地瞻仰了金字塔。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組與金字塔相關的詞語。

  出示詞語:宏偉  精巧  輪廓  智慧  結晶  巍然屹立  傲對碧空

  烈日曝曬  舉世聞名  摩天大廈

  生讀,齊讀。

  2.你能用上一、兩個詞語說一句話描繪你印象中的金字塔嗎?(相機板書:宏偉、精巧)

  3.現在這座金字塔矗立在起伏的黃沙之中已經有四五千年的歷史了。(出示句子引讀)

  生讀:它們是埃及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質疑。(板書:智慧的結晶 建造)

  4.是啊,為什么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呢?(板書:?)如此宏偉而精巧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呢?這就是我們本節課要探究的主題。

  5.出示探究專題:1.金字塔的宏偉;

  2.金字塔的精巧;

  3.金字塔的建造。

  讓我們一起深入課文,走近金字塔,感受古埃及人民偉大的智慧。

  二、組隊探究,自我感悟  

  1.下面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在組長的帶領下,自主選題。

  2.專題選好了,在小組合作探究前,老師有幾點提示,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3.出示合作提示:1.獨立研讀課文,抓重點詞句品味,并作批注;  

  2.小組內匯報演練;  

  3.組長分工匯報內容。  

  根據提示研讀課文。

  3.學生討論,探究合作,教師巡回,參與討論。

  同學們讀得投入,談得熱烈,現在我們就舉行一個“探究討論會”,對于同一個探究專題,有不同感受與理解的,其他小組成員可以補充。

  三、匯報探究,深刻感悟  

  (一)金字塔的宏偉  

  (1)這座金字塔高難度 146米 多,相當于40層高的摩天大廈。(出示課件)

  生1:我從這句中的“摩天大廈”感受到金字塔特別得高大,因為這個詞語的意思就是“快要夠得著天的大廈。”

  生2:從 146米 多、40層高,我感受到金字塔特別的高大雄偉。

  師:你真會讀書,有一雙敏銳的眼睛,醫科細膩的新。你知道40層高的摩天大廈 究竟有多高嗎?

  生茫然。

  師:我們的源清樓有幾層?(4層) 40層有幾個源清樓這么高?(10個,生驚訝)請想象一下,你會怎么看?(生仰視)

  指導朗讀。(讀出它的高)齊讀。

  師:同學們讀的真好,讓人身臨其境,請你再讀這句話,想想作者是怎樣讓我們有這樣真切的感受呢?

  是啊,為了把金字塔的高表現出來,作者不光列舉了具體的數字,還用我們熟悉的事物作比較,使遙遠而陌生的金字塔離我們近了,有了一種觸手可及的感覺,像這樣的方法就叫列數字,作比較,讓我們再讀這句話,感受這樣寫的妙處。(齊讀)

  (2)繞金字塔一周……需要60萬個車皮。(出示課件)

  生1:我從“繞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 1千米 的路程。”感受到金字塔的大。

  生2:我從這組數字感受到建造金字塔需要的石料非常的多,從側面體現了金字塔的宏偉。

  師:像這樣的寫法就是列數字。

  生3:地球的一周是 40075千米 ,建造金字塔的石料可以繞地球一周,可以看出石頭特別多,也可以看出金字塔的宏偉。

  生4:我剛才算了一下,一座金字塔需要的石塊是575萬噸,用一列30節車廂的火車來運這些石塊需要運2萬趟,實在太驚人了。

  師:感謝你們精辟的分析,精彩的匯報。這有組組數字令我們驚嘆,能把你的驚嘆讀出來嗎?

  指導朗讀

  (3)為了建造金字塔,經常有10萬人在烈日曝曬下干活兒。全部工整用了整整30年時間。

  生1:通過“經常、10萬人、整整30年”體會出工程需要的人多,時間長,工程的浩大,金字塔是奴隸們血汗的結晶。  

  生2:我從“烈日曝曬”這個詞感受到當時的環境很惡劣。  

  師:“曝”的意思是“曬”,那什么樣的場景才叫“烈日曝曬”呢? 

  生3:就是當太陽火辣辣的炙烤大地的時候。  

  生4:就是太陽曬得大地直冒煙的時候。  

  指導讀出環境的惡劣、壯觀的場面。

  生5:根據相關資料記載,那時候修建金字塔三個月換一批人,一年就要有40萬人參加勞動,30年就會有1200萬人參加勞動,需要的人也太多了。

  師: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用鮮血和生命堆砌而成的是古埃及人民血淚的結晶。讓我們滿懷深情地讀這句話。(齊讀)

  (二)金字塔的精巧  

  (1)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很緊密,幾千年過去了……插不進去。

  (出示句子)

  生1:我從“幾前年過去了”感受時間很長,金字塔非常的古老(歷史悠久)。

  生2:我從“鋒利的刀片也插不進去”感受一點縫隙也沒有,金字塔很堅固。

  師:當時古埃及人民生產力水平低下,能使用的工具只有石塊,他們就用石塊和石塊摩擦,要磨平一塊重2.5噸的石塊需要多長時間,花費多少精力啊!

