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園不值教學(xué)實(shí)錄(精選4篇)
游園不值教學(xué)實(shí)錄 篇1
一、激趣導(dǎo)入
師:春天到了,春姑娘邁著輕輕的腳步走來了,現(xiàn)在正是春暖花開,萬物復(fù)蘇的季節(jié)。同學(xué)們,你們眼中的春天,親身感受到的春天,或者是在書上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樣的?
生:春天來了,小鳥在空中飛舞,小草發(fā)芽了,小孩子在樹下玩耍。
生:春天非常美麗。
師:是呀,可是春天美在哪里呢?
生:小鳥在枝頭在嘰嘰地歌唱。
生:春天來了,鮮花盛開,綠草如茵。
生;小燕子也從南方飛回來了,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著。
生:柳樹發(fā)芽了,露出嫩綠的葉子,看著這碧綠的柳枝,不禁讓人想起賀知章的詩《詠柳》。
師:讓我們一起來背誦一下他的詩,感受一下春天的美。
生齊背: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師:春天是美麗的,是誘人的,令人陶醉。古往今來,有許多文人墨客用詩文來贊美春天。今天我們再來學(xué)習(xí)一首贊美春天的詩——《游園不值》
生讀題。
二、自讀詩文
師:這首詩的作者是葉紹翁。有誰了解他?
生:我知道葉紹翁是南宋時期的詩人,字嗣中,號清逸。
生:我來補(bǔ)充,葉紹翁最擅長七絕,著有《四朝聞見錄》。
師:自由朗讀全詩,能不能做到通順流暢。
生朗讀后指名讀。(誰來讀一讀,我們一起來評一評,他讀得怎么樣?)
第一位讀后,評價:
生:老師,總體上他讀得不錯,但剛才他讀錯了一個字,“扉”讀第一聲,不讀作第三聲。
第二位讀后,再評:
生:他讀得字音正確,也比較流利。
生:老師,我覺得他們讀得太平淡了。我想把作者的感情給讀出來,行嗎?
師:好呀,讓我們一起來欣賞。
生讀。師:讀得真好,不僅把字音讀準(zhǔn)了,而且抑揚(yáng)頓挫,很有韻味。同學(xué)們,讓我們來比一比,看誰讀得好?
生比賽。
師:聽你們讀得這么熱烈,老師也想讀一讀。師讀。
師:老師讀得怎么樣?
生:老師讀得很有感情,情緒飽滿。
師:謝謝夸獎,不過,老師的聲音有點(diǎn)沙啞,沒有你們的聲音好聽。我相信,你們中一定有比老師讀得還要好的。有信心超過老師嗎?
生挑戰(zhàn)。
三、理解詩意
師:同學(xué)們讀得真好,比老師要棒多了。通過剛才的朗讀,你從詩文中讀懂了什么?
生:我讀懂了“一枝紅杏出墻來”這句詩。就是說,有一枝紅杏從墻里伸到墻外來了。
師:對,大家一起來看一下課文中的插圖,畫中的杏花開得多艷哪,它已經(jīng)越過墻頭。
生:我讀懂了“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這句說這滿園子里春色是關(guān)也關(guān)不住的。
師:對,這句淺顯易懂,表述方式和現(xiàn)在的一樣。
生:我懂了“小扣柴扉久不開”中的“小扣”一詞,它指的是輕輕地敲打柴門。
生:我知道“柴扉”就是指柴門。
生:我懂了“久不開”的意思,是說很久也沒有人來開門。
師:為什么很久沒有來人來開門呢?
生:可能是主人不在家吧。
生:因?yàn)樗p輕地敲打柴門,所以主人聽不見呀。
生:也許是因?yàn)橹魅嗽谒X,沒有聽見敲門聲。
生:也許是主人在園子里欣賞春色,被園的花草樹木陶醉了,因而沒有聽到敲門聲。
師:你們的想象可真豐富,那么詩人心中是怎么想的呢?請同學(xué)們讀一讀第一句詩。生讀。
生:老師,什么是屐齒?
生:我知道,屐齒是指木頭做的鞋子下面的橫條。
生:我想大概是鞋子底下的紋路吧,(抬起腳,演示給同學(xué)看。)
師:對,不過詩人穿得不是我們這樣的鞋子,他穿的是一種木頭鞋。請大家觀察一下插圖。
生:我知道這句是“蒼苔”指的是青苔,就是我們平時說的苔蘚。可是我不知道這句中“應(yīng)憐”是什么意思?
生:我查了資料,我知道這里的“憐”不是指現(xiàn)在的可憐,而應(yīng)該解釋為“愛惜”。
師:對,你能通過查閱資料來理解,這是一種很好的學(xué)習(xí)方式。這里的“憐”是喜愛,舍不得的意思。因?yàn)槭窃娙俗约旱牟孪耄运昧?ldquo;應(yīng)”字,這里解釋為大概、可能。誰能說說這句詩的意思?
