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 >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神奇的克隆》教案(精選14篇)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神奇的克隆》教案

發布時間:2022-12-05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神奇的克隆》教案(精選14篇)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神奇的克隆》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克隆技術的發展、成就和意義,激發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精神。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克隆技術的發展、成就和意義。

  教學難點:   通過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與學生談論很熟悉的《西游記》,主要人物是孫大圣,緊急關頭常常拔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氣,毫毛立刻變成了一群和自己一模一樣的孫悟空,這當然是神話,但被今天的科學家變成了現實,這就是“克隆”。

  板書課題,克隆。

  教學課題中的生字“隆”,提醒學生重視“生”上的“一”。問:什么是克隆?請同學們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然后回答。

  2、你們從課題中能知道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講什么?有什么疑問?

  3、再板書“神奇”,神奇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克隆有什么神奇?(自讀課文,了解神奇在哪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理解詞義。

  2、討論課文內容

  3、交流:

  (1) 分段指名讀課文,適時正音和詞義理解,說說每自然段寫了什么?

  (2) 指名劃分段落,理解說明順序。(順序是本文首先介紹了克隆的含義,然后介紹了1996年人類克隆出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義,接著介紹了克隆技術可以造福于人類,最后寫克隆技術有著誘人的前景。)

  把關系比較密切的自然段合并成一段,想一想:本文重點講了那就幾個問題?

  第一段(1-2)介紹了什么叫克隆。

  第二段(3-5)分類介紹自然界的克隆現象。

  第三段(6-9)神奇的克隆技術正向人類展示它誘人的前景。

  4、歸納小結:

  本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說明的順序是怎樣的?

  5、朗讀全文。

  三、理解感悟第一段(1、2自然段)。

  1、默讀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什么叫克隆?

  2、學生邊默讀邊畫出寫動物的“有性繁殖”“無性繁殖”的句子。問:它們有什么區別?你是怎樣理解的?小組交流、匯報。

  3、老師歸納說明方法:

  (1)舉例子:孫悟空拔一把毫毛能變成一群孫悟空,這就是克隆。

  (2) 下定義:克隆就是無性繁殖,不經過兩性細胞結合而直接繁衍后代。

  4、這段內容告訴我們什么?(概括段意)

  四、理解感悟第二段(3-5自然段)

  默讀第3-5自然段,思考:1、從哪些方面介紹了克隆的“神奇”?

  2、1996年,英國科學家成功地克隆出什么?叫什么名字?有什么重大意義?(小組討論解答)

  五、理解感悟第三段(6-9)

  默讀6-9自然段討論并解答

  克隆技術是怎樣造福人類的?

  克隆技術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樣誘人的前景?

  六、作業:收集有關克隆技術方面的資料。

  七、板書設計:

  8.神奇的克隆

  什么是克隆:      無性繁殖

  分類介紹自然界的克隆現象: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動物   神奇

  神奇的克隆技術誘人的前景

  教材分析

  《神奇的克隆》是一篇科普性文章。全文共九個自然段,第一至四自然段介紹克隆是什么。第一自然段以《西游記》中的孫悟空為例,解釋克隆的含義。第二自然段以動物的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為例,解釋克隆的含義。第四自然段以一些單細胞生物為例,解釋克隆的含義。第五自然段介紹1996年人類克隆出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義。第六至八自然段介紹克隆技術可以造福人類。第九自然段寫克隆技術有著誘人的前景。

  文章內容淺顯,脈絡清楚,我們可以在學生學習生字詞之后,指導學生通過反復閱讀,理解說明性文章的一般特點和說明方法。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神奇的克隆》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結合文章內容,正確的說出克隆技術“神奇”在哪里;

  2、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克隆技術的神奇,理解“科技進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進行曲”和“科學是一柄雙刃劍”的含義,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暢想科學、探索科學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搜集、閱讀相關話題的資料。

  教學設計

  一、復習導入喚醒記憶

  昨天我們學習了《神奇的克隆》這篇課文,誰能告訴大家這篇課文講述了哪幾個與克隆有關的內容?

  (過渡):克隆技術神奇在哪里?這節課繼續討論。

  二、內外結合體會神奇

  1、快速瀏覽課文,思考:克隆技術神奇在哪里?

  交流,板書。

  (培育優良品種、家畜;挽救瀕危物種;制造人體器官)

  2、課文最后一節

  克隆技術的誘人前景,你了解到了哪些?

  補充資料:(見幻燈片一)

  小結:克隆技術已經展示出廣闊的應用前景,概括起來大致有以下四個方面:(幻燈片二)

  (1)培養優良畜種和生產實驗動物;

  (2)生產轉基因動物;

  (3)生產人胚胎干細胞用于細胞和組織替代療法;

  (4)復制瀕危的動物物種,保存和傳播動物物種資源。

  齊讀課文最后一節,進一步激發情感。

  三、辯證看待克隆技術

  在克隆技術蓬勃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1、出示文字資料一:(幻燈片三)

  教師范讀。學生思考:讀了這兩段文字,你有什么發現?

