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沖棒打洪教頭》文本解讀和教學設計(精選12篇)
《林沖棒打洪教頭》文本解讀和教學設計 篇1
一、教材背景。
《林沖棒打洪教頭》是根據我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之一《水滸傳》第8回(有些版本是第九回)改寫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施耐庵。課文主要寫了林沖發配滄州途中路過柴進的莊上,與洪教頭比武并打敗了他!端疂G傳》全書通過藝術描寫,反映了我國歷史上農民起義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部過程,揭示了農民起義的歷史根源,揭露了統治階級的罪惡,成功地塑造了李逵、魯智深、林沖、武松等108個起義英雄群像。書中人物性格鮮明,情節生動曲折,富于變化,語言口語化,明快簡練,富于表現力,具有高度地藝術成就。
書中塑造的林沖形象有個突出的性格特點,就是:“忍”。他早年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因他的妻子被高俅兒子高衙內調戲,自己又被高俅陷害,在發配滄州時,幸虧魯智深在野豬林相救,才保住性命。被發配滄州牢城看守天王堂草料場時,又遭高俅心腹陸謙放火暗算。林沖殺了陸謙,冒著風雪連夜投奔梁山泊,他是梁山眾多好漢中被“逼上梁山”的一個代表性人物。上了梁山后,又為白衣秀士王倫不容。晁蓋、吳用劫了生辰綱上梁山后,王倫不容這些英雄,林沖一氣之下殺了王倫,把晁蓋推上了梁山泊首領之位。林沖武藝高強,打了許多勝仗。在征討江浙一帶方臘率領的起義軍勝利后,林沖得了中風,被迫留在杭州六和寺養病,由武松照顧,半年后病故。
二、教材的選編意圖,
像《林沖棒打洪教頭》這樣從名著中選出的章節作為小學語文課文,其價值到底在哪里?蘇教版教材編委汪笑鉛說:“選 編《林沖棒打洪教頭》目的是讓學生接觸一下中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引起他們的興趣,我們還特意安排了“講水滸故事”的口語交際,無非想讓孩子們課外去進一 步閱讀。至于要讀到什么程度,我們沒有考慮太多,因為全篇課文在《水滸全傳》第九回里只占不到三分之一的內容,全書120回,靠這點內容就能把林沖分析全了?懸!因此,在學習過程中關注學生的閱讀期待就顯得很重要。
三、教者的教學意圖。
作為第一線的執教者,我們解讀文本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鉆研文本”,為 學生更好地學好語文服務。應該解讀文本的“魂”,找出文本中可供語文學習的“源”和“材”,尋求能夠幫助學生進行語文實踐和發展思維的最佳路徑。解讀得越 充分,越利于集思廣益,越利于執教者去根據本班學生的具體情況和自身的特點優勢,作出適當的預設,開創受到學生喜愛而又具有實效的課堂教學。個人認為:文 本中的“魂”還是在于林沖的人物形象上,當然,為了更好地表現林沖的形象,洪教頭的形象也不容忽視。而可供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源”和“材”則體現文 中人物的語言和動作上,教者應充分挖掘人物的語言,動作所表現出來的個性特征,去感知林沖和洪教頭的人物形象。雖然僅靠“棒打洪教頭”并不能全面闡釋林沖 的個性特點,但是教者的意圖并不是要學生全面闡釋林沖,如果這樣,也是與編者的意圖相違背的。我們的意圖在于通過對文本中具體的語言文字的訓練,讓學生建 立起自己心中的林沖形象,在此基礎上,引領學生走進《水滸傳》。
四、教材中的林沖,洪教頭形象
《林沖棒打洪教頭》這篇課文中,塑造了一個怎樣的林沖呢?怎樣的洪教頭呢?通過鉆研教材,我歸納出這樣幾個特點。
1、謙遜有禮的林沖與傲慢無禮的洪教頭
林 沖與洪教頭初次見面的時候,“林沖尋思莊客稱他為教頭,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師父了,連忙站起來躬身施禮。洪教頭全不理睬!绷譀_的“尋思”,簡單的一個“躬 身施禮”的動作,充分表現出林沖對柴大官人的尊重,連帶對柴大官人的客人“洪教頭”的尊重。在柴進對江教頭介紹了林沖之后,“林沖起身讓座,洪教頭也不相 讓,便去上首坐了。”則更進一步體現了林沖的彬彬有禮。與林沖的行為相反,“洪教頭”在此處的表現是“全不理睬”,也不相讓,便去首座,”兩相對比,一個 “傲慢無禮”的洪教頭形象便躍然紙上。
2 、“目中無人”的洪教頭與“一忍再忍”的林沖
在 接下來,洪教頭與柴進的談話中,洪教頭這樣問道:“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個犯人?”我們不能忽略此時的場景。林沖正坐在一旁,可見洪教頭完全沒有顧及林沖 的感受,完全沒有把林沖放在眼里,此時的林沖心里應該有自已的想法和感受,作何感想呢?這是一個能張揚學生個性思維的問題,學生根據自已的生活體驗,肯定 對此會有所看法。這里可通過情感誦讀,場景再現,讓學生設身處地去揣摩人物的心理,發展學生積極的個性思維。面對洪教頭的“目中無人”,林沖沒作任何反 應,這是一種什么態度?這是一種“忍”的態度,然而,洪教頭卻得寸進尺,步步緊逼,他冷笑兩聲:“只因大官人好習槍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來依草附木,胃稱 武師,找你騙吃騙喝,你怎么能如此輕信呢?”這話聽來讓人生氣,讓人郁悶,洪教頭“目中無人、狂妄自大”的特點顯露無疑,而林沖對此仍然是“忍”,沒有任 何表示。直到洪教頭跳起來說:“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較量一下,我就承認他是真教頭!绷譀_才連說:“不敢,不敢!笔钦娌桓覇幔看藭r的林沖心理是怎樣想 的?這又是一個能引起學生思索的問題。在學生充分發表個性理解的基礎之上,引導學生體會林沖的主要性格特征——“謙卑忍讓”最后,在柴進的要求下,在洪教 頭的再三逼迫下,林沖答應了與洪教頭比試,在比試前也不忘記道一聲“請教了”?矗@就是謙遜有禮的林沖,一忍再忍的林沖。
3、機智沉穩,武藝高強的林沖與狂妄自大,鹵莽急噪的洪教頭。
在比武的環節中,林 沖說:“小人戴著木枷,就算是輸了吧!绷譀_此話的言外之意這場比武沒有建立在公平的基礎之上,自己戴著木枷使不出真本領。他這樣以退為進,使自己得以解 開枷鎖輕松迎戰,再次交手時并不急于出手,而是“還了個‘撥草尋蛇’的招式”“往后一退”沉著地應對,等待時機;看到洪教頭“腳步已亂”時,變守為攻,只 是巧妙地“掄起棒一掃”變大獲全勝,的確有“四兩撥千斤”之勢,讀來令人蕩氣回腸,佩服至極,充分表現了林沖機智沉穩、武藝高強的特點。
而 洪教頭在比武一開始,就氣勢洶洶,“恨不得一口吞了林沖”“提起棒來就打”,“還未站穩腳跟,就又提起了棒”足見其氣勢的蠻橫囂張,性情的魯莽急噪;文中 還兩次寫到他提起棒大喝“來!來!來!”,更是簡潔傳神地寫出了洪教頭的狂妄自大,目中無人。這個自不量力的家伙到頭來只落得個“滿面羞慚,灰溜溜走開” 的可笑下場。
五、預設目標。
課 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就本篇教材和學生的年段特點而言,偏重與對文中人物語言和動作的感受,在此基礎 上對文中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評價。課程標準還指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多讀書,好讀書,讀書好,讀整本的書。因此在本文的教 學中,教師要注意適時關注學生的閱讀期待,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谝陨弦蛩兀A設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人物的動作和語言體會人物的性格特征。
3、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讓學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學的熏陶,培養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感情,引領學生走進《水滸傳》。
六、主要教學程序。
(附: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林沖棒打洪教頭》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執教:北碚區希望小學 蔡 縉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抓住人物的動作和語言體會人物的性格特征。
3、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讓學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學的熏陶,培養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感情。
教學重點:
通過品讀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林沖和洪教頭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有條理地復述課文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1、自我介紹。
2、說說你對老師的第一印象。
3、怎樣了解一個人呢?
一、復習導入。
1、齊讀課題。
2、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林沖給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你能用一個貼切的詞語來說說你對林沖的認識嗎?
3、生匯報,師相機板書。(選擇學生回答中有代表性的詞語板書。如:謙虛、武藝高強等)
課文是怎樣寫出這些特點的呢?讓我們一起細細品味課文的精彩描述,相信你們還會加深對人物的認識。
二、品讀第三段。
1、 默讀,用不同的符號勾畫出描寫人物對話的句子。四人小組分角色,認真讀一讀,看你還能讀出什么感受?