生;主人舍不得屐齒印在他的青苔上。
生:大概是主人舍不得我的屐齒在他的青苔上留下印跡。
生:他們說得還不完整。應(yīng)該解釋為:大概是因?yàn)橹魅藧矍樽约旱那嗵Γ挛业哪镜仔谏厦媪粝履_印吧。
師:看來同學(xué)們都理解了這句詩,F(xiàn)在你們明白為什么“小扣柴扉久不開”了吧,你們能用“因?yàn)?mdash;—所以——”或者“之所以——是因?yàn)?mdash;—”這樣的句式來回答嗎?
生:大概是因?yàn)橹魅藧巯ё约旱那嗵Γ挛业男硬葔陌桑晕逸p輕地敲打柴門,很久也沒有人來開。
生:之所以我輕輕地敲打柴門,好久也沒有人來開門,也許是因?yàn)橹魅伺挛业哪镜仔谒那嗵ι?/p>
四、領(lǐng)悟詩情
師:詩人滿懷喜悅?cè)ヅ笥鸭矣^賞美景,結(jié)果卻沒有見到主人。現(xiàn)在你知道《游園不值》的意思了嗎?
生:游園不值就是指想去朋友花園游玩,結(jié)果沒有碰到主人,撲了個空。
生:沒有遇到主人,吃了個閉門羹。(學(xué)生大笑)
師:對,說得很形象,詩人興致勃勃地來,卻碰了個釘子。你們想,他此時的心情怎樣?
生:他肯定是非常失望。
生:他感到非常的掃興。
生:他的心里肯定在埋怨,這個朋友真不講交情,不夠義氣。
生:我覺得他朋友真夠小氣的,美景是讓人欣賞的,何必自己一個人獨(dú)占呢?
師:詩人游園卻沒有遇到主人,本來十分掃興,無意間抬起頭,卻發(fā)現(xiàn)了“一枝紅杏出墻來”。這枝紅杏帶給了詩人意外的驚喜,不由發(fā)出感嘆。生齊答:滿園春色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讓我們帶著這種感情,一起再讀全詩。
學(xué)生朗讀全詩。
游園不值教學(xué)實(shí)錄 篇2
游園路上的不遇中有遇——《游園不值》的教學(xué)實(shí)錄
教者:清華大學(xué)附屬小學(xué) 竇桂梅
學(xué)生:廣東中山市第一實(shí)驗(yàn)小學(xué)五年級學(xué)生
課前預(yù)熱——
。ㄕn前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等古詩。伴著美妙的旋律,師生唱起《讓我們蕩起雙槳》。)
師:聽著這美妙的旋律,讓我們想到古詩的韻律美。故事可以吟,還可以唱,關(guān)鍵在古詩的每一個字都是推敲出來的精華。著名詩人賈島“兩句三年得,一吟淚雙流”說的就是這個理兒。那我們就來讀讀賈島的《題李凝幽居》,這講講,在賈島身上發(fā)生了推敲的故事。(課件出示:“閑居少鄰并…… ”)
生:原本是這首詩里面用的是推字,嗯……(生語塞),后來那個賈島來到了李凝家,發(fā)現(xiàn)李凝不在,他就回去了。在路上他碰見了大詩人韓愈,他撞進(jìn)了韓愈的軍隊(duì)當(dāng)中,韓愈問他:你為什么會撞他的軍隊(duì)當(dāng)中?他說:我正在想一首古詩,不知道古詩當(dāng)中的一個字,用“敲”好還是用“推”好。韓愈也是位大詩人,他就想了起來。后來他告訴賈島,還是用“敲”好,用“敲”更能體現(xiàn)出一個人的有禮貌,也可以體現(xiàn)出夜晚的寂靜。所以后來,這首古詩當(dāng)中的這個字就用了“敲”。(全場掌聲)(引出“推敲”的典故,為后面教學(xué)“扣”作鋪墊。)
師: “推敲”成了典故,所以得感謝賈島。誰來讀讀這首詩,要注意五言詩的節(jié)奏。(生讀略)
師:該同學(xué)讀得很準(zhǔn)確。據(jù)說古人吟誦講平仄。我們這么做也許不科學(xué),不過嘗試也是創(chuàng)新。那我們就試著把一聲、二聲當(dāng)平聲,這樣的字音可以讀得拉長平緩;三聲、四聲的字呢當(dāng)仄聲,讀得短促一些。比如“閑”是第幾聲?(生答“第二聲”。)
師:誰來試試讀一讀?