  另外,世界上許多有分量的科學家開始紛紛表示多這項技術發展的擔憂。你知道他們擔憂什么嗎?

  2、出示文字資料二:

  (幻燈片四)

  教師范讀。學生思考:你是怎么理解“科技進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進行曲”這句話的?

  3、出示文字資料三:(語文練習冊)

  默讀,思考:“科學是一柄雙刃劍”是什么意思?

  小組討論,聯系實際。

  4、小結:盡管克隆技術的研究方興未艾,盡管克隆技術的不斷發展也在向我們展示著它誘人的前景。但是人類一定要合理使用新技術,不能讓新技術最終傷害我們人類自己。

  四、討論神話開頭好處

  自由讀第一節,思考: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交流,概括。(淺顯易懂,接近學生、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

  五、課外延伸完成作業

  假如我會克隆

  要求:1、想法要奇妙。2、想法要有益人類。

  板書設計:

  7、神奇的克隆

  培育優良品種、家畜;

  挽救瀕危物種;

  制造人體器官

  科技進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進行曲。

  科學是一柄雙刃劍。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神奇的克隆》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 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克隆技術的發展、成就和意義,激發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情操。

  教學重點:

  體會“克隆”的含義及其奇妙。

  教學難點:

  了解克隆技術的發展、成就和意義,激發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

  教具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搜集相關資料

  教師:收集相關資料,教學圖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通過前面兩課的學習,我們對科學充滿了好奇,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有關科學奧秘的說明文(板書)7.《神奇的克隆》。讀了課題,同學們有什么問題?

  2、生質疑。

  二、初讀課文

  1、讀準宇音,認清生字字形,讀順每句話,把全文讀通。

  2、畫不懂的詞語,聯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書了解它們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請做上記號。

  3、邊讀邊思考課前面所提的問題。

  三、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課文,幫助糾正字音和讀得不通順的地方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

  2、了解詞語的掌握情況,對學生不懂的詞語教師作適當講解或放在學習課文時講解。

  3、指明說說什么是克隆?

  4、齊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四、再讀課文

  1、過渡:課文還介紹了哪些方面的內容?

  2、生自讀課文,理清文章層次。

  3、師生共同總結

  第一段(1-2)介紹了什么叫做克隆。指名說說什么叫做克隆。

  第二段(3-5)分類介紹自然界的克隆現象。指名說說自然界中有哪些克隆現象。

  第三段(6-9)神奇的克隆技術正向人類展示它誘人的前景。指名說說哪些個前景。

  五、歸納總結

  這節課我們初步了解了克隆的相關知識,下節課我們繼續深入學習。

  六、作業布置

  1、抄寫生字詞

  2、練讀課文

  3、搜集相關資料做手抄報。(選作)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二、精讀課文

  過渡:克隆究竟神起在哪?我們一同細讀課文。

  1、默讀第一自然段:什么是克隆?文中是怎樣說明的?

  2、默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畫出寫動物的“有性繁殖”“無性繁殖”的句子,它們有什么區別?你是怎么理解的?小組交流,匯報。教師引讀“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部分。

  3、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自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畫出寫“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領”的句子,文中介紹了哪幾種植物的克隆? 你讀懂了省略號了嗎?你能再舉些例子嗎?師相機介紹“壓條”和“嫁接”。

  4、低等生物也能克隆。生自讀了解。

  5、高等動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讀第五自然段,你讀懂了什么?“多利”的誕生有什么意義?生交流

  6、克隆技術是怎樣造福人類的?讀第六至第八自然段:你讀懂了什么?除書上的,你還了解哪些?(小組討論交流收集的資料)

  隨機引導理解、感情朗讀:教師引讀

  從“……可以……也可以……”體會克隆技術在培育優質、高產的糧食、蔬菜新品種,培育品質優良的家畜等方面的重要意義。

  從“……還可以……,從而……”體會克隆在保護生態方面的重要意義。

  從“……能夠……能夠……,一旦……就能……”體會克隆技術在醫學上的意義。

  7、齊讀第九自然段

  8、發散思維:克隆技術會有什么樣誘人的前景呢?請你聯系生活實際,發揮想像。克隆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小組討論交流)

  三、總結課文

  任何一項發明都閃爍著智慧的結晶,只要我們開動腦筋,勤于思考,大膽探索,就能夠更多更好的為人類造福。

  四、作業

  1、朗讀課文。

  2、把學到的知識講給家人聽。

  3、短文練習:《假如我是克隆專家》、《談談克隆》(選做)

  板書設計:

  神奇的克隆

  克隆是什么

  自然界中的克隆:

  動物 植物 低等生物

  克隆造福人類  

  食物 畜牧 生態 醫學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神奇的克隆》教案 篇4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板書課題,教學課題中的生字“隆”,提醒學生重視“生”上的“一”。問:什么是克隆?請同學們瀏覽課文第一、二自然段后回答。

  2、不用讀全文,你們從課題能知道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講什么?有什么疑問?(學生質疑)

  3、再板書“神奇”,神奇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克隆什么神奇?(自讀課文,了解神奇在哪里?)

