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沖棒打洪教頭教學實錄(通用3篇)
林沖棒打洪教頭教學實錄 篇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人物的動作和語言體會人物的性格特征。
3.通過對課文的朗讀品味,讓學生受到古典文學的熏陶,增強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這節課,我給大家介紹一個人,你們愿意認識嗎?他就是《水滸轉》中的一位梁山好漢——豹子頭林沖,也是我們今天學習的第23課《林沖棒打洪教頭》的主人公。【板書課題】
師:齊讀課題
生:齊讀
師:讀出點氣勢來。
生:再讀
二、根據課題,質疑問難
學生自由質疑。
生1:林沖是怎樣打洪教頭的?
生2:林沖打敗洪教頭了嗎?
生3;林沖為什么要棒打洪教頭?
師:你提的問題太有價值了,這也是我們這節課要解決的問題,讓我們把掌聲送給他》。
三、精讀課文,整體感悟
師:同學們,老師給大家講過,要弄清人物的性格特點,我們必須抓住人物的……
生:語言、動作、神態
師:你們真會學習。
師:現在就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林沖和洪教頭各是怎樣的一個人?記住:不動筆墨不讀書,邊讀邊劃出相關的詞句。
生:讀課文,劃句子。
師:巡視指導
師:同學們,找出來了嗎?
生:找出來了。
師:找出來的同學可以同桌補充討論一下,待會兒我們一起交流。
生:同桌交流。
師:同學們,你們交流完了嗎?
生:完了。
師:請哪位同學先來說一說你覺得林沖是個怎樣的人?課文是運用哪些語句來表現的?
生1:我覺得林沖是一個謙虛忍讓、武藝高強的人。【板書】
師:你的概括能力真強。繼續說。
生1:林沖的“謙虛忍讓”
①第三節寫了林沖的三次謙讓,林沖是在什么情況下謙讓?(第一次林沖剛看到洪教頭,尋思是柴大官人的師父,理應敬重,“連忙躬身施禮”;第二次是洪教頭不理睬林沖,柴進向洪教頭介紹林沖,林沖“起身讓座”,表示禮貌;第三次洪教頭冷言譏諷,瞧不起林沖,要與他比武,林沖連稱“不敢”再次退讓。)
生2:第四節:林沖只好從地上拿起一條棒道:“請教了。”
生3:第六節:戰了四五個回合…… “我輸了!”
生4:林沖武藝高強主要表現在只三個回合就打敗洪教頭。
指導讀第七自然段。(課件出示三個回合的有關句子)
討論:“措手不及”說明了什么?(來不及躲避)
評價:讀了這三個回合的描寫,你覺得林沖的武藝怎么樣?(出手迅捷、武藝高強)
師:林沖確實是一個謙和忍讓、武藝高強的人。
師:課文中洪教頭是個怎樣的一個人呢?找出有關語句讀一讀,邊讀邊體會人物的性格。
生1:(1)第三自節的外貌描寫,看出他粗魯、傲慢無禮。(理解“依草附木”:依賴他人。)
生2:第四、五節一連串的動作描寫,“脫、拿、耍、喝、敲”看出洪教頭心急氣盛。
師:課件出示第5、6段 ,指導朗讀。
生3:第六、第七節與林沖打斗的表現,看出洪教頭的魯莽、出手兇狠,但又不堪一擊。
師:現在老師想請哪位同學有感情地讀出林沖和洪教頭比賽的場面,其他同學邊聽邊想象倆人比試的場面。
生1:讀課文。
師:老師相信如果你能夠更自信、更大膽,你會讀得更好。誰再來讀一讀。
生2:充滿激情地讀。
師:鼓掌,你讀得太棒了,你讓我們有了身臨其境的感覺。
師:同學們,面對這種場面,你想說什么?