生:閑——居——少(短促,有點(diǎn)夸張)臨——并。
師:好,我可不說,不過看我手勢。大家讀讀看。(教師手勢指揮,效果明顯)
生:閑——居——少臨——并,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很短),僧——敲——月下門——。
師:當(dāng)然,我們不但如此,還要注意五言詩自身的節(jié)奏。這樣讀起來的時候就顯得流暢自然了。我們還學(xué)過賈島的《尋隱者不遇》。請試著讀讀。
生:“松下問童子……”(老師輔以手勢,學(xué)生讀得很有味道。)
師:像這樣“不遇”的詩很多,比如邱為的《尋西山隱者不遇》,皎然的《尋陸鴻漸不遇》李白的《訪戴天道士不遇》(課件)。除了古詩,還有古文《雪夜訪戴不遇》等。
師:人生有多少個不遇啊,為什么他們要把“不遇”記下來呢?看來這“不遇”中有值得我們回味的東西。(引出同構(gòu)主題文章。后文生成的精神內(nèi)涵,作為同類主題升華。)
師:然而,我和同學(xué)們卻在這里相遇了。這是人生的難得。愿我們的相遇能夠留下些什么——上課。
一、與文字相遇
師:雨過天晴,我們跟著葉紹翁一起——(生答“游園”。)
師:在游園的路上推敲推敲這——“不值”。(學(xué)生接后半句)
師:“值”,按教材中的解釋,意思是?(生答相遇。)“不值”呢?(生答“沒有相遇”。)
師:用兩個字概括?(生齊說“不遇”,老師板書。)
師:我們在“不遇”中遇到了些什么呢?讓我們先讀讀,再聊一聊。
師:看看這首七言詩,該怎么讀出詩味
生:“應(yīng)——憐——屐——齒印蒼——苔—— ”(根據(jù)剛才教的平仄來讀,也帶有一些自己的味兒,讀得比較好,做到了字正腔圓,且有詩味兒。)
生:“應(yīng)——憐——屣——齒(短)。ǘ蹋┥n——苔,小扣柴——扉——久(短)不開——。”
生:“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短促,乍停)。
生:“一枝——紅——杏出——墻——來——”。(聽課教師給學(xué)生掌聲。)
師:“詩”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游園的路上,遇到了——
生:蒼苔,柴扉,還有紅杏。(生依次說出,教師讓再把這幾個詞讀一下。)
師:談?wù)勀愕乃觥?/p>
生:我說說“柴扉”。就是柴門,是用木棍和樹枝編成的一個門。(生答完想坐下去。)
師:喔,是這樣的門嗎?(課件出示四扇門:第一、二扇現(xiàn)代風(fēng)格的門,第三、四扇是柴門。該生判斷是后者。)請對比前扇門形容形容這扇柴扉。
生:簡陋。我覺得這扇門很簡單,很簡單,就是再普通不過了。
師:沒有半點(diǎn)雕琢,是自然而然,接近大自然的本色,多么簡單、樸素。誰再來讀這句,讓我們感受這是一扇特別的門。
生:“小扣柴——扉——(重音,并拉長)久不開”。(師一起跟著輕讀,強(qiáng)調(diào)柴扉,感覺很好聽。)
生:我知道蒼苔是一種綠色的植物,蒼苔的“蒼”指綠色,“苔”指苔蘚。一般都是長在石頭上,一些石縫里面和潮濕的地方,看上去它們很滑,如果你站在這個地方的話,很容易滑一跤。(師連連點(diǎn)頭,表贊成。)
師:嘿嘿,生氣嗎?
生:不生氣,好玩、有趣,還有生趣。
師:多會說話,有趣,還加生趣。那是因?yàn)樗o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生:齊答“樂趣”。)
生:只要春雨綿綿,潮濕的天氣就會有蒼苔。
師:(放兩張圖片)看這幅,延路石子中隱隱約約的一點(diǎn)綠,從石縫里鉆了出來;再看這幅,延階而上,因了春雨,綠了一地。“低看蒼苔色,欲上人眼來”。給你怎樣的感覺?
生:哇,春天來了。
師:這么普通的小植物,卻將春天的生命喚醒啦。難怪你會這樣感慨:春天——好美。▽W(xué)生說出)!
師:(緩緩地)那就請你讀一讀,把你的所遇告訴我們大家吧。
生:(輕輕地)“應(yīng)憐屐齒印蒼苔。”(蒼苔兩詞有點(diǎn)顫抖。)
師生:齊讀“應(yīng)憐……”。(老師還在拖音,“蒼苔”拖得很長,學(xué)生已讀完。)
師:我還沒看夠呢,你們就看完了。▽W(xué)生心領(lǐng)神會,重新讀了起來。)
生:我說說“紅杏”。它一般在春天的時候開花。
師: 春天的什么時候?(下面有學(xué)生說:清明節(jié))
師:清明節(jié)都晚了。(生笑)(生:初春。)
師:看吶,(一邊放課件,一遍吟誦)“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fēng)”。二月,正是莘莘學(xué)子要進(jìn)京趕考,抬頭望著那杏花,給他帶來希望,杏花也叫及第花,于是詩人筆下就寫出了許多贊頌杏花的詩。和葉紹翁是好朋友陸游一生的名篇佳作好多,其中,他也贊紅杏,讓我們也跟著夸夸吧。
生:“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墻頭”。
生:“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學(xué)生美美地讀起來。)
師:所以,葉紹翁也禁不住的贊嘆他所見的這枝。那我們把剛才感受到的送到這一枝紅杏來吧。ㄗx略。)
師:抬頭,那紅杏,將春天的生命——(生:燃燒。)
師:說燃燒,比我還熱烈。我想說的是照亮。(笑)你們看,游園所見的都是如此而已的園,如此而已的景物,然卻給你怎樣的感覺?
生:春意盎然!