  (設計意圖:從課題入手,板書課題時隨文識字,指導學生讀懂課題:標題的中心詞“克隆”,揭示了本文的介紹對象,標題的關鍵詞是“神奇”,揭示了本文的介紹重點。并質疑提高學生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理解詞義。

  2、討論課文內容及條理。

  3、交流:

  (1) 分段指名讀課文,適時正音和詞義理解,說說每自然段寫了什么?

  (2) 指名劃分段落,理解說明順序。

  把關系比較密切的自然段合并成一段,想一想:本文重點講了那就幾個問題?

  第一段(1-2)介紹了什么叫做克隆。

  第二段(3-5)分類介紹自然界的克隆現象。

  第三段(6-9)神奇的克隆技術正向人類展示它誘人的前景。

  4、歸納小結:

  本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說明的順序是怎樣的?

  5、朗讀全文。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生字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脈絡。)

  三、理解感悟第一段(1、2自然段)。

  1、默讀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什么叫克隆?

  2、學生邊默讀邊畫出寫動物的“有性繁殖”“無性繁殖”的句子。問:它們有什么區別?你是怎樣理解的?小組交流、匯報。

  3、老師歸納說明方法:

  (1) 舉例子:孫悟空拔一把毫毛能變成一群孫悟空,這就是克隆。

  (2) 下定義:克隆就是無性繁殖,不經過兩性細胞結合而直接繁衍后代。

  4、這段內容告訴我們什么?(概括段意)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說明性文章要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緊扣說明方法,通過自讀了解克隆的定義,理解“舉例子”、“下定義”的說明方法。)

  四、指導書寫生字

  1.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導評價,適當范寫。

  3.學生用鋼筆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

  板書:

  7.神奇的克隆

  什么是克隆: 無性繁殖

  (1-2)

  分類介紹自然界的克隆現象: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動物 神奇

  (3-5)

  神奇的克隆技術誘人的前景

  (6-9)

  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第8課《神奇的克隆》

  教材簡析:

  《神奇的克隆》是一篇有關生命科學的知識短文。標題的中心詞“克隆”,揭示了本文的介紹對象,標題的關鍵詞是“神奇”,揭示了本文的介紹重點。全文共九個自然段,第一至四自然段介紹克隆是什么。第一自然段以《西游記》中的孫悟空為例,解釋克隆的含義。第二自然段以動物的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為例,解釋克隆的含義。第四自然段以一些單細胞生物為例,解釋克隆的含義。第五自然段介紹1996年人類克隆出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義。第六至八自然段介紹克隆技術可以造福人類。第九自然段寫克隆技術有著誘人的前景。

  文章內容淺顯,脈絡清楚,我們可以在學生在學習生字詞之后,指導學生通過反復閱讀,理解說明性文章的一般特點和說明方法。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識與能力)

  2、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知識與能力)

  3、了解克隆技術的發展、成就和意義(知識與能力),激發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情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過程與方法):學習生字詞——反復閱讀——感知內容——理解說明方法。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克隆技術的發展、成就和意義。

  教學難點:通過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情感。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神奇的克隆》教案 篇5

  一、復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說過《西游記》里的孫大圣常常在危急時刻拔下自己的一把毫毛,然后吹一口氣,就能變出一群和自己一模一樣的孫悟空。孫大圣的這個本領用今天的科學名詞來講就是他能快速地克隆自己。

  2、同學們還記得克隆到底是什么嗎?(指名回答)

  3、這節課我們就繼續來感受這“神奇的克隆”。(板書課題)

  二、研讀事例

  1、為了讓我們更清楚地了解克隆,課文特別舉了幾個例子,分別是植物、低等生物和高等動物。(師相機板書)

  2、接下來請同學們自由閱讀第3~5自然段,待會兒請幾位同學來為你們介紹。(生自由讀)

  3、首先,來看植物。誰來為我們介紹一下哪些植物有先天克隆的本領?

  (生介紹)

  4、除了文中介紹的這些植物,你還知道其它先天會克隆的植物嗎?

  (生表述,師相機指導、點評)

  5、那么低等生物又是如何克隆的呢?課文中舉了什么例子?

