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和信息處理工具(精選8篇)
信息和信息處理工具 篇1
主題: 教學目的和要求1、了解什么是信息;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對信息進行獲取、傳遞、處理的各種技術;3、知道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是兩種重要的信息技術;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 教學重點與難點:信息的各種心態及其本質含義。教學方法:1、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啟發學生對問題深入思考。2、電腦動畫課件教學。教學準備:1、電教室內利用電腦播放自制的教學課件。2、課前打開電腦。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嗎?(學生回答)簡單地說,信息就是指對人么有用的數據、消息。(有用,即有價值。信息具有價值)2、信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舉例啟發后,請學生自己舉例)只要我們留意一下周圍世界,就會發現信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十字路口的信號燈…… 教室里的板書,掛圖…… 圖書館里的書報…… 春節聯歡晚會的現場直播……大自然也無時無刻不在向我們傳發出各種各樣的信息…… [可用幻燈片展示以上圖片]二、新課教學解釋:一、信息通常是指數據、消息中所含的意義。科學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經過計算機技術處理的資料和數據,如文字、圖形、影像、聲音等;二是經過科學采集、存儲、復制、分類、檢測、查找等處理后的信息產品的集合。信息是事物運動的狀態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它必須借助某種符號才能表現出來,而這些符號通常人們用數據來記錄它。二、信息技術主要是指人們獲取、存儲、傳遞、處理信息的各種技術,計算機技術和通訊技術是兩種重要的信息技術。[利用電腦動態展示以下三種重要的信息技術]1、信息的獲取人腦的大部分信息是通過視覺和感覺器觀獲得的;電腦中的信息主要是通過諸如鍵盤、鼠標、語音識別等電腦輸入設備,掃描儀、傳感器等電子感測裝置來獲取。 2、信息的傳遞信息只有通過交流才能發揮效益。烽火狼煙、飛馬傳書、信鴿遠飛—>報紙、電報、電話、廣播—>微波、光纜、衛星、計算機網絡3、信息的處理信息處理是指將信息縮小、放大、分類、編輯、分析、計算,加工成某種要求的數據形式,如繪制圖形、打印報表等。電子計算機是信息處理機。三、信息社會人類進入20世紀以后,科學技術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當今信息同物質、能源一樣重要,是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三大基本資源之一,是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甚至人們把今天的社會稱為信息社會。“信息社會是以信息生產為中心,促進政治和經濟迅速發展起來的社會。”信息社會將會給每個人帶來機遇和挑戰。四、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是一個計算機技術和通訊技術為基礎,以光導纖維(也叫光纜)為干線,集電腦、電視、電話為一體,以各種圖、文、聲、像等信息為‘貨物’,覆蓋面廣(遍布全球)的高速傳輸的信息網。[利用電腦展示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 全課總結1、什么是信息?2、信息技術包括哪些重要的技術?3、為什么有人稱現代社會為信息社會呢?4、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教后記]
信息和信息處理工具 篇2
教學目的和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對信息進行獲取、傳遞、處理的各種技術; 3、知道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是兩種重要的信息技術; 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 教學重點與難點:信息的各種心態及其本質含義。 教學方法:1、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啟發學生對問題深入思考。 2、電腦動畫課件教學。 教學準備:1、電教室內利用電腦播放自制的教學課件。 2、課前打開電腦。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嗎?(學生回答) 簡單地說,信息就是指對人么有用的數據、消息。(有用,即有價值。信息具 有價值) 2、信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舉例啟發后,請學生自己舉例) 只要我們留意一下周圍世界,就會發現信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十字路口的信號燈…… 教室里的板書,掛圖…… 圖書館里的書報…… 春節聯歡晚會的現場直播……大自然也無時無刻不在向我們傳發出各種各樣的信息…… [可用幻燈片展示以上圖片] 二、新課教學 解釋: “ 一、信息通常是指數據、消息中所含的意義。” 