師:好啊,你用成語表達(dá)。(又一學(xué)生隨口而出“生機(jī)勃勃”。)
師:就這樣,綠綠的蒼苔,染著我們的眼睛;紅紅的杏花,沁著我們的心脾。正是“風(fēng)景這邊獨(dú)好”。讓我們來美美地體會春天的景物所帶給我們的愉悅。(古箏起。師生齊讀,注重平仄的同時,學(xué)生在剛才的感受中讀得比較好。)
二、與文學(xué)相遇
師:這就是我們游園的所遇。這樣的一座普通的園,這樣自然而然的景物,我們對此賦予了怎樣的感情?從這首詩中的哪個字的字形看出來?
生:是“憐”字。(學(xué)生讀這個字,教師板書該字。)
師:下面,就請同學(xué)們再默讀這首詩,拿起筆來,一邊讀一邊品,推敲推敲這詩中的哪個字,飽含了對我們所見的這些景物的“憐”?(學(xué)生在音樂中靜靜讀,畫,推敲……)
1,“憐”蒼苔。
生:“憐”就是喜愛的意思。我從這個“印”看出來“憐”蒼苔。他舍不得“踩”蒼苔,所以說“印”。你想啊,“印”上去,就好像在蒼苔的肌膚上留下一點(diǎn)兒印兒,好像畫上去的,一定很好看。
生:也許詩人想在蒼苔身上留下印記,而不是踩,帶有心心相印的意思吧。(掌聲)
生:還有,詩人為何穿屐鞋?一是怕滑,他怕自己摔一跤,更重要的是屐齒少,印兒就少。
師:是啊,為什么要穿木屐鞋?大膽想象。
生:是不是很時髦?葉紹翁穿著屐齒,顯示一種身份,說明自己很休閑。
師:到高年級我們就會背誦李白的“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教師吟誦)
生:所以,葉紹翁也要穿木屐,自然的打扮,輕松的游園,好瀟灑,好愜意。
師:可盡管如此,我這屐下面還有齒,會給蒼苔留下印,我有點(diǎn)擔(dān)心屐齒給蒼苔留下——
生:印子。還有一點(diǎn),就是心疼的感覺。所以,覺得憐惜。
生:所以,這“憐”還有另一個滋味。
師:孩子啊,請你給我們走一走,怎么走就怎么讀。(指一生,笑)我們來聽聽,這“印”中既有喜愛,還有憐惜的滋味兒。(該生小心翼翼地踮著腳走向老師。)
師:嗯,明白了,為什么這樣,穿著袍子啊,拎著衣角啊。(師模仿生動作)
生:因?yàn)椴货谀_,印會更多一點(diǎn)。踮一下,印會少一點(diǎn)啊。(生讀略。)
生:他走得慢,要是我的話(做難以下腳狀),得這么走。(另一生走向老師,走得挺快,還跳著。)我不忍心踩著一點(diǎn)點(diǎn)。踩得快,印就少,還淺。ㄉx,讀得特別輕。)
師:這里還有著一個美麗的故事呢!“楊柳不爭春色,一枝紅杏出墻頭。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生讀)那日,葉紹翁看到陸游筆下的春雨過后的杏花。他偏偏不寫春雨,而寫春雨過后的蒼苔——這也是——憐(“憐”字學(xué)生說出)。
師:你知道嗎?葉紹翁最初用的是“應(yīng)嫌屐齒印蒼苔”。
生:嫌,你就會想到嫌棄。那個作者葉紹翁,用“嫌”好像瞧不起人,覺得他可能在嘲笑這些蒼苔,或者說園主人不喜歡詩人來游園。虧得用“憐”不然的話怎么能體現(xiàn)出對蒼苔的喜愛呢?
師:你怎么這么了解詩人的心哪!用了“嫌”,還有這句中的“應(yīng)”,在古文里的意思是大概,這就“嫌”就成了一種揣測,一種猜度,一下子就把感情拉遠(yuǎn)了。
生:就這么一句話,我們咀嚼了推敲了這么長時間。可以寫一篇三五百字的游記了?晒旁妰H是幾個字。
師:難怪古人說,“吟成一個字,捻斷數(shù)頸須”。今天的我們回到詩里去推敲,深深感受到詩歌中藏著的韻味,我們對古詩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一種敬重——這就是詩的魅力。ㄉ钋榈兀┳屛覀儼堰@個“憐”,小心地放在心里,體會對蒼苔的特別的愛吧。(生讀出了詩情。)
游園不值教學(xué)實(shí)錄 篇3
今天的第二節(jié)課,我被五年級的孩子軟磨硬泡,連推帶拉地“請”進(jìn)了教室。
這般孩子,被殷俊調(diào)教的,一個個“如狼似虎”了。
他們是要我上《游園不值》這首詩。
上就上吧,不是鴨子,也被趕上架。
于是就誕生了下面的一堂課:
師:今天是個特殊的節(jié)日,請問,你想對我說一句什么話。
生:就一句嗎?
師:是的,就一句。
生:老師,我想對你說。
殷老師:你已經(jīng)說了一句了,請坐下。
生:老師,你好。
生:老師,讓我做作業(yè)吧。
生:老師,我們到室外上一節(jié)活動課吧。
生:老師,你應(yīng)該送999朵玫瑰給殷老師。
生:老師,你應(yīng)該買花送給你老婆。
師:你們想知道四年級的同學(xué)對我說了什么嗎?
