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網上信息;
【教材分析】
internet是巨大的資源庫,本節課利用搜索引擎快速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由于網上信息更新很快,所以需要下載圖片、文字等網上信息,便于應用。本節內容與各科的聯系比較緊密,操作方法易于掌握。所以本節采用任務驅動法。對于眾多信息,如何進行分析,采人之長,為我所用。這才是我們學習這節內容的根本目的。
【學情分析】
學生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已經學會瀏覽網頁,并且事先已學會通過論壇發布信息。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學會在internet上搜索信息。
學會保存網頁上的文字、圖片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查找和處理信息,并利用所得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自己掌握的知識,通過不同的途徑,不同的網站,搜索到相關的信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運用校園網中的論壇,發表自己的觀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從因特網上所獲得的崔琦的信息,學生之間展開討論與交流,讓學生明白我們應該向崔琦學習“勇于探索”的精神。
【重點難點】
如何快速、有效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設計思想】
讓學生通過一個感興趣的主題,到因特網上去查找相關的信息。使學生在做中學,在經歷中體驗,最終達到知識的積累、技術的掌握、情感的體驗。
【教學準備】
一段錄音,網頁課件。
【教學流程】
過程環節
教師活動設計
學生活動設計
設計意圖
創設情景
新課導入
下面我們先來聽一段錄音:諾貝爾獎與中國自19xx年首次頒發,諾貝爾獎已經走過了1xx年的歷程,在這1xx年里,它成為人類科學、文學和社會活動事業中最受人們重視的獎勵。特別是諾貝爾科學獎(物理、化學、生理學和醫學),基本上代表了人類在20世紀科學探索上的最偉大成果。
從宇宙和地球的歷史來看,人類的歷史只是一瞬間,20世紀文明的歷史更如電光石火。
在這短暫又不平凡的百年中,人類進出海洋、天空和太空,逐漸深入理解生命、宇宙和地球。“諾貝爾獎”設立百年,有幸目睹了20世紀量子力學、信息科學、生命科學等學科驚天動地的發展。
值得我們反思的是:百年中國科技,為何竟沒有一位中國本土科學家戴上這頂科學皇冠?
值得我們深思的是:在下個百年,中國離“諾貝爾獎”究竟還有多遠?中國本土科學家怎樣才能獲得“諾貝爾獎”?
同學們:剛才這段錄音中多次提到諾貝爾獎,我想問一下在座的同學,你知道多少諾貝爾獎的知識?
為了知道更多的諾貝爾獎的知識,我們可以從因特網上去查找。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如何在internet上獲取信息。首先讓我們來學習在internet上搜索信息。
學生聽錄音
通過聽一段錄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搜索“諾貝爾獎”創造氛圍。
引出主題
教師演示:輸入網址,打開搜狐網站(請看,先輸入網址,打開搜狐網站)
提問:剛才同學們看到,我要進入搜狐網站,事先要知道這個網站的網址,假如我們想了解諾貝爾的有關情況,但我們又不知道有關諾貝爾情況的網址,我們該怎么查找?
利用關鍵字查找
引出怎樣利用因特網這一巨大的資源庫查找自己想要的知識
新課教學
提問:誰能說說利用網站搜索與網頁搜索的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