2、 洪教頭的哪些話觸動了你?(生談,相機指導讀好洪教頭的話。)你覺得洪教頭是個怎樣的人?(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目中無人或傲慢無禮或狂妄自大)
3、 如果你是林沖,聽了洪教頭的話,你會怎么想?林沖真不敢嗎?你怎樣看待這個問題?(學生回答,教師相機引導。)
4、 描寫林沖的句子中還有哪些詞語引起了你的注意?(躬身施禮,起身讓座)
指名學生演示“躬身施禮”,完善學生認識,這還是一個彬彬有禮的林沖。
5、 小結寫法:作者主要抓住林沖和洪教頭什么來表現他們的特點呢?(燈片出示:抓住人物的動作和語言來表現人物性格特征,是描寫人物的一項很重要的方法。)
6、 (燈片出示第三段)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第三段,讀出你自己對人物的感受。
7、 現在你知道林沖為什么要棒打洪教頭了嗎?
過 渡:由于目中無人的洪教頭的再三逼迫,以及柴進的勸說下,林沖終于決定和洪教頭比武。他們來到堂前空地上,此時月亮已經上來,兩個教頭就在月光下一來一 往,交起手來。剛戰了四五個回合,突然,林沖縱身跳出圈外說(燈片出示引讀:“小人戴著木枷,就算是輸了吧!保┻@是什么原因呢?
三、品讀比武部分(重點是第七段)。
1、 燈片出示:林沖說:“小人戴著木枷,就算是輸了吧?”(生齊讀,師:你能聽出這句話的弦外之音嗎?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林沖?(板書:機智聰明)
2、(林沖施展開了手腳,精彩的棒打場面上演了。燈片出示第七段。)自由大聲地讀讀7自然段,勾畫出你認為描寫得十分精彩的詞語或句子,在旁邊寫寫自己的感受。
3、把你感受到的精彩和前后的同學交流交流,看你們還能悟出什么樣的林沖?什么樣的洪教頭?
4、生匯報,師相機點評。(根據學生的回答補充板書:鎮定自若 魯莽急噪 自不量力)
5、有感情地朗讀7自然段。
l 指名讀,師點評。
l 齊讀。
6、誰能談談林沖為什么能打敗洪教頭?(分別從林沖和洪教頭的身上找原因。)
7、故事的結果怎么樣?讀讀看。洪教頭開始是怎樣進來的?此時你想對洪教頭說什么?
8、小結拓展:細細品味《水滸傳》中人物的動作和語言,你還會了解更多個性鮮明的梁山好漢。讓我們走進《水滸傳》,看看這到底是一部怎樣的著作。(燈片出示《水滸傳》簡介) 讀讀《水滸傳》吧,那蕩氣回腸的文字,栩栩如生的人物,波瀾壯闊的場景,一定會讓你心馳神往,回味無窮。
四、回讀全文,理清條理,復述故事。
1、快速瀏覽全文,理清課文順序。
開始——原因——過程——結局
2、 閉上眼睛,把每一個部分的精彩描述像放電影一樣在你的腦海里再現一遍,然后互相再講講這個故事,也可以重點講講你印象最深的片段。
3、 指名復述,聽的同學作補充。
五、作業:
1、把《林沖棒打洪教頭》的故事講給家人聽。
2、課外閱讀兒童版《水滸傳》,記錄一個你最喜歡的故事。
附:預設板書
林 沖 棒打 洪 教 頭
謙虛有禮 傲慢無禮
忍讓
機智聰明 魯莽急噪 動作 語言
武藝高強
鎮定自若 自不量力
《林沖棒打洪教頭》文本解讀和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為下節課復述課文打下基礎。
2、學會本課8個生字,認識兩條綠線內的5個字,認識兩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初步感知林沖和洪教頭兩個人物形象。
教學重點:
1、認識生字,理解生詞,讀通課文。
2、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初步感知林沖、洪教頭兩個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品讀,感知人物形象。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具準備:多媒體
教學安排:
第一課時
一、簡聊《水滸傳》,激發學習興趣
1、同學們,你們知道《水滸傳》嗎?誰來簡單介紹一下
2、今天我們學的課文就改寫自《水滸傳》第八回“柴進門招天下客,林沖棒打洪教頭”。多媒體出示課題,生齊讀
3、什么地方給你深刻的印象?(棒打)誰打誰?(林沖打洪教頭)師相機板書課題
4、請生對課題質疑
5、林沖為什么要棒打洪教頭?讓我們去課文中尋找答案
二、初讀課文,疏通讀音,理清故事脈絡,整體感知全文
1、生自由讀文
讀書要求:
。1)獨立朗讀,讀正確、讀流利。
(2)文章較長,速度可稍快一點。
(3)思考:林沖為什么要棒打洪教頭?結果怎樣?
2、檢查自讀效果
。1)課件出示生字詞:
板塊一:
白晝 衣裳 銀錠 推辭 較量 踉蹌
押解 還招 灰溜溜 依草附木 騙吃騙喝
板塊二:
躬身施禮 縱身跳出 往后一退 掄棒一掃
全不理睬 氣勢洶洶 措手不及 滿面羞慚
a、指名讀,師生共同正音
注意:兩個多音字“解”“還”;一個輕聲“裳”;三個后鼻音“棒”“滄”“錠”;兩個三拼音節“騙”“掂”;一個平舌音“睬”;一個翹舌音“晝”。
b、齊讀、開火車讀
c、指名說說部分詞義,再齊讀
d、觀察三行詞語,發現了什么?
(第一行寫林沖的,第二行與洪教頭有關,第三行和第四行是洪教頭在比武前后的態度變化)
3、本文改寫自古典小說,語言風格上文白參雜,出示句子請生讀通,簡單理解
4、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課文4-8段落寫了林沖和洪教頭比武的精彩場面?那其他的段落在寫什么呢?
三、精讀課文,直入重點,品讀文字,感知人物形象
1、學習第1自然段
師介紹林沖被押解到柴進莊上
2、學習第2、3自然段
a默讀第2、3自然段,林、洪二人比武之前,分別給你留下什么印象?你是從哪些語句體會到的?
b指名交流,師相機點撥
c除了寫兩個主要人物外,文中柴進的言行有什么作用?指名歸納
。ú襁M的話和行為,反襯出林沖非同一般的社會影響力)
d總結寫法
正面描寫(語言、行動、神態、心理)
側面描寫(烘托、映襯作用)
e指導朗讀
2、更精彩的比武就要開始了,施耐庵如何用他的生花之筆刻畫出這個比武場景的?比武過程中,我們又可以從中感受兩個人物的什么性格特點?
讓我們下節課再去細細地品味!
四、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抄寫生字生詞
3、閱讀《水滸傳》中林沖和其他英雄好漢的故事
板書設計:
23 . 林沖棒打洪教頭
︱ ︱
︱ ︱
武藝高強 自以為是
謙卑忍讓 粗魯傲慢
教材分析:本文是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的課文,根據《水滸傳》的部分章節改寫而成,文章語言明快洗練,敘事寫人,寥寥幾筆,繪聲繪色,神形逼真。
學情分析:五年級上學期學生課外閱讀量增大,或多或少都接觸、聽說過《水滸傳》應會對本文比較感興趣,但作為十幾歲的孩子對兩個成年男子:林沖的忠直淳樸、內斂隱忍以及洪教頭的自以為是、跋扈囂張不見得可以理解透徹,需要教師多方加以引導。另外,對本文涉及到的一些背景知識也知道得不多。
《林沖棒打洪教頭》文本解讀和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有條理地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8個生字只識不寫.聯系句子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掌握"解,禁,還"3個多音字的用法.
3,通過對課文的朗讀品味,讓學生初步感受古典文學的熏陶,增強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朗讀品味語言文字,啟發學生理解人物個性特點.
3,尊重學生個體獨特的閱讀感悟,引導學生在對比中感受人物的個性特點.
4,遷移練習,引導學生展開合理想象,續寫一段話,并注意寫好人物對話.
課時劃分:3課時
第二課時教學計劃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朗讀品味語言文字,啟發學生理解人物個性特點.
通過對課文的朗讀品味,讓學生初步感受古典文學的熏陶,增強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尊重學生個體獨特的閱讀感悟,引導學生在對比中感受人物的個性特點.
教學準備:課文有關片段的錄音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月 日 第 周 周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修改意見
復習,導入
1,導語:今天,我們繼續學習--------
林沖為什么棒打洪教頭
2,初讀這篇課文,林沖,洪教頭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根據學生回答,擇要板書:
武藝高強,謙和忍讓
自高自大,傲慢無禮
1,讀題.
2,根據上課時所學簡要說說,可以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3,學生就自己的閱讀理解說一說.
研讀課文,了解人物特點
(一)對這篇課文,你最喜歡的是哪一部分 為什么 (估計學生大都會指向第七自然段,順勢指導朗讀,點撥理解.)
林沖"武藝高強",你從哪個地方看出來的
順勢指導朗讀第七自然段,點撥理解.
(二)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比較精彩 為什么 (如學生意見不一致,可提醒學生注意第三自然段.它精彩在哪兒 順勢指導朗讀,點撥理解.)
林沖的"謙和忍讓", 洪教頭"傲慢無禮",你又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順勢指導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引導分角色朗讀.
(三)相機學習其它段落.
(一)1,自由發表見解.