生:想!
師:我一走進(jìn)教室,他們齊聲對我說:
我們大家都愛您,就像老鼠愛大米,巴不得一口吃了您!
生:大笑。
師:他們不好意思說親我,就改口說成要吃掉我啊。
生:又笑。
師:好了,我們就鬧到這兒,閑話少說,言歸正傳。請把書翻到《古詩二首》,今天我們來研究一下第一首《游園不值》。先找?guī)孜煌瑢W(xué)分別來讀一讀,看能不能把古詩讀正確了,讀通順了。
生:把“印蒼苔”的“印”讀成了后鼻音。
生:把“應(yīng)憐”的“應(yīng)”的音調(diào)讀成了去聲。
生:讀得很正確,但感情不到位。
師:按照讀正確的標(biāo)準(zhǔn)來要求的話,我可以給你打100分了。
師:哪位女同學(xué)來試一試呢。李林蔚,你來讀。
生:讀得正確、流利,
師:讀得很到位了,現(xiàn)在,讓我們大家一起來讀一讀,像李林蔚同學(xué)一樣來讀一讀。
生:齊讀。
師:把古詩讀通了,這僅是學(xué)習(xí)古詩的第一步,下面,我們要來研究這首古詩,怎么研究呢?首先在從一個字一個詞入手,看看哪個字的意思,哪個詞的意思是自己明白的,哪些地方是不明白的,把不明白的提出來與別人交流,把明白的地方說給別人聽一聽,看與別人理解的是不是一個樣。這樣一步步地來理解,最后呢,把它們連起來,就是整句詩的意思了,把詩句的意思連起來,就是整首詩的意思了。這是理解古詩的第二步。
下面我們來做個嘗試,先對這首詩的題目進(jìn)行研究,看你明白了什么,哪個地方還不明白,記住,一定要從細(xì)微的地方來進(jìn)行質(zhì)疑。
生:“游園”我不理解。
師:我再提醒一遍,從小處著眼,“游園”你不懂,你把它先拆開來,先理解“游”,再理解“園”,估計你就找到答案了。
生:“游”就是旅游,“園”就是園子。
生:“游”就是游玩,“園”就是花園。
生:我覺得“游園”就是去老朋友的家里拜訪他。
生:我覺得“游園”就是寫詩人東走走西轉(zhuǎn)轉(zhuǎn),很悠閑自得。
生:老師,我不知道“不值”指的是什么?
生:就是不值得。
生:就是沒有什么了不起。
生:就是無所謂。
師:你們先別著急來回答,先來讀一讀第二句詩,再想一想,就會明白了。
生:自由讀第二句。
生:“不值”好像是說詩人去見老朋友,卻沒有見到。
師:嗬,今天在這節(jié)課上,你應(yīng)該得到第一支玫瑰。
這樣理解就對了,“值”是“見到”的意思,“不值”就是沒有見到。那么這樣一來,你們能把題目的意思說一說了嗎?
生:就是說詩人游園的時候,想去拜訪老朋友,可是老朋友不在家,所以沒有見到他。
游園不值教學(xué)實(shí)錄 篇4
。ㄕn前,學(xué)生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等古詩)
師:好啊,課前同學(xué)們背了這么多的詩歌。古詩可以讀、吟、唱、詠,有人說詩是推敲出來的。這讓我想起一位詩人,這個人叫——
生:賈島。
師:讀過這首詩嗎?出示賈島的《題李凝幽居》(賈島: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生:讀過。
師:誰愿意給大家讀。
。ㄒ慌x得很精彩)
師:你讀得字正腔圓。可以按照我們今天這樣來讀,兩句,實(shí)際上就是一個字兒一個字兒。其實(shí)我們還可以按照古人最基本的一種讀法。同學(xué)們,咱們學(xué)過漢字的四聲,有一聲二聲,這樣的兩聲我們可以拉長聲音,三聲和四聲我們可以讀的就要短促一點(diǎn)。你看,第一句,閑是幾聲?(生:二聲。)居是幾聲?生:一聲。讀的時候就可以拉長些,讀成:閑-居-。下面師生一起讀:少鄰并。下面我可不說了,看看,該怎么讀?誰愿意讀給大家聽。
一男生像模像樣讀。(眾掌聲)
師:一會再試著讀。剛才她讀的時候特別注意“敲”字。我把“敲”字畫了紅色的。有同學(xué)知道推敲在這里的故事嗎?
生:當(dāng)時賈島在想到這首詩的時候,不知道用“推”好還是“敲”好。他經(jīng)過反復(fù)斟酌以后想到“敲”能突出夜色的靜,然后就把“敲”列到古詩的第四句里了。
師:但他這靈感來自于一個人給他的建議,這人是——
生:這人好像是韓愈。
……
。ㄕn件出示: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竇老師帶著大家一起用古人最基本的方式讀。(平聲讀得長,仄聲讀得短,并加手勢指導(dǎo))
師:有意思,謝謝親愛的同學(xué)們。但你發(fā)現(xiàn)沒有,賈島的這首詩是《尋隱者不遇》。剛才是——生答《題李凝幽聚》,都是拜訪人。但是有一點(diǎn),李凝見沒見到咱不知道,反正人敲門了。不過這位隱者他就真的沒有見到。賈島卻偏偏把它寫下來了。賈島說“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想必吟成這首詩,背后的故事,推敲出來的字句,一定很多很多。它就會引發(fā)大家的思考。為什么他要把這不遇記下來呢?于是竇老師就讀了一些詩。這些詩啊,題目都有—(生接)不遇。哎呀,人生有多少個不遇!