  指導朗讀 :體會歷史悠久,精巧,艱辛,浩大  

  齊讀:感受精巧

  師: 這是一項多么艱辛、多么浩大的工程啊,所以“為了建造金字塔,經常有10萬人在烈日曝曬下干活。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時間。”(引讀)

  生齊讀。

  師:剛才我們一起研讀了胡夫金字塔的宏偉、精巧,為什么作者只向我們介紹胡夫金字塔呢?

  生:因為胡夫金字塔最大,最有代表性。

  師:這種以胡夫金字塔為典型介紹埃及金字塔的方法就叫舉例子。

  (三)金字塔的建造   

  生1:“如此宏偉而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樣建造起來的呢?”是個過渡句。

  師:為什么是過渡句呢?

  生2:因為第三節寫的是金字塔的宏偉和精巧,下面寫的是抓們建造的。

  師:它有機地總結上文,引出下文,使文章更連貫了。讓我們一起朗讀這個過渡句,體會它的作用。

  生齊讀。

  生3:“勤勞而聰明……一條石路”是寫他們抓們運石頭的,表現他們很聰明。

  師:是啊,閃耀著智慧的光芒。老師這里有一幅圖片,一起感受一下。(出示課件)

  生4:我從“當時沒有起重機……讓金字塔暴露出來。”知道他們是怎么把石塊壘起來的,他們聰明、勤勞,他們真是太了不起了。

  生5指圖講解建造過程。

  師:金字塔到底是怎么砌的呢?我們再來回顧一下。 

  出示拓展練習:怎樣把巨大的石塊壘起來呢  

  據說人們先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這樣一層層砌上去,金字塔有多高,土坡就有多高。最后_____,讓金字塔顯露出來。  

  生填充,齊讀體會建造過程。

  師:古埃及人民就只用這一種方法建造金字塔的嗎?

  生:不是。

  師:從文中哪里可以看出來?

  生6:許多、據說。

  生:“據說”說明這只是后人根據當時可能擁有的工具而推測、想象出來的方法,可能還有別的方法。

  師:大家看,這是螺旋型的建造金字塔的示意圖。(出示課件)

  四、拓展延伸,深化探究  

  師:古埃及人民想出各種方法修建金字塔,他們有起重機嗎?

  生:沒有。

  師:他們有運載機嗎?

  生:沒有。

  師:是呀,他們什么也沒有,他們用無數的肩膀、無數雙手把一塊塊巨石搬運來,堆砌起金字塔。這是現代文明也難以企及的程度,可他們實現了。一座座宏偉精巧的金字塔矗立在滾滾黃沙之中。他們巍然屹立,傲對碧空,站在這舉世聞名的金字塔面前,你想說什么?

  生自由說。

  師:他們不愧是埃及的象征,是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讓我們滿懷深情地一起朗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

  生齊讀。

  師:通過本次的小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生自由說。

  師:同學們都有所收獲,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本課的學習內容。

  出示拓展練習: 這節課我們走近了___的埃及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__的墳墓,它的輪廓有點兒像漢字的“__”字,其中最大的是開羅近郊的__金字塔,這座金字塔高 146米 多,相當于_____;它的結構精巧,幾千年過去了,石塊與石塊之間的接縫處連____都插不進去。金字塔真不愧是埃及的__,是古埃及人民____。

  生讀,并齊讀。

  五、總結課文,升華情感  

  本節課我們一起領略了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了解了金字塔的建造過程,感受了古埃及人民偉大的智慧。老師相信宏偉而精巧的埃及金字塔,勤勞而聰明的古埃及人民一定會引領同學們堅定不移地朝著自己的理想邁進!

  教學反思:每次上公開課前,總會有幾個難眠之夜,那是一種欣喜與沉重交織的復雜體驗。上完這一課,一份釋然,一份輕松,讓整個人清爽了許多,可也會有絲絲遺憾纏繞心頭;一點失誤,一份失落,讓我心情難以平靜。課前,我指導學生充分預習,抓重點語段品讀體會,指導小組組長做好分工;課上,我嘗試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注重對文本的解讀,力求讓學生走進文本,展開交流,師生精神飽滿,學生表現活躍,精彩不斷。可也有失誤之處,課堂預設的環節由于時間問題,沒有著重體現,對學生的朗讀評價比較單一。在我校的試教中,教學時間綽綽有余,學生反映冷然,可在實小的這節課上,學生是那么的活躍,品讀深刻,思維敏捷,表現欲強,讓我滿心歡喜,不忍打斷他們的發言,阻止他們的交流,可能也正因此而使教學環節與我預設的有所差異。課后,失落寫在我臉上,心想要是前面的環節少花費一點時間,那么這節課應該更理想了,于是,越想越遺憾。 王 老師勸我說:“教學本來就是缺憾的藝術,不可能有想象的完美,就是大師上完一節課,他也會有所遺憾。”聽完他的話,我心中釋然。可這也引起了我深深地思索,同樣五年級的學生為何表現會有如此大的差異……

埃及的金字塔教學設計(精選14篇) 相關內容:
  • 《埃及的金字塔》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課文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與智慧。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詞。3、引導學生深入語言文字,體會金字塔工程雄偉、精巧的特點。4、了解課文列數據、做比較等說明方法,并體會這些方法的作用。...