生1:林沖不光武藝高強,而且能忍有武德。
生2:雖然林沖是大英雄,有工夫,有內涵,但是我想說:對于這樣的井底之蛙、心胸狹窄的人,就應該教訓教訓。
師:同學們,給我們的英雄以掌聲,他確實非比他人。
四、總結升華
師:同學們,你們現在明白林沖為什么要棒打洪教頭了嗎?請根據板書來說一說。
生1:因為洪教頭太傲慢,狂妄自大,林沖要教訓教訓他。
生2:因為洪教頭狂妄無禮,很驕傲,而且很霸道,想置林沖于死地,所以林沖要打他。
師:是啊!中華的武術,就精在一個字——德。做人,又何嘗不是呢?讓我們記住這個字。藝高者,可以為師,德高者,可以服眾。讓我們都努力做一個有德之人。
五、課外拓展、推薦書籍【課件】
1、林沖棒打洪教頭以后又發生了什么事呢?推薦《林沖風雪山神廟》,讀一讀。
2、想更多地知道以后的事情,了解更多的好漢人物,利用課余時間去讀一讀《水滸傳》吧,把你覺得最喜歡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也來共同感受一下中國古典名著的魅力。
這節課,同學們表現得都很好,都是英雄好漢,我要把《好漢歌》送給你們和我們的林沖,也送給后面所有的老師們。大家一起唱。
板書設計:
23 林沖棒打洪教頭
謙虛忍讓 傲慢無禮
武藝高強 狂妄自大
林沖棒打洪教頭教學實錄 篇2
執教:于永正
班級:興化市董北實驗小學 五(3)班
整理:興化市董北實驗小學 王愛玲
課前談話:
師:看大屏幕,我從哪兒來?
生:你從徐州市鼓樓區教研室來。
師:我是從辦公室來?我究竟從哪兒來?
生:你從徐州來。
師:歡迎我嗎?
生:歡迎!
師:喜歡我嗎?
生:喜歡!
師:喜歡我什么?不要急于回答我,兩節課后再回答。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師: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課文,板書課題,告訴學生:注意“棒”的撇和捺要長一些。喜歡我的字嗎?為什么?
生:你的字“骯蒼有力”(音)!
師:再說一遍!
生:“骯蒼有力”(全場大笑)
師:沒聽說過。
生:自創的。
師:祖國的語言文字都是不斷往前發展的。你來?
生:你的字剛勁有力,有筆鋒。
師:寫給同學的字就得讓大家看懂、看明白。齊讀課題。
生:讀題。
師:最后一個字讀得很好,讀輕聲。什么是教頭?
生:教人學藝的叫教頭。
師:教什么藝?
生:教人學武藝的叫教頭。
二、學習生字。
出示詞語。
師:誰站起來讀生字詞?
師:“蹌”讀輕聲。
師:“踉蹌”在哪個句子中,趕快找出來讀一讀。“踉蹌”什么意思?
生:沒站穩腳跟。
師:再加半句。
生:沒站穩腳跟,差點摔倒。
師:齊讀這句。
出示含多音字的語句。
生:兩個差人押解林沖來到柴進莊上。
生:這位林武師非比他人,乃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
師:什么叫“禁軍”?
生:保衛皇帝的軍隊。
師:保衛皇帝的軍隊叫?
生:御林軍。
師:這里不是指保衛皇帝的軍隊,而是指宋朝的國家軍隊,正規軍。林沖是80萬禁軍的教頭。
生:林沖把棒一橫,還了個“撥草尋蛇”得招式。
師:我請教過武術教練,師邊說邊做“撥草尋蛇”的動作。
三、初讀文本。
生:讀課文的1、2自然段。
師:聽你讀了,我就不需要讀了。讀得很好。
師:看我的表情,師范讀(段中重點句子)。學老師的樣子讀。
生:練讀。
師:誰來讀第3自然段?
生:(搶著要讀)
師:你等會兒,難問題找你,你很聰明,老將出馬,一個頂倆。(指另一學生讀。)
生:讀第3自然段。
師:非常棒。句號停頓非常準確,讀得流暢,融入了自己的體會。但由于三人性格不一樣,教養不一樣,聲音不一樣,所以讀起來語氣也不一樣,聽于老師讀。
師:范讀。
生:(學于老師)練習讀。
師:讀得津津有味。這樣讀多有意思。
生:讀洪教頭的話。
師:你看他眉頭皺的,這個洪教頭有點內涵。呵,一個活生生的洪教頭就站在我們面前,讀得比我還要好。
生:讀第4自然段。
師:正音“掂量”。
生:齊讀“林沖只好……”這句話。
師:讀得多自然流暢。
師:什么叫“彩頭”?