課件出示:《尋隱者不遇》《尋陸鴻漸不遇》《尋西山隱者不遇》《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師:看來,這不遇中肯定有很多值得我們回憶的地方。不然,前人為什么要把這些不遇記下來呢?所以,親愛的同學(xué)們,今天,咱和他們不同。他們不遇,我卻和同學(xué)們—(生接)相遇。這也是人生的一大樂事,就讓我們帶著對彼此難得的相遇上課。上課。生(起立)師:同學(xué),你好!生:老師好!
你看我說同學(xué),你好!你們回應(yīng),我也愿意聽聽我們對話里面的節(jié)奏。你應(yīng)該跟我說:老師,您好!所以這堂課我要特別注意聽同學(xué)們說話的節(jié)奏啊,給人的感覺那是美的享受啊!好啊,親愛的同學(xué)們,咱們來看!雨過天晴,一位宋朝的詩人,他叫—(生接)葉紹翁。師(一起來)——(生)游園,一起來——(生)游園。在游園的路上我們也來推敲推敲這個——(生)不值。同學(xué)們,你們的教材里其實(shí)很清楚地寫到,這個“值”的意思就是——(生答)遇。
生齊說:相遇。
師:不值呢?
生:不值的意思就是沒有相遇。
師:簡單變成兩個字呢?
生齊說:不遇。
師:不值就是——
生:不遇。
師:謝謝,親愛的同學(xué)們,你們真了不起。葉紹翁在游園的時候不遇,那么,他在不遇中又遇到了些什么呢?讓我們先讀讀這首詩,再來聊一聊。誰愿意讀給大家聽?剛才課前我聽到了有的同學(xué)讀到了。誰愿意讀給大家。提個小要求,剛才是五言,現(xiàn)在是七言。
一生讀得很精彩。(眾鼓掌)
師:謝謝他,有的地方屬于自己的創(chuàng)造,為了表示對前人的尊重,我們讀的時候咱就按著他平聲仄聲來讀,第二聲都是平聲,拉長。你看第一句,跟著他的感覺,在他的啟發(fā)下,我們再來,開始
(竇老師帶著大家一起讀。)
師:你看這個“來”,注意平聲。最后一句,“一”下去,“枝”上去,“枝”拉長。再來。
生和竇老師一起讀最后一句。
師:其實(shí)我們讀的有些夸張,但是,同學(xué)們,你們自己傾聽同學(xué)的朗讀你就能聽出味道來,是你自己陶醉在其中,F(xiàn)在我再找一位同學(xué),誰愿意?就像剛才那樣讀給大家聽。
一女生再讀。
師: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盡管我們才讀了幾遍,好啊,那我們聊聊吧。我們跟著葉翁在游園的時候,遇到的有——
師:有——蒼苔
師:有——
生(齊說):柴扉
師:還有——
生(齊說):紅杏
師:是啊,請同學(xué)們結(jié)合你的生活談?wù)勀銓λ麄兊牧私,想談什么都成?/p>
生:柴扉是用柴和樹枝編成的一扇門。
師:哦,請你站起來,請你幫大家判斷判斷如你所說的是這樣的門嗎?(出示課件)
生:不是。
師:(點(diǎn)擊課件)是這樣的門嗎?
生:也不是。
師:(點(diǎn)擊課件)那就是這樣的啦?
生:是的。
師:哦!還請你。如果說,前面的兩個不是,用一個詞兒概括,這兩個是用一個詞兒概括。這樣的門顯得——
生:顯得窮困。
生:顯得簡陋。
師:他會概括。你心里也知道,簡陋,簡簡單單,普普通通,古時候就管這樣用竹子啊木棍啊支起來的門叫光棍。可見這樣的門是太——
生:簡陋。
師:但是你發(fā)現(xiàn),這樣的門沒有半點(diǎn)的人為雕琢,自然而然,多么貼近大自然的本色,這樣的柴扉呀!現(xiàn)在誰再來讀這句,讓我們感受,你所見到的柴扉可不同于我們現(xiàn)在的柴扉,那是特別的一扇門。
一男生讀第一句。
竇老師帶著讀第一句。
師:瞧瞧這位男同學(xué)的表情,你還想告訴大家這是一扇怎樣的門?
男生聲情并茂地讀。(掌聲想起)
師:謝謝你啊,繼續(xù)介紹,還有呢?
生:我知道蒼苔是一種綠色的植物,它因?yàn)殚L期曬不到太陽,所以它長在背著太陽的石頭上。
師:那也就是空氣潮濕的時候它就會長出來,春雨過后它就會貼著地皮長出來。生命力就那么旺盛。所以這個貼著地皮的小植物沿著園門接到那臺階里面隱隱約約的一點(diǎn)綠,所以蒼就是綠,苔就是剛才同學(xué)們說的沿階而上的貼著地皮的——說,什么?