  (指讀第4自然段)

  6、植物和低等生物的克隆本領先天具備,但是高等動物卻不一樣,他們的克隆相對更難,科學家們幾經研究才有所成就。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吧。

  (指讀每5自然段)

  7、聽完這一段的敘述后,你了解了什么?(生自由發表意見)

  三、感受神奇

  1、既然科學家們花費了這么多心血研究克隆,那么克隆到底能為我們人類社會帶來什么呢?課文中有一句話很好地概括了,你能找到嗎?(指名回答)

  (板書:造福人類)

  2、(自由閱讀課文第6~8自然段)

  想想你對哪部分內容最感興趣或有自己的看法,邊讀邊在書上做筆記。

  3、師生共同交流探討。

  四、展望前景

  1、課文中只列舉出了現在已知的一些克隆技術,但是關于克隆,還有很多未知的領域等著我們去探索,它的魅力是誘人的,它的前景是無限廣闊的。

  (板書:省略號、前景誘人)

  2、最后就讓我們天馬行空地發揮想象吧!

  (出示小黑板)

  異想天開:假如我能克隆,我想克隆_____……

  五、板書

  《神奇的克隆》

  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動物……

  造福人類    前景誘人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克隆技術的發展、成就和意義,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精神。

  重難點:理清作者思路并體會滲透在字里行間的思想感情,進一步培養學生收集資料、利用資料的學習能力。

  教具準備:小黑板;收集有關克隆的資料,如文字資料等。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神奇的克隆》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理解詞句,讀通順課文。

  2.初步了解克隆知識,激發學生愛科學的情感。

  3.初步了解說明文中心突出、科學性強、條理清楚的特點,了解一般的說明方法。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板書“克隆”,請同學們快速讀一二自然段,說說什么是克隆?

  再書“神奇”,神奇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克隆什么神奇?(自讀課文,了解神奇在哪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理解詞意。

  2.四人小組合作,討論課文內容及條理。

  3.交流:

  (1)分段指名讀課文,適時正音和詞意理解,說說說每自然段寫了什么。

  (2)指名劃分段落,理解說明順序。

  第一段(1-2)介紹了什么叫做克隆。指名說說什么叫做克隆。

  第二段(3-5)分類介紹自然界的克隆現象。指名說說自然界中有哪些克隆現象。

  第三段(6-9)神奇的克隆技術正向人類展示它誘人的前景。指名說說哪些個前景。

  4.歸納小結:

  本文是科普文章,介紹了克隆的一般知識,說明克隆技術可以造福人類。

  指名說說:

  本文中心是?

  說明的順序是?

  5.朗讀全文。

  三、作業

  《習字冊》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什么是克隆?課文講了哪些內容?

  二、學習第一段。

  1.學生自讀。

  2.指名說說什么是克隆?

  出示:克隆就是無性繁殖,不經過兩性細胞結合而直接繁衍后代。

  師指出:這是“下定義”的說明方法。一般句型:“……就是……”

  指名說一句。

  三、學習第二段。

  1.小組合作閱讀。

  課文從哪幾方面講自然界的克隆?用的是什么方法?

  2.交流。

  指名說說。

  (1)從植物、低等生物和高等動物三個方面來介紹。

  (2)歸納說明方法:

  分類別:分幾個類別來說明。

  四、學習第三段。

  1.小組合作閱讀。

  朗讀后分析討論課文是以怎樣的結構形式來寫克隆技術的誘人前景的?

  2.交流歸納。

  先總說:克隆技術可以造福人類。

  再分說:可以……可以……

  最后概括:克隆技術展示誘人前景。

  總——分——總

  五、總結全文。

  1.集體朗讀全文。

  2.指名交流:

  課文重點向我們介紹了什么?

  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

  六、作業

  1.《補充習題》

  2.課外收集一二個克隆的事例。

  板書:

  7.神奇的克隆

  什么是克隆——無性繁殖——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動物       神奇

  造福人類——培育、挽救、培植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神奇的克隆》教案 篇7

  學習目標:

  1、學會生字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體會“克隆”的含義及其奇妙。

  教學重難點:感受克隆的奇妙。

  我的學習過程

  預習板塊:

  1、自讀《奇妙的克隆》,看課題,同學們有什么問題?

  2、交流有關克隆的資料。

  3、通過查字典讀準下面生字新詞

  4、文中有哪些詞語很難理解呢?畫出來查查字典,在小組里討論討論。

  5、把課文讀通讀順,遇到難讀的句子或者長句多讀幾遍。

  6、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每一自然段講了什么?按照怎樣的順序介紹克隆的?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7、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描紅、臨寫。

  賞析板塊:

  1、究竟什么叫做“克隆”?聯系課文1-4小節的有關介紹,分別用一句簡潔的語言對它下個定義。

  默讀第一自然段:聯系孫悟空說說什么是克隆?

  默讀第二自然段,說說動物的“有性繁殖”“無性繁殖”有什么區別?小組交流,匯報。

  自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根據收集的資料談談“壓條”和“嫁接”。

  自讀課文第四自然段,說說低等生物的克隆。

  2. 讀讀第五自然段:討論高等動物可不可以克隆呢?

  3、克隆技術得到發展,它是怎樣造福人類的呢?