生:獎勵品。
師:不準確。要思考。于老師喜歡思考的,沉著的。
生:打賭用的錢或物。
生:“彩頭”是讓他們使出真正的本領。
生:讀第7自然段。
師:不錯,咱們同學讀書都很好,給老師留下深刻的印象,不過這個地方要讀得緊張些,緊張不代表聲音大。范讀。把這段再好好練練。
生:練讀。
四、解讀文本。
師:預習課文讀了幾遍,現在又讀了幾遍,誰知道我要提什么問題?
生:林沖是個什么樣的人?
師:想到我心眼兒里了。請班長上臺,對班長耳語。
生:武藝高強。
生:尊重他人。
生:不像有些人小肚雞腸。
生:不喜歡打架,和別人友好。
生:謙遜。
生:退一步海闊天空。
生:沉著冷靜。
生:深藏不露。
生:有骨氣。
師:還有志氣。
師:班長,他們要說的答案我都說到了嗎?
班長:非常正確。(全場大笑)
師:為什么于老師能猜到你們說什么,三年級同學也能想到,我們是高年級學生了,要學會思考,讀出文字背后的東西。
師:林沖的人品、性格哪一點非比他人?我反復讀,悟出了一個字。師拿筆寫在手心。
師:同學們默讀課文,不放過任何一個字,靜心讀書,思考是最重要的。看看林沖的為人,你會用一個什么字概括?
生:默讀重點段,把答案寫在手心上。
師:巡視。
師:讀第1——3自然段后,哪段最重要?
生:第3自然段。
師:第4——7自然段,哪段最重要?
生:第7自然段。
師:默讀這兩個重點段,抓住描寫林沖的關鍵句、關鍵詞,讀出林沖的為人、人品。
生:默讀、思考、圈劃。
師:多數同學劃得很好。哪些詞語最關鍵?
生:躬身施禮、起身讓座、不敢不敢、請教、只好。
師:哪個字重要?指給我看。
生:(紛紛指)
師:思考。如果拿不準,再讀讀。讀著讀著,就想出來了。舉手快的不代表思考得好。
生:(繼續)默讀、思考、圈劃。
師:相機評價“不沾邊”,“有點意思”,“握握手,把手心攥緊,別給其他人看”。
師:好多同學寫得跟老師差不多。
生:忍。
生:謙。
生:和。
生:讓。
生:尊。
生:禮。
師:林沖最突出的一點是“讓”。(寫“讓”的站起來。)齊讀第三自然段前四行。【板書:躬身施禮 起身讓座】。
師:這是什么讓?
生:禮讓。
師:【板書:禮讓】:多么有禮,謙謙君子,彬彬有禮。
生:接著讀,【板書:不敢 不敢】。
師:如果武松、李逵早就打得頭破血流,堂堂七尺男兒,堂堂八十萬禁軍教頭被罵得狗血噴頭,林沖只是說“不敢,不敢”。這是什么“讓”?
生:忍讓。
師:【板書:忍讓】忍讓很難做到,需要高修養,他做到了,因為他知道退后一步天地寬。
生:讀第7自然段,“只好”什么意思?告訴我們什么?
生:迫于無奈。
師:洪教頭何等狂妄,從林沖的“只好請教了”看出了什么?
生:謙讓。
師:【板書:謙讓】。
生:讀第7自然段,理解“掃”。
師:“掃”使你聯想到了?
生:掃地。
師:林沖看出破綻,可以還手了,但他只掃了一下。看圖,什么叫“掃”?
生:把棒貼近地面一揮。
師:為什么不劈頭打,只一掃?林沖貼著地面打,即使打到了,打的也不是?
生:打的不是要害。
師:而洪教頭是劈頭蓋臉,要命地打。眼睛向于老師報告,讀書要前后聯系。
從“掃”字又看出林沖的什么“讓”?