生:青苔
師:給你怎樣的感覺?
生:我覺得春天的時候,生命力很旺盛的青苔長在大自然中讓我們感覺很舒服。
師:所以,你發(fā)現(xiàn),就那么普通的小植物就讓你感覺到它將春天的生命喚醒了。于是你才發(fā)現(xiàn)發(fā)出這樣的感概,哇——
生:春天多美呀!
師:那就把你的這份感受送到這里,讓我們的眼前看到的蒼苔好舒服。『妹腊。
。ㄉx。)
師:要是我的話就會讓別人感覺好舒服,絨絨的,印蒼苔可以拉長,還可以再輕點(diǎn)。
這生又讀。(眾笑)讀的很好,讀出了竇老師的要求。
師:我們跟著她一起感受這蒼苔,來,竇老師帶著學(xué)生讀。
師:我還沒看完,瞧瞧你們就看完了(眾笑)印蒼苔。(苔拖得很長)
師:繼續(xù)聊,親愛的同學(xué)們,還有什么啊?
生(齊說):紅杏。
生:紅杏是一種美麗的花。
師:那當(dāng)然,你知道紅杏是什么時候開花嗎?
生:我知道紅杏是春天開花的。
師:是早春還是晚春?
生:晚春。
師:二月就開,開的早不早啊?
生(齊說):早。
師:想起啊,孔子當(dāng)年就在四棵杏樹下給他的學(xué)生講課,那可是春秋時代,到現(xiàn)在有多少年了,每當(dāng)二月早春之際,莘莘學(xué)子們便進(jìn)京趕考去了,抬頭望去,那紅紅的杏花給他們帶來希望。∷酝瑢W(xué)們想看看嗎?(出示課件紅杏)你看啊,唐朝的王維他可經(jīng)不住地贊嘆: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fēng)。葉紹翁的好朋友,誰呀?
生(齊說):陸游。
師:他寫的詩句很多,但他也愛杏花,你看這兩句也表達(dá)了他對杏花的夸贊我們也一起來夸夸吧。
。ǔ鍪菊n件: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墻頭。——宋·陸游《馬上傳》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宋·陸游《臨安春雨初蒙》)
師:所以,葉紹翁也經(jīng)不住地贊嘆他所見的這枝紅杏。我們再把剛才感受到的送到這一枝紅杏里邊來吧。來呀——
。ㄉR讀最后一句。)
師:請同學(xué)們回憶一下,你看我們來游園,只遇到了——
生(齊說):蒼苔、柴扉、紅杏。
師:而且,所見的都是普普通通的景物,如此而已的園,如此而已的景物,卻給你怎樣的感覺?
生:我感覺春天到了。
生:感覺春意盎然的氣息。
師:用他那個成語那叫——春意盎然。
生:我感覺春天萬紫千紅。
師:換一個詞語,那就叫——
生:生機(jī)勃勃。
師:親愛的同學(xué)們,原來當(dāng)我們用我們的慧眼去發(fā)現(xiàn)的時候,我們突然感覺,這些自然的小生物啊,這蒼苔,將我們的眼睛染綠;這紅杏,將我們的心田滋潤;這柴扉,讓我們?nèi)ジ惺苣亲匀坏幕貧w。如果說,蒼苔的綠將生命喚醒;那紅杏的紅啊,將春天的生命——
生接:燃燒。
師:他說燃燒,比我還熱烈,我說的是照亮。親愛的同學(xué)們,就讓我們再一次把剛才所見的留在心中,讓春天中的景物所帶給我們的那份新的愉悅。(配樂:春江花月夜)
(生齊讀。)
師:那么這樣的一座園,這樣的一些普通的景物,詩人又對它們賦予了怎樣的感情呢?請同學(xué)再一次默默地讀這首古詩,請你拿起筆,一邊讀一邊品,詩中的哪個字包含了我們對所見景物特別的感情?
(生默默地品。)
生:對蒼苔感覺體現(xiàn)在“憐”這個字。“憐”是愛惜的意思。
師:他剛才有一個新的發(fā)現(xiàn),對蒼苔的感情是——
生:愛惜。
師:你是從哪個字?
生:憐。
師:注意他感受到的那份愛惜。如果這個“憐”按今天的意思,我們會想起一個詞兒那叫——
可憐,可是他理解成是愛惜,這讓我想起我們曾經(jīng)背過的那首“可憐九月初三夜”這個“憐”和那個“憐”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你也理解成這個“憐”是——
生(齊說):愛惜。
師:你知道嗎?葉紹翁在最初寫的時候用的是“嫌”要說嫌你就會想起一個詞叫“嫌棄”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
生:大概主人嫌棄我不讓我踩蒼苔,所以他就不給我開門
師:嗯,你看,用上這個“嫌”字的感情一下就和這個園主人拉遠(yuǎn)了?墒怯蒙弦粋“嫌”字也可能說明園主人愛惜,也說明我愛惜。那么這個要說我愛惜的話,這個應(yīng)字就可以變成
生:應(yīng)該。
師:對了,我應(yīng)該,我理所當(dāng)然地愛惜——
生:蒼苔。
師:既然他說的這個憐是叫愛惜,那有愛的成分還有惜的意思了,愛說明喜愛,那惜在哪里?再讀讀這一句。
一生讀最后一句。
師:哪個字兒說明他惜蒼苔?