科學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經過計算機技術處理的資料和數據,如文字、圖形、影像、聲音等;二是經過科學采集、存儲、復制、分類、檢測、查找等處理后的信息產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運動的狀態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它必須借助某種符號才能表現出來,而這些符號通常人們用數據來記錄它。 “二、信息技術主要是指人們獲取、存儲、傳遞、處理信息的各種技術,計算機技術和通訊技術是兩種重要的信息技術。” [利用電腦動態展示以下三種重要的信息技術] “1、信息的獲取” 人腦的大部分信息是通過視覺和感覺器觀獲得的; 電腦中的信息主要是通過諸如鍵盤、鼠標、語音識別等電腦輸入設備,掃描儀、傳感器等電子感測裝置來獲取。 “2、信息的傳遞” 信息只有通過交流才能發揮效益。 烽火狼煙、飛馬傳書、信鴿遠飛-->報紙、電報、電話、廣播-->微波、光纜、衛星、計算機網絡 “3、信息的處理” 信息處理是指將信息縮小、放大、分類、編輯、分析、計算,加工成某種要求的數據形式,如繪制圖形、打印報表等。 電子計算機是信息處理機。 “三、信息社會” 人類進入20世紀以后,科學技術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當今信息同物質、能源一樣重要,是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三大基本資源之一,是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甚至人們把今天的社會稱為信息社會。 “信息社會是以信息生產為中心,促進政治和經濟迅速發展起來的社會。” 信息社會將會給每個人帶來機遇和挑戰。 “四、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高速公路’是一個計算機技術和通訊技術為基礎,以光導纖維(也叫光纜)為干線,集電腦、電視、電話為一體,以各種圖、文、聲、像等信息為‘貨物’,覆蓋面廣(遍布全球)的高速傳輸的信息網。” [利用電腦展示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 全課總結 1、什么是信息? 2、信息技術包括哪些重要的技術? 3、為什么有人稱現代社會為信息社會呢? 4、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 [教后記]信息技術 - 信息和信息處理工具<
信息和信息處理工具 篇3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人教版信息技術教材第一冊第一單元第一課的內容。它是小學信息技術的開篇,也是本教材學習的基礎。教材中要求學生理解什么是信息,能夠說出信息接收和傳遞的方式,目的是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信息無處不在,信息對每個人的生活是至關重要的,從而引起學生對信息的關注和重視,并能夠真正的理解信息,正確的分析和使用信息,主動有意識的培養個人的信息素養。
二、學生情況分析
教學對象是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剛進入小學校園,絕大部分學生沒接觸過電腦,對信息的概念更是知之甚少,本節課可以讓學生了解課程,了解身邊的信息,了解信息的概念;從而了解所學的課程,樹立學好信息技術、用好信息技術的信心,并對信息技術產生積極的興趣。
三、設計思想
從身邊簡單的現象談起,通過教師適當的引導,讓學生暢所欲言,說出身邊關于信息的現象、關于信息接收的方式、信息傳遞的方式、以及常見的信息的處理工具,并對信息技術的應用進行滲透,讓學生對信息、信息技術產生一定的興趣和學好用好信息技術的愿望。
又由于這節課的理論性較強,如果只是由教師來講,學生可能會覺得枯燥,所以我準備在教師的引導下,舉出現象,讓學生進行探討,然后歸納獲得知識。這樣能讓學生積極參與,活躍課堂氣氛,既讓學生學到知識,又培養了學生將學習與生活聯系的習慣和自主學習的習慣。
通過身邊的具體實例,讓學生自我發現、自我激勵,體驗成功,在老師引導下激發求知欲,在學生不斷參與中水到渠成,走近信息技術。
四、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學生能夠列舉學習與生活中的各種信息,感受信息的豐富多彩;培養學生善于聯系生活,從生活中獲取信息的能力;了解信息的概念,信息的作用,信息的特征。
2.過程、方法目標:通過老師引導、師生交流、學生交流等活動形式,使學生發現身邊的信息,了解信息的載體,明確信息的涵義,培養學生從日常生活、學習中發現或獲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引發學生對信息的關注,認識信息的價值,理解信息技術對日常生活和學習的重要作用,激發對信息技術強烈的求知欲,養成積極主動地學習和使用信息技術、參與信息活動的態度、積極主動獲取信息的習慣,提升學生的信息意識。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1.理解信息的概念;
2.知道信息的接收和傳遞方式;
3.認識常見的信息處理工具;
4.了解信息與信息技術基礎知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六、教學過程設計
1.什么是信息?
對話引入:這節是什么課呢?
預設:電腦課或信息課。
師:對,電腦課,也是信息課。我們同學知道什么是信息嗎?
a.談話:老師先做一下自我介紹,我姓謝,謝謝你的謝。同學們聽到老師的介紹就知道老師姓謝,這就是一種信息,是聲音的信息。上課鈴響了,告訴我們要上課的信息,這也是聲音的信息。
師:聲音的信息還有什么?