  • 埃及的金字塔教學設計

    課題 15埃及金字塔 教學時間 第(1 )課時 教學目標 1、組織學生自學生字詞,理解詞意,允許留有疑難 2、指導學生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重難 難點 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積極鼓勵提出質疑 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積極鼓勵提出質疑 教具 教...

  • 《埃及的金字塔》教學設計

    第二課時一、整體回顧,前后勾連,遷移學法。1.整體回顧:上節課我們已初讀課文,通過抓三句話(出示《埃及的金字塔》三句話),了解了課文的表達順序,總分總的結構。...

  • 《埃及的金字塔》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2、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工程宏偉、精巧的特點及作者描寫的方法。3、從本課語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埃及的金字塔》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埃及的金字塔》是蘇教版第十冊第14課,這是一篇說明文。課文著重介紹了埃及金字塔的外觀宏偉、結構精巧的特點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辦法,熱情謳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

  • 《埃及的金字塔》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工程宏偉、精巧的特點及作者描寫的方法。3、從本課語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 《埃及的金字塔》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學習、理解課文內容,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了解和感悟埃及金字塔工程的“宏偉”和“精巧”,以及科學的修建過程。 3、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 《埃及的金字塔》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說明文。課文著重介紹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狀及其建筑歷史,寫出了外觀宏偉、結構精巧的特點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辦法,熱情謳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

  • 《埃及的金字塔》教學設計

    之一佚名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組織學生自學生字詞,理解詞意,允許留有疑難2、指導學生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3、引導學生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初步體會金字塔的雄偉與神秘4、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鼓勵對課文內容進行質疑『教學重點』...

  • 《埃及的金字塔》教學設計

    之二佚名 [教學要求]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2、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工程宏偉、精巧的特點及作者描寫的方法。3、從本課語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埃及的金字塔(通用16篇)

    教學要求: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2、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工程宏偉、精巧的特點及作者描寫的方法。3、從本課語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埃及的金字塔》教案(精選15篇)

    教學要求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2、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工程宏偉、精巧的特點及作者描寫的方法。3、從本課語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埃及的金字塔》(精選12篇)

    教學目標:1、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工程宏偉、精巧的特點及作者描寫的方法。2、從本課語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重點:了解和感悟埃及金字塔工程的宏偉和精巧。...

  • 《埃及的金字塔》教學案例及解讀(精選14篇)

    【教學片斷】師:上節課,我們一起走進了埃及,埃及的金字塔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我覺得埃及的金字塔十分宏偉壯觀,很有氣勢。生:我覺得金字塔很堅固,能在沙漠中矗立四五千年都不倒。...

  • 《埃及的金字塔》補充習題答案(精選15篇)

    一、照樣子,寫詞語例:金字塔 國 字臉 八 字胡 一 長蛇陣例:丹鳳眼 柳葉 眉 鷹鉤 鼻 櫻桃 嘴【補充】此類詞語還有:臥蠶眉 掃帚眉 獅子鼻 酒糟鼻 蒜頭鼻 腫泡眼 金魚眼 蛤蟆眼 杏兒眼 羊角辮 蝴蝶髻 刺猬頭 鵝蛋臉 桃花臉 羅圈腿 狗尾草...

  •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女扒开内裤无遮挡18禁 | 少妇欲求不满和邻居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佐山爱一区二区 | 亚洲一二三区免费视频 |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在线 | 无码人妻出轨黑人中文字幕 | 免费高清成人 | freexxxx性特大另类 | 日本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成人在线网站 | 一本大道综合伊人精品热热 | 亚洲av天海翼一级毛片 |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刘亦菲 | 欧美一级三级在线观看 | 国产无套内射又大又猛又粗又爽 | 免费看黄色一级片一区二区三区 | 野狼第一精品社区 | 精品h视频 | 美女午夜福利4K视频在线观看 | 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视频百度 | 国产乱妇乱子视频在播放 | 成年人精品视频 | 篱笆女人狗电视连续剧第一部 | 超碰97人| 国产口暴吞精一区二区 | 日本xxx大片免费观看 | 宝贝腿开大点我添添公视频免费 | 在线观看免费一区 | 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激情无套 | 成人伊人精品色xxxx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播放 |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视频 | 日韩人妻潮喷中文在线视频 | 日日操夜夜操影院 | 国产精品热久久高潮AV袁孑怡 | 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 综合成人亚洲偷自拍色 | 中文字幕日产乱码六区 | 国产一二三四区乱码免费 | 国产1区二区三区 | 激情综合色五月六月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