生:印。
師:說出來。
生(大聲地說):印。
師:哎喲呦,你們太厲害了,是印,你想繼續(xù)講還是請別的同學(xué)講?那就講,
生:印這個字說明詩人十分珍惜蒼苔。
師:所以他說是印而不是——
生:踩。
師:哎喲呦,親愛的同學(xué)們,這印是誰留下來的呀?
生:詩人。
師:詩人的——
生:腳印。
師:腳印還是屐齒的印?
生:屐齒的印。
師:請問,葉紹翁為什么要穿木屐鞋子來呢?
生:因?yàn)楣艜r候只有木屐鞋。
師:有沒有不同意見,我穿草鞋也行,我看別的鞋也可以,宋朝的時候也有很多種鞋呀。
生:因?yàn)樵娙瞬幌氪┎菪幌肴テ茐乃?/p>
師:所以他穿木屐鞋,下面有幾個輪就是有幾個齒會留下屐齒的幾個印,要不然那整個鞋底一下去踩了一片,是吧。還有呢,親愛的同學(xué)們,葉紹翁穿著屐齒來,那可是身份的象征啊,在當(dāng)時,穿屐齒,穿木屐鞋,那可說明自己很——
生:很高貴。
師:說明自己很——
生:很休閑。
師:說明自己是很休閑,他要自然地打扮,還要那份輕松的瀟灑,還要體現(xiàn)對大自然對園子的特別的喜愛,所以我就要穿木屐鞋來——游——園,這說明我對蒼苔的——
生:愛。
師:但是,如這名同學(xué)所說,盡管如此,我的屐下面還有齒,會給蒼苔留下印,我還覺得
——
生:可惜。
生:明白了,這“憐”才是真真切切地——
生:愛惜。
師:哎呀,現(xiàn)在就請同學(xué)們來想象一下,這葉紹翁這么愛蒼苔,這么惜蒼苔,他該怎么走哇?請你來走一走。
一生踮起腳小心翼翼地走。
師:為什么這樣走。
生:踮著腳只有一塊印子。
師:你看你穿著木屐鞋來你還踮著腳,你更愛——
生:蒼苔。
師:你怎么走的就怎么讀。
生讀。
師:同學(xué)們你看那剛才的表情,好像在說我只能這么走哇,我怕踩壞了蒼苔,但是我還是要來呦,我是多么的矛盾,所以我只能這樣走啊,走得特別慢。所以他讀的就是自然而然的慢而且很輕。誰,有別的?
一女生上來走。走的很快。
師:哎呀哎呀哎呀,走的挺快,還這樣這樣,為什么這樣走?
生:因?yàn)槲也蝗绦牟戎稽c(diǎn)點(diǎn)的蒼苔,所以我繞來繞去。
師:而且走的還很快,越快腳印留的就越——
生:淺
師:而且留的越少,腳印留的越少越好,聽聽他是怎么憐蒼苔的吧。
(生深情地讀。)
師:聽見那苔沒有。應(yīng)憐屐齒印蒼苔(眾笑)來吧,我們就自己讀出對蒼苔的那份憐。
學(xué)生齊讀。(非常精彩)
師:哎呀,剛才看了一大片,現(xiàn)在是舍不得了。謝謝同學(xué)們,你瞧瞧,這個憐字啊,還有一種特別的感情,在這里還藏著一首美麗的古詩。。ㄕn件出示)讀。
生: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陸游《臨安春雨初霧》知道嗎?葉紹翁看到他的好朋友這首詩后說:“你也想寫杏花,你是通過那春雨之后來寫杏花啊,看,我偏偏要避重就輕,我不寫春雨,我寫春雨后的蒼苔,所以這一句我就要特別的重重地來寫,我所見的我所喜愛的我就能濃縮到一個字兒上那便是——
生:憐
師:你看,就這一句話。七個字兒,我們咀嚼了推敲了那么長時間,假如用今天的話寫啊,寫一篇游記,咱們起碼也得寫上三五百字,有的同學(xué)可能還會寫上千字兒,然而,古詩僅僅是幾個字兒,而且這幾個字兒還要凝成一個字兒,我的親愛的同學(xué)們,今天的我們回到詩里面去,我們才能深深地感受到這詩歌中藏著的美麗。所以看著同學(xué)們的表情我就產(chǎn)生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由衷的敬畏啊!好,那我們就繼續(xù)聊聊吧。
師:對柴扉哪個字?
生齊說:扣。
師:扣的意思就是——
生:敲。
師:哦,既然扣就是敲的意思,我想起了咱們課前背的這首啊,韓愈說用敲好哇,還弄了一個這么美的故事,既然敲好,扣也是敲的意思,來吧,咱們把敲放進(jìn)這首詩中,讀——
生讀。
師:你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