生:寬讓。
師:【板書:寬讓】寬讓需要高尚的道德,這就是一百零八將中五虎上將之一的“豹子頭”林沖。
師:出示《論語》片段:子禽問子貢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或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
讓是一種美德,讓是一種胸懷,讓是一種境界。林沖作為80萬禁軍教頭,他真的是一個英雄,不僅武藝高強,而且人品高尚,讓人稱道,流傳至今。再看一看洪教頭吧。洪教頭是反面人物嗎?如果不是,告訴我原因。
生:我從“騙吃騙喝……”看出洪教頭為柴進著想。
生:我從“滿面羞愧,灰溜溜的走開了”,看出洪教頭知道羞恥。
師:尚有羞恥之心,說明不是壞人。一個人要正確地認識自己。真因為林沖如此禮讓、謙讓、忍讓、寬讓,洪教頭才會羞愧。洪教頭走在回家的路上會怎么想,以“唉”開頭說一段話。
生:唉!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再也不能自以為是了。
生:哎!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生:銀子全沒啦!
師:我可再不能為錢控制心靈。
生:哎!林沖是真君子也,我這個小人怎么比得上呢?
師:課就上到這吧!
生:(不動)還有20幾分鐘呢!
師:說說喜歡于老師什么?
生:幽默。
師:謝謝!幽默是老師的第一助手。
生:博學多才。
師:不敢不敢!
生:您的朗讀讓我好像在看電視劇《水滸傳》,恍如身臨其境。
師:謝謝!
林沖棒打洪教頭教學實錄 篇3
師:通過預習和剛才課文的朗讀,林沖給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你覺得林沖這個好漢,這位英雄,給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也就是說為什么他是英雄好漢,他真的是好漢嗎?梁山一百單八將的五虎上將之一。請班長上來站到我旁邊,(班長走到教師的旁邊)你們想好了嗎?林沖是一個怎樣的人?我會猜到你們會這么說,我把我的意思告訴班長,(教師與班長耳語)你聽同學的回答看看我說的對不對,誰來說說林沖是一怎樣的人?
生:(學生甲)他很英勇。(學生乙)他很厲害。(學生丙)他很謙虛。(學生丁)他武藝高強……。
師:(教師問班長)你說我猜的對不對?(班長點點頭)好,請回座位。大家說了這么多:武藝高強、很厲害、很謙虛。光武藝高強不能說是英雄好漢,如果武藝高強,有禮貌,很謙虛,這三條加起來可以說是英雄好漢了。但作為林沖這個了不起的人物,八十萬禁軍教頭,一個教官,到了梁山又是五虎上將,他的為人,他的人品,的確和其他的英雄好漢大不相同。(板書:為人 人品)請你默讀課文想一想,在林沖身上的人品為人最大的特點是什么?看誰能讀懂,剛才那三節三年級的同學都能讀懂!什么武藝高強、什么有禮貌、什么謙虛,一眼就看出來了。那么他的人品中最可貴的一點是什么呢?必須仔仔細細的一邊讀一邊想默讀全文,重點再讀三、四、七段,要善于抓住重點,八個自然段哪段最重要,仔細讀三、四、七段中的每一個字。
生:(學生認真默讀,教師巡視)
師:(學生讀完)把書本放下,看出來的舉手。我可以告訴大家他的人品,他的為人,可以用一個字概括。我把這個字寫在我的手掌中,看誰理解的和于老師一模一樣這個字書上有,只是他說的不明顯。
生:(學生立刻到書上找字)
師:如果你很有自信的話,請你把讀出的這個字也寫在你的手心上,不可以再改了。(教師巡視看同學們都寫的什么字)
生:(學生舉手將手中的字展示給教師看)
師:(老師搖搖頭)很多同學找到的字意思對了,但字不對,能猜對意思就很了不起了繼續讀。我送大家一句話“智慧在寧靜中”,靜心讀書。
生:(學生認真默讀)
師:怎么樣,你有沒有在寧靜中得到智慧了嗎?班長是第一個寫對的,請把你我共同認識的字寫在黑板上的中間位置。
生:(板書:讓)
師:寫對的舉手!