  優良品種

  生態方面

  醫藥方面

  4、克隆技術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樣誘人的前景呢?聯系生活實際,發揮想像,小組討論。

  拓展板塊:

  1938年,漢斯·斯皮曼建議用成年的細胞核植入卵子的辦法進行哺乳動物克隆(提出設想)

  1962年,約翰·格登宣布他用一個成年細胞克隆出一只蝌蚪(爪蟾),從而引發了關于克隆的第一輪辯論

  1984年,斯蒂恩·威拉德森用胚胎細胞克隆出一只羊。這是第一例得到證實的克隆哺乳動物

  1995年,第一個用成年哺乳動物細胞克隆出的個體----克隆羊多利出世了

  2000年,美國科學家用無性繁殖技術成功地克隆出一只猴子"泰特拉" ,這意味著克隆人本身已沒有技術障礙

  2001年,美、意科學家聯手展開克隆人的工作

  運用板塊

  克隆人在這個世界進入新世紀之后似乎正款款向人類走來,意美權威科學家相繼宣布攜手共同展開克隆人的努力,英國政府也解除了克隆人類最初級胚胎的禁令,從而打開了一個神秘的克隆人的禁區。那么,你贊成克隆人技術嗎?

  正方:                                                             

  反方:                                                               

  反饋板塊:

  1.看拼音寫漢字

  kè  lóng  fán zhí  xiān  tiān   jià  jiē    hōng dòng                      

  (    ) (     ) (    )(    )   (     )

  jiā chù   sì yǎng   xiào lǜ  xìjūn     yòu  rén (   )(   )(   )(   )    (    )

  2.讀課文,把詞語補充完整。

  (   )(   )關頭     一(   )一(  ) 

  繁殖(  )(  )     一分(    )(   )

  (  )(  )成效     品質(    )(    )

  瀕危(  )(  )     免(   )(  )運

  積累板塊

  1、記一組描寫科學技術的名言

  2、寫話。

  克隆人正款款向我們走來,倘若將來真有那么一天,你被克隆了!發揮你的想象,描繪你被克隆后的生活,并寫出自己的感受。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神奇的克隆》教案 篇8

  這是一篇介紹克隆的說明文,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克隆技術的發展、成就及意義,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精神。

  這篇文章內容淺顯易懂,我采用抓關鍵語句學習課文的方法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

  師:什么是克隆呢?

  生:克隆就是復制(我把一本書放在復印機上復印一本,我們為什么把這叫復制,而不叫克隆呢?)

  生:克隆是指復制出來的個體要有生命。

  師:你見過克隆出來的生命體嗎?

  生:孫悟空在危急關頭拔下毫毛,吹一口氣,就變出了許多孫悟空(這是神話傳說,但在科技發達的今天,完全可以做得到了,夠神奇的吧!那還有什么也叫克隆呢?)

  生:無性繁殖也叫克隆(那什么叫無性繁殖呢?)

  生:不經過兩性細胞結合而直接繁衍后代,叫無性繁殖。(跟無性繁殖相對的叫有性繁殖,那什么叫有性繁殖呢?)

  生:通過雄性和雌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繁衍出來后代,就叫有性繁殖。

  生:就是每只動物都有自己的爸爸和媽媽。

  師:有哪些植物,從自己的身上切下一部分,插到泥土里,能長出跟自己一模一樣的植物來呢?

  生:海棠

  生:柳樹

  生:馬鈴薯

  生:仙人掌

  生:蘭花

  生:銀杏

  生:黃瓜

  ……

  師:這些是植物的克隆,他們天生的就有克隆的本領。還有一些單細胞的微生物,如細菌,經過20分鐘時間,就可以一分為二,再分為四個、八個……這是低等生物的克隆。

  過渡:既然植物,低等生物都能夠克隆,那么,高級動物可不可以克隆呢?

  生:可以,英國科學家在1996年就成功地克隆出了一只羊,叫多利。

  生:中國在2002年也成功地克隆出了一頭牛叫“科科”。

  師:那么,像人這樣高等的動物能不能克隆呢?

  生:可以

  生:沒聽說過

  師:世界上是不可以克隆人的,因為克隆的人多了,就造成混亂了。

  師:克隆能夠給人類帶來哪些好處呢?

  生:可以培育出優質、高產的糧食、蔬菜新品種

  生:可以培育出大量品質優良的家畜

  生:可以挽救瀕危物種,如大熊貓、金絲猴、海豚

  生:東北虎、華南虎

  生:揚子鱷、中華鱘(克隆出這些動物,能夠給人類帶來什么好處呢?)

  生:可以調節生態平衡

  生:可以克隆出皮膚、耳朵、軟骨、肝臟和心臟等人體器官,這些器官壞了,可以更換,讓人長壽。

  師:克隆是一項神奇的技術,這項技術的前景非常廣闊,因此,我們要更好地利用,為人類造福。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神奇的克隆》教案 篇9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感受神奇

  1、聽兒童歌曲《猴哥 猴哥》找出歌詞了的克隆現象。

  2、揭示課題

  生讀課題

  二、復習鞏固   整體感知

  1、快速瀏覽課文,說說課文按照怎樣的順序介紹克隆的?

