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網絡環境下的綜合實踐活動初探
3.突出了學科間的融合。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需要熟練地操作計算機,與老師、同學交流,制作課件,寫建議書,設計吉祥物等等,這是信息技術與語文、美術等學科的有效融合。
4.轉變了人際交流形式。在本次活動中,利用qq群平臺,bbs論壇技術以及電子郵件等,可以實現師生間、生生間平等交流,使一部分羞于在人前交際的學生變得大膽起來,使人際關系更加和諧。
但是,由于初次進行基于網絡環境下的綜合實踐活動、師生經驗不足,還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老師方面
(1)對學生的指導還不夠到位。如在子課題下還需探究哪些問題對指導學生不夠,以至于出現了學生搜集資料的盲目性。在使用搜索引擎該怎樣縮小搜索范圍,活動前沒有指導學生。
(2)搜集、整理資料的過程,老師對學生的活動狀況的了解不夠及時。
2.學生方面
(1)部分學生只停留于資料收集層面,不善分析、提煉。收集整理資料是綜合實踐中一個重要的環節,也是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在收集階段,網上瀏覽,學生興趣高,甚至很興奮。但是在整理階段,很多學生對資料采用“拿來主義”,不進行分析、提煉,出現了資料重復現象。
(2)學生參與面不廣,發展不平衡。在活動中,各組都有“閑人”現象。組長雖然對組員進行了分工,但是由于學生的能力與性格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有不少學生做旁觀者。
在活動中我也產生了以下困惑。
困惑一:學生的興趣持久問題。基于網絡環境下的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更多的接觸網絡,有一部分學生往往對學習的興趣不能夠持久,堅持一會就以收集資料、和同學交流為幌子,去玩泡泡堂之類的游戲或者僅僅只是和同學閑聊而已。
困惑二:網絡世界與現實世界的統一問題。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面對的是冷冷的電腦,敲擊的是鍵盤,活動過程中的情感目標難以實現;網絡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存在一定的差距,會給學生心理帶來一定的影響。
困惑三:教師的主導地位問題。在網絡環境下學習,過分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的主導如何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