生:(一小部分同學舉手)
師:寫了“忍”字也對也舉手。
生:(大部分同學舉手了)
師:(將手展開露出了“讓”字)一起讀
生:(學生齊讀)讓
師:林沖這位英雄好漢不僅武功高強,武藝出眾,謙虛有禮,更重要的在他身上體現了一個重要的品德那就是“讓”,請一個同學讀一下第三段。
生:(一女生讀第三段)
師:(板書:讓)洪教頭一進來,林沖連忙躬身施禮。注意躬身施禮是彎下腰(邊說邊做“施禮”的動作),而且起身讓座,本來林沖坐在上首。吃飯的時候最尊貴的人坐在上首,林沖起身讓座,而洪教頭不相讓,大搖大擺入座。同一個“讓”字,它有不同的含義,而林沖體現的是什么讓?(請一個同學回答)
生:謙讓
師:他不是謙讓,是處于一種……你說
生:處于一種禮貌
師:這是什么 “讓”?你說
生:禮讓
師:這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出于一種禮貌叫禮讓。齊讀
生:(學生齊讀)禮讓。
師:如果禮讓都能做到的話,請你讀第三自然段從“柴進說”讀起,誰來讀?
生:(一男同學讀,教師板書……)
師:你聽這個洪教頭出口傷人,侮辱林沖的人格,如果你是林沖你心里怎么想?請講
生:(學生甲)你真是太沒有禮貌了。(學生乙)這小子太欠揍了。
師:這不是林沖的語言,如果林沖這樣說,他就不叫林沖了,一般人都會火冒三丈,如果換上武松、李逵、魯智深,大家想會怎么樣呢?早就將桌子推翻,打了起來。但是林沖忍了讓座,林沖沒有發作,后退一步天地寬。這叫什么“讓”?
生:(學生齊答)忍讓(教師板書:忍)
師:如果說“禮讓”很容易,那么“忍讓”就是高修養,一般人是做不到的。而林沖連說:“不敢,不敢”這是多么高的修養。這就是林沖的為人,他能忍別人所不能忍。想一想他如果不忍讓,將是一種什么樣的局面,真是后退一步海闊天空,后退一步天地寬。在歷史上這樣的例子有,但是不多。默讀第四自然段,告訴我這又是什么“讓”?
生:(全體學生默讀,教師板書:請教了)
師:誰能說說是什么“讓”?請講
生:謙讓(師板書“謙”)
師:(師指著“謙讓”這個詞讓學生齊讀兩遍)
生:(學生齊讀兩遍)
師:“洪教頭自不量力,林沖只好從地上拿起一條棒。”注意“只好”這個詞,林沖愿意打嗎?
生:不愿意
師:而且說了一句話更讓人感動(師指著黑板上的詞)
生:(學生齊讀)請教了
師:讀第七自然段,這又是什么“讓”?我請一位學生來讀
生:(一學生朗讀)
師:這是什么“讓”?誰看出來了?(師讓個別學生對著他的耳朵小聲說出是什么“讓”)有六個同學知道了,知道的同學太少了,聽于老師讀一遍體會,這又是什么“讓”?(教師范讀)
生:(學生邊認真聽邊思考)
師:聽懂了嗎?你來說是什么“讓”?
生:退讓。
師:大家看這個詞(板書:掃)讀。
生:齊讀。“掃”
師:什么叫掃棒是貼著哪兒打過去的?看圖,棒貼著地面過去就叫掃。如果打到洪教頭會打到什么部位?
生:腳,小腿。
師:是要害嗎?
生:(學生齊答)不是。
師:思考洪教頭是怎么打林沖的?
生:(學生齊答)劈頭打來。
師:這個詞“劈頭打來”,照要害部位打。而林沖還能換手的時候是把棒貼著地面一掃,而且很好躲,如果手腳靈活的,一跳就躲過去了,即使打著也不是要害的地方。注意這個“掃”字,那時候林沖要傷害洪教頭是很容易的,但是關鍵時刻林沖一掃,點到為止。 “掃”的重嗎?