2,試著自己朗讀.
3,指名朗讀,讀中指導理解,引導評價.
4,簡要分析林沖"三個回合,一招制勝"
5,抓住人物語言,動作描寫,齊讀課文.
(二)1,自由發表見解.
2,分別找出描寫林沖"謙和忍讓"和洪教頭"傲慢無禮"的語句.
3,學生在讀句子的過程中,理解感悟,并作出評價.
4,小組間嘗試分角色朗讀第三自然段.
5,分角色表演朗讀.
(三)找出相關語句,并說出自己的理解.
再讀課文,進一步認識人物特點
(一)洪教頭
1,林沖是條好漢,那么,洪教頭是不是一條漢子呢
2,引導學生研讀最后一段,"滿面羞慚""羞"什么 "慚"什么
3,引導說話:洪教頭滿面羞慚,自言自語道:"--------------------------------"
(二)林沖
1,設問:林沖"謙和忍讓",表現在哪里
2,引導學生在文中找出相關句子說說.
3,林沖為什么"一忍再忍"
4,林沖的綽號為什么叫"豹子頭" 跟林沖有關的成語是什么
(一)洪教頭
1,學生自由發言.
2,讀問,討論.
3,聯系課文內容,展開想象,填補空白,練習說話.
(二)林沖
1,學生再讀課文,根據要求從文中找出句子,可以與同桌交換意見.
2,聯系人物的身份,性格等方面用自己的話展開討論.
4,聯系綽號和成語談談自己的理解.
作業設計
1,你能把這個精彩的故事講給別人聽嗎
2,課外延伸:引導學生課后閱讀《水滸傳》.
1,讀熟課文,理清文章條理.嘗試同學間輪流復述.
2,課外閱讀,進一步了解林沖的人物性格.
板書設計
22,林沖棒打洪教頭
武藝高強 自高自大
謙和忍讓 傲慢無禮
語言 動作 神態
教學反思:
《林沖棒打洪教頭》教學設想
《林沖棒打洪教頭》的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體現一個"讀"字.
《水滸傳》中眾多好漢,人物性格鮮明.這篇課文對人物的對話,動作和神態的描寫準確貼切,生動傳神.因此,本課教學設計重在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品味語言文字,理解人物個性特點.教學中.側重體現一個"讀"字,這是由本文的語言特點所決定的.讀的方式也是多樣的,有齊讀,個別讀,分角色朗讀,以避免學生厭煩.同時,每一次讀書都有不同的要求,讓學生有所收獲.通過指導,點撥,讓學生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二,對比中感受人物特點.
在指導過程中,我本想側重引導學生林沖,但細分析這篇教材,及考慮學生對人物的反映,我覺得洪教頭的人物形象在本文中更是鮮明.文章正是通過描寫洪教頭"傲慢無禮"來襯托出林沖"謙和忍讓"的性格特點.因此,我把研讀洪教頭擺在與研讀林沖同等重要的地位.一個是步步進逼,一個是步步退讓.最終,林沖忍無可忍,被逼出手.林沖這個人的性格特點在這篇文章中可見一斑.
三,多元化地分析人物性格特點.
考慮學生一般的思維特點,他們在學習了這篇文章后很容易形成一種思維定勢,認為林沖是一條好漢,而洪教頭則是一個惡人.為了不至于使學生給人物"貼標簽",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考慮到應讓學生多元化地分析洪教頭和林沖這兩個人物.所以,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環節:洪教頭是否是一條漢子呢 這樣設計的目的是想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洪教頭"滿面羞慚""羞"的是什么 "慚"的是什么 洪教頭走后,又會說寫什么 從而讓學生全面地看待這個人物.而不是一個所謂的惡人.他的所作所為,除了性格因素外,更多的也是為了柴大官人.
對于小說中的林沖,我們敬畏的是他高超的武藝,哀其不幸的是他的"忍".他的綽號"豹子頭"—— 迅猛而又膽小的豹子,形象地表現了林沖的個性特點:在生活和官場上,林沖受盡小人的欺侮,但又都在忍無可忍之際一擊至人于死地.而要全面地了解林沖的這個性格特點,就需要閱讀《水滸傳》,特別留心描寫林沖的有關章節.我在教學過程中,之所以要設計"林沖為什么一忍再忍 ""林沖的綽號是什么 ",就是為了達到課外延伸的目的.正所謂"下課,意味著新一輪讀書的開始."課后作業布置就體現了這一點.
《林沖棒打洪教頭》文本解讀和教學設計 篇4
。ㄒ唬
讀《水滸傳》,再看課文《林沖棒打洪教頭》,你會產生這樣的疑問:一路上對薛超、董霸都能一忍再忍的林沖,為何到了柴進莊上就能顯示出自己的英雄氣概,把林教頭打得落花流水呢?
再來細讀課文與原著,發現課文比原著少了這樣幾句關鍵的話:
柴進起身道:“二位教頭較量一棒。”林沖自肚里尋思道:“這洪教頭必是柴大官人師父,不爭我一棒打翻了他,須不好看。”柴進見林沖躊躇,便道:“此位洪教頭也到此不多時,此間又無對手。林武師休要推辭,小可也正要看二位教頭的本事。”
這幾句話很清楚地表達了二層意思:一,林沖開始對洪教頭非常尊敬,是他錯誤地認為洪教頭是柴進的師傅。二、柴進與這位洪教頭的交情并不深厚。
我們不由得不贊嘆施耐庵這位文學大師細節描寫的功力,廖廖數語,就使打斗的情勢發生了巨大的逆轉:在這之前,林沖由于顧及洪教頭是柴進的老師,不會與他真打,最多也就是互相打個平手。而當他得知了林教頭的底細后,就不會有所顧忌,讓盛氣凌人的洪教頭落荒而逃。如果沒有這幾句話,林沖的形象就大大折扣,好像就是一個為了五十兩銀子就與人大打出手的兇徒,并與他在這之前一路上表現的“忍”產生了矛盾。
。ǘ
在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當中,運氣最不好、受磨難最多、最倒楣的要數林沖。
林沖是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高級軍事教官。這種職務不是很高,可也不是很低;家中再有一個漂亮而賢惠的妻子,林沖在東京過著幸福的小康生活。因為妻子漂亮,被頂頭上司高太尉的干兒子高衙內看中,想方設法陷害他。直接替高衙內充當兇手的不是別人,竟然是自己十分信賴的好友陸虞侯陸謙。這對于看重江湖義氣、喜歡結交朋友的林沖來說,著實是一次巨大的精神沖擊。在押解林沖滄州牢城的路上,老實巴交的林沖被兩個公人燙壞了雙腳,堂堂七尺男兒,八十萬禁軍教頭,竟讓兩個鬼魅似的小人物整得苦不堪言,居然連一聲譴責的話也不敢講。林沖為什么不敢?是他想苦撐到刑滿釋放,回東京仍舊當他禁軍教頭,過他的小康生活。因為有了這個念頭,一只猛虎也就變成了兔子,任憑兩個骯臟的鼠輩欺侮。林沖倒了血楣,在很大程度上要怪他自已太軟弱。
最終林沖的還是走向了反抗的道路。到了滄州牢城不久,高俅便派陸謙、富安來算計他。草料場一場大火,他僥幸沒有燒死,可是回東京的路卻被燒斷了。在這忍無可忍、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他才一舉殺了陸謙、富安,只有這時的林沖,方才偶爾露崢嶸,方顯出英雄本色。
(三)
說完林沖,我們再來談談洪教頭。讀了課文大多數人認為洪教頭是狂妄,目中無人,最后是“滿面差慚,灰溜溜地走開了!币彩谴罂烊诵。但我并不這么認為,我對洪教頭的印象跟林沖一樣--倒楣。
洪教頭對柴進說:“只因大官人好習槍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來依草附木,冒稱武師,找你騙吃騙喝......”這個柴進并沒有否認,說明洪教頭說的是實話,而且這個情況柴進也是明知的。另外,柴進也承認“(洪教頭)此間又無對手”,說明洪教頭的本領還是比較高強的。那么文中記敘洪教頭傲慢的態度也就并不奇怪了。洪教頭本想通過戳穿這些“騙子”的面目,來贏得柴進對他的重視和賞識。
說洪教頭倒楣,是因為選錯了戳穿的對象,這次他遇到的不是張沖、李沖、王沖,而是真正的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所以最后的失敗與丟人就可想而知了。
《林沖棒打洪教頭》文本解讀和教學設計 篇5
【教學要求】
1、 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想像小說中人物的動作和心理活動。
2、 感知林沖和洪教頭等人物個性鮮明的形象。
【教學重難點】
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知林沖和洪教頭等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
【教學過程】
一、成語導入
1、 出示練習7中的12個成語。
2、 歌曲《好漢歌》。
二、感知人物形象
1、閱讀課文,完成填空
林沖是個( )的好漢。
、盼渌嚫邚、臨危不亂
講讀課文第七小節
、僬页隽譀_的動作、四人小組交流想象動作
、谥该硌,集體評議
、劢涣鞲惺
、芨星槔首x
、浦t虛忍讓
林沖尋思,莊客稱他教頭,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師父了,連忙站起來躬身施禮。(行大禮)
林沖起身讓座。(讓上座)
林沖連說:“不敢不敢。(受屈辱)
林沖只好也從地上拿起一條棒來說:“請教了。”(推不掉)
、亲阒嵌嘀\
林沖縱身跳出圈外,叫了一聲:“我輸了!”