生討論作答。[預設:聲音的信息還有廣播、電視、錄放機發出的聲音等。]
師:除了聲音,還有其他方式的信息。
b.談話:路邊的桃花開了,告訴我們……春天來了(預設)。桃花開了是一種自然現象,自然現象也是信息。
拓展:閃電也是一種自然現象,閃電出現了告訴我們……要下雨的信息。下雪也是自然現象,下雪了告訴我們什么信息,已經是冬天的信息。
c.談話:人行道的紅燈亮了,告訴我們什么信息?
d.問:生活中的信息還有哪些?
生討論后作答。
書上文字,街上廣告牌的文字,電視節目里的文字和各種圖片都向都我們傳遞著信息。
e.小結得出信息的概念:信息就是通過聲音、文字和圖片傳送的消息。
我們就生活在信息的世界里,信息就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
2.信息的接收和傳遞
a.信息的接收
師:用耳朵可以聽聲音,耳朵是接收信息的重要工具;
師:用眼睛可以看文字、圖片、自然現象,眼睛也是接收信息的重要工具;
有學生舉手發言,老師問詢獲得學生的反饋:
①手是接收信息的工具:因為用手摸一摸,你可以知道它是硬的還是軟的;
②鼻子是接收信息的工具:因為它可以聞出氣味是香的還是臭的;
③皮膚是接收信息的工具:因為它可以知道是涼的還是熱的;
④舌頭是接收信息的工具:因為它可以嘗出甜、咸、苦的味道。
問:你是怎么接收信息的?
①聽廣播;
②看電視;
③接電話;
④聽老師講課;
⑤聽別人說話;
b.信息的傳遞
問:我們已經知道了信息的接收方式,那么同學們是用什么來傳遞信息的呢?
學生思考探究作答:
①寫信;
②跟同學講話;
③打電話;
④發電子郵件;
想一想:從早上到現在,你用什么工具接收或傳遞了什么信息?
3.常見的信息處理工具
常見的信息處理工具有哪些呢?處理信息的工具包括收集信息的工具、存儲信息的工具、傳遞信息的工具。
師分別展示相應類型的圖片,或自行講解或請學生發言。
a.處理信息的工具,它可以用來收集信息,比如它可以把我們看到的風景拍下來讓其他人看。
[預設:攝像機、錄音機。讓學生發言并說明原因。]
b.存儲信息的工具:磁帶、磁盤、光盤、閃存盤等可以用來存儲信息。(根據學生的實際加以解釋和總結。)
c.用來傳遞信息的工具:電視、電話、收音機、手機等。
d.計算機。
4.什么是信息技術
知道了什么是信息,那么你知道是什么是信息技術嗎?
信息技術主要包括傳感技術、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
重點解釋傳感技術:以小故事的形式敘說傳感技術的應用。參觀科技館時,里面有一個機器人,用手遮住它的眼睛,它會說:“呀,誰蒙了我的眼睛,真黑呀!”摸它的手,它會說:“謝謝你這么歡迎我。”摸左腳說左腳癢癢,摸右腳說右腳癢癢。
這就是對傳感技術的應用。
5.練習
你接觸過哪些電子設備?它們為你帶來了方便了嗎?
你希望發明什么樣的信息處理工具使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更方便?
你還知道哪些信息處理工具?它們各有什么用途?
6.總結與評價
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學生一起說說這節課學到的知識。并對學習內容的掌握情況進行評價。
七、教學小結與反思
學生的見識是不可估量的,通過引導你可以挖掘和發現學生所蘊藏的能力。本節課的亮點是通過與學生輕松的談話教學,積極開發了學生的思維,聽到了學生精彩的發言。
課堂教學中的適度引導是重要的,引導是學生從已知知識走向未知知識的橋梁,是從形象世界走向抽象世界的紐帶。
實例是重要的,實例是對抽象事物進行理解的依據。實例是老師和學生之間共通的語言。摸擬機器人的語氣,讓學生在趣味盎然中初步理解了傳感技術。
信息和信息處理工具 篇4
教學目的和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對信息進行獲取、傳遞、處理的各種技術;
3、知道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是兩種重要的信息技術;
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
教學重點與難點:信息的各種心態及其本質含義。
教學方法:1、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啟發學生對問題深入思考。
2、電腦動畫課件教學。
教學準備:1、電教室內利用電腦播放自制的教學課件。
2、課前打開電腦。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嗎?(學生回答)
簡單地說,信息就是指對人么有用的數據、消息。(有用,即有價值。信息具
有價值)
2、信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舉例啟發后,請學生自己舉例)
只要我們留意一下周圍世界,就會發現信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十字路口的信號燈…… 教室里的板書,掛圖…… 圖書館里的書報…… 春節聯歡晚會的現場直播……大自然也無時無刻不在向我們傳發出各種各樣的信息……
[可用幻燈片展示以上圖片]
二、新課教學
解釋:
“ 一、信息通常是指數據、消息中所含的意義。”
科學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經過計算機技術處理的資料和數據,如文字、圖形、影像、聲音等;二是經過科學采集、存儲、復制、分類、檢測、查找等處理后的信息產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運動的狀態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它必須借助某種符號才能表現出來,而這些符號通常人們用數據來記錄它。
“二、信息技術主要是指人們獲取、存儲、傳遞、處理信息的各種技術,計算機技術和通訊技術是兩種重要的信息技術。”