  出示:克隆定義 ———— 克隆實驗 ————  克隆研究造福人類

  2、復習課文1——4自然段,自行設計問題,進行提問比賽。

  三、 精讀課文  感悟神奇

  1、學習第五自然段:    

  (1)高等動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讀第五自然段,你讀懂了什么?

  (2) “多利”的誕生有什么意義?

  a.交流

  b.視頻觀看克隆過程

  c.看圖片,談意義

  2.學習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1)默讀課文6~8,獨自思考:克隆技術是怎樣造福人類的?你讀懂了什么?除書上的,你還了解哪些?

  (2)小組交流討論各自思考結果。

  (3)全班交流:教師相機出示:造福人類:

  a、培育優質、高產的糧食、蔬菜,培育品質優良的家畜。

  b、挽救瀕危物種。

  c、培植人體“配件”。

  出示:克隆技術還可以挽救一些瀕危物種,讓一些瀕臨滅絕的動物免遭厄運,從而調節大自然的生態平衡。

  “絕”在字典中的解釋有:①斷絕;②完全沒有了,窮盡;③走不通的,沒有出路的;④氣息中止,死亡;⑤獨一無二的,沒有人能趕得上的;⑥極,最;⑦絕對。

  出示:人們利用克隆技術能夠培植人體的皮膚進行植皮手術;能夠“制造”出人的耳朵、軟骨、肝臟和心臟等人體“配件”,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裝配”……

  理解“制造”“配件” “裝配”

  3.交流“克隆”的利與弊。

  板書:造福人類

  4. 神奇的克隆技術正向人類展示它誘人的前景。

  插上想象的翅膀:

  假如你是一位克隆專家,你想克隆什么呢?為什么要克隆它?

  要求:(1)想法要奇妙 (2)表達要有條理 (3)想法要有益于人類

  a.生寫   

  b.交流

  四.總結課文  展望神奇

  神奇的克隆技術正向人類展示它誘人的前景。雖然這節課結束了,但我們的想象沒停止,課后請同學們把對克隆技術的了解與展望跟身邊的人分享分享。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神奇的克隆》教案 篇10

  一、導入

  1、師:我爸爸是一位愛侍弄花草樹木的人,每當現在這個季節,常見我爸把一種樹接到另一種樹上,我好奇的問爸爸在干什么,他總是喜滋滋地告訴我:“我在嫁接樹林呢!”還看見過他在秋季把桂花樹、石榴樹的樹枝埋到泥土下,第二年春季就把這些壓過的枝條移到另一處栽種。我常問爸爸這又是在干什么,他總樂呵呵地說:“我這叫壓條。”今天人們給它用了一個新的科學名詞叫……(生齊答:克隆!)知道老師今天與大家學習哪篇課文嗎?

  2、板書課題:7、神奇的克隆,生齊讀題。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1、自由讀文,要求:(1)讀準字音,看清字形;(2)、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2、檢查自讀:

  (1)指名分段讀文,達到讀通讀順;

  (2)指名板演“薯”、“率”,檢查對生字的識記(其他同學描紅生字,加強識記效果)。

  3、默讀課文:要求:畫出不懂或有疑問的詞句,聯系上下文或查找工具書試著自己解決,如自己解決不了的做上記號。

  4、歸納匯總學生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聯系讀文、生活,借助工具書解決問題。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默讀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哪三方面內容?[引導學生歸納出三點內容:(1)什么是“克隆”?(2)、“克隆”實驗成功;(3)、克隆造福人類。]

  2、通讀全文,思考:克隆“神奇”在哪里?(從高等動物、植物、單細胞微生物及克隆在醫學上的運用引導學生全面回答此問題。)

  (師小結本節內容,過渡下一環節)

  四、布置作業

  1、描紅、臨寫課后生字每字兩遍;

  1、繼續熟讀全文,課外查找有關克隆的資料,試著完成課外第3題;

  2、任何一項科技發明都是一把雙刃劍,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也會能人類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查找有關資料,思考克隆會對人類造成哪些不利影響呢?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十個生字,其中兩條綠線內的三個字只識不寫;

  2、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理解本課重點詞句,知道什么是“克隆”(以上為教學重點);

  4、知道幾種常見的說明方法,初步理清文章脈絡(此為教學難點)。

  時間安排:第一課時。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神奇的克隆》教案 篇11

  這是一篇介紹克隆的說明文。全文共9個自然段,第一至四自然段介紹克隆是什么。第一自然段以《西游記》中的孫悟空為例,解釋克隆的含義。第二自然段以動物的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為例,解釋克隆的含義。第四自然段以一些單細胞生物為例,解釋克隆的含義。第五自然段介紹1996年人類克隆出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義。第六至八自然段介紹克隆技術可以造福人類。第九自然段寫克隆技術有著誘人的前景。