林沖說:“小人戴著木枷,就算是輸了吧!
結合書149頁插圖,學生簡介幾位梁山好漢
教師小結:勇敢堅強或有膽識有作為的男子都叫好漢。
2、洪教頭為什么不能算好漢?
⑴、洪教頭的武藝如何?(如果林沖不摘下木枷,能打敗洪教頭嗎?)
、埔灿幸簧砦渌嚨暮榻填^為什么不能被稱為好漢?
。ㄗ砸詾槭、惟我獨尊、自不量力、傲慢無禮、貪圖錢財、心胸狹隘……)
⑶電視劇欣賞
三、總結全文
師述“眾人”在小說中的作用。
思考柴進這個人物在小說中的作用。設疑
課后作業:
柴進這個人物在《水滸傳》中起到了怎樣的作用?他又是一位怎樣的好漢?閱讀《水滸》原著,試著回答這兩個問題。
附板書
林沖 是(武藝高強、臨危不亂、謙虛忍讓、足智多謀)的好漢
棒打
洪教頭 ……
《林沖棒打洪教頭》文本解讀和教學設計 篇6
一、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人物的動作和語言體會人物的性格特征。
3、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讓學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學的熏陶,培養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感情。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
繼續學習《林沖棒打洪教頭》,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______________,林沖棒打洪教頭,__________________。
自己練說、指名練說。(兩三生)
二、綜觀全文,整體把握:
林沖是怎樣的一個人?洪教頭又是怎樣的一個人?了解一個人物的特點,可以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來體會。自己讀讀課文,在人物的語言、動作下面圈圈、劃劃,同桌可以商量、討論,呆會兒交流。
你可以選擇一個人物來談談,你覺得洪教頭、林沖是怎樣的人?你從哪里體會到的?也可以兩個人對比著來談。
三、
1、出示:林沖尋思,莊客稱他教頭,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師傅了,連忙站起來躬身施禮。洪教頭全不理睬。
出示:林沖起身讓座,洪教頭也不相讓,便去上首坐了。
你從中讀出什么?看出什么?
板書:謙虛有禮傲慢無禮
哪個同學把這幾句句子讀好?讀出洪教頭的特點。
2、哪個同學從洪教頭說的話中看出他的特點的來交流。
出示:“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個犯人?”
出示:“只因大官人好習槍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來依草附木,冒稱武師,找你騙吃騙喝,你怎么能如此輕信呢?”
你從洪教頭的話中體會到什么?怎么讀好它?態度傲慢,出言傷人。
出示:“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較量一下,我就承認他是真教頭!
洪教頭氣勢洶洶,逼人太甚。
3、你還從洪教頭哪些動作中體會到他的特點?
出示:脫、拿、耍、喝、敲、沖
從洪教頭一連串的動作可以看出他怎樣?狂妄自大、傲氣十足、急躁。
四、林沖是怎樣的人?
“躬身施禮、起身讓座”看出林沖謙虛有禮。
林沖連說“不敢,不敢”?闯鏊秩套尅
出示:“小人戴著木枷,就算是輸了吧!
他的意思是什么?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是什么?言外之意是戴著木枷不好使出真本領。
五、林沖獲勝是課文最精彩的部分,指名讀第七小節,其他同學邊聽邊想象兩人比試的場面。
六、同學評議讀得怎樣?
七、你從林沖的“一橫”“一退”“一掃”打敗洪教頭中,體會到林沖的什么特點?
板書:深藏不露武藝高強
八、師生接讀第7小節:
洪教頭使了個什么招式?林沖還了個什么招式?洪教頭怎樣進攻?林沖怎樣應對?結果怎樣?林沖怎么進攻?結果怎樣?
九、眾人見此情景,哈哈大笑起來。
洪教頭滿面羞慚,自言自語道:“_____________!
他灰溜溜地走開了。
假如你是眾人中的一個看客,你會說些什么?假如你是洪教頭,你會自言自語說什么?(四人小組說一說。選兩組上臺演一演)
十、分角色朗讀全文。
十一、作業:講一講這個故事。
附板書:
23、林沖棒打洪教頭
謙虛忍讓 傲慢無禮
沉穩 急躁
武藝高強 狂妄自大
《林沖棒打洪教頭》文本解讀和教學設計 篇7
《林沖棒打洪教頭》一課選自古 典名著《水滸傳》,本課的編寫意圖是讓學生感受古典名著的獨特魅力,并讓學生接觸白話文,為將來中學學習文言文做一些準備。由于本課 是記敘梁山好漢的話本,因此語言不同于現代語言,不太適應學生的語言習慣,因此我重點指導學生自學生字,反復閱讀,邊讀邊想邊記。
開始檢查朗讀情況了,學生都積極舉手,我喊了兩個同學讀1、2自然段,坐在第一排的朱林也不示弱。
他一邊把手高高舉起,一邊大聲說著:“史老師,我!我!”看到他如此踴躍,我便請他站起來讀第3自然段,然后又請了幾個同學,沒被喊到的幾個女孩立刻惋惜地“唉”了幾聲,我轉向那幾個學生安慰他們說:“等會兒還有機會,我們先來聽這幾位同學讀得怎么樣。”
說實話,今天讀課文的幾個同學除了朱林,朗讀水平都屬于中上,對于朱林能讀得怎么樣,我心里沒有把握。朱林是什么樣的學生呢?似乎每個班級都會找到這樣的孩子,他熱情、單純、好動、頑皮,有時會少寫點作業,特別渴望得到老師的表揚但又不付出努力,課堂上無論會不會總愛積極舉手,老師請他回答時,往往不是回答不上來,就是張冠李戴,他讀書的水平就可想而知了。
前面兩個學生較順利地讀完了,個別字讀錯了我就及時糾正。輪到朱林了,他剛開始讀得還可以,當讀到“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個犯人?”這句話時,把這句話讀斷了,我請他再讀一遍,仍然沒有讀好,有幾個學生頓時把手舉起來了,我說:“請別的同學試試吧!”朱林頓時泄了氣,無奈地坐下了。
我請劉彤彤讀了一遍后對朱林說:朱林,請你再讀一遍,好嗎?” 朱林趕緊站起來,很興奮地端起書,重讀了這句話,可惜的是他滿心想讀好,就是不能如愿,又讀斷句了。“唉呀,你還是坐下吧!”“史老師,讓我讀!”很顯 然,同學們有點不耐煩了,有的高舉著手,有的小聲地埋怨著。再看看朱林,耷拉著腦袋,一臉的沮喪。我用手示意大家安靜一下,便微笑地鼓勵朱林:“比剛才好 一點了,再來一遍!”朱林鼓起勇氣又讀了一遍,雖然沒讀斷句子,但不夠通順、流暢。我滿意地說:“好!又進步了!”我對其他學生說:“其實他能讀好,只是 有點緊張,大家不要著急,我們請朱林再讀一遍,相信他一定不負眾望!好嗎?”同學們都友好地同意了,朱林讀這一句時是那么仔細認真,生怕再出錯,還好,他終于讀得正確流利了。他舒了一口氣,我也舒了一口氣。后面的課文我堅持讓朱林讀完了,真是出奇得好,只錯了一處,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兒。學生們不由得為朱林鼓起掌來,我也激動地說:“真不簡單,這么長的課文能讀得較為正確、流利,說明你朱林一點不比別人差,要有信心!”朱林也很激動,他笑了,笑得那么燦爛!
盡管今天的語文課沒來得及寫字,但我認為是值得的。我想:一個老師的耐心、寬容、鼓勵、信任是多么重要啊!它使孩子鼓起勇氣、樹立信心,戰勝困難。也許在別人看來,這只是個小小的環節,但對于朱林這個個體來說是多 么關鍵!他體驗了由失敗到成功的學習過程,也感受了一段心理歷程。經過努力最終獲得了成功,從而培養了自信,這是多么可貴,多么難得啊!
《林沖棒打洪教頭》文本解讀和教學設計 篇8
上課開始,教師先播放電視連續劇《水滸傳》主題歌。(在音樂聲中,教師開始向學生介紹。)
一、導入新課,檢查預習
師:(歌聲繼續)這首歌是《水滸傳》的主題曲《好漢歌》。(歌聲停)
師: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這首《水滸傳》的主題曲,《好漢歌》,唱得真是過癮。同學們對《水滸傳》有哪些了解?誰能說說?好,那位同學你來說。
生:我知道《水滸傳》是四大名著。
師:好,你了解這個。誰還想說?唉,你來說。
生:我知道《水滸傳》里頭有一百零八位英雄。
師:你了解《水滸傳》中的人物。
生:我知道《水滸傳》是施耐庵寫的。
師:你了解作者,真不錯。《水滸傳》是中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它成功地塑造了一百零八位好漢的形象。(師相機板書:好漢)
師: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認識《水滸傳》的幾個人物。學習一篇根據《水滸傳》改編而成的課文——《林沖棒打洪教頭》,跟老師一起來寫課題。(師寫課題,生書空。當寫到“棒“時),“棒”是個生字,寫的時候要注意,要想棒得先謙讓,左邊要給右邊讓點位置,這樣寫起來,才好看。
師:課下,同學們都預習了課文,老師先來檢查檢查大家預習的情況。
。ǔ鍪菊n件上的詞語:槍棒 款待 發配 理睬 推辭 較量 白晝
羞慚 依草附木 措手不及 非比他人 禁軍教頭 )
師:大屏幕上這些詞語,你們會讀嗎?會不會?