生:(齊答)不重。
師:從哪看出“掃”的力量不重,一起讀。
生:(學生齊讀)洪教頭滿面羞愧,灰溜溜的走開了。
師:對,他能爬起來還能走路,可見力氣輕。好好注意這個“掃”字。這是什么“讓”?請你講。
生:寬讓。
師:一個“掃”字告訴我們的是“寬讓”。讀(教師板書:寬讓)
生:(學生齊讀兩遍)寬讓。
師:如果是“禮讓,謙讓”很容易做到,那么“忍讓,寬讓”就是很難很難。“忍讓”需要高修養,那“寬讓”更了不起了,那是多么高尚的品德。林沖關鍵時候還能“忍讓”又能“寬讓”,這就是種高修養,高境界,這就是林沖。同學們《論語》有這樣一段話“子禽問子貢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或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意思是:子禽問子貢:“孔子每到一個國家,一定聽到了好多國家大事,是問別人,還是別人主動告訴孔子的呢?”子貢說:“是別人自動告訴孔子的。”“為什么別人如此尊敬呢?”“因為孔子溫良恭儉讓,有這五項美德”。同學們記住“溫、良、恭、儉、讓”是五大美德,這五大美德,林沖身上都體現出來了。其中,與其不同的是“讓”這個字,除非他一點退路都沒有了,才揭竿而起,他真是被逼上梁山的,這就是林沖的為人。齊讀最后兩自然段。
生:(學生齊讀)
師:把書放下,記住于老師的兩句話:我們是讀書不是念字。第二,要好好的思考,抓住關鍵的詞句思考它背后的意思。黑板上的詞背后究竟告訴我們什么,如果你會讀書會提問就很容易做到這一點。你說洪教頭是壞人嗎?
生:不是
師:說他不是壞人有什么根據呢?
生:因為他是柴進的師傅。
師:柴進的師傅當然不是一般的人物,還從哪看出來他不是壞人?請說。
生:書上說“洪教頭滿面羞慚”,說明他還會自我反省。
師:說的好,既然羞愧就說明他對自己有認識,如果一個人沒有羞恥之心就不可救藥了。他既然滿羞愧,就必然有羞愧的原因。他為何羞愧,他想什么呢?想到林沖,想到自己,相對比感到慚愧。替洪教頭將他的心里話寫一寫,題目叫《洪教頭的內心獨白》。如果你寫的好,肯定對林沖對自己都有正確的評價。我提醒大家,洪教頭也不是一般的人,他是一個有文化的人。
生:(學生寫作文,教師巡視給出一些提示)
師:寫完了就自己小聲的讀讀。
生:(學生各自小聲練讀)
師:誰愿意念?
生:(學生甲)我辱罵林沖,他讓我,我卻蹬鼻子上臉。現在丟了大人,什么都沒有了。我之所以會敗在他手上,是因為我太自傲了。我發誓,我要做一個向林沖那樣能忍讓的人。
(學生乙)我深感慚愧,我做的對嗎?林沖這么謙讓我,我卻大搖大擺。如果他要打到我的要害部位,結果真可怕,我要學習他的讓的美德。
(學生丙)洪教頭流下了眼淚:“今天是我的錯,我太自以為是了,應該向林沖道歉。林教頭不僅武藝高強,而且人品高尚。我不應該對林沖冷嘲熱諷,他會忍讓是我的榜樣。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呀!”
師:嗯,最后一句話很深刻,把掌聲送給她。
生:(學生齊鼓掌)(學生丁)哎,林沖真厲害,我說的話這么傷害他,他也能忍讓,我真是自愧不如呀。林沖的武藝高強,看他沒費多大勁,就把我打倒了,不愧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呀,我以后要向他學習。
師:要有“讓”的精神,掌聲送給她。
生:(學生戊)哎呀,我剛才如此囂張,把林沖看扁了。
師:“囂張”太重了,改為張狂,放肆,往下讀。
生:(學生戊)和林沖比武時向頭部攻去,可是他卻屢次不還手,一旦得手還放我一馬,只是用棒在地上掃了一下,林沖他對我如此寬讓真讓我羞愧呀!他是君子,我是小人。
師:多好呀,對比的多好,鮮明的對比。同學們記的于老師的兩句話嗎?我們是讀書不是念字。讀書要抓住關鍵人物的詞句去思考,要想到它背后的意思,要會體會。如果今天有這樣的收獲的話,課就有成績沒白上,下課。
(師生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