[利用電腦動態展示以下三種重要的信息技術]
“1、信息的獲取”
人腦的大部分信息是通過視覺和感覺器觀獲得的;
電腦中的信息主要是通過諸如鍵盤、鼠標、語音識別等電腦輸入設備,掃描儀、傳感器等電子感測裝置來獲取。
“2、信息的傳遞”
信息只有通過交流才能發揮效益。
烽火狼煙、飛馬傳書、信鴿遠飛-->報紙、電報、電話、廣播-->微波、光纜、衛星、計算機網絡
“3、信息的處理”
信息處理是指將信息縮小、放大、分類、編輯、分析、計算,加工成某種要求的數據形式,如繪制圖形、打印報表等。
電子計算機是信息處理機。
“三、信息社會”
人類進入20世紀以后,科學技術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當今信息同物質、能源一樣重要,是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三大基本資源之一,是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甚至人們把今天的社會稱為信息社會。
“信息社會是以信息生產為中心,促進政治和經濟迅速發展起來的社會。”
信息社會將會給每個人帶來機遇和挑戰。
“四、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高速公路’是一個計算機技術和通訊技術為基礎,以光導纖維(也叫光纜)為干線,集電腦、電視、電話為一體,以各種圖、文、聲、像等信息為‘貨物’,覆蓋面廣(遍布全球)的高速傳輸的信息網。”
[利用電腦展示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
全課總結
1、什么是信息?
2、信息技術包括哪些重要的技術?
3、為什么有人稱現代社會為信息社會呢?
4、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和信息處理工具 篇5
[教學目的與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哪些是信息處理的工具。
[課時安排]
建議1課時。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哪些是信息、信息處理工具。
[教材分析與教法建議]
本課的學習應該以學生的感性認識為主,增強學生獲取信息和進行信息處理的意識,通過大量的現實生活中的信息和信息處理的實例以及學生參與的看、聽、說、摸等方式,對信息和信息處理在現代社會中的地位、作用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
在教學過程 中可以采取實物演示、掛圖展示、觀看錄像片、用計算機演示等直觀性較強的教學方式以及學生主體參與的形式,引導學生充分認識信息在現代社會中的巨大作用以及對社會發展的巨大推動力。
現實生活中人們用來接受、處理、發布信息的工具很多,有電視機、電話機、傳真機、報紙、信函、計算機等,除了在教學中讓學生知道這些信息處理工具外,還要充分利用計算機的優勢來展示計算機在信息處理方面的巨大作用,從而提高同學們學習信息技術課的興趣,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為今后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利用計算機這個強大的信息處理工具來處理信息打好基礎。
在教學過程 中主要要讓學生了解:現代社會已經離不開計算機了,計算機已經在我們的身邊,時刻為我們提供服務。
在教學過程 中,還要讓學生了解一點計算機的誕生和發展等基本常識,應該從實踐和理論這兩個角度來講。
[參考資料]
一、計算機的發展歷史
1946年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即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制成功。這臺計算機總共使用了18000多只電子管,1500多個繼電器,重量達30多噸,占地180平方米,耗電150千瓦,其運算速度為每秒鐘5000次。
雖然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十分龐大,性能也不是很高,但是它卻奠定了計算機的發展基礎,在科學技術發展史上,開辟了一個新的紀元。
自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問世以來,在隨后的幾十年中,電子計算機以異常迅猛的速度發展。電子計算機從誕生到現在大致上經歷了四代:
第一代是電子管計算機,開始于1946年,結構上以中央處理機為中心,使用機器語言,存儲量小,主要用于數值計算。
第二代是晶體管計算機,開始于1958年,結構上以存儲器為中心,使用高級程序設計語言,應用領域擴大到數據處理和工業控制等方面。
第三代是中小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開始于1964年,這一代計算機仍然以存儲器為中心,機種多樣化、系列化,外部設備不斷增加、功能不斷擴大,軟件的功能進一步完善,除了用于數值計算和數據處理外,已經可以處理圖像、文字等資料。
第四代是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開始于1971年,應用范圍非常廣泛,已經深入到社會生活和生產的眾多方面。因為有了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的核心部件可以集成在一塊或幾塊芯片上,從而出現了微型計算機。
二、我國計算機事業的發展