生:(齊聲)會。
師:這么有信心,來,一起讀。
(生開始齊讀。)
師:有一個詞,我發現大家打嗝了。“羞慚”。來將這個詞讀三遍。來,一二。(生讀詞)(將“發配 依草附木 措手不及 非比他人 禁軍教頭”等詞變紅色。)
師:這些紅色的詞語,你們知道,它們的意思嗎?那位男同學,你來解釋。
生:“發配”的意思就是:宋代犯罪的人,在臉上刻上字以后,被送到遠方去苦役。
師:解釋得非常清楚,糾正一個字,不是在臉上刻上字,而是刺上字。在課文里邊有一個字跟“發配”的意思很接近,是哪一個?一塊告訴我。
生:流配。
師:非常好。誰還能解釋其它的詞語?
生:我知道“依草附木”的意思。“依草附木”是依仗他人的權勢。
師:“依草附木”在過去呀指妖魔鬼怪依附于草木上為非作歹,F在我們經常用它比喻的意思。就是比喻依靠有勢力的人,你解釋得非常準確。還有嗎?
生:我知道“非比他人”的意思。“非比他人”的意思就是比普通人的才智,然后那個力量比他們要厲害一些。
師:就是別的人都比不了,是不是?“非比他人”,我們把這個詞中的字調換一下順序,這個詞的意思就非常容易解釋了。“非比他人”就是其他人都比不了。這也是一種解詞的方法。還有嗎?
生:我知道“禁軍教頭”的意思。“禁軍教頭”的意思就是:保護皇上的人。
師:禁軍是保護皇帝的軍隊。“禁軍教頭”呢?那位男同學,你說?
生:“教頭”就是專門訓練禁軍的一個低級軍官。
師:一個武官。很好。還有嗎?最后一個詞語。好,最后那個女同學,你來說。
生:我知道“措手不及”的意思。“措手不及”就是來不及躲避。
師:嗯,你把這個詞語調換了下就解釋了,F學現用,真好?磥泶蠹疑衷~掌握得非常扎實。相信課文也一定預習得不錯。誰能簡單地說說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講了林沖受到高大尉的陷害。被發配到滄州,和洪教頭比武的一篇。
師:你少說了一個結果。跟洪教頭比武,最后呢?
生:最后林沖把洪教頭打跑了。
(導入新課,檢查預習,這一環節中,教師讓學生把課外收集到的有關《水滸傳》的知識在課堂上展示,調動了學生在課外學習收集知識、積累材料的積極性。并且對文中詞語通過這一環節進行了交流與展示,使學生既理解了詞意,同時也學會了理解詞語的方法?梢哉f教學設計,對詞語的理解方法的指導,不漏痕跡。)
二、精讀課文,品讀感悟。
師:這樣說,故事就非常完整了。糾正一個讀音,是高太尉。不是高大尉,“太尉”是過去的一個武官。那么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品讀課文內容,感知人物形象,領悟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的。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前三段。畫出你認為精彩的句子。想想你為什么認為它精彩?
。ㄉ_始認真地默讀,標畫。)(一分鐘二十秒之后)
師:誰來試著說說?來這位男同學。
生:請大家跟我看第三自然段的前兩句?梢詮“挺著胸脯”“歪戴頭巾”可以看出洪教頭很不文明,瞧不起人,自以為是。還有從“莊客”“想必”和“大官人”可以看出林沖很文明、謙和有禮。
師:莊客稱他教頭,不是林沖說的。(請坐)你找的第一句話,非常好。“林沖轉身一看,只見來人挺著胸脯,歪戴著頭巾,你認為可以看出他的目中無人,非常驕傲。(師板書:傲)。同學們,這就是名著,兩個詞語就形象地刻畫出了人物形象?磥砦覀冏x書,就要抓住關鍵詞語去細細揣摩。還有嗎?
生:我想給他補充一下,從這句話,我還能看出洪教頭很粗魯。
師:你補充得真好。(請坐)還有別的句子嗎?來,這位女同學,你說。
生:請大家跟我看第三自然段的這么一句話:“林沖起身讓座,洪教頭也不相讓,便去上首坐了”,這一句話也可以看出林沖很有禮貌,而且洪教頭十分地目中無人。
師:你可真會讀書,你通過人物之間的對比,體會出了人物的不同形象。我們也來對比著讀讀吧。(師讀解說的話,生讀寫林教頭和洪教頭的動作等句子)。看對比多鮮明啊。洪教頭的傲慢無禮,更加襯托出了林沖的謙虛忍讓。(師板書:讓)。誰還想說?
生:我從第三自然段的“洪教頭向柴進問道:‘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個犯人”,從“犯人”這個詞中,我能體會到洪教頭他非常的目中無人。把林教頭稱為犯人。
師:看不上林沖。還有,你想說?
生:請大家跟我看第三自然段的“洪教頭冷笑了兩聲,只因大官人好習槍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來依草附木,冒稱武師,找你騙吃騙喝,你怎么能如此輕信呢?”這段話表面上是在提醒柴進不要上當受騙,其實是在詆毀林沖,體會出洪教頭十分的目中無人。
師:你從哪兒看出來洪教頭在詆毀林沖了?哪個詞最能看出來?——有同學都已經小聲說出來了,哪個詞?
生:冷笑。
師:非常好。人物語言要讀好,提示語言少不了。冷笑,什么樣的笑可以被稱為冷笑?
生:不懷好意的笑被稱為冷笑。
師:不懷好意的笑叫冷笑。你說。
生:充滿嘲諷的笑也可以叫冷笑。
師:非常好。那么在這一句話里邊,洪教頭在笑誰?一起告訴我,笑誰?
生:林沖。
師:笑林沖什么?
生:笑林沖:冒充武師,找柴進騙吃騙喝。
師:非常好,還有嗎?還笑林沖什么?人物的語言要細細品味。大家一起來跟老師來分析一下,洪教頭說這句話,到底有幾層意思?首先,
笑林沖的身份,笑他是個流配的——生答:犯人。第二,笑林沖沒有真本事,是冒稱武師,找柴進干嗎啦?
生:(齊)騙吃騙喝。
師:第三,笑林沖:走投無路,只得來柴進莊上——生答:依草附木。
看人物的語言,多有意思呀。再讀讀這一句話,看洪教頭還笑誰?(生開始自由讀。)
師:(生讀完后)還笑誰呀?
生:洪教頭還笑柴進。
師:噢?還笑柴進?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生:我從“冒稱武師,找你騙吃騙喝,你怎么能如此輕信呢?”。
師:同學們,這就是名著對人物語言的描寫。多么耐人尋味呀!
。◣煱鍟赫Z言)洪教頭冷笑著說的這句話,既表達了對林沖的不屑,哼,騙吃騙喝,和依草附木,同時又表達了對柴進的不滿,“你怎么能如此輕信呢?”人物語言要讀妙,走進內心最重要。同學們能不能想像著洪教頭的樣子,揣摩著洪教頭的心理,來讀讀洪教頭說的這句話。可以自己先試試。(生開始自由試讀。)
師:誰來試試。來這位同學。(生讀洪教頭說的話)
師:哎呀,作者把人物給寫活了,這位同學把人給讀活了,我發現呀同學們找的句子都出現在第三段,我也認為第三段很精彩,咱們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課文的第三段抓住了人物的語言、神態(師板書:語言、神態、動作)和動作進行了描寫,真是入木三分,值得我們去學習。我想請幾位同學跟老師一起分角色來讀讀第三段。誰愿意來讀?
師:誰愿意讀柴進說的話?好,你來讀。林沖,你來讀。洪教頭,你來讀,我就近取材(師指了一個離他比較近的學生)。然后師開始讀旁白。生開始讀人物說的話。
。ń處熢谥笇W生精讀課文的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來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進而引導學生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去認識人物,使學生對林沖和洪教頭這兩個人物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潛移默化地教給了學生讀書的方法,同時也注重了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加深了學生對文中人物性格的理解認識。進一步滲透了學生的品讀課文與感悟文本的學習方法。)
師:這樣讀書多帶勁兒啊,大家給他們三個點兒掌聲好不好?