  這是一篇說明性科普文章,介紹有關克隆技術的科學知識。《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說明性文章要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我認為教學本文可以按下列步驟進行:通過自讀了解克隆的定義,自然界的植物、低等生物和高等動物的克隆現象及克隆的前景——師生互動,理解說明文的一般特點和常用的說明方法——布置練習題,搜集相關信息,進一步擴大知識面。精讀課文,理解說明方法。

  首先分步揭題,激發閱讀興趣,板書克隆,提問什么叫做克隆?然后寫“神奇的”三個字。其次是初讀課文,理解說明順序,接著學習課文生字新詞,要求讀準字音,理解詞語的意思。通讀課文,練習概括各自然段的大意,練習歸納要點,理解課文說明順序。最后是精讀課文,理解說明方法。

  1、學習第一段,默讀第一、二自然段。

  思考:什么叫做克隆?

  討論后歸納說明方法。a、舉例子;b、下定義。

  2、學習第二段。

  學生自讀然后討論,這一段從哪幾個方面講自然界的克隆?用的是什么方法?

  展開討論后得出。a、分類別,b、舉例子。

  3、學習第三段。

  想一想,這一段是怎樣講“神奇的克隆技術向人類展示它誘人的前景”的?

  4、回顧課文,歸納總結。

  《神奇的克隆》重點向我們介紹了什么知識?采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根據課文的內容,我設計了這樣的板書設計。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神奇的克隆》教案 篇12

  課題: 8、神奇的克隆      第2課時  

  評析與修改  

  教學  

  目標  

  基礎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克隆技術的一般常識。   

  發展  

  目標  

  了解克隆技術的發展、成就和意義。  

  難點  

  預測  

  引導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精神。  

  助學預案  

  交流有關克隆的報導。  

  教  

  學  

  過  

  程  

  教學  

  活動  

  教  學  內  容  

  評析與修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情境  

  導入  

  一、復習。   

  講述課文主要內容,幫助學生回憶上堂課內容。  

  二、精讀課文,理解說明方法。1、學習第一段。  

  (1)默讀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什么叫克隆?   

  聽寫生詞。  

  師生互動  

  討論后,教者歸納說明方法。a、舉例子:孫悟空拔一根毫毛能變成一群孫悟空,這就是克隆。 b、下定義:克隆就是無性繁殖,不經過兩性細胞結合而直接繁衍后代。2、學習第二段。   

  歸納說明方法。  

  相互交流。  

  自讀第三至五自然段,同座相互討論:這一段從哪幾個方面講自然界的克隆?用的是什么方法?學生歸類:a、分類別。分植物、低等生物和高等動物三類來介紹。 b、舉例子。植物的克隆就舉了柳樹、馬鈴薯、仙人掌等為例。  

  教  

  學  

  過  

  程  

  師  

  生  

  互  

  動  

  3、學習第三段。   

  (2)討論后形成下列板書: a、總說克隆技術可以造福人類。 b、可以培育優質、高產的糧食、蔬菜、品質優良的家畜。c、可以挽救瀕危物種,培植人體“配件”。 d、概括克隆技術展示誘人前景。 

  (3)這一段按“總—分—總”的結構來說明問題,顯得條理清楚。  

  四、回顧全文,歸納總結。你覺得本文在寫作上有哪些值得你學習的地方?  

  各自反復朗讀第六至九自然段,想一想:這一段是怎樣講“奇妙的克隆技術正向人類展它誘人的前景”的?1、《克隆之謎》重點向我們介紹了什么知識?采用了哪些說明的方法?   

  (《克隆之謎》重點介紹了關于克隆技術方面的知識,采用的說明方法主要有:舉例子、分類別、下定義等。)  

  板書  

  設計  

  無性繁殖  

  克隆之謎  

  造福人類  

  作業  

  設計  

  1、說說克隆這項技術奇妙在哪里,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介紹克隆的。   

  2、關于克隆“可以造福于人類”,你還了解哪些?  

  反思  

  與  

  重組  

  教師的教  

  學生的學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神奇的克隆》教案 篇13

  教學這一課,孩子們的興趣點不在于文本所描述的關于克隆的一些知識,而在于人類能否“克隆人”。對于“克隆人”我也沒有更多的了解,只是在媒體上看到過一些報道,主要是在倫理道德范疇討論這新生事物的利弊。既然孩子們感興趣,我覺得不妨和他們交流一番,于是課堂上有了不同的聲音:

  生:既然我們人類已經能夠克隆高等生物,我想現在一定也能克隆人了吧?(有的認同,有的迷惑)

  師:據老師看到的消息,現在還沒有誕生克隆人,但是有些國家的科學家在致力于這項科學研究。

  生:老師,我覺得有克隆人該多好啊!