雖然我國計算機事業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1956年我國開始規劃電子計算機研制工作;1957年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研究所和北京有線電廠著手進行;1958年8月1日成功地研制出了第一臺電子管計算機,即DJS-1型計算機。這臺計算機共計用了4200個電子管、4000個晶體二極管,運算速度為1萬次每秒。此后,在我國計算機科學工作者的努力下,計算機事業發展迅速,1964年運算速度為5萬次每秒的晶體管計算機正式投入運行;1973年以集成電路為主要元器件的150型和665型計算機相繼研制成功;1983年2月,運算速度為1億次每秒的銀河-I巨型計算機由中國國防科學大學在長沙研制成功;1992年11月,運算速度為10億次每秒的銀河-II巨型計算機研制成功;1997年11月,運算速度為100億次每秒的銀河-III巨型計算機研制成功,標志著我國計算機技術已經快入了國際先進行列。
[參考教案]
[課 題] 第1課
[教學目的與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哪些是信息處理的工具。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哪些是信息、信息處理工具。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現在,請同學們一起觀察老師,說說老師有什么特征?學生討論回答(老師的發型、衣服的顏色,臉型、姿勢等等特征)。同學們看著老師就能獲得這么多的關于老師的信息,其實老師就是由許多許多的信息組成的。可見,信息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我們的身邊,在你我的身上,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里。那么,信息究竟是個什么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第1課 )
二、新授
1.身邊的信息
每天我們通過廣播、電視、報紙可以獲得大量對我們有用的消息。我們把這些對我們有用的消息我們就把它叫做信息。(板書:信息是指對人們有用的消息)如經濟信息、科技信息、交通信息、市場信息、招生信息、股市信息,等等。最直接的我們用眼睛看我們桌子上的書,可以看到書本的顏色的信息,厚度的信息。用手摸摸可以獲得書本質地的信息,用鼻子聞聞可以獲得書本味道的信息,如果有顯微鏡還可以看到書本紙張中的微觀世界。(請學生列舉信息的例子)。
一個人的表情,可以傳遞內心的喜怒哀樂;電話可以傳遞我們的聲音,表達各種感情;交通燈的燈光傳遞著是否通行的信息;信件、報紙、廣播、電視隨時隨地都傳遞著各種信息。(列舉信息傳遞的例子)
師:我們生活在充滿信息的世界,每天都在獲取和傳遞信息。
2.信息與人類
信息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信息。信息已經是一種對人類有用的資源,人類充分獲取和利用信息改變生活。舉例:人們依據對食物營養成分的信息和人體對人體需要營養信息的分析確定飲食結構;根據對氣象云圖的分析來預測未來的天氣情況;根據對學校同學愛好信息的收集整理確定學校應該開設什么樣的興趣小組;根據對班上同學的期中考試試卷的信息進行收集整理確定因該在什么類型題目上應該重點復習……(學生舉例)
可見信息對我們的生活是多么的重要,學會獲取信息、存儲信息、處理信息和傳遞信息,已經成為現代人必備的基本技能之一。只有這樣才能適應今天這樣的生活。
3.信息處理
人類可以通過各種方式獲取信息,最直接的就是用眼睛看、用鼻子聞、用耳朵聽、用舌頭嘗;另外我們還可以借助各種工具獲取更多的信息例如用望遠鏡我們可以看得更遠,用顯微鏡可以觀察微觀世界……
我們的身邊與大量的信息,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對我們有用的,因此我們要對獲取的信息進行處理,那么處理信息又是如何的呢,首先是獲取信息再處理信息最后輸出信息。(板書:輸入信息 處理信息 輸出信息)
依照信息處理的過程有同學能告訴大家,人工處理信息(不借助其他設備)是怎樣進行的呢?(討論)人們用眼睛、耳朵、鼻子、手等感覺器官就能直接獲取外界的各種信息,經過大腦的分析、歸納、綜合、比較、判斷等處理后,能產生更有價值的信息,并且采用說話、寫字、動作、表情等方式輸出信息。
其實,在很多時候人們不是,不僅僅依靠自己的感覺器官來處理信息,而是利用各種設備幫助我們進行信息的處理。就如人們用算盤來計算……。在計算機被發明以后,人們將處理信息的大量繁雜的工作交給計算機來完成,用計算機幫助我們收集、存儲、加工、傳遞各種信息,既快又好,所以,人們也將計算機叫做信息處理機。計算機是如何進行信息的輸入、處理、輸出的呢,計算機是利用各種輸入設備將信息輸入(鍵盤、鼠標、掃描儀等等)再經過信息處理軟件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在從各種輸出設備把處理的結果輸出出來(顯示器、打印機等等)例如氣象工作者借助于計算機處理衛星發回的大量數據,繪制出氣象云圖,可以及時地運報出近期的天氣趨勢;再如我們用計算機計算1+1=?,首先將題目信息從鍵盤輸入,計算機計算處理出結果,再在屏幕上輸出結果1+1=2。
從計算機誕生那天到現在,計算機已經成為信息處理的重要工具。計算機的誕生僅僅50多年但它的發展卻是史無先例的:
1946年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即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制成功。這臺計算機總共使用了18000多只電子管,1500多個繼電器,重量達30多噸,占地180平方米,耗電150千瓦,其運算速度為每秒鐘5000次。
雖然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十分龐大,性能也不是很高,但是它卻奠定了計算機的發展基礎,在科學技術發展史上,開辟了一個新的紀元。