剛才我們在學習課文前三段的時候,在老師的引導下,采用了“讀,畫、想、說的方法進行學習,下面請同學們默讀自學方法,然后自學課文的四、五、六三段。(生開始自學:一分四十秒后)
師:我看很多同學都已經找到答案了,誰來試著說說你認為精彩的句子?然后說說你的理由。來這位男同學。
生:請大家跟我看第五自然段的第一句:洪教頭恨不得一口吞了林沖,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沖向林沖。這句話我覺得洪教頭十分地狼狽、十分地傲慢無禮。
師:你怎么看出他狼狽了?可以看出他的傲慢無禮,是不是?好,坐下。還有嗎?你來說。
生:大家先跟我看:洪教頭先脫了衣裳,拿起一條棒掂量一番,獨自耍了一陣,然后喝道:來、來、。林沖只好也從地上拿起一條棒來說:‘請教了’。洪教頭恨不得一口吞了林沖,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沖向林沖。我從這兒從脫、拿、耍、喝和敲能看出洪教頭十分地想獲勝,希望打敗林沖好顯示自己的本事。
師:你抓住關鍵詞語去細細揣摩,有了很多收獲。糾正一個讀音:喝(he)道,第四聲。好,還有哪些同學想說?這位女同學。
生:我想給前邊這個同學補充一下:林沖只好也從地上拿起一條棒來說:‘請教了’。從“只好”這個詞可以看出林沖他是迫不得已,他不希望通過這個比武來顯示出誰的武力更高,他也不希望碰出一點火花。
師:你說得真好,你又抓住對比體會出了人物不同的特點。還有同學想說嗎?你來說。
生:我從洪教頭先脫了衣裳,拿起一條棒掂量一番,獨自耍了一陣,然后喝道:來、來。從這個“來來”體會出洪教頭目中無人,瞧不起林沖。
師:大家的答案可真精彩,看來通過自學,大家真是收獲頗豐。相信大家用這種方法來品讀課文,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獲。幾百年來,《水滸傳》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為之傾倒,有人還專門把這個故事編成了一句歇后語。你猜上半句就是咱們的課題,林沖棒打洪教頭,你猜下半句是什么?
師:猜不出來?沒關系。唉,你想說?好說吧。
生:我猜一下子:大炮打蚊子。我覺得你好像把這個關系給說顛倒了。應該是洪教頭自不量力。是不是?猜不出來沒關系,其實答案就藏在第七段。請大家快速讀讀第七段,畫出林沖和洪教頭打法的詞語,然后看你能不能分別用一個詞,甚至一個字來評價他們兩個。
。ㄉx第七段,邊讀邊畫)(一分鐘后)]
師:咱們先來試著評價評價洪教頭,好不好。誰來說說?你來說。]
生:我可以看出洪教頭很狂暴。
師:說說你的理由。
生:因為洪教頭惱恨林沖,又想贏得這錠銀子,便用了渾身的功夫,使出個把火燒天的招式,從“渾身”可以看出洪教頭很狂暴。
師:他想一棍就把林沖打倒,是不是?糾正一個讀音:一錠大銀。最后那個女同學,你來說。
生:我從:洪教頭惱恨林沖,又想贏得這錠銀子?梢钥闯龊榻填^很貪財。
師:一個字很好,貪。還有嗎?誰還想總結?最后那個女同學,你來說。
生:我覺得洪教頭很愛面子。因為當林沖已經把他打倒,之后呢,他還跳起來大喊:來來。說明他不希望別人看到他狼狽的樣子。
師:噢,這是你獨特的理解,還有嗎?誰還想來評價?你來說。
生:我覺得這一段寫出了洪教頭自不量力、自以為是。我從“洪教頭起來大喊:來、來、來”舉起棒劈頭打來。
師:“劈頭打來”是要打林沖的哪兒?
生:頭。
師:一見面就劈頭打來,說明洪教頭非常的——好,你來說。
生:非常的心狠手辣。
師:真的很精彩,用一個字來概括他,真是“狠”。(板書:狠)
師:我們來評價一下林沖。這位女同學。
生:我覺得林沖十分地機智,武藝也十分地高強。因為我從:他把棒一橫,便掄起一棒一掃,就這兩個詞,我就看出了他十分機智、武藝高強。
師:你怎么看出他機智了?
生:因為洪教頭使出了個把燒天,林沖把棒一橫還了個撥草尋蛇的招式。能看出當時林沖,很震驚,就立馬就想出了一個招式。來還洪教頭。
師:唉,你說得非常精彩,林沖非常的機智。(板書:智)剛才那位同學的答案我聽清楚了,原來他認為林沖的機智就體現在洪教頭的每一招,他都能夠有應對,都能夠發現洪教頭招數中的——
生:林沖可以發現洪教頭每一招里的破綻。
師:非常好。這句歇后語的后半句,就這樣被同學們發現了。這句歇后語就是:林沖棒打洪教頭——專找破綻下手。咱們同學們可真聰明。
師:課文的這一段描寫了林沖和洪教頭比武的場面,真是扣人心弦。老師想像說書先生一樣,把這一段說說,你想不想聽?
生:想。
。ńo學生以自學方法與步驟的滲透,這樣在自學的過程中的效果會更好一些,這一環節的教學中足見學生對這一學習方法的運用與落實的成效有多大:學生對作品的感悟有了一個更大的提升。)
三、分析人物,拓展提升
師:(說評書)洪教頭惱恨林沖,又想贏得這錠銀子,便用了渾身的功夫,使出個把火燒天的招式,林沖把棒一橫,還了個撥草尋蛇的招式,洪教頭跳起來大喊:來來來。舉起棒劈頭打來,林沖往后一退,洪教頭一棒落空,他一個踉蹌,還沒有站穩腳跟,就又提起了棒。林沖看他雖然氣勢洶洶,但腳步已亂,便掄起棒一掃,那棒直掃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頭措手不及,撲的一聲,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遠,眾人見此情景,哈哈大笑起來。
師:你們想不想試試?
生:想。
師:想怎么說就怎么說,開始。
。ㄉ杂烧f)(一分鐘后)
師:我給大家點兒掌聲。你們說得可真投入啊!我相信你今天晚上給家長來上這么一段,他們肯定對你刮目相看。
灰溜溜走開了的洪教頭,心里一定會納悶:嘿,我怎么就輸了呢?咱同學能不能幫他總結一下?氣勢洶洶的洪教頭為什么會被林沖打倒?你說。
生:因為他準備打林沖頭的時候,林沖往后一退,一棒落空,來了個踉蹌,還沒有站穩的時候,又提起了棒。林沖就看他的這個時候,腳步亂了,就用棒一掃,把他給打倒了。
師:洪教頭不但武藝不精,還操之過急。后面的那個女同學,你說。
生:我認為洪教頭會輸是因為他太驕傲自大,目中無人。輕敵了。
師:對。老師認為洪教頭輸就輸在沒有真正懂得一個字——武。把武字拆開就會得到一個“止”和一個“戈”。戈是古代的一種長兵器,戈字也就有了爭斗的意思,而止戈就是學武之人應該運用所學之力,去制止爭斗。所以“武”字真正含義就是:以武止戈,以德服人。林沖不正是這樣嗎?