  生:不好!

  (課堂起了紛爭)

  【有沒有必要進行討論,我快速思考著,主要是討論的指向,如果討論沒有明確指向,那是浪費時間。對于克隆這樣新事物,一旦涉及人類的倫理道德的時候,我們該怎樣面對,這就是討論指向,成人有自己的看法,孩子也可以有。】

  師:你們覺得克隆人好不好,說說理由。

  生:我覺得好,比如現在許多大明星都很忙,如果能夠克隆的話,可以減輕他們的工作壓力,也可以讓更多的人看到他們。

  生:我也覺得好,如果能夠克隆人的話,我們現在的許多臟活,危險活都可以讓克隆人去干。

  生:我也覺得好,如果能夠克隆人的話,我們可以克隆出許多科學家幫助我們進行科學研究。

  師:按照大家的意見,我們要加快研究克隆人的步伐哦。

  生:我覺得不好,如果克隆出一個思想不好的人,那他會給我們社會帶來許多麻煩,比如盜竊、搶劫等。

  生:我也覺得不好,我們這個地球人本身已經夠多了,如果還有那么多克隆人的話,我們的地球還能承受嗎?

  …………

  【孩子們在各自陳述理由的過程中其實已經涉及到了關于克隆的人的利弊問題,或許他們沒有評論家那樣頭頭是道,但是他們能夠對這樣陌生事物提出自己的質疑,至少說明他們能用一分為二的觀點來認識這個世界,這種意識值得培養。】

  師:克隆人到底好不好,雖然我們現在沒有能夠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但是老師想告訴大家,我們看待一樣事物,應該有一分為二的眼光。克隆人,當他涉及我們人類的道德傳統,涉及我們人類的社會交往,涉及我們人類的飲食起居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慎重考慮,你們說是嗎?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神奇的克隆》教案 篇14

  課題

  8神奇的克隆

  課時

  第二課時

  課型

  新授課

  備課教師

  馮琪

  學習

  內容

  第41頁----第43頁

  學習

  目標

  1、借助課文語言文字,感受克隆技術的神奇,激發學生對科學的熱愛。

  2、初步了解一些說明文的知識,掌握有條理地說明事物和舉例說明的方法。     

  重點、難點

  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精神。

  了解克隆技術的發展、成就和意義。

  課前

  準備

  學案卡

  學

  習

  過

  程

  一、知識鏈接: 

  1、上節課,我們讀了《神奇的克隆》這篇文章,還記得課文都向我們介紹了那些方面的克隆知識嗎?(植物、細菌、高等動物等的克隆)(集體交流)

  2、這節課讓我們繼續去感受克隆技術的神奇。

  二、設問自學:

  1、自讀課文第一段想一想什么是克隆?

  2、默讀第二段,說說這部分介紹了那些克隆技術?神奇在哪?

  植物的克隆:柳樹、馬鈴薯、仙人掌;

  單細胞生物:細菌

  高等動物:克隆羊“多利”

  3、在這一段中,課文用了什么方法介紹“克隆”?(舉例子)

  三、交流釋疑:

  自讀課文,說說克隆技術對人類有哪些意義。

  四、鞏固提升:(先獨立完成,然后二人小組交流)

  1、課文從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等方面說明了克隆技術的奇妙。

  2、世間上第一只克隆羊叫“___________”是_________國科學家在___________年克隆出來的。

  3、《神奇的克隆》 重點介紹了___________________ ,采用的說明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拓展延伸:(全班交流)

  神奇的克隆技術成果,給我們帶來了那么多的好處。假如你也學會了克隆,你最想克隆什么?它會是什么樣的?能給我們人類帶來什么好處?

  板書

  設計

  神奇的克隆

  培育糧食、蔬菜、家畜新品種

  挽救瀕危動物                        造福人類

  培植人體皮膚、器官

  教學

  反思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神奇的克隆》教案(精選14篇) 相關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少妇和子乱视频 | 色噜噜亚洲男人的天堂 | 免费污污视频网站 | 97超碰碰碰 |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观看 | www.47久久青青 | 丰满风流护士长BDA片 | 久久国产日韩欧美 | 亚洲图片小说综合 | 日本成片视频 |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午夜影院免费在线观看 |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手机版 | jizz4亚洲|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16 | 日韩欧美一级二级 | 大青草网站 | 成人A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1 | 在线观看免费播放av片 |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 av亚洲在线 | 偷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动漫 | 女性女同性aⅴ免费观看 |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级高清视频 | 久久av福利| 美女大秀一区二区三区 | 麻豆免费视频观看 | 欧美一线高本道高清免费 | 少妇嘿咻做爰吃奶摸视频网站 | 亚洲av毛片久久久久 | 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视频 | 亚洲精品一品区二品区三区 | 玩偶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久久免费视频1 | 亚洲香蕉网久久综合影视 | 中文字幕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av | 九九久久久 |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