自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問世以來,在隨后的幾十年中,電子計算機以異常迅猛的速度發展。電子計算機從誕生到現在大致上經歷了四代:
第一代是電子管計算機,開始于1946年,結構上以中央處理機為中心,使用機器語言,存儲量小,主要用于數值計算。
第二代是晶體管計算機,開始于1958年,結構上以存儲器為中心,使用高級程序設計語言,應用領域擴大到數據處理和工業控制等方面。
第三代是中小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開始于1964年,這一代計算機仍然以存儲器為中心,機種多樣化、系列化,外部設備不斷增加、功能不斷擴大,軟件的功能進一步完善,除了用于數值計算機和數據處理外,已經可以處理圖像、文字等資料。
第四代是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開始于1971年,應用范圍非常廣泛,已經深入到社會生活和生產的眾多方面。因為有了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的核心部件可以集成在一塊或幾塊芯片上,從而出現了微型計算機。
三、練習
討論回答:信息和計算機有什么聯系?舉幾個信息的例子
口述:人類處理信息的過程,舉幾個利用計算機處理信息的例子。
四、小結
現代計算機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信息的獲取和處理變得更加快捷,人們可以方便地獲取來自全球的各種信息,也可以將信息快速地傳遞到世界各地。我們的處理信息的能力直接影響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因此學好信息學這門學科般的更加的重要。
(教案設計:南京市拉薩路小學 徐惟樂)
信息和信息處理工具 篇6
教學目的和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對信息進行獲取、傳遞、處理的各種技術;
3、知道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是兩種重要的信息技術;
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
教學重點與難點:信息的各種心態及其本質含義。
教學方法:1、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啟發學生對問題深入思考。
2、電腦動畫課件教學。
教學準備:1、電教室內利用電腦播放自制的教學課件。
2、課前打開電腦。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嗎?(學生回答)
簡單地說,信息就是指對人么有用的數據、消息。(有用,即有價值。信息具
有價值)
2、信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舉例啟發后,請學生自己舉例)
只要我們留意一下周圍世界,就會發現信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十字路口的信號燈…… 教室里的板書,掛圖…… 圖書館里的書報…… 春節聯歡晚會的現場直播……大自然也無時無刻不在向我們傳發出各種各樣的信息……
[可用幻燈片展示以上圖片]
二、新課教學
解釋:
“ 一、信息通常是指數據、消息中所含的意義。”
科學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經過計算機技術處理的資料和數據,如文字、圖形、影像、聲音等;二是經過科學采集、存儲、復制、分類、檢測、查找等處理后的信息產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運動的狀態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它必須借助某種符號才能表現出來,而這些符號通常人們用數據來記錄它。
“二、信息技術主要是指人們獲取、存儲、傳遞、處理信息的各種技術,計算機技術和通訊技術是兩種重要的信息技術。”
[利用電腦動態展示以下三種重要的信息技術]
“1、信息的獲取”
人腦的大部分信息是通過視覺和感覺器觀獲得的;
電腦中的信息主要是通過諸如鍵盤、鼠標、語音識別等電腦輸入設備,掃描儀、傳感器等電子感測裝置來獲取。
“2、信息的傳遞”
信息只有通過交流才能發揮效益。
烽火狼煙、飛馬傳書、信鴿遠飛-->報紙、電報、電話、廣播-->微波、光纜、衛星、計算機網絡
“3、信息的處理”
信息處理是指將信息縮小、放大、分類、編輯、分析、計算,加工成某種要求的數據形式,如繪制圖形、打印報表等。
電子計算機是信息處理機。
“三、信息社會”
人類進入20世紀以后,科學技術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當今信息同物質、能源一樣重要,是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三大基本資源之一,是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甚至人們把今天的社會稱為信息社會。
“信息社會是以信息生產為中心,促進政治和經濟迅速發展起來的社會。”
信息社會將會給每個人帶來機遇和挑戰。
“四、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高速公路’是一個計算機技術和通訊技術為基礎,以光導纖維(也叫光纜)為干線,集電腦、電視、電話為一體,以各種圖、文、聲、像等信息為‘貨物’,覆蓋面廣(遍布全球)的高速傳輸的信息網。”
[利用電腦展示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
全課總結
1、什么是信息?