(由人物表現來體會人物的品質,以講說的方式來加深學生對作品的感悟的升華。一個“武”字的字理分析為學生認識人物更是起到了一個畫龍點睛的作用?梢娊處煂滩牡慕庾x應該有其獨到之處。同時我們也從中體會到于永正老師的一句話:教師對教材解讀,越深越好。)
四、總結歸納,布置作業。
師:面對初次見面,就傲慢無禮的洪教頭,林沖謙虛、忍讓。當洪教頭心狠手辣地要制他于死地之時,林沖不慌不忙,三招:一橫、一退、一掃。就將洪教頭打倒在地,羞慚離去。林沖真不愧是一個:武藝高強、武德高尚的英雄好漢。
師:在《水滸傳》中,像林沖這樣的好漢,還有很多,比如說景陽岡打虎、為民除害的武松;比如說拳打惡霸鎮關西的魯智深……所以快去讀讀《水滸傳》吧,那蕩氣回腸的文字,波瀾壯闊的場景,栩栩如生的人物,一定會讓你心馳神往,回味無窮。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這節課,還有一點時間,請同學們看看老師留下的作業,可以提前完成作業。
。◣煶鍪咀鳂I)
。ㄔ诳偨Y歸納的過程中,教師注意激發學生的讀書欲望,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這樣的作業布置,就會讓學生欣然接受,甚至達到了不讀不快的效果。)
課后作業:
1、用鋼筆認真工整地描紅本課生字;
2、在理清故事發展順序的基礎上,有條理的復述課文。
《林沖棒打洪教頭》文本解讀和教學設計 篇9
3月29日,我去實驗小學東校區聽了孫雙金老師的兩堂課,他教學的是五年級的課文《林沖棒打洪教頭》。這篇課文是根據我國著名的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有 關內容改編而成的。孫老師在教學中給人最大的印象是和善,善于激發學生的情感。下面我談談我的聽課感受。
一、善于激勵學生
課一開始,孫老師便從鼓勵學生大聲發言入手,談話中帶著幽默,讓學生把自己的小嘴巴變成大喇叭,學生的興致就上來了。課中,他用孩子的名字做文章,“你 的名字里有個聰,聰表示聰明啊,你是個聰明的孩子!彼寣W生心潮彭湃,“讓我看看你的腦袋,外面看看和其他人一樣,里面就是不一樣!彼寣W生充滿自 信,“老師喜歡舉手的孩子,舉手的孩子自信!”等等。在孫老師的課上,時常能聽到這樣的話語,讓學生舉起的小手多起來,發言的人多起來,發言的聲音響亮起來。
二、注重概括能力的培養
孫老師的第一堂課其實也如我們平時上課一樣,檢查學生的預習,讓學生概括段落的意思并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但他的獨到之處在于他對教材的研究和把握,對 名著的認識以及對課堂的生成都駕輕就熟。他在檢查學生讀文之后讓學生用一句話來概括自然段的內容,然后再簡潔地歸納為兩個字,這個過程就是一個從閱讀—— 概括——提煉的過程。在新課程標準實施的今天,雖然沒有明確提出對段意的概括,但學生的這種概括能力不可缺少。
三、課的重點突出
在《林沖棒打洪教頭》這篇課文中,主要有三個人物,孫老師的第二課時就讓學生認識了林沖是個什么樣的人。用他的話說:“一課突出一個重點。”這樣就能讓學生認識得更深刻。課中,孫老師以一個填空題的林沖讓學生在文中找依據,并把他們說得好的寫在黑板上。通過交流、演示招式,透過語言文字,孫老師讓學生感受到了一個謙虛的林沖,武藝超群的林沖,武品高尚的林沖,禮貌待人的林沖。
《林沖棒打洪教頭》文本解讀和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有條理地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綠線中的12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對課文語文文字的朗讀品味,讓學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學的熏陶,培養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感情。
教學重點:通過對林沖和洪教頭二人的語言和動作的描寫,生動地寫出了林沖的沉穩與洪教頭的狂躁。
教學難點:根據人物的言行,分析評價人物特點。
教學過程
1、復習鞏固,引入正題。
這一過程讓學生聽寫生字詞,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從整體上給學生留下印象,為“細讀”做好準備。
這篇課文是根據我國 代著名小說《 》中的第九章回《 》改編而成的,原著作者為 ,書中人物個個特點鮮明。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我們認識了主要人物林沖和洪教頭。
2、細讀課文,分析評價人物特點
這過程指導學生抓住語言、動作描寫的有關語句,反復朗讀品味來把握人物特點。這里主要切忌提問太多、太碎、太雜。用一兩個問題統領整個學習過程,捕捉住學生的思維“焦點”。比如,可以讓學生圍繞“林沖的謙和忍讓及其他的武藝高強”去讀書探究,品析詞句?磸哪男┰~句中可以看出來。以洪教頭的語言特點為例分析:
洪教頭向柴進問道:“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個犯人?”
洪教頭冷笑了兩聲:“只因大官人好習槍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來依草附木,冒稱武師,找你騙吃騙喝,你怎么能如此輕信呢?”
洪教頭跳起來說:“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較量一下,我就承認他是真教頭!
洪教頭先脫了衣裳,拿起一條棒掂量一番,獨自耍了一陣,然后喝道:“來!來!”
洪教頭跳起來大喊:“來!來!來!”
研究第7自然段。
若說打草驚蛇是一種疏忽,那么撥草尋蛇就是一種謹慎。林、洪二人短兵相接,容不得半點遲疑,應該用干脆、稍快的朗讀,一氣呵成完成朗讀,烘托出緊張激烈的氣氛。
值得一提的是,林沖的性格評價不能斷章取義。縱觀《水滸傳》,林沖不是單純的謙虛,而是帶有懦弱的特征。
補充合適的語匯資料,如:林沖棒捧打洪教頭——看破綻下手
3、精讀課文,揣摩寫法
這一過程主要引導學生欣賞作者遣詞造句的“美”,揣摩其絕妙的寫法?梢越M織學生賞析精彩的語段并細細體味傳神之處。從中吸取習作“營養”。
4、熟讀好詞佳句,積累運用有機結合
這一過程主要組織學生把自己喜愛的好詞佳句背下來,并交流說明原因,接著組織學生復述課文,復述課文借助第一教時研究的段落提綱。
故事的開始——林沖被押解滄州來到柴進莊上。
故事的發展——林沖受到柴進厚待,接受洪教頭挑戰。
故事的高潮——林沖與洪教頭比武。(對話、動作、精彩場面)
故事的結局——洪教頭敗給林沖,滿面羞慚而去。
受古典書籍的啟發,我借助原著中的對聯,僅從本篇文章入手,列對聯為板書:
教學反思:
陳義鑫老師極具鼓勵性地指出這節課的三個優點:1、把握文章體裁特點,故事情節吸引人;2、借助人物言行舉止,探究人物內心世界;3、 師生配合默契,老師語言干脆。在特級老師的中肯指教后,我知道課要有自己的特點,不一定照搬已有的成功課例。比如對人物的分析,不可以斷章取義,而應該引 導學生懂得結合原著,全面而客觀地給予總結。例如:林沖懦弱的一面,不可以用“謙虛”概括;洪教頭的人物分析太長,時間分配失控;“洪教頭逞假威風”的板 書,值得推敲,畢竟他是有真本領的……
附板書:
真假英雄
林 洪
武 教
師 頭
深 狂
藏 妄
不 自
露 大
乃 逞
真 假
功 威
夫 風
《林沖棒打洪教頭》文本解讀和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感知林沖和洪教頭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
3.初步引導學生體會古典名著的藝術魅力,培養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感情。
教學重點:尊重學生個體獨特的閱讀感悟,引導學生在對比中感受人物的個性特點。
教學難點:
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讓學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學的熏陶,培養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感情
教學準備:閱讀《水滸傳》、 ppt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猜謎激趣(圍繞名著逐題出示):
1.性格潑辣,南方人俗稱“辣子”,模樣標致,言談潑辣,言語爽快,心眼兒也多,在賈府衰敗時病逝。(王熙鳳)
2.“分開了,各人散伙:你往流沙河,還去吃人;我往高老莊,看看我渾家。將白馬賣了,與師父買個壽器送終。” (豬八戒)
3.骨軟身軀健,眉濃眼目鮮。形容如怪族,行步如飛仙。夜靜穿墻過,更深繞屋懸,偷營高手客,此乃 (時遷)
4.“我是清河縣人氏,這條景陽岡上少也走過了一二十遭,幾時見過有大蟲!你休說這般話來嚇我!便有大蟲,我也不怕。” (武松)
5.破黃巾,滅袁紹,平袁術,誅呂布,敗張魯,收劉表,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
一、激趣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林沖棒打洪教頭》,請看老師寫課題。
2.誰愿意讀課題?(指名讀 齊讀)
過渡: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課文主要介紹兩位人物。一個是——?另一個是——?這兩人是如何碰到一起的?(生簡單說說一、二自然段內容)
3.師:這一坐坐可不要緊,就引出了一段棒打的故事!林沖為什么要棒打洪教頭呢?
【設計意圖】以探究性的語氣引導學生快速走進文本,把握住學生的注意力,保持兒童這樣一種內心狀態——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為精讀感悟任務做很好的鋪墊。
二:朗讀品味、體會人物個性特點
(出示自學要求,學生按要求自學)
品讀文字,走進人物內心世界:
1.讀一讀文中具體描寫林沖、洪教頭酒桌相遇和比武的部分,想一想林沖、洪教頭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圈畫相關詞句,寫一寫自己的感受。2.小組內相互交流,學會分享
(一):品讀第三自然段:
分析洪教頭:
1.師:誰來讀這段?(指讀) 林、洪二人在酒桌上相見,這飯吃得如何?(尷尬)是誰破壞了吃飯的興趣?(洪教頭)
2.那么,洪教頭是個什么樣的人呢?從哪可以看出來?(生抓關鍵詞,說洪教頭個性,讀相關語句)
。1)粗俗
生讀“挺著……頭巾”(指導抓關鍵詞品讀) 師:誰來學學洪教頭走路。你看到一個怎樣的洪教頭? 板書:粗俗
。2)無禮、傲慢
生讀“全不理睬” 師:真是沒把人放在眼里!生讀“也不相讓,便去上首坐了”。師:什么樣的位置叫“上首”?(尊貴的人坐的位置)洪教頭只是這一次坐上首?(他一貫如此) 板書:傲慢無禮
。3)心胸狹窄
生讀“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個犯人?”師:你如何理解“厚待”(好酒好肉 非常尊敬他)師:可見柴大官人很愛才,在這以前柴大官人都是厚待誰?(洪教頭)?墒墙裉,他一見這情景,立即氣勢洶洶地問:“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個犯人?”(多指幾生說),此人——板書:心胸狹窄
。4)氣勢洶洶
生讀“冷笑了兩聲……” 師:同學們冷笑兩聲給我聽聽?(生冷笑)帶著冷笑自讀洪教頭所說的話(生自讀、接讀)這樣讀多有味兒!齊讀。
。5)暴躁
生讀“洪教頭跳起來說……” 師:說就說唄!還跳起來!那是什么樣的情景?快讀讀,感受一下。(生自讀)師:看到這句話,我仿佛聽到了“啪”的一聲,是什么聲音?(生:拍桌子的聲音)帶上你的動作,讀好這一句!師領:洪教頭跳起來說——
3.師:好個咄咄逼人的洪教頭!齊讀這三處描寫!
a“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個犯人?
b“冷笑了兩聲……”
c“洪教頭跳起來說……”
過渡:面對咄咄逼人的洪教頭,林沖又是怎樣說的?“不敢……不敢”(多指幾生說)
分析林沖:
師:林沖何許人也?(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 讀好柴進的介紹詞從這句,你覺得林沖是什么樣的人? 板書:武藝高強
1.這位武藝高強八十萬禁軍教頭面對……的洪教頭,為何連說“不敢不敢”?他心里想什么?(不想惹事 給柴進面子) 師板書:謹慎
2.如果你是林沖,別人一再強調你是犯人,還笑話你沒真功夫,你會怎樣想?(生:)會怎樣說?(生:)會怎樣做?(生) 師:大家都沒忍住!
