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選定和移動幻燈片》教案分析
一.關于教材:
我說的課是義務教育教科書寧夏教育廳教研室編著的五年級上冊,制作演示文稿第五節:編輯演示文稿的第一課時——選定幻燈片和移動幻燈片內容。學生在學會了制作幻燈片、增加新幻燈片、美化幻燈片操作的基礎上,進行的進一步學習。本課時內容的學習對學生能否制作出滿意的演示文稿以及對演示文稿的修改和幻燈片播放順序的調整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是學習第六節放映演示文稿的奠基石。
依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知識掌握情況以及具有的操作能力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定為以下幾點:
1、掌握選定和移動幻燈片的方法,學會選定和移動幻燈片。
2、通過新舊知識間的聯系和操作方法的遷移類推,在演示、講解、自讀自悟、嘗試中讓學生感悟、操作、理解,逐步掌握選定和移動幻燈片的操作步驟和方法,進一步提高演示文稿制作的操作能力。
3、通過對學生的鼓勵評價,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在自讀自悟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本課時教學之前學生已經比較系統地學習了powerpoint軟件,有了一定的操作技巧以后的進一步學習,依據教學內容的編排選定幻燈片是移動幻燈片的基礎操作,因此確定教學重點是:選定幻燈片,移動幻燈片。難點是:學會用多種方法選定幻燈片。
二.教學策略設計
1.教學方法設計
通過創設有趣味的情境,結合知識本身的特點,吸引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來,讓每個學生都在做中學,學中樂,真正做到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在活動體驗中獲得經驗,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做到學習以學生為中心,主動建構知識技能。
知識遷移法:以舊引新,注重新舊知識間的聯系。
演示講解法:在重點關鍵處,師生的演示講解讓學生在直觀的操作中感悟理解,幫學生理清操作思路,增強學習的興趣。
嘗試法:在嘗試操作中初步感知,完成一個初步體驗——內化理解——強化提高的學習過程。
2. 學法的指導:在自讀自悟的理論學習基礎上嘗試操作,使學生在初步體驗后有操作的依據,并在嘗試中發現,在發現中實踐,逐步掌握選定和移動幻燈片的方法。通過師生的演示、教師的個別指導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互動交流中相互學習,學會在評價中欣賞同伴,并能取長補短。
三.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引出新課
在回顧導入中讓學生認識到在前幾節內容的學習下,制作的演示文稿僅僅漂亮是不夠的,還必須有合理的內容結構,體會到問題的存在,需要對幻燈片的順序進行調整或刪除不合適的幻燈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讀悟結合,嘗試中發現,操作演示中理清、掌握操作方法和步驟
教師:前面學習中,無論是對文字還是圖形進行編輯,都需要先選定相應的對象。同樣的,對于演示文稿進行編輯也需要先選定相應的幻燈片。
(一)選定幻燈片
教師演示:怎樣在普通視圖下選定一張幻燈片:提示學生觀察操作,注意被選定的幻燈片被一個粗線框圍住的特征。
從教師的演示中讓學生發現被選定的幻燈片和其它幻燈片的不同之處,知道被選定幻燈片的特點。
學生自學:選定連續的多張幻燈片,選定不連續的多張幻燈片。學習在瀏覽視圖狀態下選定幻燈片。演示文稿中所有幻燈片都以縮略圖的方式顯示出來,在這種視圖方式下進行選定操作更加簡單,和在普通視圖下的操作方法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