2、信息技術包括哪些重要的技術?
3、為什么有人稱現代社會為信息社會呢?
4、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
[教后記]
信息和信息處理工具 篇7
1、信息和信息處理工具
[教學目的與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哪些是信息處理的工具。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哪些是信息、信息處理工具。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現在,請同學們一起觀察老師,說說老師有什么特征?學生討論回答(老師的發型、衣服的顏色,臉型、姿勢等等特征)。同學們看著老師就能獲得這么多的關于老師的信息,其實老師就是由許多許多的信息組成的。可見,信息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我們的身邊,在你我的身上,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里。那么,信息究竟是個什么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第1課 信息和信息處理工具)
二、新授
1.身邊的信息
每天我們通過廣播、電視、報紙可以獲得大量對我們有用的消息。我們把這些對我們有用的消息我們就把它叫做信息。(板書:信息是指對人們有用的消息)如經濟信息、科技信息、交通信息、市場信息、招生信息、股市信息,等等。最直接的我們用眼睛看我們桌子上的書,可以看到書本的顏色的信息,厚度的信息。用手摸摸可以獲得書本質地的信息,用鼻子聞聞可以獲得書本味道的信息,如果有顯微鏡還可以看到書本紙張中的微觀世界。(請學生列舉信息的例子)。
2.信息的傳遞
電話可以傳遞我們的聲音,表達各種感情;交通燈的燈光傳遞著是否通行的信息;信件、報紙、廣播、電視隨時隨地都傳遞著各種信息。(列舉信息傳遞的例子)
3.信息處理
人類可以通過各種方式獲取信息,最直接的就是用眼睛看、用鼻子聞、用耳朵聽、用舌頭嘗;另外我們還可以借助各種工具獲取更多的信息例如用望遠鏡我們可以看得更遠,用顯微鏡可以觀察微觀世界……
我們的身邊與大量的信息,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對我們有用的,因此我們要對獲取的信息進行處理,那么處理信息又是如何的呢,首先是獲取信息再處理信息最后輸出信息。(板書:輸入信息 處理信息 輸出信息)
依照信息處理的過程有同學能告訴大家,人工處理信息(不借助其他設備)是怎樣進行的呢?(討論)人們用眼睛、耳朵、鼻子、手等感覺器官就能直接獲取外界的各種信息,經過大腦的分析、歸納、綜合、比較、判斷等處理后,能產生更有價值的信息,并且采用說話、寫字、動作、表情等方式輸出信息。
其實,在很多時候人們不是,不僅僅依靠自己的感覺器官來處理信息,而是利用各種設備幫助我們進行信息的處理。就如人們用算盤來計算……。在計算機被發明以后,人們將處理信息的大量繁雜的工作交給計算機來完成,用計算機幫助我們收集、存儲、加工、傳遞各種信息,既快又好,所以,人們也將計算機叫做信息處理機。計算機是如何進行信息的輸入、處理、輸出的呢,計算機是利用各種輸入設備將信息輸入(鍵盤、鼠標、掃描儀等等)再經過信息處理軟件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在從各種輸出設備把處理的結果輸出出來(顯示器、打印機等等)例如氣象工作者借助于計算機處理衛星發回的大量數據,繪制出氣象云圖,可以及時地運報出近期的天氣趨勢;再如我們用計算機計算1+1=?,首先將題目信息從鍵盤輸入,計算機計算處理出結果,再在屏幕上輸出結果1+1=2。
從計算機誕生那天到現在,計算機已經成為信息處理的重要工具。計算機的誕生僅僅50多年但它的發展卻是史無先例的:
1946年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即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制成功。這臺計算機總共使用了18000多只電子管,1500多個繼電器,重量達30多噸,占地180平方米,耗電150千瓦,其運算速度為每秒鐘5000次。
雖然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十分龐大,性能也不是很高,但是它卻奠定了計算機的發展基礎,在科學技術發展史上,開辟了一個新的紀元。
自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問世以來,在隨后的幾十年中,電子計算機以異常迅猛的速度發展。電子計算機從誕生到現在大致上經歷了四代:
第一代是電子管計算機,開始于1946年,結構上以中央處理機為中心,使用機器語言,存儲量小,主要用于數值計算。
第二代是晶體管計算機,開始于1958年,結構上以存儲器為中心,使用高級程序設計語言,應用領域擴大到數據處理和工業控制等方面。
第三代是中小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開始于1964年,這一代計算機仍然以存儲器為中心,機種多樣化、系列化,外部設備不斷增加、功能不斷擴大,軟件的功能進一步完善,除了用于數值計算機和數據處理外,已經可以處理圖像、文字等資料。