3.你忍不住,可林沖卻能——忍。“鍟喝
4.師:讓我們拿起書來,分角色讀好這段精彩的文字!
過渡:林沖想了這么多,忍了這么久,連說“不敢不敢”,后來為什么又只好拾起了棒?(生:逼人太甚)
。ǘ┢纷x4——6自然段
1.出示:洪教頭先脫了……請教了。
洪教頭恨不得……沖向林沖。戰了四五個回合……我輸了。
2.指讀:這兩處描寫,你又有什么新發現?自己讀一讀。
3.生交流:
(第一句:洪教頭耍威風、裝模做樣、虛張聲勢;第二句:洪教頭爭強好勝、奪銀心切)
4.師:對于林沖的語言描寫,你有什么發現?
。ㄉ毫譀_無可奈何,委婉提出開枷鎖的要求)
5.分內容齊讀這兩處內容(一半讀寫洪的句子,另一半讀寫林的句子)
師過渡:林沖面對這位狂言惡語、無端挑釁的洪教頭。先躬身施禮,是一忍;起身讓座,是二忍;不敢不敢是三忍;只只好拿起棒,是四忍;不打認輸,是五忍!到最后,好漢實在是——忍無可忍!該出手時——就出手!請大家拿起書,大聲讀課文第七自然段!(配上《好漢歌》的伴奏曲)
。ㄈ┢纷x第七自然段
師:當25兩重的大銀出現在洪教頭面前,這場比武就更有看頭了!
1.指讀前兩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什么叫“把火燒天”?洪教頭心里會想些什么?(打死你 得銀子 得面子)
3.師:看到銀子,洪教頭的血都要沸騰起來了,此人—— (板書:貪財)面對這招“把火燒天”,林沖快速把棒—— 板書:一橫,使出個“撥草尋蛇”的招式。
4.師:從這句話,你發現了什么?(林很聰明 善于尋找機會)指導學生擺動作感受。
5.俗話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洪教頭這時——(指讀)
6.從洪教頭的動作、語言,你又發現什么?(氣急敗壞)
a林沖如何回手?(一退)板書。林沖一退有何用意?
b自己讀好這句話(自由讀、齊讀體會)
7.精彩還在繼續!指讀下兩句。生交流讀書感悟:
8.林沖看出破綻,出手的時候到了!齊讀—— 這又是怎樣的林沖?(沉穩、機智)
9.面對氣勢洶洶、腳步已亂的洪教頭,林沖只是掄起一棒——(生接:一掃)板書。此時,林沖心里想什么?再讀這句話。
師過渡:林沖這簡單的三招“一橫、一退、一掃”就把洪教頭打敗正應了那句老話“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10.第七節表演與讀書并進:兩位同學扮演洪、林,將人物的動作、語言表現出來,其余同學讀課文。
【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采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的教學模式。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圍繞“林沖是一個怎樣的人”、“洪教頭是一個怎樣的人” 自主學習,體會人物性格特點入手,先讓學生通讀課文,整體感知林沖和洪教頭個性特點,然后引導細品課文,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的描寫,挖掘出他們不同的內心世界。與此同時,適當點撥,激發學生閱讀、思辨的興趣,引導學生深入研讀文本。教師也有意識地加強了對學生的引領、指導作用,始終都圍繞著“林沖和洪教頭兩個人物形象的分析”這根準繩。
三、拓展文本,回歸主旨
面對眾人哈哈大笑,洪教頭是——(生接讀)
1.現在就讓我們走進洪教頭的內心世界。他灰溜溜地走在路上,會想些什么呢?
2.生寫話。交流。
3.了解兩位人物性格特征,老師想送給他們一幅對聯,出示:
做人和為貴 處事善領先 (師鼓勵學生加橫批:和善至上)
【設計意圖】在朗讀中感受人物形象;在朗讀中解讀人性。什么樣的文章,什么樣的角色,就讀出什么樣的味道。尊重學生對洪教頭的猜想,把握人物性格的本質特點。從古典文學中生成孩子健全的人格。
四、課外拓展延伸
1.《水滸傳》中還有許許多多的好漢,希望大家也能像今天這樣從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等方面去品讀人物個性,結識更多好漢!
2.關于名著,老師只送你們一句話。(出示:好書要品 用心去品)。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對《水滸傳》這部名著的閱讀興趣和熱情,教給孩子感悟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也為寫人的習作做了很好的鋪墊。
《林沖棒打洪教頭》文本解讀和教學設計 篇12
今天,我教了《林沖棒打洪教頭》一課,課上的一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想了很多……
《林沖棒打洪教頭》一課選自古 典名著《水滸傳》,編入教材時略有改動。本課的編寫意圖是讓學生感受古典名著的獨特魅力,并讓學生接觸白話文,為將來中學學習文言文做一些準備。由于本課 是記敘梁山好漢的話本,因此語言不同于現代語言,不太適應學生的語言習慣,因此我重點指導學生自學生字,反復閱讀,邊讀邊想邊記。
開始檢查朗讀情況了,學生都積極舉手,我喊了兩個同學讀1、2自然段,坐在第一排的韓楓也不示弱。他一邊把手高高舉起,一邊大聲說著:“劉老師,我!我!”看到他如此踴躍,我便請他站起來讀第3自然段,然后又請了幾個同學,沒被喊到的幾個女孩立刻惋惜地“唉”了幾聲,我轉向那幾個學生安慰他們說:“等會兒還有機會,我們先來聽這幾位同學讀得怎么樣!
說實話,今天讀課文的幾個同學除了韓楓,朗讀水平都屬于中上,對于韓楓能讀得怎么樣,我心里沒有把握。韓楓是什么樣的學生呢?似乎每個班級都會找到這樣的孩子,他熱情、單純、好動、頑皮,有時會少寫點作業,特別渴望得到老師的表揚但又不付出努力,課堂上無論會不會總愛積極舉手,老師請他回答時,往往不是回答不上來,就是張冠李戴,他讀書的水平就可想而知了。
前面兩個學生較順利地讀完了,個別字讀錯了我就及時糾正。輪到韓楓了,他剛開始讀得還可以,當讀到“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個犯人?”這句話時,把這句話讀斷了,我請他再讀一遍,仍然沒有讀好,有幾個學生頓時把手舉起來了,我說:“請別的同學試試吧!”韓楓頓時泄了氣,無奈地坐下了。
我請陳露讀了一遍后對韓楓說:“韓楓,請你再讀一遍,好嗎?” 韓楓趕緊站起來,很興奮地端起書,重讀了這句話,可惜的是他滿心想讀好,就是不能如愿,又讀斷句了!鞍ρ,你還是坐下吧!”“劉老師,讓我讀!”很顯 然,同學們有點不耐煩了,有的高舉著手,有的小聲地埋怨著。再看看韓楓,耷拉著腦袋,一臉的沮喪。我用手示意大家安靜一下,便微笑地鼓勵韓楓:“比剛才好 一點了,再來一遍!”韓楓鼓起勇氣又讀了一遍,雖然沒讀斷句子,但不夠通順、流暢。我滿意地說:“好!又進步了!”我對其他學生說:“其實他能讀好,只是 有點緊張,大家不要著急,我們請韓楓再讀一遍,相信他一定不負眾望!好嗎?”同學們都友好地同意了,韓楓讀這一句時是那么仔細認真,生怕再出錯,還好,他終于讀得正確流利了。他舒了一口氣,我也舒了一口氣。后面的課文我堅持讓韓楓讀完了,真是出奇得好,只錯了一處,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兒。學生們不由得為韓楓鼓起掌來,我也激動地說:“真不簡單,這么長的課文能讀得較為正確、流利,說明你韓楓一點不比別人差,要有信心啊!”韓楓也很激動,他笑了,笑得那么燦爛!
盡管今天的語文課沒來得及寫字,但我認為是值得的。我想:一 個老師的耐心、寬容、鼓勵、信任是多么重要啊!它使孩子鼓起勇氣、樹立信心,戰勝困難。也許在別人看來,這只是個小小的環節,但對于韓楓這個個體來說是多 么關鍵!他體驗了由失敗到成功的學習過程,也感受了一段心理歷程。經過努力最終獲得了成功,從而培養了自信,這是多么可貴,多么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