第四代是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開始于1971年,應用范圍非常廣泛,已經深入到社會生活和生產的眾多方面。因為有了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的核心部件可以集成在一塊或幾塊芯片上,從而出現了微型計算機。
三、練習
討論回答:信息和計算機有什么聯系?舉幾個信息的例子
口述:人類處理信息的過程,舉幾個利用計算機處理信息的例子。
四、小結
現代計算機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信息的獲取和處理變得更加快捷,人們可以方便地獲取來自全球的各種信息,也可以將信息快速地傳遞到世界各地。我們的處理信息的能力直接影響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因此學好信息學這門學科般的更加的重要。
信息和信息處理工具 篇8
教學目的和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對信息進行獲取、傳遞、處理的各種技術;
3、知道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是兩種重要的信息技術;
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
教學重點與難點:信息的各種心態及其本質含義。
教學方法:1、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啟發學生對問題深入思考。
2、電腦動畫課件教學。
教學準備:1、電教室內利用電腦播放自制的教學課件。
2、課前打開電腦。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嗎?(學生回答)
簡單地說,信息就是指對人么有用的數據、消息。(有用,即有價值。信息具
有價值)
2、信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舉例啟發后,請學生自己舉例)
只要我們留意一下周圍世界,就會發現信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十字路口的信號燈…… 教室里的板書,掛圖…… 圖書館里的書報…… 春節聯歡晚會的現場直播……大自然也無時無刻不在向我們傳發出各種各樣的信息……
[可用幻燈片展示以上圖片]
二、新課教學
解釋:
“ 一、信息通常是指數據、消息中所含的意義。”
科學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經過計算機技術處理的資料和數據,如文字、圖形、影像、聲音等;二是經過科學采集、存儲、復制、分類、檢測、查找等處理后的信息產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運動的狀態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它必須借助某種符號才能表現出來,而這些符號通常人們用數據來記錄它。
“二、信息技術主要是指人們獲取、存儲、傳遞、處理信息的各種技術,計算機技術和通訊技術是兩種重要的信息技術。”
[利用電腦動態展示以下三種重要的信息技術]
“1、信息的獲取”
人腦的大部分信息是通過視覺和感覺器觀獲得的;
電腦中的信息主要是通過諸如鍵盤、鼠標、語音識別等電腦輸入設備,掃描儀、傳感器等電子感測裝置來獲取。
“2、信息的傳遞”
信息只有通過交流才能發揮效益。
烽火狼煙、飛馬傳書、信鴿遠飛-->報紙、電報、電話、廣播-->微波、光纜、衛星、計算機網絡
“3、信息的處理”
信息處理是指將信息縮小、放大、分類、編輯、分析、計算,加工成某種要求的數據形式,如繪制圖形、打印報表等。
電子計算機是信息處理機。
“三、信息社會”
人類進入20世紀以后,科學技術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當今信息同物質、能源一樣重要,是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三大基本資源之一,是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甚至人們把今天的社會稱為信息社會。
“信息社會是以信息生產為中心,促進政治和經濟迅速發展起來的社會。”
信息社會將會給每個人帶來機遇和挑戰。
“四、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高速公路’是一個計算機技術和通訊技術為基礎,以光導纖維(也叫光纜)為干線,集電腦、電視、電話為一體,以各種圖、文、聲、像等信息為‘貨物’,覆蓋面廣(遍布全球)的高速傳輸的信息網。”
[利用電腦展示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
全課總結
1、什么是信息?
2、信息技術包括哪些重要的技術?
3、為什么有人稱現代社會為信息社會呢?
4、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
[教后記]